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基础教案
物流基础教案
![物流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1ce0dda5e9856a5712601b.png)
物流基础知识教案第一课时了解物流以及物流管理物流1。
物流的概念物流是指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向需求者的流动,包括物资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具体的说物流包括运输、保管、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功能活动.2。
物流的产生、发展物流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直至今天,物流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第二阶段:分销物流学。
第三阶段:现代物理学阶段。
3. 物流的分类按作用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按物流活动空间范围分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
4.包含的各个环节物流包括运输、保管、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功能活动. 物流管理1. 概念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2.目的3S1L—7R以速度、安全、可靠、低费用的原则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在适当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数量、合适的质量、合适的成本交付到合适的顾客的手中。
3。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性、应用性第二课时仓储管理仓储1.概念仓储是指利用仓库存放、储存物品,并根据需要交付使用之行为。
2.分类按功能分为储备仓库、周转仓库按用途分为自用仓库、专业经营仓库、公用仓库、报税仓库按保管形态分为通用仓库、特种仓库按结构和构造分为平房仓库、多层仓库、高层货架仓库、散装仓库、罐式仓库3。
功能储存保管、集散货物、衔接供需、客户服务、防范风险、物流中心。
4.仓库布局规划设计选址决策以市场定位仓库、以制造定位仓库、中间定位仓库布局:辐射型仓库、吸收型仓库、聚集型仓库、扇型仓库仓库内部布局因素仓库的主要功能、储存的对象、仓库环境要求、货位是否固定、平面或立体布局、通道与货架占用空间、机械化程度、分拣作业要求.5。
作业流程货物的入库包括入库前准备、货位的接运、货位的验收、货物入库,货物的保管包括维护保养、盘点与检查,货物的出库包括出库前准备、核对出库凭证、备货、复核、点交.6. 储存合理化所谓储存合理化就是建立合适的储存条件,对合适的储存品种进行合适的库存管理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物流基础教案包装与物流加工
![大连海事大学物流基础教案包装与物流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b0d3503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00.png)
大连海事大学物流基础教案之包装与物流加工教案一:包装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包装的定义、功能和分类,掌握包装的基本要求和技术。
2. 教学内容:包装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在物流中的重要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步骤:a. 引入话题: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包装的作用。
b. 讲解包装的定义和功能。
c. 分析包装的分类及应用场景。
d. 讨论包装在物流中的重要性。
e.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包装作用的理解。
教案二:包装材料与技术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包装材料及其特性,掌握包装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教学内容:包装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应用;包装技术的方法和原理。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
4. 教学步骤:a. 讲解包装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b. 分析不同包装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c. 介绍包装技术的方法和原理。
d. 实验演示:观察和分析不同包装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
教案三:物流加工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流加工的定义、功能和分类,掌握物流加工的基本要求和技术。
2. 教学内容:物流加工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在物流中的重要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步骤:a. 引入话题: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流加工的作用。
b. 讲解物流加工的定义和功能。
c. 分析物流加工的分类及应用场景。
d. 讨论物流加工在物流中的重要性。
e.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物流加工作用的理解。
教案四:物流加工技术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常见的物流加工技术及其原理,掌握物流加工技术的基本方法。
2. 教学内容:物流加工技术的种类、原理及应用。
讲授法、实验法。
4. 教学步骤:a. 讲解物流加工技术的种类和原理。
b. 分析不同物流加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c. 介绍物流加工技术的方法和操作流程。
d. 实验演示:观察和分析不同物流加工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
《物流基础教案》
![《物流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c8d35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f.png)
《物流基础教案》word版第一章:物流概述1.1 物流的定义与功能1.2 物流的分类与要素1.3 物流的目标与原则1.4 物流产业的发展与趋势第二章:物流系统2.1 物流系统的构成与要素2.2 物流系统的目标与功能2.3 物流系统的优化与改进2.4 物流系统案例分析第三章:物流运输3.1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3.2 运输方式的选择与评价3.3 运输网络的规划与优化3.4 运输管理案例分析第四章:物流仓储4.1 仓储与物流的关系4.2 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4.3 仓储设施与技术4.4 仓储管理案例分析第五章:物流配送5.1 配送与物流的关系5.2 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运营5.3 配送运输的组织与管理5.4 配送案例分析第六章:物流采购与供应管理6.1 采购与物流的关系6.2 采购策略与流程6.3 供应管理的方法与技巧6.4 采购与供应管理案例分析第七章:物流成本管理7.1 物流成本的定义与分类7.2 物流成本计算的方法与技巧7.3 物流成本控制与降低策略7.4 物流成本管理案例分析第八章:物流信息系统8.1 物流信息系统的作用与功能8.2 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8.3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8.4 物流信息系统案例分析第九章:国际物流9.1 国际物流的定义与特点9.2 国际物流的流程与环节9.3 国际物流合作与协调9.4 国际物流案例分析第十章:现代物流技术与趋势10.1 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10.2 自动化与智能化物流技术10.3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0.4 未来物流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物流概述补充说明:物流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其定义和功能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明确物流的目标和原则对于理解物流的整体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物流系统补充说明:物流系统由多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理解这些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对于优化物流系统至关重要。
明确物流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有助于提升整体运作效率。
三、物流运输补充说明:运输方式的选择和评价直接影响物流成本和效率。
物流基础教案发现生活中的物流
![物流基础教案发现生活中的物流](https://img.taocdn.com/s3/m/2f221971240c844769eaeeef.png)
发现生活中的物流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的学习,你需要了解物流的定义;了解我们生活中各具形态的物流;理解
物流的功能;掌握物流活动的三要素.
