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百名艺术家之——蒋兆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百名艺术家之——蒋兆和
蒋兆和(1904—1986)现代人物画家,是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被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
蒋兆和学贯中西的代表作《流民图》,以其前所未有的宏大、悲壮,以浑厚有力的笔触揭示了大师至真至善的人性,倾泄着对战争的愤怒,表达了对正义与和平的呼唤,为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在世界艺坛上确立了光荣的地位。
蒋兆和
经历磨难的作品
《流民图》是近代画家蒋兆和历时两年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中国人物画。
该画残存的上半卷现藏于中国美术馆,下半卷已经遗失,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全画卷以一片瓦砾为背景,刻画了一百多个深受战争灾难之苦的难民形象,描绘了战乱中劳苦大众流离失所的惨状,记录着日本侵略
者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流民图》的创作以骨法用笔为基础,融入西方解剖、透视、块面等写实技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力。
作者不仅刻画人物的外在形象,更注重对人物内心的细腻挖掘,烘染出悲怆的氛围,宣泄着作者愤慨的情绪,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
《流民图》1943年纸本设色 200cmX1202.7cm
画坛伯乐徐悲鸿
蒋兆和本人的生活,一直以来都贫困奔波,1904年,他出生在四川泸州一个贫困的书香世家,家境贫寒,从小跟着父亲学诗文和字画,10岁就画起了人物像。
16岁开始,他辗转在上海、南京、北平、四川等地谋生,给百货公司画各类广告画。
他自己在自叙中写过自己这段成长:“处于荒灾混乱之际,穷乡僻壤之区,兼之家无余荫,幼失教养,既无严父,又无慈母;幼而不学,长亦无能,至今百事不会,惟性喜美术,时时涂抹,渐渐成技,于今十余年来,靠此糊口,东驰西奔,遍列江湖,见闻虽寡,而吃苦可当。
”
蒋兆和碳笔素描徐悲鸿像
直到1927年,23岁的蒋兆和遇到32岁的徐悲鸿,两个人一见如故,对绘画的见解不谋而合。
之后,徐悲鸿更是让困顿的蒋兆和住进自己的画室,一住就是两年。
徐悲鸿还希望蒋兆和去法国留学,让他跟着蒋碧薇学法语,帮助他申请留学公费,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成行,
后来,又推荐他到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科任教。
在徐悲鸿的建议下,蒋兆和的人物水墨画彻底转向写实主义,在《徐悲鸿——回忆徐悲鸿专辑》中,蒋兆和写道:“在结识徐悲鸿之前,由于我的境遇,很自然地同情劳苦大众,并用写实的手法去揭示他们悲惨的命运,但还不是很自觉地走这条道路。
”
蒋兆和的艺术,为人减渴,“雪中送炭”,因此必然是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艺术。
蒋兆和从不自命不凡,然而他却创作了非同凡响的艺术。
蒋兆和作品欣赏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