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格律诗八首》第二课时随堂训练 长春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格律诗八首
第二课时随堂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A. 归雁烽火簪子
B.啄春泥白沙提闻笛赋
C.凄凉烂柯人暂凭
D.折戟惶恐伶丁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 云脚
..低:雨前或雨后接近地面的云气。

B.翻.似烂柯人:反而
C.身世浮沉雨打萍
..共剪西窗烛:怎么能...:雨打浮萍,比喻自己一生坎坷。

D.何当
3.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自喻身世,表现出作者在仕途上所受的挫折,同时也倾吐了自己的心曲,表现了作者不甘心沉沦,始终都要为国家做贡献的坚强性格和高尚品质。

B. 《游山西村》这首诗是诗人蛰居山阴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表达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的喜爱之情。

C.《赤壁》这首咏史诗借助三国时英雄成败之事,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同时表达了对周瑜的赞美仰慕之情。

D.《过零丁洋》这首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4.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忧愁热,题面深藏碧伞中。

③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④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③⑤
5.按要求填空。

(1)《己亥杂诗》中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现相近意境的诗句是:。

(2)《赤壁》中反说史事,表示议论的语句是:
(3)《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的句子是:。

(4)《游山西村》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5)《夜雨寄北》一诗中表达作者想早日与亲人团聚的句子是:
(6)《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着新事物一定会取代旧事物哲理的句子是:
6.名著导读。

某校学生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

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
7.综合探究。

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凤凰中学八年级三班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调查探究活动。

假定你是被调查对象之一,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1)、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传统节日,并注明其具体时间(示例节日除外)
重阳节元旦节元宵节母亲节清明节
国庆节中秋节愚人节感恩节端午节
[示例]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2)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幅对联,或一条俗语
【示例】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春节和圣诞节,你更喜欢过哪个节日?为什么?
(4)面对部分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对传统节日愈来愈淡漠的情况,一些学者提出了“保卫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张。

对保护传统节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出一条。

二.阅读理解
(一)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是___代大诗人,字______,晚年又叫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
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

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5.默写一首课外写西湖的诗词。

(二)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对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辛苦遭逢起一经”,说的是自从中了进士,担任起重要国事之后,就为国事辛苦奔波,有无愧国家民族之意。

B.“身世浮沉雨打萍”,这是个比喻句,是说四年来没有一天安定,像雨中的浮萍,是承接"辛苦"一句的意思说的。

C.“惶恐滩头说惶恐”写的是在江西起兵奔赴浙江为解除临时国都杭州被困时的惊恐心情的,有为国担忧的意思在内。

D.“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现在我已被元军扣留、囚禁,绝无生还之路,只有留下诗句,表达对我国家民族的赤胆忠心,在史册上留名了。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请说说句中运用比喻的妙处。

3.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4.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三)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用诗句填空。

(1)本诗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一句是:
(2)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

(3)写作者主观心境的句子是:。

2.本诗的线索是,全诗句句紧扣“”字来写,因而主线突出又层次分明。

3.全诗描绘和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4.本诗立意新巧,寓含哲理,尤其是“”
两句
请对这两句略作赏析。

三.写作
请以“师生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文章不少于600字。

第二课时随堂训练
一.
1.D
2.D
3.C
4.C
5.(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

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

(仅供参考)
7.(1)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2)略;(3)略;(4)答案示例:①加大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

②加大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力度,将一些重要且有影响的传统节日纳入法定保护范围。

③坚持继承、发展、改造、创新并重的原则,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适当融入现代元素,使其更加人文化、生活化。

二.(一)
1.《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乐天香山居士
2.诗人行踪早春喜悦三四颈对偶
3.D
4.C
5.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 1.C
2.此处的比喻生动的写出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凄凉之景"风飘絮"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则是文天祥凄惨的政治生涯的写照。

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尽全力挽救然而不幸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苦的心情。

3.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三)
1.(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游踪,“游”
3.本文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家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作者对于农村生活的喜爱。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赏析:这两句诗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

“山重水复”写地形复杂、变化无穷,“疑”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

这两句现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难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三.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