教学内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浙江吃到东北的大米;在福建买到产地是新疆的哈密瓜;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可以享受到快递三天内送货上门的服务。
那么,是
什么满足了我们对生活的各种需求生活?是什么让我们可以缩短空间的距离、加速
时间的步伐更快、更高效的实现物品的流动。
是的,那就是物流。
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的物流活动
认识生活中的物流活动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任务情景】
1、师生问好。
2、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制定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不仅是促进物流业自身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也是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扩大消费和吸收就业的需要,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通过上述问题,引出本节课内容
一、物流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对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求,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
物流基础-教案——45-46 运输方式
![物流基础-教案——45-46 运输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61f91b0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d.png)
课时计划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组织教学旧知回顾新授知识师生互致问候,宣布开始上课1、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运输的概念: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
2、运输的功能:物品转移功能,物品储存功能3、运输的作用4、货物运输与物流其他环节的关系包装、装卸、储存、配送5、运输的三个阶段:发、中转、收一、运输方式的详细分类小组研讨:李大力在广州一家物流公司工作,该公司主要经营货运业务,在一次的业务洽谈中,客户咨询以下情况该采用什么运输方式?1.把鲜花从广州运到北京,若换成2箱急救药又如何?2.把煤炭从山西运到秦皇岛。
3.把小白菜从从化运到广州市区。
4.把一批钢材,从重庆运到武汉。
集中学生注意力,进入上课状态通过小组研讨,引出运输的概念学生记录《物流术语》中运输的概念,并通过运输流程连线题,熟悉运输过程丰富学生关于物流基础知识的运输内容1141020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想一想: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都考虑了哪些因素?运输货物的种类(性质)运输量运输路线(距离)运输时间运输费用地理位置明确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所考虑的因素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应具备的知识还包括:熟悉各种运输方式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一定的地理知识。
1、基本运输方式2、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时需考虑的因素准备开展小组展示(一个小组展示时间15分钟以内)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举例,理解运输的功能小组讨论20205。
现代物流基础教案
![现代物流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c75fa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b.png)
现代物流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2. 掌握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3. 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
4. 学习物流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5. 提高学生对物流行业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物流概述物流的定义物流的功能物流的重要性2. 物流系统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物流系统的基本原理物流系统的设计与优化3. 现代物流理念物流的目标和原则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供应链管理4. 物流规划与管理物流规划的基本方法物流资源配置物流成本控制5. 物流发展趋势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联盟电子商务与物流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物流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物流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加深对物流行业的认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现代物流基础》2. 课件:PowerPoint3. 案例资料:物流企业案例、物流行业报告4. 网络资源:物流相关网站、视频资料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安排:每课时讲授40分钟,剩余15分钟用于回答学生问题、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物流的发展历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内容: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物流概述、物流系统、现代物流理念、物流规划与管理以及物流发展趋势。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物流案例,让学生了解物流实践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特定物流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物流管理基础》教案
![《物流管理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6cb50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7.png)
《物流管理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管理的概念、作用和目标。
2. 掌握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3. 熟悉物流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搬运等基本环节。
4. 理解物流战略规划、物流组织管理与物流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物流管理的定义、目的和作用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物流系统及其组成物流系统的定义和特点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如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3. 物流运输运输的概念、分类和作用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运输计划与调度4. 物流仓储仓储的概念、分类和作用仓储管理的内容与方法库存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 物流配送配送的概念、分类和作用配送中心的设计与管理配送运输的组织与优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物流案例,加深对物流管理理念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物流系统设计、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4. 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教材、论文,扩展知识面。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物流案例分析的深度和见解。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物流管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物流管理》(第三版),作者:王宏程。
