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挡土墙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筋挡土墙设计
拟在某黄土地区的二级公路上修建一座路堤式加筋挡土墙。
据调查,挡土墙不受浸水影响,以确定挡土墙全长为60m ,沉降缝间距采用20m ,挡土墙高度12m ,顶部填土0.6m ,其计算断面见图1。
图1 加筋土挡墙计算断面 已知各项计算资料汇列如下: (1)路基宽度为12m ,路面宽9m 。
(2)活载标准为公路—Ⅱ级。
(3)面板为1m ×0.8m 十字型混凝土板,板厚20cm ,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4)筋带采用聚丙烯土工带,带宽为18mm ,厚1mm ,容许拉应力
[]=L σ50Mpa ,似摩擦系数
4.0=*f 。
(5)筋带节点的水平间距m S x 42.0=,垂直间距m S y 4.0=。
(6)填料为黄土,容重31/20m KN =γ,内摩擦角 25=ϕ,粘聚力kPa c 50=,计算内摩擦角 30=ϕ。
(7)地基为老黄土,容重3/22m KN =γ,内摩擦角 30=ϕ,粘聚力kPa c 55=,地基容许承载力k P a 500][0=σ,基底摩擦系数4.0=μ。
(8)墙顶和墙后填料与加筋体填料相同。
试按荷载组合I 进行结构计算。
计算如下:
1.计算加筋体上填土重力的等代土层厚度h 2
由图1可知,H=12m ,b b =0.5m ,m=1.5,H ’=0.6m , 因为:
m H m b H m b 6.067.3)5.06(5
.11
)2(1'=>=-⨯=- 所以取h 2= H ’=0.6m 2.计算车辆等代土层厚度h 0 (1)计算车辆荷载布置长度L
已知车辆荷载公路—Ⅱ级的前后轴距加一个车轮接地长度总和为L 0=13m ,得:m L 62.2030tan )126.02(13=+⨯+=
因L 大于15m ,取扩散长度L=15m 。
(2)计算荷载布置宽度B 0
根据规范要求,挡土墙在进行内部
稳定计算时,应首先判断活动区是否进入路基宽度,据此决定B 0的取值。
车辆荷载横向布置图见图2,破裂面距加筋体顶部面板的水平距离为 3.6m ,已进入路基
内2.2m ,进入路面内0.7m ,可布置一侧 图2 车辆荷载横向布置图见图 重车车轮。
①按活动区宽度布置汽车荷载求)
1(0h
由图2知,∑==kN kN G 2752/550,m B 2.20=,L=15m ,31/20m KN =γ,得:
m L
B G h 42.015
2.220275
0)1(0=⨯⨯=
=
∑γ
②按路基全宽布置汽车荷载求)
2(0h
因路面宽为9m ,横向可布置三辆重车,则
∑⨯=kN G 5503,m B 120
=,L=15m ,31
/20m KN =γ
,得:
m L
B G h
46.015
1220550
30)2(0
=⨯⨯⨯=
=∑γ
③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30—2004)的方法求)
3(0h
因墙高为12m ,大于10m ,所以取q=10kN/m 2,得:
m q
h 5.020
10
)3(0==
=
γ
因)3(0h >)2(0h >)
1(0h ,故取h 0=0.5m ,此时Lc=B 0=12m ,且沿全路基宽布置三
行车队。
3.筋带所受拉力计算
参见图3、4,计算列表进行。
对于车辆荷载的扩散应力ai σ、扩散宽度
ci L 、拉力T i 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
⎪⎭
⎪
⎬⎫
≤=>=)(0
)(01di oi ai di oi ci
c
ai l l l l L L h σγσ
⎪
⎭
⎪⎬
⎫
>+++
+=≤+++=)2(2
)
()2(''''c i i c c ci c i i
c ci b H h h H b L L b H h h H L L y
x ai i i ai fi hi i S S h h K T T T T )(221σγγ++=++=⎪⎭
⎪
⎬⎫
≥=<+-=)6()6(6
)61(0m h K K m h h
K h K K i a
i i i
a i i 图3 内部稳定计算图示
其中ϕsi n 10-=K ,)2/45(tan 2ϕ-= a K ;以第1层为例:h i =0.2m ,494.0=i K , L c i =12.8m ,312/20m KN ==γγ,kPa ai 37.9=σ,Ti=2.11kPa ,其它层依此类推。
4.筋带断面积计算
已知筋带容许拉应力MP a L 50][=σ,筋带厚度为1mm ,查表得当荷载组
合
I 时,筋带容许拉应力提高系数K=1,由公式计算得筋带断面积,最后取为偶数条。
如第1层得断面积为:
[]23112.42501211010mm K T A L =⨯=⨯=σ
条434.218
12.421111≈=⨯==
b t A N 5.筋带长度计算 图4 荷载传递及影响范围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各层筋带一个节点处在活动区、锚固区的长度及该结点的总长。
⎪⎭
⎪⎬⎫≤<-=
≤<=)(tan )()0(3.011H h H h H L H h H
L i i oi i oi θ
,245ϕθ+=
,⎪⎭⎪⎬⎫
-=+=212)245tan(3.0H H H H H ϕ *
+=
f
h h b T K L i i i
f ei )(2][221γγ, oi ei i L L L +=
以第1层为例:h i =0.2m ,T i =2.11kPa ,筋带总宽度b i =0.072m ,似摩擦系数4.0=*f , 抗拔安全系数(荷载组合I )2][=f K
m f h h b T K L i i i
f ei 58.44
