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基础教案12物流吴波
《物流基础教案》
![《物流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c8d35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f.png)
《物流基础教案》word版第一章:物流概述1.1 物流的定义与功能1.2 物流的分类与要素1.3 物流的目标与原则1.4 物流产业的发展与趋势第二章:物流系统2.1 物流系统的构成与要素2.2 物流系统的目标与功能2.3 物流系统的优化与改进2.4 物流系统案例分析第三章:物流运输3.1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3.2 运输方式的选择与评价3.3 运输网络的规划与优化3.4 运输管理案例分析第四章:物流仓储4.1 仓储与物流的关系4.2 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4.3 仓储设施与技术4.4 仓储管理案例分析第五章:物流配送5.1 配送与物流的关系5.2 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运营5.3 配送运输的组织与管理5.4 配送案例分析第六章:物流采购与供应管理6.1 采购与物流的关系6.2 采购策略与流程6.3 供应管理的方法与技巧6.4 采购与供应管理案例分析第七章:物流成本管理7.1 物流成本的定义与分类7.2 物流成本计算的方法与技巧7.3 物流成本控制与降低策略7.4 物流成本管理案例分析第八章:物流信息系统8.1 物流信息系统的作用与功能8.2 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8.3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8.4 物流信息系统案例分析第九章:国际物流9.1 国际物流的定义与特点9.2 国际物流的流程与环节9.3 国际物流合作与协调9.4 国际物流案例分析第十章:现代物流技术与趋势10.1 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10.2 自动化与智能化物流技术10.3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0.4 未来物流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物流概述补充说明:物流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其定义和功能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明确物流的目标和原则对于理解物流的整体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物流系统补充说明:物流系统由多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理解这些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对于优化物流系统至关重要。
明确物流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有助于提升整体运作效率。
三、物流运输补充说明:运输方式的选择和评价直接影响物流成本和效率。
物流基础高职教案
![物流基础高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7a978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3.png)
物流基础高职教案教案物流基础高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流基础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和作用,掌握物流的基本流程和管理方法。
2.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流管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物流基础概念:介绍物流的定义、分类、功能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物流流程:介绍物流的基本流程,包括采购、生产、仓储、配送等环节,让学生了解物流的基本流程和管理方法。
3.物流管理: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物流计划、物流组织、物流指挥、物流协调、物流控制等,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物流信息系统:介绍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物流基础概念、物流流程、物流管理和物流信息系统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物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物流案例,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4.实践操作法: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物流的定义、分类、功能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讲解物流流程:通过讲解物流的基本流程,让学生了解物流的基本流程和管理方法。
3.讲解物流管理:通过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讲解物流信息系统:通过讲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5.分析物流案例:通过分析物流案例,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物流管理基础教案
![物流管理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9da43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d.png)
物流管理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目标。
2. 掌握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3. 熟悉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及其重要性。
4. 掌握物流规划与优化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的定义物流管理的目标物流管理的意义2. 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物流资源物流功能物流网络物流信息3. 物流管理的环节物流计划物流采购物流运输物流仓储物流配送物流信息管理4. 物流规划与优化物流设施规划物流线路规划物流运输模式选择物流成本控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目标以及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物流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具体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及其重要性,促进学生思考。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物流规划与优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物流管理基础教材。
2. 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文字、图片、图表等,以便于讲解和展示。
3.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物流管理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4. 实践任务:设计物流规划与优化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
五、教学进程1. 上课导入:简要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目标。
3. 讲解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4. 分析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及其重要性。
5. 讲解物流规划与优化的基本方法。
6.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物流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具体应用。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及其重要性。
