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看书:书要至少看三遍,看书的任务是帮助你搭建知识框架,第一、二遍从头至尾读,第三遍以后查读,并查缺补漏。
2.做题:西医综合就是180道选择题,实际上是180个知识点,中间没有什么逻辑联系,所以做选择题(换句话就是题海战术),扫知识漏洞,这是主要方法。
但是最需要注意的是,复习不要做太多题,不要把网撒太大,而要拿一本书反复做,每本书最好连做带看三遍。
推荐的有:
(1)北医的《医学考研真题解析》,这套书每一门课都有一本,并不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西医综合试题,而是收录的各个学校自己命制的考研试题,题目都非常经典。
这套书至少应该买《诊断学》。
(2)贺银成的四本书:《辅导讲义》、《同步练习》、《历年真题精析》、《模拟试题》(10月出版)。
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遍看书时做。
①《辅导讲义》在每一知识点后有分类历年真题;②《历年真题精析》既是每年试卷。
把这两本都做了,实际上真题就做了两遍;③《同步练习》④《模拟试题》都太细太偏,不适合当作模拟考试用,而是应该用来查缺补漏。
(3)北医的绿皮书《西医综合全真模拟及精解》(8月出版),虽然很简单,但是每年考试都有着上面的题。
这说明西医综合命题有许多北医的老师参与。
3.复习方法和计划:
(1)5月至9月:第一轮复习。
每天坚持5-6小时。
看书要细,不要放过任何细节。
看完一节的书,再做《辅导讲义》上的题,如果还有时间再做各科的《医学考研真题解析》。
第一轮复习完,可能会忘掉80%。
但是基础肯定是有了。
(2)10月和11月:第二轮复习。
主要看第一轮在书上划过的和《辅导讲义》上的知识讲解。
然后做《同步练习》。
(3)12月至考前一周:第三轮复习。
主要做《历年真题精析》、《模拟试题》和北医绿皮书。
加起来共有30套题。
每天一套,大约1个小时就可以做完。
2个小时改错。
然后再从头看书,主要查这段时间做题中自己有问题的知识。
如果有时间应该再把《辅导讲义》上的知识点看一遍。
(4)考前一周:复习《同步练习》以及《历年真题精析》、《模拟试题》和北医绿皮书这30套题中做错的题。
考前那天晚上要复习历年真题。
4.注意事项:
(1)基础三门课内涵大、外延小,投入产出比更高;
(2)一定不要从头一题一题往后做,而应该做完一门课再做一门课(A型B型X型)。
推荐顺序:生理、内科(包括诊断)、生化、病理、外科,因为生理和内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病理和外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生化跟两边都不相关;
(3)多选题:先固定一个选项,提高正确率。
比如D项肯定不选,那么ABC三项的组合只有6种可能。
多选题每年有4至5道全选,两项、三项、全选比例接近2:1:1。
多选题重在排除,而不是优选,所以尽量多选,少排除,但慎重全选(全选在生化、外科骨科中比较多见);
(4)病例题:外延大,但是区分度小,经常要用“极端法”;病例题重在诊断。
外科喜欢出在普外科和骨科;内科喜欢出在肺炎、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梗)、溃疡病、胰腺炎、肾炎、糖尿病等;
(5)《考试大纲》后的附录有近三年的真题分析和难度系数。
可以查一查每道题的难度系数,但是不要以难度系数为标准,而要以自己“确定”“拿不准”为标准。
记住难度系数小于0.3的题,一般都看似简单,但是都事陷阱题,特别容易想当然。
一共180道题,能够“确定”的题和“拿不准”的题应该保持在2:1;
(6)不可能把180道题的考点都回忆起来,所以考试时切忌求全;尤其乍看题时,容易犯
蒙,先跳过去不做,等这一科的题做完再回来重做。
尽量先回忆后分析,最后在蒙;
(7)其它选项都大概叙述,有一个是细节叙述则这个选项必项必错。
本文作者最终录取到北医三院的外科学专业,点这里查看他的报考复试心得或与作者交流
今年西综第一次改革,我连蒙带猜得了252分,我一同学考了240分,人见了都说好厉害哦~~见了我都是一句:你真不是人。
把个人的一点小心得写下来吧,08 09考研的看了或许能有一点小用嘿嘿
1。
考研赢在西综,政治英语根本拉不开差距,不信者自己分析一下今年北医的成绩榜
2。
西综重在内科,内科是根本是提纲
3。
我用的书是课本+贺银城西综辅导讲稿+北医蓝皮本+北医黄皮本
