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单元测试题
能够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Na-23S-32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以下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称号、俗称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HCO3碳酸氢钠小苏打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D.NaOH氢氧化钠烧碱
2.2021·桂林2021年5月18日,疆土资源部宣布:我国初次(也是世界初次)在南海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A.甲烷水合物B.一氧化碳C.氢气D.氮气
3.以下要素:①水的温度,②固体物质的种类,③水的质量,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

其中不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有()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4.粗盐提纯实验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图8-C-1
5.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响,下面是四位同窗对该反响触及的有关知识宣布的局部见地,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甲同窗说: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
B.乙同窗说:NaHCO3并不是纯碱
C.丙同窗说:析出NaHCO3固体后的溶液中只含氯化铵和氯化钠
D.丁同窗说:加热该反响生成的NaHCO3可以制取纯碱
6.碳酸钠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晶体中总是结合着一定数目的水分子(结晶水),随温度变化可区分失掉Na2CO3·10H2O、Na2CO3·7H2O和Na2CO3·H2O三种晶体。

剖析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8-C-2)失掉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图8-C-2
A.随温度降低,碳酸钠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B.碳酸钠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没有发作化学反响
C.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是Na2CO3·H2O
D.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Na2CO3·7H2O
7.2021·菏泽以下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少量共存的是()
A.NaCl、Na2CO3、H2SO4B.CuSO4、KNO3、Na2SO4
C.BaCl2、NaOH、Na2CO3 D. HCl、Na2SO4、NaOH
8.2021·安顺在溶液中能少量共存且呈无色的离子组是()
A. Na+、Fe3+、NO-3、Cl-B.Ba2+、NH+4、SO2-4、OH-
C. Ag+、H+、Cl-、NO-3D.H+、Na+、NO-3、SO2-4
9.2021·金华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与酸反响,小科同窗制造了如图8-C-3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装置,并停止操作。

操作完毕后,对瓶中残留液停止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实验现象:A试管中溶液变成白色,B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那么残留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图8-C-3
A.盐酸B.碳酸钠C.硫酸钠D.氯化钠
10.2021·来宾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8-C-4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图8-C-4
A.滴至a g时,溶液中反响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至b g时,溶液中含HCl、NaCl两种溶质
C.滴至c 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滴至d g时,溶液呈中性
二、填空题(共30分)
11.(14分)陆地中蕴藏着丰厚的资源。

(1)海水制盐。

从海水制取的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和氯化钙等杂质,为失掉较纯的氯化钠,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停止如下操作:a.加过量的Ba(OH)2溶液;b.加稍过量的盐酸;
c.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d.过滤;
e.蒸发。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加
Na 2CO 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淡化。

如图8-C -5是一个简易的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装置。

证明失掉的水是海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8-C -5
(3)海水制镁。

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进程如图8-C -6所示: 海水或卤水――→石灰乳①氢氧化镁――→盐酸②氯化镁――→通电③
镁 图8-C -6
在上述转化进程中发作中和反响的是________(填反响顺序号)。

海水中自身就含有氯化镁,那么①②两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水〝制碱〞。

氨碱法制纯碱是先经过化学反响生成NaHCO 3和NH 4Cl ,NaHCO 3结晶析出,再加热NaHCO 3制得纯碱。

①氨碱法制纯碱中生成NaHCO 3和NH 4Cl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响中生成NaHCO 3和NH 4Cl 的质量比为84∶53.5,NaHCO 3和NH 4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8-C -7所示。

请剖析NaHCO 3结晶析出而NH 4Cl 没有结晶析出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8-C -7
12.(8分)在联欢会上,有〝魔术师〞称号的小谦同窗扮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将三种无色溶液参与到A 、B 、C 三只玻璃杯中,区分向其中参与碳酸钠溶液,可观察到以下现象:A 杯变为〝雪碧〞(发生少量气泡);B 杯变为〝牛奶〞(出现白色混浊);C 杯变为〝红酒〞(变成白色溶液)。

请你帮助揭开魔术的秘密。

(1)A 杯中发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B
杯中能够发作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3)C 杯中,在参与碳酸钠溶液之前的无色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颜色发作
变化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8分)2021·滨州图8-C-8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图8-C-8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2)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1℃时将40 g A物质参与到50 g水中充沛搅拌,构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

(4)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求题(共15分)
14. 2021·广安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

某化学兴味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停止探求:
[探务实验一] 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10。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显________。

[探务实验二] 碳酸氢钠的热动摇性:取一定量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图8-C -9所示。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罕见的固体物质。

图8-C-9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璧有水珠。

(2)充沛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去,参与过量的廓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兴味小组的同窗以为充沛加热后的固体产物能够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响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或Na2CO3,并完成下表。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廓清石灰水、酚酞试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

四、计算题(共15分)
15.2021·烟台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两种物质,为测定废水中这两种物质的含量,环保小组的同窗停止了以下实验:取该造纸厂排放的废水200 g,先向其中加BaCl2溶液至n g后中止,然后再滴加稀盐酸,反响进程中参与溶液的质量与发生沉淀和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8-C-10所示。