.0)124(072.0211
.22)(2][221=⨯+⨯⨯⨯=
+=
*
γγ
则筋带总长为:
L1= L oi + L ei =0.3×12+4.58=8.18m<0.7H=8.4m 初步取L 1=0.7H=8.4m ≈9m
第30层筋带总长为:L 30=0.57<0.4H=4.8m,初步取L 30=5m 。
其余各层计算过程省略。
6.基底底面地基应力验算
按规范规定,当对路堤式加筋挡土墙进行外部稳定性验算时,B0的取值及等代土层厚度h0布置的范围为路基全宽,加筋体上填土重力的影响按填土几何尺寸计算。
经试算,加筋体底部宽度5m ,难以满足外部稳定性要求,因此取该加
筋
体为矩形断面,及上下均为9m (调整后的抗拔稳定系数,此时K f 远大于[K f ])。
地基应力验算见图5所示。
(1)基底面上的垂直力N 由图5可得:
m kN W /76.13320)6.05.0()4.19(1=⨯+⨯-= m kN W /4.5205.06.09.02=⨯⨯⨯=
m kN W /2160201293=⨯⨯=
m kN W W W N /16.2299321=++=
(2)墙背AB 上水平土压力E 图5 地基应力验算 路基顶面A 点的水平应力:k P a H A 86.1)2/3045(tan 5.0202=-⨯⨯= σ 基底面B 点水平应力:k P a H B 78.85)2/3045(tan )126.05.0(202=-⨯++⨯= σ 所以,m kN E /12.5522
1
6.1292.836.1286.1=⨯
⨯+⨯= (3)求各力对基底重心O 点的力矩
m kN x W M ⋅=⨯==63.797.076.113111,m kN x W M ⋅=⨯==36.184.34.5222 03=M ,m kN M E ⋅=⨯=68.2368
29.414.552 所以,m kN M M M M M E ⋅=--+=41.2307312 (4)地基应力计算
⎪
⎪⎭
⎪⎪
⎬
⎫
-=
+=∑∑)61()61(min max L e L N
L e L
N σσ,∑∑∑--=N M M L e y 02 kPa 39.426941
.23076916.22992
max =⨯+=σ kPa 54.84941.23076916.22992
min
=⨯-=σ
因][0max σσ<,0min >σ,所以,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7.基底抗滑移稳定验算
查表,荷载组合为I 时,要求的基底滑移稳定系数[Kc]=1.3,又已知基
底
摩擦系数4.0=μ。
由前项计算得:
垂直合力m kN N /6.22562028.06.716.2299=⨯⨯-= 水平合力m kN E T /14.552== 由公式得:3.1][63.114
.5524
.06.2256=>=⨯=
+=
∑∑c c K T
cL
N K μ
所以,基底抗滑移稳定性满足要求。
8.抗倾覆稳定验算
见图6,作用于墙体的力系与基底滑移验算时相同。
查表,荷载组合为I 时,要求的抗倾覆稳定系数[K
0]=1.5。
(1)求各力对墙趾O 点的力矩
m kN M ⋅=⨯⨯⨯-=24.4742.5)206.75.076.133(1 m kN M ⋅=⨯=94.51.14.52
m kN M ⋅=⨯=97204.521603 m kN M E ⋅=⨯=68.236829.414.552
(2)由公式得: 图6 抗倾覆稳定计算图
5.1][31.403
210
0=>=++=
=
∑∑K M M M M M
M
K E
y
所以,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
9.整体滑动稳定验算
见图7,按以下公式验算,由经验得知,再采用圆弧滑动面假定时,最不利位置通常出现在图7所示的XOY 象限内,但具体位置需试算确定。
一般可划分网格,以若干交点为圆心做相应的圆弧滑动验算求稳定系数K S ,与要求的稳定系数[Ks]比较判断其稳定性,组合荷载I 时[Ks]=1.25。
整体抗滑稳定系数为:∑∑+=
i
i
i i i i
i
s a
W a W L
c K s i n )
t a n c o s (ϕ
本例仅对图7中圆心位置(O )情况下的一种圆弧滑动面给出了验算示例,如下:
图7 整体稳定性验算 计算各土条得:
∑=+=+kN a a W L c i
i
i
i
i 15.387093.193525.1934)tan cos (
∑=kN a
W i
i
06.1412sin
25.1][74.206
.141215
.3870sin )
tan cos (=>==
+=
∑∑S i
i
i i i i
i
s
K a
W a W L c K ϕ
验算结果表明:当滑动圆心在O 点,R=15.72时,Ks>[Ks],在此种情况下整体滑移稳定性满足要求。
10.面板厚度计算
已知:Sx=0.42m ,Sy=0.4m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时,混凝土容许弯拉应力为MP a wl 805.07.015.1][=⨯=σ;查表得混凝土容许应力提高系数K=1.
在本算例中,因桥高不大,全墙取同一面板厚度。
以最大墙高处(底层)威力计算如下:
面板视为承受均布荷载的简支梁,由公式计算最大弯矩:
a K M t wl ][60max σ=
,⎪⎪
⎭
⎪⎪
⎬⎫==
y x i i x i S S T q S q M 75.08
12max
230/51.634.042.022
.1475.0m kN q =⨯⨯=
m kN M ⋅=⨯=4.18
42
.05.63max 30
面板厚度为:cm t 2.164
.0805.014
.160=⨯⨯⨯=
根据实践经验取板厚20cm ,略大于计算厚度,故可满足强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