4。
贺银城的书编的很好,我用它当大纲
5。
真题不要放到最后做,要尽早做,真题的目的是通过它把握重点出题思路,不是用来检验水平的。
我是大四做的,大五的时候基本就能背下来了。
6。
第一遍复习最重要,第一遍看不好,复习多少轮都是那个水平,个人经验,复习就和消毒一样,第二块棉球的消毒范围不会超过第一块的,依此类推,你第一遍都放过去不想看的东西怎么能在最后认真去看,所以第一轮不要急,千万不能留死角
7。
复习不能是机械堆积,同样是一堆水泥,有钢筋的和没有钢筋的哪个更结实??所以头脑中要有知识结构,是先打地基上钢筋再灌混凝土,这是在第一轮中搞定的,哪怕你搞的再慢也值,一旦有了这个知识框架,让你再考多少次都不怕,粱在房不倒
8。
第一遍要慢,不要关心别人看了多少遍了我怎么还没看完,遗忘是人的本性,没有知识框架的记忆保质期不会超过2个月,别的不说谁都有考试前死记硬背的经历,能记多久呵呵9。
我第一轮是10。
1号结束的,以后几轮就很快了,很早结束第一轮的人在10。
1之后通常很抓狂,呵呵
10。
时间分配上,10.1之前6h/d 10.1之后7h/d 放考研假一个月10h/d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11。
生化怎么办??不用早办,早了也没用,看了就忘了
12。
外科总论怎么办??实践性太强死记硬背很困难,没有认真实习的同学可以往后放放13。
新增内容怎么看??比较一下新增内容的厚度,和外科书的总厚度,决定了不会有太多题,当是普通章节的看就行
14。
怎么抓重点??个人感觉没有重点,西综这几年越考越变态,早就没有什么重点之分了,我们要把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嘿嘿
15。
每个考研的人总会遇到平台期的,这很正常,关键看你怎么调整心态,平台期就是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了,就不想考了。
不要气馁。
困死我了。
有机会再补充吧,我写了四个小时,希望能给考研迷茫者一点帮助,如果你是考研新手,觉得我讲的有那么一点道理请回复一贴给我鼓励,如果你试论坛老鸟,就给我这个准研究生一点支持嘿嘿,点击次数和回复次数的巨大差距会让我很心痛的,尤其是这种呕心沥血的帖子。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考研西医综合复习方法经典问答
发布时间:2007-06-11 浏览次数: 10681
Q:西医综合内容繁多,怎样才能事半功倍的复习?
A:西医综合涉及生理、生化、病理、内外科5门课程,而且书本内容繁多,5本教科书加起来有3400多面,堆起来厚度达14cm;而西医综合所有的试题都是客观性多选题,考点广泛,出题很细,好象教科书上的每句话都是考点。
因此假设你复习方法不对,不仅不能很好的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点,考出好成绩,而且复习很长一段时间后,找几套试题一做,发现脑海中一片空白,这时候就很沮丧,对考研信心打击很大,你这时也许会“一声叹息”!除了无奈,就是无望!
事实上,一个正确的复习方法,可以使你事半功倍。
当然每个人的复习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可供同学们参考:
①了解考点、掌握重点。
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的复习;
②牢记一些重要的数据,这些数据常常是出题的焦点;
③记住一些“最……”的条文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A型题的好发部位;
④记住前期或临床上重要的知识点,因为这些往往也是出题的重点;
⑤认真区别前期或临床上容易混淆的概念。
只有这样,解题时才不会掉进出题者设置的陷阱;
⑥多注意一些带英文的内容,因为每年试题中都会出现一些含英文的单词或代号;
⑦紧跟热点,多注意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疾病。
比如性病的试题,近年来几乎每年必考;
⑧平时看书时注意归纳总结、比较鉴别相关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答题时头脑清晰,不易混淆出错;
⑨站在老师的角度,设想一下:假设我是老师,我会怎样出题?
Q:有网友问:如何复习病理学和生物化学?
