世界十大古老城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十大古老城墙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城墙,有的城墙都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但它们依然屹立于世界各地。
其中有一些是重要的旅游景点,比如中国的长城,还有一些支离破碎,几乎被人们遗忘,也有少数被修复革新同现在商厦并肩排列。
那么,世界上古老的城墙都有哪些呢?都在哪些地方?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世界十大古老城墙排行榜。
1、长城中国
中国的长城是目前屹立于世界的最著名、游客最多的古城墙。
长城建造时用作中国北部边界线。
这是一座持续的建设工程项目,第一道屏障的建成距现在已经有2000年之久。
这些原始的防御工事随着时间逐渐被侵蚀。
早期和晚期城墙建造的主要目标是抵御北部的侵略者,屏障也有在丝绸之路上收取交易商品赋税的作用。
14世纪,明代的统治者建造了长城的现存部分。
城墙使用砖块建造了2000多级,这些防御工事比之前所建更加坚固,能够更好地抵御外敌。
现在,北京附近沿着丛林覆盖山岭绵延的路段是游客最多的部分。
大多数人都是来长城一日游,当然,数天的旅行指导也有提供。
嘉峪关
山海关
嘉峪关
雁门关——中华第一关
雁门关附近的土长城
2、奥勒良城墙意大利
奥勒良城墙环绕了整个罗马的七座山丘,是罗马的一道城墙,修建于公元271年到275年,罗马皇帝奥勒良和普罗布斯在位时期。
城墙厚10多英尺,高约26英尺,起先建了12英里,保卫着城市5.5平方英里的市中心。
在5世纪,厚度增加了几乎一倍,防御功能也有所添加。
这些赫然挺立的雄伟城墙已有1000多年的防御历史,最后一次经历战争是在19世纪。
由于城市依靠它做防御,之后几年城墙做了修复革新,到现在,城墙依然状态良好。
城墙的一些部分紧邻公路,经常意外出现在罗马的大街小巷。
奥勒良城墙东门——焦德雷门
哨兵通道
焦德雷门内部
3、哈德良长城英国
公元122年,哈德良为防御北部皮克特人反攻,保护已控制的英格兰的经济,开始在英格兰北面的边界修筑一系列防御工事,后人称为哈德良长城。
哈德良长城的建立,标志着罗马帝国扩张的最北界。
1987年,哈德良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公元43年,罗马人侵占不列颠。
公元122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公元76-138年)巡视不列颠,决定在英格兰北部修建长城,抵御北方的敌人。
长城全长73公里,高约4.6米、底宽3米、顶宽约2.1米,上面筑有堡垒、瞭望塔等,工程耗时6年。
它比奥勒良城墙要老100多年,跨越整个英国。
哈德良长城以同名君主命名,标记着罗马帝国在大不列颠岛的最北端。
哈德良长城(Hadrian’s Wall) (3张)皇帝在公元122年下令修建了这道永久性屏障。
它的建立,标志着罗马帝国在不列颠岛扩张的终止,哈德良长城在1987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哈德良长城绵延84英里,横跨东西海岸,多年以来,城墙有所损坏,腐蚀,但有些部分依然完好无损。
沿着长城的路线,有一条小路可供行走,城墙周围的区域几乎未被开发。
这样,很容易记录城墙的原始风貌。
小路现已分裂成六条可行走的路段,游客可以进行为期一周的徒步跋涉。
哈德良长城从未发生过太大的战事,也没有太多的英雄传奇。
无论是罗马诗人,还是不列颠诗人也没有留下太多的诗篇。
随着罗马帝国衰落,哈德良长城383年终于弃守。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不列颠长期陷于割据状态,这条罗马人强加的边界长城不再有任何意义。
自然侵蚀和主要是人为破坏,如大量石块被盗、长长一段被平整造路等,哈德良长城已成残迹。
面对哈德良长城,人们会怀想罗马帝国的荣耀,也会感叹岁月的无情。
失落的军团
4、切斯特城城墙英国
切斯特城的城墙,位于英国柴郡,建造年代比哈德良长城还要久远。
城墙起先用土建造,后来罗马人用砂岩进行了加固。
屏障需要修理时,每一块石头都派上了用场,包括墓碑,近代挖掘出来的墓碑现在放在当地博物馆里。
后来的几百年里,城墙扩大了面积,增加了层级和大门。
城墙现在围绕城市的历史中心,形成一条2英里的环形。
由于历史上城墙一直用于防御目的,因此城墙结构一直完好保存。
切斯特城城墙现在是重要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城墙之巅游走,甚至可以参观一些罗马时代的遗留部分。
5、君士坦丁堡城墙土耳其
城墙建于4-5世纪,围绕着同名城市(现在的伊斯坦布尔)。
