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填地基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填地基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浅析
1、工程概况
清水池位于山东莱钢银山型钢3#高炉配套公辅工程型钢水厂院内,为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总蓄水量达20000立方米。
清水池长115.5米,宽57.4米,深度约3.3~3.6米,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N/m2。
面积6600余平方,面积大,沿长度方向设置三道变形缝,沿宽度方向设置一道变形缝,将清水池划分为八个贯通区域,该清水池在处理本区域生产生活用水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清水池范围临近厂区排水河道,主要位于原有河床上,结构底板下土质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局部为膨胀土质,地下水位较浅,经静力荷载力试验,地基承载力为100KN/m2,因此未经处理不能直接作为天然浅基持力层。
3、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水池设计采用筏板基础,荷载较为均匀,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若采用桩基在造价方面显然是不合理的。
砂石地基是将基础底面下要求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采用砂或砂石混合物进行换填,经分层夯实而成。
砂垫层地基在工程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1)提高地基承载力
砂垫层密实度大、强度高,作为地基的持力层,可提高基础下部地基强度,并通过垫层的压力扩散作用,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变形量;
(2)防止地基冻结
由于砂颗粒大,可防止地下水因毛细作用上升,地基不受冻结的影响;
(3)施工简单
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方式使地基密实,施工工艺简单,可缩短工期,降低造价。
砂石垫层适用于3m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层处理;不宜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及渗透性系数小的粘性土地基;垫层厚度一般为0.5~2.5m之间为宜。
经综合分析,该方法具有强度高、压缩性小、透水性良好和容易碾压密实
等特点,且成本低,施工简单、快捷,质量易于控制,且本工程满足该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经勘查、设计、甲方共同协商探讨后,决定采用换填砂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
4、换填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砂垫层的构造既要求有足够的厚度,以置换可能被剪切破坏的软弱土层,又要有足够的宽度,以防止垫层向两侧挤出,经设计部门计算,设计出回填深度及宽度。
(1)材料准备:砂垫层说选用粗砂应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砂中有机含量、含泥量均不超过5%。
(2)清理基土:土方开挖时注意对基坑的保护,机械开挖保留20cm厚土层,人工将基底表面浮土、淤泥、杂物等清除干净,严禁扰动垫层下卧层及侧壁的软弱土层,防止被践踏、受冻或受浸泡,降低其强度,避免扰动土层而破化土的结构。
(3)设置回填厚度控制线:基坑周边挡沙墙砌筑完成后,在挡砂墙竖壁上弹上标高线,无挡砂墙则在基坑的边坡上钉上水平标高木橛,用以控制回填厚度。
(4)铺设砂垫层之前应验槽,边坡要求一定的坡度,防止振动碾压时,发生塌方。
(5)砂垫层应分层铺设,分层压实。
根据控制线,控制每层砂垫层的铺设厚度。
砂垫层施工的厚度每层不超过500mm,装载机及挖掘机进行整平后,浇水润湿,含水率控制在8%-12%,使用25t振动式压路机进行反复碾压,碾压遍数不少于6遍(振动式压路机振动3-5min),碾压时直线段由一边向另一边回填碾压,轮迹重叠宽度不小于500m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确保砂垫层的密实度达到0.95。
(6)分段施工時,清水池基底垫层底面标高不同时,土面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
分层铺设时,接头应做成斜坡或阶梯形搭接,每层错开0.5~1.0m,并注意充分捣实。
(7)砂垫层及挡砂墙施工如下图:
图1 挡砂墙及砂垫层施工示意图
5、质量控制
(1)施工前对砂的质量进行检查、检测。
施工前应检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及砂、石拌合均匀程度。
(2)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分层厚度,分段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压实系数。
(3)施工时为保证压实系数,分层碾压完成后,采用环刀法做实验,控制压实系数。
必须分层进行砂垫层的质量检验,每压实一层就检验该层的平均夯实系数。
若压实系数达到设计要求,则继续回填;若达不到设计要求,则再进行碾压,相应提高碾压次数,直至试验合格达到设计要求。
(4)施工结束后,采用静力荷载试验,检查砂垫层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
(5)基坑深度较大,砂垫层施工应派专人进行监护,专人指挥。
施工过程中仔细观察边坡稳定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6)砂垫层施工过程中机械较多,应注意人员安全。
平砂和机械碾压时,机械周围严禁站人。
(7)同时应注意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大面积下沉:主要是未按质量要求施工,分层铺筑过厚、碾压遍数不够、洒水不足等。
要严格执行操作工艺的要求。
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
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遗漏。
级配不良: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做到砂石级配良好。
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
每层的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
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能进行上一层的砂石施工。
砂石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冻结的天然砂石不得使用。
总结
采用砂垫层换填是地基处理中的一种经济、快捷、简便的方法。
用砂石垫层处理地基,施工是关键。
实际施工中往往由于材料上选用细砂,强度不高且不易压实;砂石材料中含泥及杂质较多,使砂石垫层产生不均匀压缩;不当的砂含水量、夯实或压实密实度;基坑土及侧壁土不注意保护,任意破坏原状土结构;砂石垫层基坑底不在同一标高时,不按规定做台阶退台等原因,造成处理效果不好,
严重影响质量。
本工程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改进,通过各项控制措施,提高了砂垫层的回填质量,成为工程中的亮点。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