A:病理学关于形态学方面的东西很多,对于不善于形象思维的同学来说,可能觉得学起来很困难。
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找一些视觉震撼力很强的相关照片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些照片在很多专业的医学或病理学网站上都可以免费下载。
我就常常给同学们看很多这种照片、动画,效果很好。
这正所谓:“过目不忘”嘛!然后将一些相近或相反的病理变化进行对比和记忆。
只要学过医的人都知道,所有科目中,生物化学是属于最难学的科目之一。
对于不善于逻辑思维的同学,尤其如此。
因此常听同学们说,看了一个月的生化,还没搞清楚那些象蜘蛛网一样的方程式,有的甚至被迫放弃生化。
值得庆幸的是,生物化学虽然很难学、也很难理解和记忆,但每年试题较简单。
如三大物质代谢中的一些关键酶、主要中间代谢产物、各主要物质之间的关系及其各关键反应的调节,是每年考试的重点;只要你的专业基础不是生化,就完全没有必要彻底弄清楚各种物质的化学结构式!因为有关化学结构式的试题,在18年的试题中,只出现过1个题,即1994年的第9题。
这个题是关于“α-酮戊二酸的化学结构式”,容易作答。
Q: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您认为西综五门里哪一门比较容易提高成绩?我平时基础不是很好,很多同学说生化和外科比较难拿分,内科和病理结合起来复习比较容易拿分,生理相对比较简单,您同意这种说法么?A:西医综合的五条蛇,哪一条都咬人!但总的来说,毒性不一样!我个人认为《病理学》毒性最小,其次为生化>生理>外科,《内科学》毒性最大。
当然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爱好不一样,可能有所区别。
比如习惯于逻辑思维的同学,可能觉得《生化》比较简单;习惯形象思维的同学,可能觉得《病理学》比较简单。
但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生理》很简单,很容易得分。
而《内科学》比较变态,最不容易得分。
但《内科学》分值又很高,占30%。
总的规律是:生理、生化每年重复的试题,或大致相似的试题很多,因此复习中应高度重视历年习题,应争取这两个科目的试题拿满分。
5门科目里,重复试题最少的是《内科学》!这反过来提醒我们,内科学对以前没考过的东西,要高度重视!
Q:有网友问:怎样安排西医综合的复习时间,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A:一般而言,西医综合的复习越早越好,那些认为早早的复习,后来还是忘了,不如到以后利用4、5个月时间,突击复习的方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西医综合和英语复习一样,都是靠平时知识的积累,只有这样,基础才会扎实!当然,不同的同学平时基础并不一样,因此在西医综合上花的时间可能相差很大
西医综合如何复习才能得到满意的分数---本站会员篇
发布时间:2007-05-30 浏览次数: 11622
其实你也不用把考研想象得如何,其实也不用看很多书,我是买了一大堆,但其实五分之四都根本没翻的。
呵,其实很简单!就是把那些你即使想当然都能推断出来的统统不划线,只有推不出来,必须要自己死背的才划线。
就比如说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吧,第一段总是些概述,这些概述其实在后面都会有详细的解说的,也就是说后面的包括前面的,所以这些概述不用划,那些发病率什么的数字呢,考研几乎不考数字东西,也
不用划,然后就是病因学,像些什么喝多了酒呀,吃多了药呀,这些你想当然都能想得出这是病因的,就不用划
还有些病因你可能想不出来,但其实你只要划最开头的那么几个字的病因,每个病因后面都有一长段详细解释它,那些解释你自己也能想当然的推出来,就不用划了,再接下来就是症状,什么腹痛啊,腹泻啊,呕吐啊,你想到这是胃肠道疾病,这些症状自然会有啦!而每一个症状后面也会有一段会解释,那些很多你也能自己想当然的推出,也不用划。
最后是治疗,只要记些特征性的你推不出来的就行了,像一些对症的治疗,有菌杀菌,脱水补水,抗休克,这些都是废话!还有那些什么实验室影像学检查什么,你记住考研几乎不考数字的,所以只要记住数据比正常升高了还是降低了就行了,影像学检查有很多结果都是重复的,CT见到有溃疡,胃镜检查也会见到有溃疡的,只要记一个,另一个也可以推出来的
还有什么诊断,其实就是把临床症状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重复一遍,也不用划。
不用划就是说不用划线,只把那些特征性的症状,你觉得很奇怪自己没法想得到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还有特殊检查所见划出来,把书本加一道工后,就删除了很多东西了,以后你就只要背那些你凭自己推断不出来的东西就行了。
不过我说的这也不用划那也不用划其实都是我背完后回过头来觉得那些段落划得很少,但我在加工的时候是每一句话都仔仔细细的分析推断看这些能不能根据普通的常识或者逻辑自己很有把握的把它推出来,所以这一道加工是极为费时极慢的,你可要耐点心。
像有些症状后面的解释说明很多是废话可以自己推出来,但也有些你自己是推不出来的,比如腹水,你光把这一症状划了而忽略了后面的那一段说明有时就不行,后面的说明会讲这腹水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还是介于两者之间,是什么颜色的,这些你没法自己推得出的。
我都是拿铅笔划的,因为我知道有很多东西其实当初推是推不出来的,把它划了,但背到后来实在是滚瓜烂熟视为常识了,就可以把它擦了再也不看了。
北医大出版社出版的(但不是于吉人那个白痴出的),封面黄绿色,大家都叫它黄宝书。
名字很长,写了两排,我都记不住,它是把1990到2005年的西医综合历年真题按照章节编排,比如呼吸内科章历年真题,血液内科章历年真题什么的。
对的选项为什么对,错的为什么错都解释得极为经典,看得心服口服,不像余吉人那个白痴就是把书上的原话照抄一遍就得出结论。
而最重要的是:它是按章节编的,所以你可以背一章就作一章,更可以背之前就看看历年出了些什么题目,背的时候就有了重点!比如生理和内外科实验室诊断有无数的数据,但看看上面就知道历年几乎不考数据,生理的神经章最难背的就是那些神经投射到哪些什么核团怎样换神经元呀---一个都不考,外科那些手术步骤手法复位方法呀还有些解剖性的东西呀最难背---一个不考,内科的心血管内科的心电图心电生理瓣膜病变的发生原因呀杂音特点什么极难背---一个不考!虽然这些都是考纲规定了的!