(假定废水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响)
图8-C-10
请依据图像与数据剖析计算:
(1)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BaCl2的质量关系是________(用〝>〞〝=〞或〝<〞表示)。

(2)m值等于________。

(3)该废水中硫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进程)。

详解详析
1.B 2.A
3.D[解析] 温度和固体物质的种类是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要素,与水的质量有关,由于溶解度已确定规范是100 g溶剂;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是影响其溶解速率的一个要素,但不影响物质的溶解度。

4.C 5.C
6.C[解析] 随温度的降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先是增大,当大约35 ℃时末尾减小。

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与水结合构成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依据图像可以看出,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是Na2CO3·H2O;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Na2CO3·10H2O。

7.B[解析] A中Na2CO3与H2SO4可以反响,C中的BaCl2和Na2CO3可以反响,D 中的HCl与NaOH可以反响,不能共存。

8.D[解析] A中含Fe3+的水溶液显黄色;B中NH4+与OH-、Ba2+与SO42-不能共存;C中Ag+与Cl-不能共存。

9.C[解析] A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变成白色,说明残留液中含有酸,那么残留液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B试管中参与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C、D中只要硫酸钠能和氯化钡溶液反响发生硫酸钡白色沉淀。

10.C
11. (1)a、c、d、b、e CaCl2和过量的Ba(OH)2(2)蒸干没有晶体析出(或滴加硝酸银溶液,没有白色沉淀出现等)(3)②富集氯化镁(4)①NH3+CO2+NaCl+H2O===NaHCO3+NH4Cl②生成的NaHCO3质量比NH4Cl多而溶解度比NH4Cl小,先到达饱和
[解析] (1)除去粗盐中的硫酸根离子需求用钡离子,使硫酸根离子构成沉淀,因此用氢氧化钡,氢氧化钡过量,所以滤液中存在钡离子和钙离子,能使钡离子和钙离子都构成沉淀的离子是碳酸根离子,所以滴加过量的碳酸钠。

滤液中含有固体的沉淀和溶有过量的碳酸钠,经过过滤除去不溶性的杂质,参与盐酸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留有氯化钠和盐酸,蒸发,水分与氯化氢气体也挥发掉失掉纯真的氯化钠,所以顺序是a、c、d、b、e。

参与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

(2)海水和海水的区别在于能否含有溶质,经过蒸发或滴加物质使溶解的物质构成沉淀来区分。

(3)中和反响就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响,故是②。

(4)①NH3+CO2+NaCl+H2O===NaHCO3+NH4Cl,②生成的NaHCO3质量比NH4Cl多而溶解度比NH4Cl小,先到达饱和。

12.(1)CO2
(2)Ca(OH)2+Na 2CO 3===CaCO 3↓+2NaOH(合理即可)
(3)酚酞试液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13.(1)B>C>A
(2)t 2 ℃时A 、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反
(3)37.5% (4)B>C>A
[解析] (1)t 1 ℃时,要比拟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即比拟在该温度下三点的纵坐标。

(2)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反。

(3)t 1 ℃时,A 的溶解度为60 g ,那么在该温度下,5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30 g A 物质,构成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30 g 80 g
×100%=37.5%。

(4)t 3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降温后A 、B 依然是饱和溶液,并且t 1 ℃时B 的溶解度大于A ,所以t 1 ℃时B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t 3 ℃时C 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时,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 3 ℃时C 的溶解度大于t 1 ℃时A 的溶解度,故降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A 。

14.[探务实验一] 碱性
[探务实验二] (2)廓清石灰水变混浊
(3)①质量守恒定律 氯化钙溶液(合理即可) 溶液不变色
15.(1)a <b <c (或c >b >a )
(2)4.66
(3)解:设生成4.66 g 硫酸钡所需硫酸钠的质量为x 。

BaCl 2+Na 2SO 4===2NaCl +BaSO 4↓
142 233
x 4.66 g
142233=x 4.66 g
x =2.84 g 废水中硫酸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4 g 200 g
×100%=1.42%。

答:该废水中硫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2%。

[解析] (1)结合题意,由图可以看出,a点时氯化钡与硫酸钠、碳酸钠恰恰完全反响,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2.54 g,该点所示溶液中无氯化钡存在;b点时为滴加的过量氯化钡,有一定量的氯化钡存在;c点为生成的局部碳酸钡被盐酸反响溶解,又生成一局部氯化钡,故c 点溶液中存在的氯化钡质量最多。

(2)m为最终剩余的沉淀质量。

由图知,生成的碳酸钡被盐酸反响而溶解,该进程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1.76 g,依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碳酸钡的质量,进而求出剩余固体的质量。

(3)依据最终剩余固体硫酸钡的质量可求得反响的硫酸钠的质量,由最后废水的质量及其中硫酸钠的质量可求得废水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