8.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物流规划与优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9. 总结与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点评学生的表现。
10.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物流管理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物流教案模板详案范文
![物流教案模板详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bce84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6.png)
课时:2课时年级:高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物流的基本概念,掌握物流的基本流程和环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1. 物流的基本流程和环节。
2. 物流各个环节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 物流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物流知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案例资料、小组讨论材料。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收集物流行业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物流行业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1. 物流的基本概念:讲解物流的定义、特点、分类等。
2. 物流的基本流程:a. 收集信息:介绍物流信息收集的方法和途径。
b. 订单处理:讲解订单处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c. 仓储管理:介绍仓储管理的目的、方法和技巧。
d. 运输管理:讲解运输管理的流程、运输方式选择和运输成本控制。
e. 配送管理:介绍配送管理的流程、配送方式和配送效率。
f. 客户服务:讲解客户服务的流程和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物流行业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物流流程和环节。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物流基本流程和环节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物流流程和环节的理解。
二、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与物流流程和环节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三、小组展示1. 学生分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自己对物流流程和环节的理解。
2.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物流流程和环节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对物流行业的认识和感悟。
《物流基础》教案
![《物流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7840b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9.png)
物流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物流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了解物流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物流系统与物流流程;3.熟悉常用的物流工具、仓储管理和国际物流;4.了解当前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物流的概念1.1 学生作业作业要求:阅读教材第一章,了解物流的概念、内容和作用,并可简述物流的本质。
1.2 课堂教学通过PPT展示物流的概念、内容、作用等内容,结合实例演示物流的应用情况,引导学生掌握物流的基础概念及应用。
2. 物流系统与物流流程2.1 学生讨论讨论问题:物流系统的组成和物流流程的环节是哪些?2.2 课堂教学通过PPT介绍物流系统的组成及其实现过程,深入分析物流流程的环节和具体操作步骤,让学生掌握物流系统与物流流程的基本知识。
3. 物流工具、仓储管理与国际物流3.1 学生讲解学生自主选择一种物流工具、一种仓储管理方式或一种国际物流业务,进行讲解。
3.2 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讲解所选的物流工具、仓储管理方式或国际物流业务做详细解析,并就其应用场合和特点等方面进行讨论。
4. 当前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4.1 学生PPT展示学生自主准备一份PPT,展示当前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包括中国物流业的现状和前景。
4.2 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展示的PPT进行点评和辅导,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三、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开展以下活动,评估教学效果:1.课后交作业,物流的正反作用、发展过程和当前趋势。
2.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改善现实生活中的物流问题。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物流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资源•教材:《物流基础》,王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PPT:物流基础PPT。
•视频:相关行业的物流视频。
•网络资源:物流行业相关网站。
《物流基础教案》
![《物流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aea98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1.png)
《物流基础教案》word版第一章:物流概述1.1 物流的定义与功能1.2 物流的分类与层次1.3 物流系统与物流目标1.4 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第二章:物流系统分析2.1 物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2.2 物流系统的运作流程2.3 物流系统的优化方法2.4 物流系统的案例分析第三章:物流运输管理3.1 运输方式与选择3.2 运输网络与规划3.3 运输成本与控制3.4 运输合同与法规第四章:物流仓储管理4.1 仓储管理与仓储设施4.2 库存控制与管理4.3 仓储作业流程与优化4.4 仓储安全与质量管理第五章:物流配送与配送中心5.1 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5.2 配送中心的运营管理5.3 配送运输策略与优化5.4 配送服务的质量控制第六章:物流包装与装卸6.1 包装的作用与类型6.2 包装材料与技术6.3 包装设计与管理6.4 装卸搬运管理第七章:物流信息系统7.1 物流信息的特点与需求7.2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功能7.3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7.4 物流信息系统的案例分析第八章:供应链管理8.1 供应链概述与基本原理8.2 供应链设计与优化8.3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与管理8.4 供应链风险与应对策略第九章:国际物流与海关事务9.1 国际物流概述与流程9.2 国际运输与清关9.3 国际物流合作与协调9.4 海关事务与贸易政策第十章:物流成本管理10.1 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10.2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10.3 物流成本分析与优化10.4 物流成本管理的案例研究第十一章: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1.1 绿色物流的概念与重要性11.2 绿色物流的实践与挑战11.3 可持续发展在物流中的应用11.4 环保物流设施与技术第十二章:物流法律法规12.1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12.2 物流合同法与货物运输法12.3 仓储法与配送法12.4 物流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案例分析第十三章:物流项目管理13.1 物流项目管理的特点与流程13.2 物流项目规划与组织13.3 物流项目风险管理13.4 物流项目的评估与审计第十四章:应急物流与救援物资管理14.1 应急物流的概念与特点14.2 应急物流的规划与响应14.3 救援物资的采购与管理14.4 应急物流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十五章:未来物流趋势与创新15.1 物流行业的技术革新15.2 物流业务模式创新15.3 物流服务创新与消费者体验15.4 未来物流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物流领域的多个重点和难点,具体如下:重点:1. 