2. 辅助教材:推荐《现代物流管理》(第二版),作者:张晓辉。
3. 网络资源:介绍相关物流管理网站、论坛和学术文章,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4. 物流管理软件:推荐使用物流管理软件(如物流模拟、供应链管理等),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六、物流成本管理1. 物流成本的概念与分类物流成本的定义物流成本的分类(如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2. 物流成本计算方法物流成本计算的重要性物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活动基础成本法等)3. 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物流成本控制的原则与方法物流成本优化的策略(如物流外包、共同配送等)七、物流服务质量管理1. 物流服务质量的概念与要素物流服务质量的定义物流服务质量的要素(如及时性、准确性、安全性等)2. 物流服务质量评估与改进物流服务质量评估的方法(如顾客满意度调查、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等)物流服务质量改进的策略与措施八、物流信息技术1. 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与作用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物流信息技术的作用(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等)2. 常见的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系统(如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地理信息系统(GIS)九、物流安全管理1. 物流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物流安全的定义物流安全的重要性2. 物流安全风险识别与预防物流安全风险的识别方法物流安全风险的预防措施3. 物流安全事故处理与应急物流安全事故的处理流程物流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十、物流发展趋势与创新1. 物流发展趋势物流行业的现状与趋势新兴物流模式(如电商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2. 物流创新策略物流技术创新(如无人驾驶技术、自动化设备等)物流业务模式创新(如共享物流、物流平台等)3.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与规划国家层面物流产业政策与规划地方层面物流产业政策与规划十一、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 绿色物流的概念与重要性绿色物流的定义绿色物流的重要性2. 绿色物流实践与案例分析绿色物流的具体实践(如减量包装、回收再利用等)绿色物流案例分析3. 可持续发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在物流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十二、供应链管理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与原则2. 供应链设计与管理供应链设计的要素供应链管理的方法与工具3. 供应链协同与优化供应链协同的重要性供应链优化的策略与方法十三、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1.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与流程国际物流的定义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如报关、清关等)2. 国际物流的主要模式国际海运国际空运国际陆运国际多式联运3. 国际供应链管理国际供应链的特点国际供应链管理的方法与策略十四、电子商务与物流1. 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与特点电子商务物流的定义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2.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与解决方案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如B2C、C2C等)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3.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趋势电子商务物流的未来趋势电子商务物流的技术创新十五、物流项目管理1. 物流项目的定义与特点物流项目的定义物流项目的特点2. 物流项目的策划与管理物流项目策划的要素物流项目管理的流程与方法3. 物流项目的风险管理物流项目风险的识别物流项目风险的评估与应对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物流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搬运等基本环节、物流战略规划、物流组织管理与物流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物流基础教案》
![《物流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aea98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1.png)
《物流基础教案》word版第一章:物流概述1.1 物流的定义与功能1.2 物流的分类与层次1.3 物流系统与物流目标1.4 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第二章:物流系统分析2.1 物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2.2 物流系统的运作流程2.3 物流系统的优化方法2.4 物流系统的案例分析第三章:物流运输管理3.1 运输方式与选择3.2 运输网络与规划3.3 运输成本与控制3.4 运输合同与法规第四章:物流仓储管理4.1 仓储管理与仓储设施4.2 库存控制与管理4.3 仓储作业流程与优化4.4 仓储安全与质量管理第五章:物流配送与配送中心5.1 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5.2 配送中心的运营管理5.3 配送运输策略与优化5.4 配送服务的质量控制第六章:物流包装与装卸6.1 包装的作用与类型6.2 包装材料与技术6.3 包装设计与管理6.4 装卸搬运管理第七章:物流信息系统7.1 物流信息的特点与需求7.2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功能7.3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7.4 物流信息系统的案例分析第八章:供应链管理8.1 供应链概述与基本原理8.2 供应链设计与优化8.3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与管理8.4 供应链风险与应对策略第九章:国际物流与海关事务9.1 国际物流概述与流程9.2 国际运输与清关9.3 国际物流合作与协调9.4 海关事务与贸易政策第十章:物流成本管理10.1 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10.2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10.3 物流成本分析与优化10.4 物流成本管理的案例研究第十一章: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1.1 绿色物流的概念与重要性11.2 绿色物流的实践与挑战11.3 可持续发展在物流中的应用11.4 环保物流设施与技术第十二章:物流法律法规12.1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12.2 物流合同法与货物运输法12.3 仓储法与配送法12.4 物流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案例分析第十三章:物流项目管理13.1 物流项目管理的特点与流程13.2 物流项目规划与组织13.3 物流项目风险管理13.4 物流项目的评估与审计第十四章:应急物流与救援物资管理14.1 应急物流的概念与特点14.2 应急物流的规划与响应14.3 救援物资的采购与管理14.4 应急物流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十五章:未来物流趋势与创新15.1 物流行业的技术革新15.2 物流业务模式创新15.3 物流服务创新与消费者体验15.4 未来物流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物流领域的多个重点和难点,具体如下:重点:1. 物流的定义、功能和分类2. 物流系统的组成、运作流程和优化方法3. 运输方式选择、运输网络规划和运输成本控制4. 仓储管理、库存控制和仓储作业流程优化5. 配送中心的规划、运营管理和配送服务优化6. 物流包装、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和成本管理7. 绿色物流、法律法规、物流项目管理、应急物流和未来物流趋势难点:1. 物流系统的优化方法和物流目标实现2. 运输网络的规划和运输成本控制策略3. 仓储管理和配送中心的运营效率提升4. 供应链设计和合作伙伴选择的优化5. 国际物流的复杂性和海关事务处理6. 绿色物流实践和可持续发展策略7. 物流项目管理和应急物流的规划与响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着重讲解这些重点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实务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难点。