城墙的第一道屏障由著名的君主康斯坦丁建造,是一座由塔平均分隔的单独建筑。
但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城市繁荣发展,领土扩展到了原先的屏障之外。
以之后君主命名的特奥多修斯城墙扩展了原先的城墙。
伊斯坦布尔曾遭受过一次强烈的地震,不过在人们的努力重建下,这些新城墙的许多大门和塔现在依然挺立。
虽然城墙的某些部分略欠精巧,在部署得当的情况下,君士坦丁堡城墙在任何中世纪时代的围攻下都坚不可破,有效地在阿瓦尔人、阿拉伯人、罗斯人(Rus')、保加利亚人等的围攻下保护君士坦丁堡及拜占庭帝国。
直至攻城火炮的出现,使得君士坦丁堡城墙不再是神话般难以攻破。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似乎是因为奥斯曼帝国军打通了其中一道城门,而不是城墙被突破。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君士坦丁堡城墙大抵都能维持原状。
直至十九世纪,城市的发展已超出中世纪时的城界,部分城墙被移除。
纵使君士坦丁堡城墙在此后日久失修,城墙的许多部分至今依然屹立。
几个世纪以来,新建的一些城墙又将伊斯坦布尔的海堤和原先的建筑连接了起来。
它们目睹了13世纪十字东征军的激烈战斗。
伊斯坦布尔城墙的有些部分恰好穿过城市中心。
20世纪80年代,这些城市城墙进行了修复,现在城墙与现代建筑和公路并排屹立于城市。
君士坦丁堡
传说中世界最坚固的城墙
第二军用城门
第二军用城门位于22号与23号城楼之间,通往城墙外一个木制的剧场。
第二军用城门现今被称为贝尔格莱德城门,因苏丹苏莱曼一世在1521年征服了贝尔格莱德后在这里安置了一批塞尔维亚工匠。
据历史学家尼西塔斯·卓尼亚铁斯(Niketas Choniates)的说法,在1189年,罗马皇帝伊萨克二世用墙隔开这道城门,因为根据预言所说,神圣罗马帝国的腓特烈一世会通过这道城门进入君士坦丁堡。
第二军用城门在1346年重启,但在1453年围城战之时再度被关闭,一直至1886年。
泉源之门
城墙外一所名为生命之泉的教堂使这道城门被命名为泉源之门,生命之泉教堂位于当今巴鲁克尔的近郊地区。
泉源之门又名米兰迪亚斯之门,因一条起自米兰迪亚斯的古老道路经泉源之门进入城内。
土耳其语称泉源之门为希吕姆波里安之门,城门位置35号与36号城楼之间,在后拜占庭时期经过重建,门拱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被更换过。
6、西安城墙中国
长城不是中国唯一的同类历史遗迹。
古城西安,作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所在地而闻名,也有自己的壁垒。
城墙令人惊叹,它建于14世纪。
城墙围绕着6平方英里的区域,即使现在,它仍然是所有年代中最壮观的防御工事之一。
城墙平均厚度50多英尺,现在依然几乎完好无损。
城墙顶部用于散步,游客和当地人可以在上面游走,从高处眺望这座古城的景象。
城墙周围的壁垒平均分隔开来,四座巨型大门用于进出城市。
西安城墙几乎无法穿透,因此攻击者只能寄希望于这四座大门。
7、杜布罗夫尼克城墙克罗地亚
位于克罗地亚南部的杜布罗夫尼克建于公元7世纪。
杜布罗夫尼克依山傍海,风景优美,是欧洲中世纪建筑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座城市,有“城市博物馆”的美称,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城区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至今仍保存着14至16世纪建的古城堡,分别体现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等不同的建筑风格。
这里已经成为欧洲乃至全球游客理想的旅游和疗养胜地。
这十座古城墙里,最容易接近的要数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城墙。
城墙是杜布罗夫尼克的第一套防御设施,建于7世纪,位于达尔马西亚沿岸。
之后的几
千年里,城墙进行了修复和翻新。
现在的城墙约建于中世纪,界定了杜布罗夫尼克的地理位置。
城墙连续绵延6000英尺,高达80英尺,宝塔甚至更高,而且与众不同的。
8、萨克塞华曼秘鲁
秘鲁库斯科的萨克塞华曼是南美之窗。
今天的秘鲁境内,曾是古印加帝国帝都的库斯科城中,已经不存在任何完整的古建筑,而在城外却保存着一些雄伟的卫城遗址。
库斯科四面的制高点建有4座用以守卫都城的卫城。
现在留存较为完整的是库斯科城西北郊3千米、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的萨克塞华曼城。