物流的定义、功能和分类2. 物流系统的组成、运作流程和优化方法3. 运输方式选择、运输网络规划和运输成本控制4. 仓储管理、库存控制和仓储作业流程优化5. 配送中心的规划、运营管理和配送服务优化6. 物流包装、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和成本管理7. 绿色物流、法律法规、物流项目管理、应急物流和未来物流趋势难点:1. 物流系统的优化方法和物流目标实现2. 运输网络的规划和运输成本控制策略3. 仓储管理和配送中心的运营效率提升4. 供应链设计和合作伙伴选择的优化5. 国际物流的复杂性和海关事务处理6. 绿色物流实践和可持续发展策略7. 物流项目管理和应急物流的规划与响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着重讲解这些重点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实务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难点。
2024《物流基础》教学教案
![2024《物流基础》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6ab39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e.png)
《物流基础》教学教案目录CONTENCT •物流概述与基本概念•运输管理与实务操作•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策略•装卸搬运与包装技术应用•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实践•信息技术在物流中应用•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01物流概述与基本概念物流定义及发展历程物流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
发展历程物流行业经历了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的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物流、绿色物流等新型物流模式不断涌现。
运输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实现物品的空间位移。
储存通过仓库对物品进行储存和保管,调节供需矛盾,确保物品质量和安全。
装卸搬运在物流过程中对物品进行装卸、搬运、堆码等操作,实现物品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转换。
01020304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根据客户需求,将物品按时、按量、准确地送达指定地点。
在流通过程中对物品进行加工、整理、组装等操作,提高物品的附加值。
对物品进行包装,保护物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
运用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递和应用,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80%80%100%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整体服务水平和效率仍有待提高。
国际物流市场日益扩大,跨国物流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际物流合作与竞争并存。
智慧物流、绿色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新型物流模式不断涌现,物流行业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环保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国内物流发展现状国际物流发展现状物流发展趋势物流行业重要性及应用领域物流行业重要性物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领域物流行业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商贸流通、农业、医疗、电子商务等领域,为各行各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
02运输管理与实务操作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运输方式选择及特点分析灵活便捷,适合中短途和门到门服务,但受天气和交通状况影响较大。
《物流基础》教学设计
![《物流基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5c6ac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0.png)
《物流基础》教学设 计
REPORTING
2023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 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 • 教师团队与教学资源 • 课程改革与特色创新
2023
PART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REPORTING
物流基础概念及重要性
物流定义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 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
实验一
物流信息系统操作实践
01
实验二
物流设备操作实践
03
实验三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
05
02
要求
学生应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 订单处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等模块的实 践应用。
04
要求
学生应了解并掌握常见物流设备(如 叉车、输送带、货架等)的操作方法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06
要求
学生应学会使用物流系统仿真软件,模拟实际 物流运作过程,分析系统瓶颈和优化方案。
2023
PART 04
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
REPORTING
考试方式及时间地点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考试地点:学校指定 考场
考试时间:120分钟
成绩评定标准与比例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满分为 100分。
知识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 60%)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占总 成绩的10%)ຫໍສະໝຸດ 成绩评定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的物流人才;
课程改革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 广泛认可和支持,产学研合作
取得了显著成果。
未来发展规划和展望
《物流基础》教学教案
![《物流基础》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2e77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e.png)
大数据分析
区块链技术
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物流数据进行 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规律和趋势,为物 流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将为物流信息技术提供 更加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和传输方式, 保障物流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07