还有生化的基因工程的那些步骤,病理的一些分子性的东西也是极难背,但就是不考,哈!做那本书你可以发现我刚才说的那些推是推不出来的,但不考,所以又可以省一大堆时间。
我把书那样加一道工后,一个白天就可以把一本书而且是比较认真扎实的背一遍!速度够快吧:)因为到后来我西综复习的周期极短,五六天就是一轮,我自己都不记得总共复习了五六轮还是六七轮。
问题是用一般的方法每句话都看看的话每轮复习得用一个多月,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复习五六轮,就算真的有人别的都不复习了,专门只搞西医综合,考前复习了五六轮,但效果也绝对比不上我,因为他那样复习一轮要一个多月,周期太长,一个月后进行下一轮时会发现又有很多不记得了,而我这样复习一轮只要五六天,一轮过后进行下一轮复习时会觉得那些内容还是刚刚复习过的,太熟悉了。
我西医综合主要就是背书,然后作了北医大出版社出的这本书,另外还作了一本余吉人编的预测试题,就这两本书。
但其实百分之八十是靠了背书,百分之十几是靠北医大那本书给我抓重点,余吉人那本书是没起到多大作用的,因为我作那本书时已经能每套模拟题都不下于120分了,没得到的那二十几分不是书上都找不到就是偏得离谱绝对不会背,所以已经没有多大提高的余地了。
你作北医大那本历年真题时会发现基础科目很简单,考得很粗,所以具体的细节不用太在意,但内外科
考得很细很偏,超纲的东西也常会出现在内外科的试题里,所以背内外科时要小心细致点!好了,就这些了,最后划线的时候最好用铅笔,以后好擦,不用划横线那么麻烦,打个括号就行了。
看课本是真理,历年来很多朋友都问相同的问题,我在此做一个总结吧!!
1为什么看课本?
教科书是内科学经典知识的结晶,你到临床参加工作后,很容易理解,大多数老师和主任也会问经典的问题,所谓经典的问题就是本学科定论的东西,如果目前世界范围都争论的问题,教科书是不会大篇幅的来写的,而且上本科的时候我们都学过医学检索课程,其中文献类型中就包括教科书,回忆一下,你会明白,"为什么要看课本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
学习
辅导班的书籍或者直接说老贺的书籍固然总结的好,从应试的角度写出了几本好书,但是考试的知识点或者通俗的说考点却是出自教科书的,所以从这一角度也可以审视课本的优点的(当然对于考试而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怎样看课本?
对于这一问题,我有深刻的体会,当时考研的时候也是很茫然的,不知道从何下手的,开始看课本也是很郁闷的,偶尔我发现了西综版面的<新编西综口诀接龙(五门分科版更新中,宝库西综口诀智囊团入群标准提高)>帖子做的不错,可以帮助复习,有时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①可以利用科目中的口诀来看书,暂时可以避免长时间看书烦的感觉②有目的的看,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你漫无目的看,也许你就会不知不觉的睡觉,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带着目的去看呢?首先找到考研大纲来对照考点,一个一个的看(大纲可能复习时还没有出来,没关系可以看历年的)如果你本科医学的科目学习还算一般的话,就足够你带着这个大纲看下去了③如果你本科就根本没怎么学?那就只有用本方法了(边看老贺的,边看课本)我举个例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比如内科学循环疾病中的心力衰竭
先看老贺的讲义,很快你可以看完的,然后看一下心力衰竭章节历年考了多少题目,再对照教科书,找一下那里没有考到,那里是经常考的,这样你看书就有目的了文档收集自
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3西综复习的时间问题?
