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第一册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一(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濡养(nuò)寰宇(huán)亵渎(xiâ)倩影(qiàn)
B遮拾(zhã)骈进(pián)颓唐(tuí)倏忽(shū)
C容赦(shâ)打烊(yàng)迷惘(wǎng)打搅(ji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艳羡忐忑袅娜强聒不舍B弥望风致祈祷自渐形秽
C嘹亮炫耀急燥鬼斧神工D遐想寥廓决择摧山坼地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们同我无话可讲,我_____只能报之以沉默。

_____有了职业,_____并不足以糊口,前途依旧茫然。

_____偶然在一根电线杆子上的招生广告里,我又为自己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A 就即使但如果
B 也虽然但只是
C 也即使却只是
D 便虽然却如果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 )
A 虽然老师对小刚进行了多次教育,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

B 文秘专业的刘华介绍说,她家的收入很好,她和爸妈相濡以沫
....,非常幸福。

C强者靠自己,弱者靠同情。

怨天尤人
....实在于事无补。

D你看他没精打采
....的样子,准时在家里挨骂了。

5 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这次学习,是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B 李红和张楠的爸爸到学校里来了。

C 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平时的刻苦学习。

D 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6 下列语言中,表达最得体的一句是()A 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B “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工夫,太抱歉了!”
C “宴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别着急,先等一等。


D 同学邀请王萍到家里玩,王萍说:“好,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7对下面句子主要信息的提炼,最恰当的一项是()
法国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

他们首先选择了65名4到6岁有代表性的领养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是均出生在虐待孩子或对孩子漠不关心的家庭。

在被领养之前,他们的智商全都在80分以下,通过对这些儿童5至10年跟踪观察,科学家发现这些孩子的智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他们的时空概念比领养前有明显进步,其中被条件好的家庭领养的孩子平均提高了19分,其他孩子的智商平均提高了8分。

A 曾经遭受虐待或缺乏关爱的孩子在被领养后,智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B 曾经遭受虐待或缺乏关爱的孩子因没有家庭的保护,迫切需要有人领养。

C 儿童遭受虐待或缺乏关爱,会造成他们智力水平的低下。

D被条件好的家庭领养的孩子的智力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8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她觉得她生下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

住宅的____,墙壁的_____,家具的 ____,衣料的____,都使她苦恼。

A 寒伧暗淡陈旧粗朴
B 寒伧黯淡破旧粗陋
C 寒酸暗淡陈旧粗陋
D 寒酸黯淡破旧粗朴
9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尝试过方知个中酸甜苦痛。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也许我们应当感激上苍给我们的种种不平,种种磨练。

它使我们____。

A 更加坚韧,更加理性,更加清醒,更加成熟
B更加理性,更加清醒,更加坚韧,更加成熟
C 更加清醒,更加坚韧,更加成熟,更加理性
D 更加成熟,更加理性,更加清醒,更加坚韧
10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文体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美国短篇小说欧·亨利被誉为“曼哈顿桂冠诗人”。

C 本家是指同一宗族的人。

D 《将进酒》《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两首诗都是律诗。

阅读《水调歌头·游泳》,完成第11—12题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1 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万里“和”极目“两句表现了诗人宏伟的气魄和开阔的胸怀。

B “不管”和“胜似”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进一步表现了在风浪中游泳的轻
松自如,抒发了迎击风浪,激流勇进的革命精神。

C“子在川上曰”的“子”即指诗人自己,他在感叹:“多么美好的滚滚长江啊!
逝去的光阴像这流水一样啊!”
D 下阙结尾联想神女,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赞颂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和光辉前
景。

12. 对词中运用想象的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B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C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D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二、(每小题3分,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

茫然中还是有事可做的。

子承母业,去当当。

比每天上学稍晚的时间,便挟个包去当铺,当了钱出来径直奔粮店买粮。

家底单薄,当得的钱,只够一天的“嚼裹儿”,计:棒子面一斤,青菜若干,剩下的买些油盐。

当得无可再当了,便去押“小押”。

那是比当铺更低一等,因此也是更加苛刻的买卖。

他们为“方便”穷人计,可以不收食物,拿了当铺的“当票”就能押。

押的无可再押了,仍旧有办法,就是找“打小鼓的”把“押票”再卖掉。

卖,就更“方便”了。

每天胡同里清脆的小鼓声不绝如缕,叫来就可以交易。

一当二押三卖,手续虽不繁难,我和母亲的一间小屋里就渐渐地显露出空旷来,与老郝叔的家日益接近。

13. 对文段划线句子中引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引用
B 解释
C 特殊含义
D 强调
14. 对“子承母业,去当当”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郑重的接替母亲操持家务
B 继承母亲的事业
C 表示自己郑重的结果母亲的重担。