2024《物流基础》教学教案
![2024《物流基础》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6ab39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e.png)
《物流基础》教学教案目录CONTENCT •物流概述与基本概念•运输管理与实务操作•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策略•装卸搬运与包装技术应用•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实践•信息技术在物流中应用•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01物流概述与基本概念物流定义及发展历程物流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
发展历程物流行业经历了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的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物流、绿色物流等新型物流模式不断涌现。
运输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实现物品的空间位移。
储存通过仓库对物品进行储存和保管,调节供需矛盾,确保物品质量和安全。
装卸搬运在物流过程中对物品进行装卸、搬运、堆码等操作,实现物品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转换。
01020304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根据客户需求,将物品按时、按量、准确地送达指定地点。
在流通过程中对物品进行加工、整理、组装等操作,提高物品的附加值。
对物品进行包装,保护物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
运用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递和应用,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80%80%100%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整体服务水平和效率仍有待提高。
国际物流市场日益扩大,跨国物流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际物流合作与竞争并存。
智慧物流、绿色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新型物流模式不断涌现,物流行业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环保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国内物流发展现状国际物流发展现状物流发展趋势物流行业重要性及应用领域物流行业重要性物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领域物流行业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商贸流通、农业、医疗、电子商务等领域,为各行各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
02运输管理与实务操作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运输方式选择及特点分析灵活便捷,适合中短途和门到门服务,但受天气和交通状况影响较大。
现代物流基础教案
![现代物流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cd38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5.png)
现代物流基础教案第一章:物流概述1.1 物流的定义与功能解释物流的概念介绍物流的基本功能:运输、仓储、装卸与搬运、包装、配送、信息处理1.2 物流的分类按照物流范围分类:国内物流、国际物流按照物流性质分类: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物流1.3 物流的目标与原则阐述物流的目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物流效率介绍物流的原则:系统化原则、标准化原则、协同化原则、智能化原则第二章:物流系统2.1 物流系统的组成介绍物流系统的五个基本要素:物流资源、物流设施、物流活动、物流组织、物流信息2.2 物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物流系统的物理结构:物流节点、物流线路、物流仓库介绍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运输系统、仓储系统、配送系统、信息系统2.3 物流系统的优化解释物流系统优化的概念介绍物流系统优化的方法:线性规划、网络优化、库存控制第三章:物流运输3.1 运输概述解释运输的概念与功能介绍运输的分类: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运、管道运输3.2 运输方式的选择阐述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适用场景3.3 运输规划与管理介绍运输规划的方法与步骤讲解运输管理的内容与方法第四章:物流仓储4.1 仓储概述解释仓储的概念与功能介绍仓储的分类:普通仓库、冷藏仓库、危险品仓库4.2 仓储管理阐述仓储管理的内容与方法讲解仓储作业流程:入库、存储、出库4.3 库存控制解释库存控制的概念与意义介绍库存控制的方法:定期盘点法、ABC分类法、经济订货量法第五章:物流配送5.1 配送概述解释配送的概念与功能介绍配送的分类:自营配送、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5.2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阐述配送中心的功能与结构讲解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方法5.3 配送运输管理介绍配送运输的特点与要求讲解配送运输规划与管理的方法第六章:物流包装与装卸搬运6.1 物流包装概述解释物流包装的概念与功能介绍物流包装的分类:内包装、外包装、中性包装6.2 物流包装材料与技术讲解物流包装材料的种类与性能介绍物流包装的技术:封口技术、贴标技术、真空包装技术6.3 装卸搬运概述解释装卸搬运的概念与功能介绍装卸搬运的分类:人工装卸、机械装卸、自动化装卸第七章:物流信息系统7.1 物流信息系统概述解释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功能介绍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数据输出系统7.2 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讲解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与方法介绍物流信息系统的管理:系统维护、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升级管理7.3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讲解物流信息技术的种类:条码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介绍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第八章:供应链管理8.1 供应链管理概述解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目标介绍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协同化、集成化、反应速度快、低成本8.2 供应链设计与管理讲解供应链的设计方法与步骤介绍供应链管理的方法:供应链协同、供应链优化、供应链风险管理8.3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管理解释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概念与意义介绍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的方法与技巧第九章: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9.1 