一天看多长时间书呢?其实这个问题,我是不好回答的,因为我看书从来不设定一天必须看几个小时的书
那样会无形中给自己找到了压力的,这个问题保留意见
4生理学和病理学之间的横向联系问题?
顾名思义!看到它们就可以想是有联系的,那么怎么来看呢?复习的时候一章一章的对照来看,比如循环系统,正常生理是什么情况,再看病理的情况是什么,这样就把生理和病理都看了,要说这两科目什么知识点最难?我力推生理的神经系统,和病理的肾小球的病理(这些就可以用到口诀来记忆)近来考试病理中的肿瘤病理机制受到重视,这一块也是重要的,其中有一些分子水平的知识点要花点时间看的,只要抓住生理学和病理学的难点,集中优势兵力来个个击溃,问题自然会解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5内科学与外科学有重复的疾病怎么来看呢?
这个问题也有会员问过的,我的看法是:如果此疾病只有外科手术能治疗,内科根本不起作用的话,你就把它当外科的重点看,反之亦然;但如果内外科治疗都有效的话怎么办?比如胰腺炎,那么谁讲的最细就看谁的,本疾病内科学讲的较多就主要看内科学部分,再如甲亢在内科中是重点,那么到外科中与手术相关的部分就是要看的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
学习
6为什么内科是重中之重?
内科学的部分出题老师都比较心细的,我认为不能说内科学老师们"变态",而正是反映了内科学的思维的东西在里面的,内科学要求细,细节决定一切的,上过临床的都知道内科学医师是认真的,比如: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药,什么时机用,各有什么优点和副作用要都非常清楚才行的,有些偏理论的东西也非常重要的,重要的理论也是来源与大规模的试验或者都有循证医学的证明的(这些也是常考到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7怎么样复习内科学?
这个问题,我认为是这样的:①前面叙述的已经说了很多了,就是再复习时把历年考过的内科学试题都在相应的章节标注上,当然不是每一个题目都能准确标上的,大部分还是可以标的②这种方法虽然是很笨,但是确实有用,有实践证明过的,看过了书,标住了书上后,再看一遍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说实话,考研对于我已经过去了快两年的时间了,可是现在让我说起内科学的历年试题时,我很容易就知道哪个章节考过什么题目,考的知识点是什么.我想这就是当时的效果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8历年真题的价值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这样的:首先历年真题是复习西综要始终围绕的一个切入点,特别是病理生理生化和外科,历年真题的价值无可比拟(我的个人观点),我初步统计了一下,病理和生理的历年重复率很高的,就是相关的题目亦是很多的(当然,最近一两年有更深入的考核知识点的题目出现,甚至变换一个方式或者概念变一下),所以历年真题的价值不容忽视的(呵呵!当然我没有准确的统计学数据,来阐明我的观点),其实我说的很多观点都离不开真题的,包括复习方法,复习内科学,就说内科学吧!虽然历年真题没有重复出现的,但是它至少给你一个复习的方向,不要小看了这个方向,有方向指引你的话,成功的路还远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9模拟题目的价值问题?
这两年的模拟题目,不是太多(和前几年比的话),我觉得主要原因是题目和真题的水平相差太多,变异性太大了,所以辅导机构出的也少了.就这一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首先,模拟题目是可以做一点的(你要保证真题的所有题目中的问题你都解决的情况下,当然没有那么的绝对)多的话,是不好的,越多做的话,会使你处于题目多,知识点又杂又乱的局面当中的,也可能使你本来掌握好的知识点又混淆了,起了副作用了,我认为5-10套就算不少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次,做谁的好?本来选择的机会就少,现在的模拟题有老贺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的一本(不清楚谁主编的),北医的.我比较看好人卫的(虽然08年的题目不太好,但是思路有点符合真题),老贺的我也曾经做过,他的有些题目出的不错,不过相当一部分比较难,和考试大纲的符合率要低,北医的我认为不用看,题目很简单,没有创新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偏激,希望指正!)
西综复习
(2008-09-16 21:44:42)
转载
标签:
分类:考研西医
杂谈
内科是西综的重头戏,而且可以联系上外科、病理的内容使它们串成一体,所以要以内科为中心进行综合复习。
所谓综合复习就是消除按学科分类的复习方法。
看内科书的每一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