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病36例的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节病36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向东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探索肺结节病临床治疗的思路。
方法:经电视胸腔镜取肺门或纵隔淋巴结活组织、开胸取肺组织、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支气管针吸活组织、支气管取肺组织、支气管镜取支气管黏膜、浅表淋巴结、皮肤结节等方法确诊病例36例,归纳分析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血钙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值的变化。
结果:肺结节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某些血生化指标升高,纵隔镜或支气管镜肺活检等检查能确诊。
结论:详细的病史与特征性影像、早期进行活检是确诊的依据,其他血钙、ACE等升高对诊断肺结节病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表现。
[关键词] 肺结节病;活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5(a)-203-02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常表现为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部浸润、皮肤和眼的损害,少数也可侵犯肝、脾、淋巴结、腮腺、心脏、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及其他器官。
由于本病发病隐袭,起病初期症状无特殊,易漏诊、误诊。
本文中笔者结合有关资料对我院确诊的36例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5月~2009年5月,我院呼吸科及胸外科确诊收住入院的肺结节病患者36例,平均年龄47.9岁,其中,男16例,平均42.6岁;女20例,平均51.8岁;病程10 d~14年。
均取活组织做病理学确诊,其中,6例经电视胸腔镜取肺门或纵隔淋巴结活组织,2例开胸取肺组织,2例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11例经支气管针吸活组织,4例经支气管取肺组织,4例经支气管镜取支气管黏膜,5例取浅表淋巴结,2例取皮肤结节。
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结节病学术组胸内结节病临床分期标准:Ⅰ期21例,Ⅱ期13例,Ⅲ期1例,Ⅳ期1例。
1.2 误诊情况
21例患者出现误诊,常误诊为肺癌、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淋巴瘤及风湿免疫性疾病。
有症状至确诊时间2~24个月,平均8个月。
31例行67Ga肺扫描,27例肺门呈“人”字影像,其中,21例同时表现有“熊猫脸”面容,4例未见异常。
26例行皮肤结核菌素l∶2 000试验,阳性4例,弱阳性9例,阴性13例。
24例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20例升高,平均值(46±8) kU/L[正常值为
(33±10) kU/L]。
36例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中隆突或支气管分嵴增宽或变钝者13例,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12例,气管支气管腔轻度狭窄或呈局限性隆起10例,黏膜下小结节改变6例,支气管黏膜正常者5例。
10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D4/CD8比值为1.1~13.6,其中,6例>3.5。
1.3 治疗方法
Ⅰ期患者不给予治疗,3~6个月后复查,若病情恶化或症状明显的胸内结节病及胸外结节病,则给予治疗,否则,继续门诊随诊。
Ⅱ、Ⅲ期结节病,有明确活动指征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不宜使用者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眼部、颜面皮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受累或血钙升高、发热者、全身症状重者给予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本组患者口服泼尼松者25例(初始剂量30~60 mg/d),用药观察l~2周后,门诊随访。
其中Ⅰ期治疗组12例,观察组9例;Ⅱ期治疗组9例,观察组4例;Ⅲ期及Ⅳ期治疗各1例。
1.4 缓解标准
①临床症状缓解;②影像学改善;③血清ACE下降。
2结果
随防31例,平均随访时间(25±12)个月,失访5例。
缓解例数:Ⅰ期治疗组随访10例中9例缓解,观察组随访7例中5例缓解;Ⅱ期治疗组随访8例中6例缓解,观察组随访4例中1例缓解;Ⅲ期及Ⅳ期无缓解。
3讨论
随着对肺结节病认识的提高,国内报道逐年增多。
本病发病年龄呈双高峰,第一高峰为青年期,第二高峰为50岁以上者,女性略高于男性。
结节病呈急性或隐匿性起病,多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或健康体检发现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以肺外病变为首发症状的结节病较为少见,为20%~30%。
本组以肺外病变为首发症状约为30%,发病年龄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肺结节病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对称性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肺实质浸润,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分期。
本组患者特别是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确诊前均有误诊,自有症状至确诊的时间平均为8个月,最终需要对病变组织进行活检而确诊。
由于肺是最易累及的器官,开胸及经胸腔镜肺活检阳性率接近100%,但因创伤大、手术风险高,而且费用贵,故不是首选。
经皮肺穿刺活检仅限于肺部浸润弥漫型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支气管镜检查是常规微创操作,本组支气管镜下病变表现为:隆突或支气管分嵴增宽或变钝;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气管支气管腔轻度狭窄或呈局限性隆起;黏膜下小结节改变。
本组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有19例,其中以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确诊例数最多。
有学者运用和发展了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技术,对于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活检阳性率达到90%。
笔者认为,操作者对于肺门及纵隔内大血管和淋
巴结的管腔位置需要有明确的定位概念,有条件的可运用腔内超声来定位,可显著提高穿刺准确率。
肺结节病的治疗指征通常依据患者有无肺部症状,无症状者不建议激素治疗,除非病情进展。
有学者发现,50%~70%的肺结节病Ⅰ期患者可以自愈,且较少复发;50%~70%的Ⅱ期患者病情可以缓解,但大多需经过治疗;Ⅲ期患者治愈率低于30%;Ⅳ期患者治愈率则较低。
对于结节病远期预后,还需要进行更为全面、长期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疾病学会.结节病诊断及治疗方案(第三次修订稿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4,17(5):9-10.
[2]Costabel U. Sarcidosis: clinical update [J]. Eur Respir J Suppl,2001,32:56-68.
[3]Wang KP.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to obtain histology specimen [J]. J
Bronchol,1994,1:116-122.
[4]Miller A. Of time and experience: sarcoidosis revisited [J]. Chest,2002,121(1):3-5.
[5]金京子,安月善,安香竹,等.细针吸取细胞方法诊断结节病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
生,2009,47(32):119-120.
[6]凌国辉,李建生,陈玉桂.80例胸部结节病医学影像学表现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
生,2010,48(1):59,61.
(收稿日期:201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