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应对
策略
摘要:当前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处于一个加速阶段,由于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一系列养老等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同时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时期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做好养老设施的合理布局。

为了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满足老年人的实际养老需求,通过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以及人口快速增和老年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等问题,我们发现由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居住和医疗设施不足等城市规划问题已经日益凸显。

为了进一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需求,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本文主要就是通过研究人口老龄化加速给城
市规划带来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划应对策略。

关键词:社会人口老龄化;城市整体规划;养老机构建设;居住环境改善
引言:通过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生活状况的分析表明,对老年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的就是当前那些“倒金字塔”结构型的家庭。

此外,对于一些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来说,在经济实力雄厚、养老服务发达的情况下,才完成了人口从年龄小到年龄较老的转变,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比较迅速。

社会经济仍处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跟不上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这是典型的“先老后富”的表现,这种现状给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带来了很大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问题已成为公共财政的一个主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老年人的各种实际需要,体现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养老设施的合理布局已成为新时期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

1.城市规划受到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影响
1.1人们的住所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岗位、资源向南方发达地区转移,经济不发达地区年
轻人去大城市打拼已成为普遍现象。

这就导致中小城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居生活。

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即便是在同一个城市居住,也基本罕见三代同堂
的现象。

第七次人口普查,户均人口为2.6人,较六普的3.1人进一步降低。


于收入和健康原因,老年人更喜欢小型紧凑型住房。

但房地产开发商更愿意跟随
市场热点,建造大型家庭住宅和所谓的豪华住宅。

老年人需在在新城区(价格高、环境好)和老城区(环境退化、设施老旧)之间做出选择。

1.2设施及居家养老规划体系不完善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相比与年亲人有所不同,养老院、疗养院、托
老院等养老机构和医疗医院等专业服务机构以及保健和康复已成为老年人生活中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老年人口的年龄跨度比较大,而且不同身体状态
的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也不尽相同。

在加上市场化运营的影响,在城市总体规
划乃至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都很难将养老服务设施按照独立的服务设施用地进行
量化配置。

1.3适老休闲和文化娱乐场所缺失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退休后就会由社会回到家庭,大多数情况下老人的日常生
活中健身、休闲以及娱乐成为主体。

公园、广场、文化活动设施成为老人们休闲
娱乐的主要场地。

在城市中,尤其是老城区内,小广场或公园等可供老年人健身
和放松的空间十分有限。

另外由于公共开敞空间的综合性,年轻人常常和老人们
在空间和设施的使用上形成冲突。

服务设施总量不足、适老性差造成互相影响和
干涉,大多数老年人的健身、休闲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在城区的中心很难见到老
年人活动中心等适合老年人的文化娱乐场所。

虽然在规划中,行政管理部门明确
了老年文化活动设施的配建要求,但在实际建设和使用中仍真正落实到位,往往
是规划而不建,或建而他用。

社会化和市场化建设的麻将室和娱乐室一定程度填
补了老年人的需求,但设施简陋空间狭小是这些场所的通病,并不利于老年人的
身心健康。

2.城市规划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国家及各部门在出台的相应规范文件中,也都考虑了养老服务设施的配建需求。

如《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完整居
住社区建设标准》等规范性文件都明确提出了为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要求,规划应
以此为指导开展相关的工作。

虽然在相关的规定里制定了一些原则性规则,但从
指标到规划再到实施、使用,还需要规划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
付出大量的智慧与汗水。

中国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城市化的紧要关头。

城市在社会、经济、工业、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迅速。

针对各类土地需求量也在
随着外部政策的而不断变化,城市发展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
展以及老年人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以及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作为城市发展的基
础的城市规划,配套制度是否能够对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方法、政策的前瞻性和
合法性满足,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

2.1 参考外国经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我国人口已进入高度老龄化阶段,“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老龄化问题的
关键时期。

与我国相比,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的早期阶段,国外城市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九十年代,第
23届七国集团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的“积极老龄化”建议,逐渐成为当前建设有
利于老年人的城市的理论基础。

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对世界各地多个城市
的几项研究,总结了城市绿地建设、建筑、交通等方面的试点城市。

从住房的利
益出发,明确构建了加强养老城市建设的框架,为各国建设养老城市提供了基本
模式。

按照综合规划原则,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根据各地区的土地资源和人口
密度进行控制,并制定养老机构专项规划,养老机构专项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相结合。

加快规划、建设和管理法制建设进程。

加强专门从
事养老服务的私营企业和组织,可以提供适当的政策优惠,同时积极鼓励中介、
家政等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立政府管理、社会参与和团结的工作模式。


规划设计中还充分体现人文特色。

一方面,应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中心,而不是仅
仅从规划控制指标的落实出发布局养老服务设施。

养老服务设施的布局应充分体
现规划的宏观性、全局性和针对性,设计和建设都以老年人的需求和便利性为重点,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老年人设计标准。

另一方面,除规划配建空间和硬件设
施外,更应从社会服务的角度为老年人提供健康、适宜的环境,满足老年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需要,使老年人得到营养和幸福。

2.2加强政府对养老用地的宏观调控
北京市在2013年率先将土地供应计划与养老设施用地进行了专项匹配。

各地政府也应根据当地实际,制定适当的政策,增加养老院等社会用地的配置,规划老年人社区建设。

随着城市新区、地铁、综合楼等规划的发展,养老产业成为市场的热点,养老事业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中小学、幼儿园、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纷纷合并搬迁,留下大量房屋。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位置和可达性更好,通常在老城区和住宅区。

根据这些房屋的结构形式、院落形式,可以改造成相应的养老机构。

熟悉周围环境的人往往会产生一种亲密的归属感,并倾向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2.3建设适合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住宅户型
在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建设,人们的守旧情节也逐渐的消除,现在很难有人具有传统思想。

在观念和生活习惯上方面年轻人与老一辈的差异越来越大,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老年人希望退休在家里的时候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但同时也是希望有一个独立的老年人专属的生活空间。

因此,我们人为在未来的住房计划中专门设计一款适合老年人的住房。

在居住区内,将老年人住宅与年轻人住宅分割开,这样就能够满足老年人安静喜好,同时又能实现与独立的社区住宅的网络化家庭关系。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阶层的主要关切。

城市规划设计者必须关注老年人的社会需求和生活质量。

按照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科学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为老年人创造安全、舒适、幸福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策[J]. 朱世婧.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12)
[2]基于城市设计的居住区规划研究[J]. 鲁力,张妍. 城市建筑. 2021(14)
[3]老年公寓室内设计分析[J]. 龚飞凤. 住宅与房地产. 2021(09)
[4]基于知觉体验的老年公寓适老化设计研究[J]. 徐一榛,马婧晗. 城市建筑. 2021(05)
[5]情感需求导向下养老设施空间适应性研究——以居住型养老设施为对象[J]. 胡惠琴,叶京. 建筑学报. 20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