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1_3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二课件湘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巴西
(1)地形区:图中 ,b亚.巴马西孙高平原原。 (2)气候:图中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e. _热__带__雨__林__ 气候。 (3)工农业:热带经济作物中的__咖__啡__、甘蔗、香蕉的产量居世 界第一。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4)人口:当地土著居民是_印__第__安__人,最早来到拉丁美洲的是 欧洲人,特别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 (5)城市: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十分集中,图中 f.巴西利亚,g.圣保罗,h.里约热内卢。
[考点突破] 1.南美洲的地形和气候分布
2.图解巴西的区域差异
[对点演练]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 海水水域。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一潟湖,与大西洋 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辟有人工 航道。下图为帕图斯湖位置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帕图斯湖是雅库伊河和海水共同作用的产物,其海 水作用( )
三、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1.大洋洲
(1)位置范围:介于亚洲和_南__极__洲___之间,西临印度洋 ,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包括澳大利亚大 陆、_塔__斯__马__尼__亚___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以 及太平洋上的三大群岛(_波__利__尼__西__亚__、密克罗尼西亚和美 拉尼西亚),共有1万多个岛屿。
(2)位置特点:跨东西半球,跨南北半球,跨_日__界__线, 处两洲两洋之间。
2.澳大利亚 (1)三大地形区:西部低矮的高原、中部_平__原___、东部 山地,有大分水岭。
(2)气候特征:①干旱区面积大;②气候类型呈半环状 分布;
③以热带气候为主。
(3)河流:_墨__累__河为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 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2.下列关于图示区域人类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城市的兴起主要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B.地势平坦,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C.城市化起步早,目前发展迅速 D.以水运为主,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美国东北部,受 大西洋的影响夏季并不十分炎热,冬季则较为寒冷;甲、乙 两湖泊之间有瀑布,不能直接通航;图示湖泊为北美五大湖 中的一部分,其附近为美国的乳畜带;图中P洋流为墨西哥湾 暖流。第2题,读图可知,a城市所在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资源的开采是a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该区域是美国的 乳畜带;城市化起步早,目前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该区域 位于美国东北部,经济发达,交通运输方式多样。
考点一 北美与美国 [考题引领]
【例1】 (2015·全国卷Ⅱ)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 “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读图,完成第(1)—(3)题。
(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3)农业生产专业化
图2中农业带:a.玉米带,b.小麦区,c.棉花带, 。 乳畜带 (4)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旧金山东南的_硅__谷__,是美 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 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5)城市:图2中e.纽约,f.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休h.斯洛敦杉矶 。
【答案】
考点三 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 [考题引领]
【例3】 (2018·全国卷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 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 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 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读图,完成 第(1)—(3)题。
(3)科学考察 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是_长__城__站,H是中 山站,I是昆仑站,J是_泰__山__站。
2.北极地区
(1)图中A是_白__令__海峡,B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C是北 冰洋,D是大西洋。
(2)国家:① _俄__罗__斯___,②美国,③ _加__拿__大__。 (3)E处建有我国的_黄__河__科考站。 (4)特征:主体是被浮冰覆盖的北冰洋,周围是亚洲、 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冻土区,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 丰富。
(4)生物:由于与其他大陆分离较早,因而动植物具有 古老性和特殊性,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5)资源:铀、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6)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于气候温暖湿润、交通运输 便利、开发较早的_东__南__沿__海__地区。
(7)农牧业: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被称为“__骑__在__羊__背__上__”的国家;墨累—达令盆地,农 业生产以小麦—牧羊为主,为典型的____混__合农业。
(3)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信息解读] 第(1)题,根据蒙特利尔气候资料可以看出,月 平均气温在0 ℃以下的有4个月(大约从12月至次年3月),故 选C。第(2)题,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有一水库,说明该 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冬季不易出现结冰现象。故 选B。第(3)题,凌汛是由于下游解冻晚或者冰冻早导致上游 来水被冰凌阻塞,而引起的河水漫溢甚至决堤。解决措施应 从疏通河道入手,破冰,使冰凌分散,拓宽河道皆可行。绿 化河堤,加深河道并没有解决冰凌阻塞河道的问题,不可行 ,故选C。
(3)气候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的热__带__雨__林__气候区, 也有广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
(4)河流: _亚__马__孙__河___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水量最大的 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 __巴__拿__马__运河在中美地峡最窄处 ,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5)自然资源丰富: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的_石__油___, 巴西的铁,智利、秘鲁的_铜__,巴西高原河流的_水__力___资源, 秘鲁附近的渔场,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等。
(3)巴西于2016年8月举办第31届夏季奥运会,届时将有大量 游客来到巴西,这将会给巴西的社会和文化带来哪些有利和不 利影响?