“萨克塞华曼”的含义是“山鹰”。
它依山而筑,占地4平方千米。
从上到下共有3道平行的、用巨石砌成的围墙守卫着城堡,这些围墙用30多万块深褐色巨石构筑而成,他们原高在18米左右,最里层的石墙周长360米,最外层的石墙长540米,城墙上遍布坚固的堡垒、瞭望台。
1950年,库斯科地区发生强烈地震,许多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颓然倒塌,而山鹰城堡却依旧雄视四方。
在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萨克塞华曼是这座古老帝国高超工程技术的典范。
它们不使用灰浆,石料却打磨得如此平整精细,许多地方连石块之间的接缝也看不出来。
这座石墙建筑曲折穿过12000英尺高的场地。
这里,在每年南半球冬至时,都会举行传统的印加节日太阳祭,很多当地人都把墙与墙之间的开放空间作为公共公园使用。
最初见到这些巨石建筑的欧洲人曾不假思索地认为这些奇迹皆是11世纪~15世纪的印加人创造的,但是当时此地的印加人并没有用来切割、打磨、运输这些巨石的工具。
事实上,在15世纪,世界上也难以寻找到可以在平地上运输重达300多吨的石块的工具,更何况这项工程是在陡峻的安第斯山脉上进行。
来自当地印加人的解释则源于古印加传说,他们说,这些巨石建筑在印加时代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它们都是由一位叫做维拉卡查的神和信徒们建造的,而印加人只是这些巨石建筑的使用者和守护者。
西班牙史学家维加在其《印加皇朝述记》一书中记载,曾有一位印加国王试图效法修建萨克塞华曼的先人,从数千米之外运来一块巨石,想要树立在城堡中以显示其功业。
结果,“两万名印第安工人牵引着这块大圆石,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小心翼翼地艰难行进,图中巨石忽然坠落悬崖,压死3000多名工人”。
这段记载可以说明古印加人确实不具备建筑山鹰的能力。
那么,它到底是谁,用什么办法建造的呢?难道真与神话中安第斯山脉的造物主有关?
据说,“山鹰”的中央有一个圆塔形建筑,塔内有一个构造特殊的平台,平台连接着迷宫般的通道。
其中的一条或几条通往地道,在地道的某个地方可以寻找到埋藏宝藏的机关。
9、腓尼基城墙黎巴嫩拜特龙
腓尼基是希腊人对迦南人(Canaan)的称呼,迦南一词在闪米特语的意思是“紫红”,这同他们衣服的染料有很大的关系。
迦南在希腊文中的意译便是腓尼
基(Phoenicia)。
腓尼基和犹太人是近亲,同属于西闪米特民族,对希腊和希伯来文化有巨大深刻的影响,而后者又是现代欧美文明的基石。
拜特龙位于黎巴嫩北部地中海沿岸,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城市以古城堡、教堂、高品质的柑橘类水果、沙滩,以及现代夜生活而闻名。
拜特龙是腓尼基的大都市,腓尼基人建造它用来防浪潮,现在仍然沿海岸线挺立。
这不是我们列表上最长或最完好的城墙,但它的确是最古老的。
10、卡诺城墙尼日利亚
卡诺城是豪萨古文化的发源地,城市居民主要是豪萨人,通用豪萨语。
豪萨族现有6000多万人口,是西非最大的民族。
卡诺地处撒哈拉大沙漠西南边缘,早在公元1095年到1134年已成为非洲著名的豪萨七邦之一的卡诺王国的首邑,已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以当年率众建城、功垂青史的阿布加亚瓦族的首领卡诺的名字命名的。
卡诺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城市,不单是在尼日利亚,就是在西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只要提到卡诺,几乎是无人不知晓的。
卡诺不同于非洲其他历史古城之处是,虽然经历漫长的岁月,但没有因受到战火或自然灾害等原因而遭到毁坏,古城迄今保存完好,在西非可称是硕果仅存的了。
城墙建于11-12世纪,16世纪进行了加长,尼日利亚卡诺城的城墙是非洲最令人关注的古老防御工事之一。
土制建筑材料的使用,自然保护运动的缺乏,卡诺城墙不像列表上的其它城墙那么完好。
但是,有些部分依然保存良好,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列入重要自然与文化遗产,这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一步。
卡诺曾经是,并且现在依然是跨撒哈拉沙漠毛衣线路上的重要站点。
15世纪建立并且现在仍然使用的卡尔米市场,是城市辉煌过去的生动证明,当时北非和西非的所有商品都要在这条窄道上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