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外出检查中的安全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重患者外出检查中的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11-03-18T13:43:41.6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6期供稿作者:周玲
[导读] 携带备有储电池的心电监护仪,能在第一时间里动态的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
周玲(贺州市人民医院ICU 广西贺州 542800)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336-01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在外出检查中安全管理的方法。
方法对61例患者采用自制的一整套危重患者外出检查中安全管理方案。
结果本组无一例患者出现意外及医疗纠纷发生。
结论认真实施危重患者在外出检查中的安全管理方法,可提高患者在外出检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减少了在此过程中常发生的并发症。
【关键词】危重患者外出检查安全管理
ICU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中常见的并发症有:低通气、低血压、低血氧、呼吸道阻塞,最严重的是心跳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2007年9月,我科开始实行自行制订的一整套危重患者外出检查中安全管理方案,经过三年多的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61例危重患者外出检查,其中年龄最大80岁,最小6个月,机械通气31例,气管切开8例,气管插管11例,面罩输氧11例,在运送到相关科室检查中无意外及医疗纠纷发生。
2 方法与内容
2.1物资器材的准备①携带备有储电池的心电监护仪,能在第一时间里动态的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
②手提式外出检查箱,内存常用抢救药品和物资,其优点是携带轻便,内置物质齐全,若有病情变化,随时随地都能人到物到的进行抢救。
③便携式呼吸机,出发前检查其性能及氧气是否充满,以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用氧的安全性。
④简易呼吸器(以防便携式呼吸机出现故障时改用简易呼吸器)。
因此,除了呼吸机用氧的准备外,还应准备二路用氧,也就是装好氧气袋用氧,以便在改用简易呼吸器时接氧气袋辅助呼吸,一个氧气袋使用时间为20分钟[2]。
因此,不致产生缺氧情况。
2.2患者的准备医生护士在运送前准确地综合评估患者病情是安全运送的基础[1]。
①患者在运送前应充分吸痰、给氧,确保气道通畅。
②出发前应标定气管插管深度,牢固固定,保证氧气与呼吸机在运送中的正常使用。
③静脉留置针或中心静脉留置的导管要妥善固定,衔接紧密,应用特殊药物持续微量泵输入患者,检查微量泵蓄电池与剩余药量,保证运送过程中有足够的备药。
④妥善固定各引流管。
⑤运送前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及病情。
若病情不允许应改期或放弃检查。
⑥多数危重患者外出检查时会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
因此,检查前应安抚患者或家属,消除其紧张情绪。
⑦在离开监护病房前应再次认真核对工作,包括医嘱,病人识别标志,检查项目及部位无误。
2.3医护人员的准备运送危重患者至少由两名医护人员完成:①应由一名医师,护士共同运送,护士应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和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对外出检查的仪器使用,发生意外时的各应急预案应用都经过严格训练,认真书写护理记录。
②与检查相关科室联系并沟通协作,以便随到随做。
2.4患者家属的准备①危重患者运送前与家属沟通,向其讲明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征得同意并签字后方可运送。
②家属陪护在患者身边,尤其是清醒的患者显得更为重要,做好其心理辅导,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3 结果
4 小结
4.1通过采用对危重患者外出检查中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后,减少了外出检查风险,促进护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4.2 危重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在外出检查时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若在此期间发生意外,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干扰医院正常的工作程序。
为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危重患者外出检查中的安全管理是值得更进一步的学习与探讨的。
参考文献
[1]李绮慈.院内病人转动的安全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0,10(4):369-371.
[2]陈晓华,王立,曾维渝.运输在推送病人过程中的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