物流成本控制概述解释物流成本控制的概念与目标介绍物流成本控制的分类:直接成本控制、间接成本控制、全成本控制9.2 物流成本计算与管理方法讲解物流成本计算的方法:作业成本法、责任成本法、目标成本法介绍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成本降低、成本避免、成本转移9.3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解释物流成本控制策略的概念与意义介绍物流成本控制策略的种类:成本领先策略、差异化策略、集中化策略第十章:现代物流发展趋势10.1 物流全球化解释物流全球化的概念与影响介绍物流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国际物流合作、全球物流网络、跨国物流企业10.2 物流信息化解释物流信息化的概念与意义介绍物流信息化的主要内容: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资源10.3 物流现代化与创新解释物流现代化与创新的概念与意义介绍物流现代化与创新的主要方向:物流技术创新、物流业务创新、物流管理创新第十一章: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1.1 绿色物流概述解释绿色物流的概念与重要性介绍绿色物流的目标与原则: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实施绿色包装与运输11.2 绿色物流实践与案例分析具体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案例讨论绿色物流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与挑战11.3 可持续发展与物流阐述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探讨物流业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十二章:电子商务与物流12.1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解释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介绍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支持在线购物、提高供应链效率12.2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讲解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与模式:直销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物流联盟模式12.3 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探讨电子商务物流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介绍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问题的策略与技术第十三章:安全物流与风险管理13.1 安全物流的重要性解释安全物流的概念与意义讨论安全物流在保护货物安全、防止欺诈方面的作用13.2 物流风险类型与识别介绍物流风险的类型:操作风险、运输风险、库存风险、信息风险讲解如何识别和评估物流风险13.3 物流风险管理策略解释物流风险管理的目标与方法探讨降低物流风险的策略: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承担、风险规避第十四章:法律法规在物流中的应用14.1 物流法律法规概述解释物流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介绍物流领域主要的法律法规:国际物流法、国内物流法、行业规范14.2 物流合同与货物运输法讲解物流合同的类型与内容介绍货物运输法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4.3 物流纠纷处理与法律救济解释物流纠纷的解决途径探讨法律救济在物流纠纷处理中的应用第十五章:物流职业道德与职业发展15.1 物流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解释物流职业道德的概念与意义讨论物流职业道德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15.2 物流职业道德规范介绍物流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讲解如何在物流工作中实践职业道德15.3 物流职业发展前景探讨物流行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分析物流职业发展的趋势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物流基础教育的教案内容,涵盖了物流的定义与功能、物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物流运输、物流仓储、物流包装与装卸搬运、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电子商务与物流、安全物流与风险管理、法律法规在物流中的应用、物流职业道德与职业发展等十五个章节。
初中物流备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初中物流备课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c40097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8.png)
一、教案模板课程名称:物流基础知识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物流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和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物流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教学重点:1. 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物流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1. 物流发展趋势的把握。
2. 物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物流吗?生活中有哪些物流现象? -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物流基础知识。
2. 新课讲授- 物流的基本概念:介绍物流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 物流的分类:按照运输方式、服务范围等进行分类。
- 物流的功能:介绍物流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如运输、仓储、配送等。
3. 案例分析- 以某个具体物流企业为例,分析其运作模式、服务流程和优势。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流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物流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
2. 拓展延伸- 介绍物流发展趋势,如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等。
- 讨论物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 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2. 如何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3. 我们能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做些什么?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范文课题:物流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和发展趋势。
2. 培养学生分析物流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教学重点:1. 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物流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1. 物流发展趋势的把握。
2. 物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物流吗?生活中有哪些物流现象? -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物流基础知识。
物流教案幼儿园
![物流教案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f8580f9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8.png)
