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傲慢-我们为何不幸福》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的傲慢,我们为何不幸福》心得体会
《资本的傲慢-我们为何不幸福》这是一本写给决策者的书,循知足小康和幸福的思路。

以非经济人行为作前提对应对资本的傲慢认识和破解中国社会经济热点难题,提出了新的政策理念和方略。

这也是一本写给平民百姓的书,创造性地运用行为经济学原理,揭示了个人为幸福掌控金钱、用心生钱、智慧花钱的奥秘。

我们住进了宽敞的房子,却要承受每月按揭的压力;我们开上了舒适的车子,却不得不经常堵在路上;我们赚到了更多的钞票却要付出健康和尊严的代价;我们获取了天量的信息,却没有时间与动力去思考人生,我们到底是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
30多年来,与市场化改革自身的弊端相比,自由市场的意识带给了我们更严重的副作用——人们迷失了自我。

甘心成为金钱的奴隶。

这种功利主义的逻辑起点把市场的规则混同于社会的规则衡量人们成功与否的标准最终都会推导到你有多少钱。

于是,面对资本的傲慢,政府和百姓全都丢下了道德与传统,纷纷低头甚至下跪,虔诚地膜拜资本。

市场真的是万能的吗?市场规律真的是不可抗拒的真理吗?上帝造物时并没有创造市场,市场只是人类的杰作。

规范市场运作的不是什么看不见的手,而是由人制定的各种规则。

希望有一天,中国人能够不再为金钱屈膝,能够找到自我,找到自己的幸福。

一、古典发展理念
古典发展理念之发展就是GDP:在古典经济学看来,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国民财富。

无论是劳动分工,还是交换,或者是国际贸易,都是为了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增加国家和个人的财富。

说得更经济学一点,经济发展就是新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形成。

古典发展理念之自私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自私自利的个体在自我追求中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他们像被一双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道理很简单,人人都为自己的利益争夺,没人愿意吃亏,那争夺的最终结果就如“纳什均衡”一样----没有任何一方可以因为改变博弈的策略而不亏。

所有人都无计可施的时候,就是“帕累托最优”。

然而,前提是存在“自由竞争的市场”。

二、关于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有自私自利的本性,但也有社会责任;人不仅是经济人,也有情有义;人不仅追求财富,也追求心灵的满足。

报告对如何计量“福利”提出了一系列指标:
1. 物质生活水平(收入、消费和资产)
2. 健康和卫生
3. 教育
4. 包括工作的个人活动
5. 政治意愿和参与
6. 社会关系和交往
7. 目前和未来的环境
8. 经济和现实生活的保障
三、怎样能幸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难解的一直是三农问题,即农业增产、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问题。

三农问题也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经济过或正面临的难题,也称作“农场问题”。

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农民效益低,就业机会少,农业生产的低回报,又促进资源转手。

幸福之路:西方的幸福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左右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伊壁鸠鲁。

他对快乐开出的清单是:友谊、自由、思想。

历史上对“幸福”研究有巨大贡献的,还包括少年大学生杰里米边沁。

他认为善最大地增加了幸福的总量,并且引起了最少的痛楚;“恶”则反之。

基于这种基础,好的就是快乐的,坏的就是痛苦的,人的行为都趋利避害,要幸福就要行善。

阳光心理学提出增进幸福的三条路径:通过分享、宽恕自己和别人等增进日常生活的乐趣;参与和增进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寻找有意义的事做。

幸福是人的感受、人的体验、人的发泄、人的期望,因此研究人的行为经济学应该成为我们研究为人的幸福发展的基础。

什么是人的能力?一般的解释是:知识、经验和个体特质共同构成人的素质,成为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

一份由卡尼曼主持的关于幸福的研究报告指出,当物质生活没有稀缺问题的前提下,“和自己喜欢的人相处,比金钱和任何其他消费带
给人更大幸福和满足”。

最后,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人性中有着强烈的无私和淡泊名利的成分,行为经济学的实验发现,如果用金钱去刺激和奖励人们本性中认为是应该无私利的事,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尤其是依靠金钱刺激去诱导行为改变,还会打压和扭曲人性中“无铜臭”的本性,让人追求金钱至上。

四、我们应该怎样表达?
什么样的表述方式可以产生最强大的表述方式效应呢,即只用“说”去实现目的?行为经济学的实验发现,能有效影响人们选择和行为的表述方式需要有“启发式”和“简单”的特性。

就像人们扳指头数数那么容易的简单表述,更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用美国心理学教授苏珊费斯克和谢丽泰勒的说法,“认知守财奴”是人类的本性,就是说人们宁愿尽可能少的动脑筋。

简单且具启发式的表述,为人们提供一个快速简便的方法来处理信息,这给利用表述方式影响人们认知和选择巨大的操纵信息的力量。

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沟通。

”要让自己的表述方式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表述要传递“风险低的信息”,因为人们不喜欢风险,更不喜欢冒险,尤其厌恶损失。

五、与行为经济学相关的理论
1. 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是探讨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非经济人的行为和决策的规律。

人们偏爱“确定”,不喜欢“受损”,但面临损失时,却又愿意冒险。

2. 表述方式理论。

不同的表述方式,人们选择不同----表述方式
影响选择。

3. 心理账户理论。

人们认为工资更值钱,彩票获奖的钱不值钱;人们更喜欢加薪,而不喜欢奖金,因为奖金让人有种不那么值钱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