D严肃的事情轻松说,幽默的话语背后,流露出辛酸之情。

15.概括“子承母业,去当当”的过程,最准确的一句是()
A 比每天上学稍晚的时间,便挟个包去当铺。

B一当二押三卖。

C
当了钱到粮店买粮。

D去押小票。

(1)老贝尔门是住在她们这座楼房底层的一个画家。

他年过六十,有一把像米开朗基罗的摩西雕像那样的大胡子,这胡子长在一个像半人半兽的森
林之神的头颅上,又鬈曲地漂浮在小鬼似的身躯上。

贝尔门是个失败的
画家。

他操了四十年的画笔,还没有摸着艺术女神的衣裙。

他老是说就
要画他的那幅杰作了,可是直到现在他还没有动笔。

几年来,他除了偶
尔画点商业广告之类的玩意儿以外,什么也没有画过。

他给艺术区穷的
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年轻画家们当模特儿,挣一点钱。

他喝酒毫无节制,
还时常提起他要画的那幅杰作。

除此之外,他是一个火气十足的小老头
子,十分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专业保护楼上画室里那两个
年轻的女画家的一只看家狗。

(2)苏在楼下他那间光线___的斗室里找到了嘴里酒气扑鼻的贝尔门。

一幅空白的画布____在个花架上,____在屋角里,____那副杰作已经二十五
年了,可是连一根线条还没等着。

苏把琼西的胡思乱想告诉了他,还说
她害怕琼西自个瘦小柔弱得像一片叶子一样,对这个世界的留恋越来越
微弱,恐怕真会离世飘走了。

(3)老贝尔门两只发红的眼睛显然在迎风流泪,他十分轻蔑地痴笑的胡思乱想。

16. 依次填入上文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A 黯淡绷摆等待B明亮摆绷盼望
C昏暗挂摆盼望D黯淡摆绷等待
17.对文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黯淡绷摆等待
B. 明亮摆绷盼望
C.昏暗挂摆盼望
D. 黯淡摆绷等待
18.对第3自然段中贝尔门眼睛迎风流泪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天气很冷,老贝尔门眼睛不好,所以流泪。

B.因为他眼睛有病,一遇到风就流泪。

C.因为他眼睛红肿,在寒冷的季节里容易流泪。

D.因为他听到琼西病入膏肓的消息而难过,所以伤心的流泪。

三、(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9.对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却”)
B.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连词,表承接关系,译为“于是,就”)
C.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关系,可不译)
D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为“且,又”)
20.下列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其一犬.坐于前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1.对“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判断句
B.宾语前置
C.定语后置
D.被动句
2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主要论证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B.文段阐明,只要有恒心学习就一定成功。

C.运用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D.此段运用了排比,语言流畅,气势充沛。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
四、(8分)
23. 将第一卷第三题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4.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名言名句。

(任选三句)(3分)
(1)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竞自由。

(2),千金散尽还复来。

(3)长风破浪会有时,。

(4)蓬生麻中,;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5),万恶懒为首。

25.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3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温暖;
爱心是
,;
爱心是
,。

五、(1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6—30题)
有一次,我碰上巩乃斯草原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盘旋的孤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竟把牧草覆盖的草原一瞬间打得烟尘滚滚。

就在那场暴雨的豪打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

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聚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争先恐后,前呼后拥,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对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像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
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携裹,大喊大叫,却毫声响,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了奔腾喧嚣的大河。

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画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

而这一切,得在飞速移动中展现,几分钟后,马群消失,暴雨停歇,你再看不见了。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

我见到了,见过了。

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
26.马群是在什么背景下狂奔的?(2分)
27.文段从哪些方面体现马群奔跑的场面是“最壮阔”的?
28.举例说明,文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2分)
答:(1)
(2)。

29.马给予了作者什么启发,让作者终身受用不尽?(3分)
30.用两个与马有关的成语写一段文字(50字以内),表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分)
六、(30分)
3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学期的职专生活即将结束了。

在这半年的职专学习当中,你或许对职业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对你所学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或许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真切的体验,对未来有了更美好的憧憬,也可能对于将来有了更具体的打算。

请以“感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