[信息解读] 第(1)题,巴西粮食种植面积占耕地的比重比中国 低,对比中国和巴西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就可以判断出, 巴西粮食单产不高,潜力较大。第(2)题,从图中数据,就可以 判断出巴西降水量1月和7月的差异。巴西大部分区域为热带草 原气候,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 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第(3)题,从有利和不利两个 角度回答,有利从促进交流角度看,不利从大量旅客来巴西, 会对巴西社会带来一定的压力角度来回答。
(8)工矿业:采矿业发达,为世界上重要的矿产出口 国,被称为“__坐__在__矿__车__上___”的国家。
【思考】 澳大利亚的人口为什么分布在东南沿海地 区?
[提示] ①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②临海、 交通便利。③开发历史悠久。
3.新西兰
(1)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澳大利亚东南,由_南__岛、 _北__岛两大岛屿组成,_北__岛是政治、经济中心。
一、北美—美国 1.北美地区
(1)地形——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科迪勒 拉山系
美洲板块
高原
多火山、地震 外力侵蚀
密西西比
冰川
(2)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和河流 ①五大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_苏__必__利__尔___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积仅次于里海, 居世界第二位。 ②河流: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等。密西西比河纵贯 美国,注入__墨__西__哥__湾___,是北美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 广、水量最大的水系。
A.沿岸流自南向北搬运泥沙 B.波浪不断侵蚀沿岸泥沙 C.波浪使泥沙平行海岸堆积 D.沿岸流提供丰富的泥沙
4.推测帕图斯湖( ) A.随时间变化面积越来越大 B.流域植被恢复可减缓沼泽化 C.径流增大湖泊深度也增加 D.渔民人工养殖可减缓沼泽化
【解析】 第3题,沿岸的洋流自北向南流,自北向南搬运泥 沙,A错误。潟湖是泥沙沉积的结果,海浪侵蚀的地形为海蚀 崖、海蚀柱等,B项错误。根据泥沙堆积的形状可以看出,泥 沙之所以平行于海岸堆积是波浪堆积的结果,C正确。泥沙是 河流自陆地挟带自海洋,D错误。故选C。第4题,因为沙坝的 阻挡作用,帕图斯湖受海洋影响小,受河流影响大,河流挟带 大量泥沙逐渐沉积在帕图斯湖,湖泊面积逐渐缩小,逐渐变浅 ,A、C错误。流域内植被恢复,河流含沙量小,泥沙沉积量 小,减缓沼泽化进程,B正确。渔民养殖有可能会导致生态环 境恶化,湖泊面积逐渐缩小,甚至消失,D错误。故选B。
[试题答案] (1)C (2)B (3)C
[考点突破] 1.北美地形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示意图
[对点演练] (2021·佛山调研)读某区域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十分炎热,冬季则较为寒冷 B.甲、乙两湖泊之间可以直接通航 C.图中P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 D.乳畜产品是图示湖泊附近的主要农产品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 )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作用是(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③密西西比河的作用 a.航运便利——密西西比河是美国内河交通的大动脉; b.水源、水能丰富。 (3)__温__带__大__陆__性__ 气候为主,没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 原气候。
2.美国
(1)地形区:图1中山脉阿,巴b拉.中契央亚大平原,c.落基山脉。 (2)气候:图1中d. ____________气候,e.亚热带季风性 湿润气候,f.温带海洋性温气带候大,陆g性.地中海气候。
[试题答案] (1)后备耕地数量大(可开垦土地面积广);单 产较低,农业技术发展潜力大。
(2)降水差异: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原因:1月 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 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3)有利:促进文化交流(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不利: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给当地 居民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二、拉丁美洲—巴西 1.拉丁美洲
(1) 范 围 : 美 国 以 南 的 美 洲 国 家 和 地 区 。 以 巴__拿__马___运__河_ 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__墨__西__哥___高原、中美地峡(中 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2)地形:北部为__墨__西__哥__高原;西部为_安__第__斯__山脉, 多火山、地震;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亚__马__孙__平原、 __巴__西____高原均为世界之最(面积最大)。
【答案】
考点二 南美洲与巴西 [考题引领]
【例2】 (2016·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 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 潜力巨大。
(1)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 力巨大的原因。
(2)据图2、图3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
(2)受西风带影响,形成了_温__带__海__洋__性__气候,自然环境优 美。
(3)经济发达,已经从农业为主转型为工业为主,出口羊 肉、粗羊毛、奶制品等。
四、两极地区 1.南极地区
(1)海陆位置 ①大洲:图中的A是南美洲,B是_非__洲__,C是大洋洲。 ② 大 洋 : 图 中 的 D 是 _大__西__洋___ , E 是 印 度 洋 , F 是 _太__平__洋___。 (2)自然环境 ①地形:以__高__原__为主,冰雪覆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大洲,有“__冰__雪__高__原___”之称。 ②气候: _酷__寒__、__烈__风__、__干__燥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