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之死_青衣_的神话原型解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
聪 !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
弗莱在他的原型批评理论中,称文学为 “ 移位的神话”,其实就是指出了文学中的很 多情节、人物是古代神话在文本中的 “ 复 活”。古代神话在它的传播绵延中,构成了世 代作品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结构。神话在一个民 族或全人类的精神史中,是一个可以被重复演 绎的隐喻世界,洞察了其中奥秘的文学家们, 则用血肉丰满的人,来揭示这个隐喻世界里潜 藏的东西。同时,由于神话与现实在时间链条 上的巨大跨度,以及建构在这个巨大时间跨度 上的精神 “ 同一性”,使文本带上深刻的宿命 意味,它牵连起人们对过去和未来的不可摆脱 的命运的感喟,而于其中就产生了震撼人的心 灵世界的巨大悲剧感。 《 青衣》深邃的艺术况味就在这其中。毕 飞宇是一个现实感非常强的作家,但这并没有 影响他的作品的精神深度,原因就在于他笔下 人物行走的身后都留有一个精神投影,就如同 手指拨过琴弦之后的袅袅余音。 《 青衣》的精神深度是由嫦娥奔月的神话 赋予的。小说以 “ 青衣”为题,而这个青衣的
!"#
!"#$
% & ’(()
名作 欣赏
佳作有约
月》,说筱燕秋 “ 命里就有两根青衣的水 袖”,也就是说筱燕秋是一个真正的嫦娥。所 谓 “ 真正的嫦娥”绝不仅是指她的演技,而是 她与嫦娥的神似,她 “ 天生就是一个古典的怨 妇,她的运眼、行腔、吐字、归音和甩动的水 袖弥漫着一股先天的悲剧性,对着上下五千年 怨天尤人,除了青山隐隐,就是此恨悠悠”。 筱燕秋唱红了 《 奔月》,她与嫦娥浑然一体。 一九七九年的中国是文化荒芜后的重生,这应 该是一个诞生英雄和美的时代,正如后羿背着 彤弓白羽携美丽的嫦娥降临灾难中的人间。当 时的时代是充满英雄气质的,军区将军甚至亲 自写了 “ 梨园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条幅与 筱燕秋共勉。但人间的规则与嫦娥的举动是不 相调和的,筱燕秋站在嫦娥的世界里和人间 4 李雪芬、老团长等 5 对话,她除了疯笑着从楼 梯 “ 栽下去”,不会有更好的路可走。老团长 怜才而发的 “ 叹息”,只能说明没有人能在这 世俗中把她打捞出来了。筱燕秋的厄运,有老 艺人说是因为: “《 奔月》阴气过重,即使 上,也得配一个铜锤花脸压一压,这样才守得 住。后羿怎么说也应当是花脸戏,须生怎么 行 6 ”铜锤花脸是戏曲行里最雄性的角色,也 可以说是最纯粹的男人,其气度刚猛,最有英 雄风范。而现实生活中的筱燕秋又何尝不需要 这样的扶持。筱燕秋的艺术之途就这样殒落于 没有英雄的时代中。 筱燕秋在 “ 失望”中做了一个戏校的普通 老师,一个冰美人。她把自己嫁给了俗世,也 嫁给了俗世中的男人。面瓜,人如其名,是一 个最世俗化的 “ 典型的过日子”的男人,他几 乎就是时代的缩影,平庸、琐碎。但筱燕秋没 有更好的选择,她的选择只存在于天上和人 间,当她无法飞升时,人间就是她惟一的选 择,而且在这个人间,选择和谁在一起的意义 都是一样的。 但她毕竟是嫦娥,她心头 “ 最大的痛叫做 不甘”。三十岁生日那天,筱燕秋醉得不成样 子,她 “ 把厨房里的围裙剪成了两块。她把白 布捏在手上,权当了水袖。筱燕秋挥舞着油迹 斑斑的围裙,跌跌撞撞,油盐酱醋的罐子倒了
的忧伤,泥土的气息。 《 玉米》三部曲象征着 创作主体健旺的生命力。作家正是从感动别人 和感动自己中,获取一种高峰体验,抵达自由 之境。对历史、哲学、语言、艺术颇多领悟的 毕飞宇,从未濯足游戏写作之浊流,而是致力 于知识分子个人话语的纯粹表达,字里行间又 全无枯槁的说教气。九十年代以降的新生代小 说,固多可观,而人文的贫血、价值的失位、
自我的复制,文化主题的虚伪与虚无,也势所 难免。无疑,毕飞宇的创作富含激情、思想、 终极关注、乌托邦等诸多八十年代文学元素, 力求超越生活表象,以更为高远更为本质化的 形而上情怀,取代所谓血淋淋赤裸裸的原生态 的真实观,从而与玩世不恭的 “ 后现代”写作 泥淖保持了自觉疏离。念及当下庞杂的文化语 境,毕飞宇的择善固执,诚可敬佩。 !"#