物流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流”概念,认识运输方式,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2.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4.细化具体操作过程,提高幼儿动手实践水平。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物流2.运输方式的了解3.物流的应用场景4.制作物流模型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口头向幼儿逐一介绍各种运输方式,让幼儿了解运输方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然后启发幼儿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需要运输,以及运输的目的。
2. 展开活动第一部分1.教师分小组,每组两名幼儿;2.为每组提供30根吸管和30颗葡萄干,要求每组幼儿用吸管将葡萄干分别运输到指定位置;3.每组讨论遇到感性问题及时反馈答案。
第二部分1.教师利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物流”的概念;2.给每个幼儿提供一份物流模型的图纸、彩笔和剪刀;3.要求幼儿根据图纸剪出不同类型的运输工具,并用彩笔装饰;4.幼儿完成后,教师通过互相讲解、原材料对比等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各种运输方式。
3. 结束环节1.教师集中展示每个小组的物流模型,让幼儿学习其他小组的设计;2.教师提问感性问题,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
通过集体讨论、游戏等方式巩固幼儿对课程的理解程度。
四、教学评价1. 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好坏的评估标准是幼儿已经理解运输方式及“物流”相关概念,并且完成了物流模型的设计制作。
教师还可以通过不定期的调查问卷或小测试的方式,评估幼儿对于“物流”的记忆、理解和实践能力。
2. 教学改进教学改进的关键是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
物流基础-教案——15-16 物流管理
![物流基础-教案——15-16 物流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eef7a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1.png)
3、形式效用服务,主要通过流通加工实现,保证质量
(二)物流成本管理
(三)物流信息管理
课 后
小 结
物流服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学生对于物流成本管理部分的了解即可,信息管理的信息技术内容放到第八章讲解。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组织教学
2、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
物流服务管理:
首先明确有哪些物流服务,对这些物流服务的管理就是物流服务管理。
GB:物流服务是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结果。包括空间效用服务、时间效用服务、流通加工效用服务。
物流服务管理的核心:在成本有效的范围内,向需求方及时有效地供应物品和服务。
物流服务管理是以客户满意为首要目标,在物流企业经营战略中确立客户服务的标准,通过物流服务差异化途径保证物流服务的高水平。
难点:理解物流服务管理的内容
关键:通过案例讲解,配合动画演示理解物流服务管理内容
板
书
设
计
1.3 物流管理
一、物流管理
GB: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二、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物流服务管理
1、空间效用服务,主要通过运输方式实现,保证效率
2、时间效用服务,主要通过仓储方式实现,保证供应
1、物流管理
2、物流管理主要内容
3、物流服务管理的三大效用
上网搜集关于JIT的企业案例,并能够给大家简述出来(演讲稿)
集中学生注意力,进入上课状态
通过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引入课堂情境,联系到专业。
由物流管理的理解模式复制到物流服务管理模式,举一反三。
现代物流基础全套教案
![现代物流基础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4bf2e4f121dd36a32d82cf.png)
教案本教师姓名:授课班级:课程名称:物流基础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7.09.05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7.09.06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7.09.08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案本教师姓名:金瑞亮授课班级:1712(17中技物流)课程名称:物流基础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7.09.12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7.09.13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7.09.15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案本教师姓名:金瑞亮授课班级:1712(17中技物流)课程名称:物流基础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7.09.26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7.09.26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7.09.26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案本教师姓名:金瑞亮授课班级:1712(17中技物流)课程名称:物流基础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7.09.26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7.10.09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7.10.09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案本教师姓名:金瑞亮授课班级:1712(17中技物流)课程名称:物流基础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7.09.26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7.10.09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教案编号:版本:流水号:授课教师:金瑞亮审阅签名:提交日期:2017.10.09 审阅日期:教学过程。
现代物流基础教案
![现代物流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ccc04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8.png)
现代物流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现代物流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物流、物流管理 、供应链管理三个阶段。
详细描述
在传统物流阶段,企业主要关注物品的运输 和仓储,缺乏对整个过程的系统化管理。随 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开始注重对物流过 程进行全面管理,形成了物流管理阶段。而 在供应链管理阶段,企业进一步将物流管理 扩展到整个供应链领域,通过协调各个环节
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 的物流决策和优化,提高物流
效率。
机器学习技术
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对物流数据 进行自主学习和优化,提高物 流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专家系统技术
利用专家系统技术为物流决策 提供专业知识和建议,提高物 流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智能调度技术
通过智能调度技术实现物流过 程的自动化调度,提高物流运
包括叉车、吊车、输送带等设备,提 高装卸搬运的效率和安全性。
配送
配送概述
配送是现代物流的末端环节,负 责将货物送达最终目的地。
配送方式
包括直接配送、间接配送、共同 配送等多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最合适的配送方式。
配送路线规划
采用先进的配送路线规划技术, 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 实现配送路线的优化和成本的降
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绿色技术
节能技术
