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比试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载比试验报告
一、试验概述
承载比(CBR)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路基土和路面基层材料强度的
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旨在确定所测试材料在规定贯入量时所承受的单
位压力,并与标准材料的承载比进行比较,以评估其承载能力和工程
适用性。
二、试验目的
1、确定土基和路面基层材料的承载能力,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2、评估不同材料在相同条件下的承载性能差异。
3、检验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工程质量。
三、试验依据
本次试验依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3430-2020)进行。
四、试验设备
1、承载比试验仪:包括荷载装置、测力装置和贯入杆等。
2、试筒:内径 152mm,高 170mm 的金属圆筒。
3、垫块:直径 151mm,厚度 50mm 的圆形钢板。
4、多孔板:孔径 25mm 左右。
5、百分表:量程 20mm,精度 001mm。
6、天平:称量 2000g,感量 001g;称量 5000g,感量 1g。
7、标准筛:孔径 20mm、40mm。
8、其他:脱模器、烘箱、直尺、修土刀等。
五、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所采用的材料为_____工地现场取的土样,其基本物理性质如下:
1、土的类别:_____
2、天然含水量:_____%
3、液限:_____%
4、塑限:_____%
5、最大干密度:_____g/cm³
6、最优含水率:_____%
六、试验步骤
1、准备试样
(1)将土样风干、碾碎,过筛(筛孔 20mm 或 40mm),并按要求制备不同含水率的试样。
(2)每个试样的干质量按公式计算:m =ρdmax×V×(1 +ωopt) ,其中 m 为干土质量,ρdmax 为最大干密度,V 为试筒体积,ωopt 为最
优含水率。
2、击实试验
(1)将制备好的试样分三层装入试筒,每层击实次数根据土的类
别和试验要求确定。
(2)击实完成后,用修土刀削平试样表面,称重并计算试样的湿
密度和含水率。
3、泡水
(1)在试件顶面放上多孔板、垫块和千斤顶,将试筒与多孔板一
起放入水槽中泡水,水面应高出试件顶面约 25mm。
(2)泡水时间为 4 昼夜。
4、贯入试验
(1)从水槽中取出试件,倒出顶面的水,静置 15min 后,进行贯
入试验。
(2)将试件放置在承载比试验仪的平台上,调整百分表指针至零位。
(3)以 1~125mm/min 的速度加载,记录贯入量为 25mm 和 5mm
时的单位压力 P1 和 P2 。
七、试验结果
1、不同含水率下的击实试验结果
|含水率(%)|干密度(g/cm³)|
|||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通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2、承载比试验结果
|贯入量(mm)|单位压力(kPa)|承载比(%)|
||||
|25|P1|CBR1 =(P1/7000)×100|
|5|P2|CBR2 =(P2/10500)×100|
八、结果分析
1、根据击实试验结果,得到最大干密度为_____g/cm³,最优含水率为_____%。
这为后续施工中控制填土的压实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2、承载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贯入量为 25mm 时,承载比 CBR1 为_____%;贯入量为 5mm 时,承载比 CBR2 为_____%。
将试验结果与设计要求的承载比进行比较,判断所测试材料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九、结论
1、本次试验所采用的_____材料,其最大干密度为_____g/cm³,最优含水率为_____%。
2、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该材料在贯入量为 25mm 时的承载比为_____%,贯入量为 5mm 时的承载比为_____%。
3、根据试验结果和工程设计要求,综合判断该材料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工程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十、注意事项
1、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试验规程操作,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试样的制备和处理应规范,避免因人为因素影响试验结果。
3、试验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保证其性能良好。
4、对试验数据应进行认真分析和处理,剔除异常数据,确保结论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