绿色物流与供应链管 理
绿色物流概念及意义
绿色物流定义:绿色 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 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 成危害的同时,实现 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 分利用。
补货计划制定
基于历史数据和市场预测,制定科学的补货计划,包括补货时机 、补货量和补货方式等。
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库存控制策略和补货计划的实际效果。
仓储设备选型及使用注意事项
设备选型原则
01
根据仓库规模、作业需求和预算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仓储设备
,如货架、叉车、输送设备等。
设备使用注意事项
02
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合理安排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提
装卸搬运设备选型及使用注意事项
设备选型
根据货物的性质、搬运距离、场地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装卸搬运设备,如叉车、吊 车、输送带等。
使用注意事项
确保设备操作人员具备相应资质和技能,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注意设备维护和保养,确 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同时,合理安排装卸搬运作业流程,避免货物损坏和人员伤亡
。
物流系统优化方法
• 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是一种数学优化方法,可用于解决物流系统中的资源分配 问题。通过构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可以求解出最优的资源分配方案,以实 现成本最小化或收益最大化。
• 网络优化:网络优化是针对物流网络中节点和线路的优化方法。通过对网络中 节点布局和线路设计的调整,可以提高网络的连通性和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和 时间成本。
物流基础-教案——1-2绪论
![物流基础-教案——1-2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736f0d7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1.png)
人类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总过程,分为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三个环节。
狭义的流通:指商品本身的流通;
广义的流通:指所有经济要素的流动,如资金的流通、商品的流通、物品(不在市场上售卖)的流通、信息的流通、文化观念的流通
二、流通活动的原因:存在三种间隔:
(1)所有权间隔。
(2)场所间隔。
(3)时间间隔。
二、流通活动存在的三种间隔
三、流通的内容
四、物流、商流、信息流的关系
课 后
小 结
该部分内容属于课程导入内容,让学生对物流基础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组织教学
情景导入
新授知识
课堂小结
作业
师生互致问候,宣布开始上课
同学们是怎么来的,身边带行李的案例认识物流
三、流通的内容:
流通活动在所有权转移方面所履行的功能:商流。
时空位置转移方面所履行的功能:物流。
伴随商流和物流活动而发生的信息流动和完成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的资金流动。
四、物流、商流、信息流的关系
商流物流分离:
商流的环境:人际交往、文件传递、资金流动
物流环境:运输、仓储、装卸
一、流通的含义
二、流通活动存在的三种间隔
三、流通的内容
四、物流、商流、信息流的关系
预习
集中学生注意力,进入上课状态
1
19
25
20
20
5
课 时 计 划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第1Leabharlann 2课时课 型新授课
教具、资料
PPT,教材、板书
物流管理基础教案
![物流管理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ec2ea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b.png)
物流管理基础教案教案:物流管理基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人教版《物流管理基础》教材的第三章,主要内容包括:物流的定义与功能、物流系统的构成、物流的目标与原则、物流的分类、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组织与管理等。
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的定义与功能,理解物流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
2. 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了解物流各环节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 理解物流的目标与原则,学会从整体角度考虑物流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物流系统的构成,物流各环节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重点:物流的目标与原则,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物流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物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物流管理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物流的定义与功能: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教材中对物流的定义,讲解物流的功能,如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处理等。
2. 物流系统的构成: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如物流设施、物流组织、物流技术等。
3. 物流的目标与原则:教师讲解物流的目标,如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以及物流的原则,如整体优化、协同合作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提供一份关于某企业物流管理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物流管理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具有关物流管理的基础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就物流管理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板书设计:1. 物流的定义与功能2. 物流系统的构成3. 物流的目标与原则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物流的定义与功能。
答案: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有效流动和存储,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
物流的功能包括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处理等。
2. 请说明物流系统的构成。
物流基础教案
![物流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703139f46527d3240ce0ec.png)
业
预习第二节内容。
教
学
目
的
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
选用
教具
挂图
重
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
难点
物流的案例分析
教学 回顾
说
明
教
学
过
程
一、课堂组织:
1、强调课堂纪律(10分钟)
2、启发示教学:谈谈什么是物流?(老师提示,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谈谈自己对物流的认识(10分钟),同时,通过讲解举例说明我国物流的重要性(5分钟)
六、小结。(5分钟)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第3周第2次
第二章第2节
课题:物流的分类和作用
授课方式
提问与理论讲授相结合
作
业
物流的基本分类包括哪些?