利用节能技术降低物流过程中的能源 消耗,减少碳排放。
环保包装技术
采用环保包装材料和技术,减少包装 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废弃物处理技术
利用废弃物处理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 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 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低碳运输技术
采用低碳运输方式和技术,降低运输 过程中的碳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物流基础》教案
![《物流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1b8d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d.png)
节约里程法
通过合理规划配送中心和 客户之间的配送路线,达 到节约运输里程和成本的 目的。
扫描法
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顺序, 对配送区域进行扫描,确 定最佳的配送路线。
运输成本控制策略
提高装载率
通过合理配载、拼装等方式,提 高车辆装载率,降低单位运输成 本。
加强车辆管理
通过加强车辆维护、保养和安全 管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降低 运输成本。
库存控制策略及实施方法
控制策略
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可采用定 量订货法、定期订货法、ABC分类法 等库存控制策略。
实施方法
为确保库存控制策略的有效实施,需 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加强信息 化手段的应用,提高库存管理人员素 质。同时,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和清 查,确保账实相符。
05
包装与装卸搬运
Chapter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类型及特点分析
资产型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01
拥有固定资产如车辆、仓库等,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
非资产型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02
以提供物流规划、咨询、信息系统等服务为主,不拥有或租赁
资产。
综合型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03
兼具资产型和非资产型的特点,提供一站式的物流解决方案。
服务商选择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
01 02 03 04
减少空驶率
通过合理规划配送路线、采用往 返运输等方式,减少车辆空驶率 ,降低运输成本。
优化运输组织
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方式、提高运 输效率等方式,降低运输成本。
04
仓储管理
Chapter
仓库类型及选址原则
仓库类型
根据使用目的和货物特性,仓库可分 为通用仓库、专用仓库、特种仓库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基础知识教案第一课时了解物流以及物流管理物流1、物流的概念物流就是指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向需求者的流动,包括物资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与形状性质的变动。
具体的说物流包括运输、保管、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与信息处理等功能活动。
2、物流的产生、发展物流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直至今天,物流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
第二阶段:分销物流学。
第三阶段:现代物理学阶段。
3、物流的分类按作用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按物流活动空间范围分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
4、包含的各个环节物流包括运输、保管、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与信息处理等功能活动。
物流管理1、概念物流管理就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2、目的3S1L—7R以速度、安全、可靠、低费用的原则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在适当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数量、合适的质量、合适的成本交付到合适的顾客的手中。
3、特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性、应用性第二课时仓储管理仓储1、概念仓储就是指利用仓库存放、储存物品,并根据需要交付使用之行为。
2、分类按功能分为储备仓库、周转仓库按用途分为自用仓库、专业经营仓库、公用仓库、报税仓库按保管形态分为通用仓库、特种仓库按结构与构造分为平房仓库、多层仓库、高层货架仓库、散装仓库、罐式仓库3、功能储存保管、集散货物、衔接供需、客户服务、防范风险、物流中心。
4、仓库布局规划设计选址决策以市场定位仓库、以制造定位仓库、中间定位仓库布局:辐射型仓库、吸收型仓库、聚集型仓库、扇型仓库仓库内部布局因素仓库的主要功能、储存的对象、仓库环境要求、货位就是否固定、平面或立体布局、通道与货架占用空间、机械化程度、分拣作业要求。
5、作业流程货物的入库包括入库前准备、货位的接运、货位的验收、货物入库,货物的保管包括维护保养、盘点与检查,货物的出库包括出库前准备、核对出库凭证、备货、复核、点交。
6、储存合理化所谓储存合理化就就是建立合适的储存条件,对合适的储存品种进行合适的库存管理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包括储存条件合理化、储存品种结构合理化、储存数量合理化、储存时间合理化。
库存管理1、概念库存管理就是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与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如何订货,订购多少,何时订货。
2、目的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力求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以强化企业的竞争力。
3、ABC管理法将库存物品按品种与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与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与控制。
4、零库存及其实现方式所谓零库存就是指在生产与流通领域按照JIT组织物资供应,使整个过程库存最小化的技术的总称。
主要形式有:准时供应、瞧板方式、水龙头方式、无库存储备、协作分包、轮动方式、委托保管方式、配送方式。
第三课时物流中其她的各个环节运输1、概念运输就是用设备与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散、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2、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3、成组运输就是采用一定的办法,把分散的单件货物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规格化、标准化的大件运输单位进行运输。
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4、国际多式联运它就是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的交付货物的地点。
包括海空联运、海铁联运、航空-公路联运、陆河联运、微型路桥、路桥、驼背运输。
流通加工1、概念流通加工就是指流通过程中的加工活动,就是指为了方便流通、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销售、方便用户以及物资充分利用、综合利用而进行的加工活动。
2、作用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提高加工率及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手段的最高效率、改变功能,提高效益。
3、合理化加工与配送相结合、加工与配套相结合、加工与合理运输相结合、加工与合理商流相结合、加工与节约相结合。
包装1、概念包装就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与辅助物的总称,也就是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而采用容器、材料与辅助物得过程中实施一定技术方法的操作活动。
