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4 巧攻四类地理计算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四巧攻四类地理计算题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得4分。

共44分)
(2012·贵州五校第二次联考)下图中Q、P是晨昏线与纬线交点。

读图完成1~2题。

1.当P点地方时为5:45时,Q点的地方时为()。

A.17:45 B.18:15
C.18:45 D.19:15
2.一年中,Q、P重合点所处的纬度范围是()。

A.0°~23°26′B.23°26′~66°34′
C.66°34′~90°D.0°~90°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两地理兴趣小组3月21日在图示地区宿营。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⑤地海拔高度可能为()。

A.80米B.250米
C.390米D.420米
4.图中①~④四地中,此日地方时6时最可能看到日出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甲、丁两地气温相同。

读图,回答5~7题。

5.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B.甲、丙、乙
C.丙、乙、甲D.丙、甲、乙
6.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迎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D.阴坡和迎风坡
7.湖面的海拔最大值可能是()。

A.2 050 m B.2 100 m
C.1 990 m D.1 850 m
下图中的甲图是某城市行政边界的划分资料,该区有3个行政单元,分别为城西区、城北区和城南区。

乙是同地区都市计划分区与地价的网格式资料,丙是网格代码。

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城西区12 000人、城北区有19 000人、城南区有15 000人;已知甲都市计划分区人口,依其土地利用类别(商业、住宅、工业),按3∶5∶2的比例而定(同一土地利用类别每一方格人口数量相等)。

阅读资料回答8~9题。

8.在GIS软件中将人口资料与甲的行政区图层结合后,转换为乙的网格式资料,则丙中网格代码1的人口为()。

A.2 500人B.3 450人
C.4 500人D.3 000人
9.某超市决定在城西区设立新分店,只考虑地价和人口数量,则最佳设立地点的网格代码是()。

A.10 B.6
C.13 D.1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常造成重大影响,例如城市化的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

专家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下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
②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③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负相关④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
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11.依据该模式推论,某都市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20%,下水道普及率为40%;
200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90%,下水道普及率为80%;则2000年的径流量约为1970年的多少倍()。

A.1 B.2
C.3 D.4
二、综合题(共56分)
12.我国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

下面是研究小组获得的有关材料。

(28分)
材料一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下降0.5 ℃。

到某一高度后,空气渐干爽,气温每百米下降0.8 ℃,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1 ℃。

材料三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乙。

(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两地的气温:A.________;B.________。

(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
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

(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

13.图1是1990年我国东部某城市的环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城市外环区1990~2000年的人口数量、城市人口比重和粮食播种面积等的变化情况图。

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1)2000年,该城市外环区的城市人口数量是________人,人口密度是
________人/km2。

(2)图1中,甲处地价高于乙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甲处(双选)()。

A.位置优越B.环境优美
C.交通便利D.人口稀疏
(3)十年间该地粮食播种面积约减少________,简述该城市外环区粮食播种面
积减少的原因。

参考答案
训练四巧攻四类地理计算题
1.B 2.C[第1题,P、Q位于同一条纬线上,昼长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得,Q地昼长为12小时30分钟,日落的地方时为18时15分。

第2题,P、Q重合,表明重合点有极昼或极夜出现,因此P、Q重合点所处的纬度范围是66°34′~90°。

]
3.D 4.C[第3题,由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可判断图中等高距为400米。

⑤地可能位于一岛屿之上,该岛屿外围等值线为海岸线,内侧等高线为400米,⑤地海拔介于400至800米之间。

第4题,③处位于海岸线上,且东侧无遮挡,此日应在地方时6时看到日出。

]
5.D 6.A7.C[第5题,根据题目所给条件丁地海拔高且“甲、丁两地气温相同”,可以判断丁地比甲地纬度低,即该地位于北半球。

根据气温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可以判断丙纬度低,海拔低,气温最高;而乙地纬度高且海拔高,其气温最低。

第6题,结合上题解析可以判断该山地南坡为阳坡;从其终年积雪在南坡(阳坡)的分布高度比北坡(阴坡)低,可以判断该坡向的降水多。

第7题,湖面的海拔高度可以无限接近2 000 m,但不能等于2 000 m。

]
8.B9.A[由题意分析,丙中网格代码1为商业区,其人口数量为1
4
×[
3
10
(12
000+19 000+15 000)]=3 450。

故第8题选B。

第9题,超市在城西区设新分店,最佳设立地点应是地价低,人口数量多的地区,故应选A。

]
10.C11.C[第10题,读图可知,图中同一数字表示径流量相同,所以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第11题,根据题意,某都市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20%,下水道普及率为40%,图中数字为2;200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90%,下水道普及率为80%,图中数字为6;所以2000年的径流量约为1970年的3倍。

]
12.解析图中M地气温25 ℃,水汽含量每立方米15克,据图乙可知在17.5 ℃时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有降水,根据气温每百米降0.5 ℃计算可知海拔1 500米附近天气变化显著。

同一高度的A、B两地根据气温的变化规律可以计算出各自的气温。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1)22.5 ℃28.5℃
(2)1 500 m。

1 500 m附近为云雨天气。

(3)迎风坡多云雨,背风坡天气晴朗。

13.(1)166万(160~175万范围内均正确) 2 100(1 900~2 200范围内均正确)
(2)BC
(3)175 km2人口增加(城市化发展),建筑用地面积扩大;农副产品需求量增大,蔬菜生产等用地面积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