教
学
目
的
掌握物流的基本分类方法及作用
选用
教具
挂图
重
点
物流的基本分类
难点
物流的效用
教学 回顾
物流的主要观点
说
明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5分钟)
二、物流的基本分类
(一)按照系统的性质分类:(15分钟)
2、现代物流的五个发展趋势。(15分钟)
(1)物流的系统化趋势。
(2)物流的信息化趋势。
(3)物流中心、批发中心、配送中心的社会化趋势。
(4)仓储、运输的现代化与综合体系化趋势。
(5)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一体化趋势。
四、小结。(5分钟)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第2周第2次
第二章第1节
课题:物流基本概念
物流基础教案
![物流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7a982d6edb6f1aff001f82.png)
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理
论
课
教
案
授课专业、班级15营销
课程名称物流基础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2015年—2016年第二学期
课程表
理论课教案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审阅签名:
理论课教案。
仓储教案11物流吴波
![仓储教案11物流吴波](https://img.taocdn.com/s3/m/5f47ecc5f61fb7360b4c65b4.png)
参考文献
了解现实超市的系统
了解超市的配送体系
课后
小结
授课班级
11物流1.2
授课时间
11周周4
13周周4
课题
电子标签分拣
时数
4
教学重点
1.订单转分拣单2.分拣单录入
3.摘取式分拣4.播种式分拣
5.补货6.输送带使用
难点
摘取式分拣
播种式分拣
教学方法
及教具
讲授、案例分析
分组练习
作业及
参考文献
分拣单证
实训室授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授课班级:11物流1.2
商务分院
吴波
2013/4/1
授课班级
11物流1.2
授课时间
7周
周4
课题
仓储设备认知
时数
2
教学重点
1.货架的分类
2货架的用途
3货架的优劣
4搬运仓储设备
5加工包装设备
6流水线设备
难点
各种货架的用途
教学方法
及教具
讲授、案例分析
加速分拣的方法
课后
小结
授课班级
11物流1.2
授课时间
15-17周
周四
课题
流水线加工
时数
4
教学重点
1、流水线的分类
2、组装流水线使用
3、加工流水线使用
4、生产线软件使用、
5、工序设计
难点
组装流水线使用
加工流水线使用
教学方法
及教具
讲授、案例分析
实际操作
作业及
参考文献
工序设计
流水线组装
课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时间
15-17
课题
流水线加工
时数
4
教学重点
1、流水线的分类
2、组装流水线使用
3、加工流水线使用
4、生产线软件使用、
5、工序设计
难点
组装流水线使用
加工流水线使用
教学方法
及教具
讲授、案例分析
实际操作
作业及
参考文献
工序设计
流水线组装
课后
小结
实训室授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授课班级:12物流1.2
商务分院
吴波
2013/4/1
授课班级
12物流1.2
授课时间
7周
周一1-2
课题
物流认知
时数
2
教学重点
1、物流学的概念、
2、性质
3、研究对象。
4、物流活动物流学的性质、研究对象。
教学方法
及教具
视频、互动游戏、图片、讲授、案例分析、
作业及
参考文献
思考题、案例分析
《中国物流》中国物资出版社
《现代物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
小结
授课班级
12物流1.2
授课时间
9周
周一1.2
课题
仓储设备认知
时数
2
教学重点
1.货架的分类
2货架的用途
3货架的优劣
4搬运仓储设备
5加工包装设备
6流水线设备
难点
各种货架的用途
教学方法
及教具
讲授、案例分析
实地操作
作业及
参考文献
货架识别
设备应用
课后
小结
授课班级
12物流1.2
授课时间
11周周一
13周周一
课题
电子标签分拣
时数
4
教学重点
1.订单转分拣单2.分拣单录入
3.摘取式分拣4.播种式分拣
5.补货6.输送带使用
难点
摘取式分拣
播种式分拣
教学方法
及教具
讲授、案例分析
分组练习
作业及
参考文献
分拣单证
加速分拣的方法
课后
小结
授课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