2、功能保护、便利、促销3、种类销售包装、运输包装、专业包装、通用包装、硬包装、软包装等装卸搬运1、概念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者卸下称之为装卸;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称之为搬运。
2、类别人力、机械、普通货物、散货等配送1、概念配送就是指对居于范围内的客户进行的多客户、多品种、按时联合送货的活动。
2、作用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降低库存量简化手续,方便客户提高供应保障度3、配送的一般流程:进货-储存-分拣-配货-配装-送货。
4、配送中心就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者组织,就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与信息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的订货者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质量,进行配送的设施。
职能:储存、分拣、配货、倒装、装卸搬运、加工、送货、情报职能。
信息管理1、概念狭义讲物流信息就是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
在物流活动的管理与决策中,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路线的确定,每次运送批量的确定,货物的跟踪,仓库的有效利用,最佳库存数量的确定,订单管理,顾客服务等都需要详细与准确的物流信息。
广义讲物流信息不仅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而且包括与其活动相关的其她信息,如商品交易信息与市场信息等。
2、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信息、数据库信息、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射频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电子自动订货系统、销售时点信息系统。
第四课时供应链管理与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1、供应链概念供应链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配送中心、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联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结构模式。
2、供应链管理概念供应链管理指的就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对工作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3、供应链管理特点供应链管理就是一种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就是全程的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全新的库存观第三方物流1、概念就是由物流业务的供方与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承担的物流,就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在特定的时间段按照特定的价格向使用者提供的个性化的系列物流服务。
2、产生及发展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好效益促使第三方物流发展,新技术的发展与竞争加强以及新型的管理理念促进发展。
3、特征合同导向一系列服务、个性化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4、效益原理规模效益、系统协调、专业化、群体效益、社会效益第四方物流1、概念物流服务提供者就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它针对公司内部与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者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与技术进行整合与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2、特点第四方物流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通过对其整个供应链产生的能力来增加价值3、前提条件世界水平的供应链策略制定,业务流程再造,技术集成与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在集成供应链技术与外包能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业务流程管理与外包的实施方面有一大批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能够同时管理多个不同的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关系组织能力具有全球化的地域覆盖能力与支持能力对组织的变革问题的深刻理解与管理能力第五课时案例分析海尔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物流在中国的成功运用(案例内容见参考资料)近年来,人们提到物流的话题时,常常与商流、资金流与信息流联系在一起,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因为商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就是流通过程中的四大组成部分,由这"四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通过程、近年来,人们提到物流的话题时,常常与商流、资金流与信息流联系在一起,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因为商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就是流通过程中的四大组成部分,由这"四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通过程。
"四流"互为存在,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既就是独立存在的单一系列,又就是一个组台体。
将商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做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与对待,会产生更大的能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所谓商流,就就是一种买卖或者说就是一种交易活动过程,通过商流活动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
商流就是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起点,也可以说就是后"三流"的前提,没有商流一般不可能发生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
反过来,没有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匹配与支撑,商流也不可能达到目的。
"四流"之间有时就是互为因果关系。
比如,A企业与B企业经过商谈,达成了一笔供货协议,确定了商品价格、品种、数量、供货时间、交货地点、运输方式等,并签订了合同,也可以说商流活动开始了。
要认真履行这份合同,自然要进入物流过程,将货物进行包装、装卸、保管与运输。
同时伴随着信息传递活动。
如果商流与物流都顺利进行了,接下来就是付款与结算,即进入资金流的过程。
无论就是买卖交易,还就是物流与资金流,这三大过程中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与交换,没有及时的信息流,就没有顺畅的商流、物流与资金流。
没有资金支付,商流不会成立,物流也不会发生。
中华考试网可以讲。
商流就是动机与目的,资金流就是条件,信息流就是手段,物流就是终结与归缩。
就就是说由于需要或产生购买欲望,才决定购买,购买的原因与理由就就是商流的动机与目的;因为想购买或决定购买某种商品,才考虑购买资金的来源或筹措资金问题。
不付款商品的所有权就不归您,这就就是条件;又因为决定购买,也有了资金,然后才付之行动,这就就是买主要向卖主传递一个信息,或去商店向售货员传递购买信息,或电话购物、网上购物,这些都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但这种过程只就是一种手段;然而,商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产生后,必须有一个物流的过程,否则商流、资金流与信息流都没有意义。
举个例子,一个单位搬进新办公地点后要购买几台空调,这个单位可能直接去商店选购,也可能打电话或网上采购,就产生了商流活动。
由此也伴生出资金流(如现金支付,支票付款或银行走账)与信息流。
可就是只完成这"三流",并不就是事物的完结,还必须将空调送至买主,最终还就是少不了运输、装卸等物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