一厨房,咣当咣当的,碎了一厨房。她的手不 知道被什么碎片刮破了,鲜红的血液流淌在水 袖上……”面瓜怕她的声音在深夜传出去,用 带血的围裙堵在她的嘴上, “ 筱燕秋侧过头, 回望着面瓜,叫不出声。然而,她的腹部还在 叫,……她用腹部一遍又一遍地呼喊: ‘ 亲、 娘、啊、啊、啊、啊 7 ’”这是沦落人间心有 不甘的嫦娥最悲剧的图景,油迹斑斑的带血的 围裙,是她心中的水袖,是她负痛的不甘的 魂。 筱燕秋无法登上舞台,她在不甘中把希望 寄托在弟子身上,从学生春来的身上她发现了 自己的影子,春来就是 “‘ 嫦娥’能够活在这 个世界上最充分的理由”。为了让春来投到自 己门下,她甚至屈尊恳求春来。全校人以此为 笑柄,却没有人知道她是在追寻自己心中的嫦 娥。当春来把嫦娥演活了的时候,也正是她自 己这个嫦娥 “ 追寻”得最苦最强烈的时候。 机会毕竟还是来了,在二十世纪末,在筱 燕秋这个嫦娥殒落人间二十载之后,一个英雄 伟人 出现了。 “ 让她唱 7 ”一个烟厂老板以 “ 的神情”说。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中,一个用钱 垫高了自己的位置的人,挥舞着领袖一样的 手,说出这句让剧团和筱燕秋诚惶诚恐又感激 涕零的话。他小时候是筱燕秋的狂热的戏迷, 在听剧团团长说因为剧团不景气,筱燕秋二十 年没上台之后,慷慨激昂地说: “ 什么景气, 你说说什么景气 6 关键是钱。”这是一个彻底 的唯物主义的英雄。他给了嫦娥筱燕秋一个英 雄式的承诺。他是荒芜的戏剧舞台上张弓搭箭 的英雄,而无论是在神话中还是在人间,英雄 与嫦娥都是灵肉一体的,筱燕秋明白而且也愿 意明白这个神人共有的规则。她 “ 终于和老板 睡过了”,她觉得: “ 从古到今反正都是这样 的”,而老板在这一过程中 “ 从头到尾都扮演 着一个伟人,一个救世主”。然而,当她看到 明艳照人的春来和神采奕奕的老板依偎着走过 后,她对英雄的幻想就坍塌了,这英雄不是她 的英雄,这世界也不是她的世界。本来她还想 再挣扎一下,在幻想中完成她最后的舞蹈,可 是临演出前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如果说面瓜从
狐。” = 其次是源于她自身:作为天神,她对 天上与人间的巨大落差心有不甘,她的愿望绝 不是长生于人间所能满足的,她要的是飞升天 庭,而只求不老于人间的后羿不是她所爱的英 雄后羿,在没有英雄的人间,她只能飞升。从 这个意义上说,嫦娥就不是一个负心的女人, 她只是一个纯粹的女人,与一个纯粹的女人相
*)%+
’’ * )+ ,-.+ * .(%+ & / /00- .((1 * (.23
!"#$
% & ’(()
!"#
名作 欣赏
新作拔萃
!
生命不能承受之 “ 轻”与 “ 重”
—— — 再读刘建东的 《 全家福》
$刘
聪 !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
作为家庭小说, 《 全家福》以 “ 家即社 会”的视角,以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行为映射 出社会中各类群体的生存状态。美国的莱茵霍 尔德・尼布尔的 《 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 会》,比较早地揭示了以生命为本源的人与社 会伦理规范的冲突。而在 《 全家福》中,也无 处不在叙写着生命充盈的个体的人与家庭这个 社会伦理组织,和维持这个伦理组织的各种公 共伦理规范之间的冲突。在作品中,显性存在 的是生命欲望,它以奔突的形式活跃在字里行 间,隐性存在的是伦理规范,它是遏制、约束 的力量。生命欲望与伦理规范间的碰撞和较 量,使生命呈现出或轻松或沉重的感觉。
’’ * )+ ,-.+ * .(%+ & / /00- .((1 * (.23
!"#$
% & ’(()
名作 欣赏ຫໍສະໝຸດ 佳作有约因此惹恼了天帝,被罚永远留在人间,过着落 寞的尘世生活。后来后羿从西王母处求得灵 药,这粒灵药由两人分食可保长生不老,而一 人吃下则可成仙飞升天庭。后羿的妻子嫦娥, 厌倦了人世间的生活,偷吃了后羿求来的灵 药,独自飞往月宫,成为月中仙子。这个神话 经历了几千年中国文化史的打磨,经历了一个 “ 神话”向 “ 人话”转换的过程。在封建的伦 理道德体系中,嫦娥因与女性三从四德的诫条 相背离,因而在文字记载或口口相传中被夸大 了 “ 负心”的成分,或者说是成为一个典型的 “ 负心女人”的符号。而且作为中国文化史中 第一个负心女人的嫦娥,在很长时间里是背负 着世人的谴责在文化史中代代相传的。文学家 的创作也大致不出此意,李商隐 《 嫦娥》诗 云: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 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陈陶诗 曰: “ 孀居应寂寞,捣药青冥愁。”李白则 有: “ 白兔铸月秋复春, % 娥孤栖与谁邻 ; ” 在这些创作中嫦娥已渐渐被简化成一个道德符 号。 现代文学史上的嫦娥则有了新的意蕴,鲁 迅的小说 《 奔月》虽然也把嫦娥写成一个只能 同甘不能共苦的负心女人,在后羿英雄末路的 时候飞升而去。但鲁迅重点演绎了后羿的英雄 末路,给后来者提供了更近一步接近嫦娥的精 神本体的可能。那就是嫦娥是属于英雄时代 的,在原初神话中,嫦娥是一个从英雄时代跌 入凡俗的 “ 心有不甘”的女人。在神话中,嫦 娥的悲剧首先是源于英雄的没落:后羿本来是 一个神性的负使命到人间除恶的天地间最大的 英雄,但使命完成之后他被贬谪人间,从此堕 楚辞・离 落不再有重返天庭的打算。 < 屈原 《 骚》: “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
精神内核却是 “ 嫦娥”的,就像青衣筱燕秋所 说的: “ 我就是嫦娥。”嫦娥是神话中的人 物,而神话中的人物其实就是一种世世代代绵 延的心理经验的结晶。因此作家在进行创作 时,他借用的嫦娥这个形象,就有了文化原型 的意味,而与嫦娥关联的人物在精神气质上也 就拥有了嫦娥身上所累积的精神因素。 《 淮南 子・览冥训》中记录了嫦娥奔月的神话, “ 嫦 娥窃以奔月” “ 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 精”,而比 《 淮南子》早三百多年的 《 归藏》 4 现已佚亡,各文献有引 5 中,也有两条记载, “ 昔嫦娥以不死之药奔月” “ 昔嫦娥以西王母 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张衡 《 灵 宪》里有一段稍长的记载: “ 羿请不死之药于 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 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 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 托身于月,是为蟾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有 关嫦娥奔月神话的完整形态。 嫦娥奔月的故事,讲述的是上古时期,射 日英雄后羿虽然射杀九个太阳普救众生,却也
淮南子览冥训中记录了嫦娥奔月的神话嫦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而比淮南子早三百多年的归藏现已佚亡各文献有引中也有两条记载昔嫦娥以不死之药奔月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张衡灵宪里有一段稍长的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
名作 欣赏
佳作有约
!
嫦娥之死
—— — 《 青衣》的神话原型解读
!,,-./012034 35 "16378 #02.-1-9 $3-:8
配的必须是一个纯粹的男人,而男人的纯粹是 由他的英雄气质决定的。失去了英雄气质的后 羿在嫦娥的眼中就不再是让她眷顾的男人,而 失去了英雄的世界也就不是她想要的世界。如 此世界的故事其实就是由最纯粹的男人与女人 的关系开始的。而嫦娥的悲剧,还在于她的不 能自抑的悔恨:因为她得非所求,月宫的清冷 寂寞不是她飞升的所求,是她对英雄没落的失 望和心有不甘的挣扎,她对人间仍充满了英雄 的幻想,而这一幻想又使她对自己的飞升充满 了悔恨。所以嫦娥的精神原型就是一个由 “ 失 望”—— — “ 不甘”—— — “ 追寻”—— — “ 悔恨” 组成的一种心理经验过程,它是人的内宇宙的 矛盾冲突,而这一矛盾冲突又生成于外部世界 变幻的背景上。这四个环节在构成嫦娥悲剧性 命运的过程中缺一不可,没有 “ 失望”过的嫦 娥不是嫦娥,没有 “ 不甘”和 “ 追寻”过的嫦 娥也不是嫦娥,当然没有 “ 悔恨”过的嫦娥也 不是嫦娥。 筱燕秋是 “ 青衣”中的嫦娥,青衣就是纯 粹的女人,作者说: “ 女人就是女人。她学不 来也赶不走。青衣是接近于虚无的女人。或者 说,青衣是女人中的女人,是女人的极致境 界。青衣还是女人的试金石,是女人,即使你 站在戏台上,在唱,在运眼,在运手,所谓的 ‘ 表演’、 ‘ 做戏’也不过是日常生活里的基 本动态,让你觉得生活就是如此这般的—— — 话 就是那样说的,路就是那样走的;不是女人, 哪怕你坐在自家的沙发上,床头上,你都是一 个拙巴的戏子,你都在 ‘ 演’,演也演不像, 越演越不像人。与此相应的是,花脸则是一个 绝对的男人,或者说,是绝对男人的绝对侧 面。男人就应当是简单的,所有的身心只是一 张脸谱,简单到夸张的程度,简单到恒久与一 成不变的程度。所以戏的衰退首先是男人与女 人的携手衰退。是种性的一天不如一天。”筱 燕秋就是一个纯粹的女人,一个真正的嫦娥, 她有过 “ 失望”,有过 “ 不甘”,有过 “ 追 寻”,但她却没有 “ 悔恨”,而没有悔恨的嫦 娥,又怎么能是嫦娥,她的嫦娥只能死去。 一九七九年,老团长看了重新上马的 《 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