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舌战群儒习题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诸葛亮舌战群儒》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诸葛亮舌战群儒》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a74ac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4.png)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诸葛亮舌战群儒》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小题。
诸葛亮舌战群儒(节选)罗贯中①却说鲁肃、孔明辞了玄德、刘琦,登舟望柴桑郡来。
及船到岸,肃请孔明于馆驿中暂歇,先自往见孙权。
权正聚文武于堂上议事,闻鲁肃回,急召入,将曹操檄文示肃曰:“诸人议论,大失孤望。
”肃曰:“肃至江夏,引诸葛瑾之弟诸葛亮在此,主公可问之,便知虚实。
”权曰:“卧龙先生在此乎?”肃曰:“现在馆驿中安歇。
”权曰:“今日天晚,且未相见。
来日聚文武于帐下,先教见我江东英俊,然后升堂议事。
”肃领命而去。
②肃乃引孔明至幕下。
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
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
施礼已毕,坐于客位。
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
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
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
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
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
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
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
”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
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
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
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
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
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的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
诸葛亮舌战群儒练习题答案
![诸葛亮舌战群儒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eae6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9.png)
诸葛亮舌战群儒练习题答案诸葛亮舌战群儒练习题答案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被誉为智者之王,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在战争和政治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其中,他与群儒的舌战堪称经典之战。
本文将为您揭示诸葛亮舌战群儒练习题的答案,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场智慧之争。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场舌战的背景。
当时,刘备带领蜀军北伐,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为了解决军粮问题,他派遣诸葛亮去向当地的群儒请教。
然而,这些群儒却对诸葛亮提出了一系列的难题,试图考验他的智慧和学识。
第一个问题是:“天地之间,有什么东西最重要?”诸葛亮回答:“人心最重要。
”他解释道,天地万物都是由人来管理和利用的,没有人的支持和努力,一切都是空谈。
因此,人心是最重要的,只有稳定和团结的人心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个问题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诸葛亮回答:“大道至简。
”他指出,人生最高境界不在于追求繁杂和复杂,而是要追求简单和纯粹。
只有在简单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第三个问题是:“什么是最重要的财富?”诸葛亮回答:“知识是最重要的财富。
”他认为,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和取得成功。
没有知识,人们就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和追求更好的生活。
第四个问题是:“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领袖?”诸葛亮回答:“谦虚和勤奋是成为真正领袖的关键。
”他强调,一个真正的领袖应该谦虚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勤奋努力地工作。
只有这样,他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成为一个真正的领袖。
通过这场舌战,诸葛亮不仅回答了群儒们的问题,还向他们展示了自己的卓越智慧和学识。
他的回答简洁明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他用自己的言辞和思想征服了群儒,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赞赏。
这场舌战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心、大道至简、知识和谦虚勤奋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三国演义》41-60回检测及答案-周玉芬
![《三国演义》41-60回检测及答案-周玉芬](https://img.taocdn.com/s3/m/c50dad5d0722192e4536f690.png)
一、填空1.曹仁兵败新野,曹操怒发三军至新野下寨欲取樊城,刘晔建议派去招降刘备。
2.刘备携民来到襄阳城下,刘琮拒绝刘备入城,开城门放吊桥欲让刘皇叔领兵入城。
刘备不愿入襄阳,只好前往江陵。
3.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到,赵云得援助,顺利将阿斗送到刘备手中。
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孔明、刘琦来接应刘备,刘备大喜,合为一处,商议破曹之策。
留下关羽引五千军守夏口。
刘备、孔明、刘琦共投江夏。
()订正:2.判断:孙权想借曹刘大战之机夺取荆州城.因荆州不仅地势险固,而且土地富饶物产丰富。
孙权派鲁肃到江夏,借吊唁刘表为名见到了刘备和孔明。
孔明请求鲁肃带他前往江东商议孙刘联盟之事。
()订正:三、简答题1.请简述刘备携民渡江的情节。
(第41回)(这是最能体现刘备明君“仁德”之心的事例)答:火烧新野后,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备被迫向襄阳撤退,新野、樊城之民“虽死,亦愿随使君!”(1分)于是,刘备不顾众将反对,坚持认为“。
今人归我,奈何弃之?”(1分)他沿途收留难民,扶老携幼,含辛茹苦,上演了“携民南行”的悲壮一幕。
(1分)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结果很快被曹操的大军追上(1分)。
但也因此,刘备赢得了民心。
(1分)2.赵子龙单骑救主(第41回)答:刘备撤向江陵时,将一家老小托付赵云。
(1分)混战之中,赵云不见了刘备的夫人公子,单枪匹马去寻找,在逃难百姓中寻得甘夫人,送至长坂坡(1分);在枯井旁寻得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为存子嗣,而死,赵云推倒土墙掩盖枯井。
(1分)赵云独自一人,怀抱阿斗,进出,左右冲杀,连斩了曹操五十多员大将。
(1分)在景山顶上望见,急问左右是谁,当得知是赵云时,感叹说:“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赵云因此得以杀出重围。
(1分)3.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第41、42回答:曹操十万大军进攻荆州,刘备带领几千士兵和数万百姓南逃,赵云负责保护刘备家小。
(1分)曹军四下涌来,赵云把刘备小儿子阿斗裹在怀中,出生入死,终于杀出重围,回到刘备身边。
诸葛亮舌战群儒习题
![诸葛亮舌战群儒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2eefb26137ee06eff91890.png)
诸葛亮舌战群儒习题一、填空题1、《诸葛亮舌战群儒》选自,作者。
答案:《三国演义》,罗贯中难度:1知识点:大学语文 /文体知识2、《诸葛亮舌战群儒》中作者通过舌战,塑造了一位智慧之星。
答案:诸葛亮难度:1知识点:大学语文 /课文理解3、《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着重写了诸葛亮与、、等人的舌战。
答案;张昭,虞翻,步骘难度;2知识点:大学语文 /课文理解4、诸葛亮为联合,共抗,奉命出使东吴。
答案:孙权,曹操难度:2知识点:大学语文 /课文理解5、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
答案:小说家、戏曲家难度:1知识点:大学语文 /文体知识6、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除了《三国演义》外,还有、等。
答案:@《隋唐志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难度:1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二、选择题1.《三国演义》是一部:A:文言长篇小说B:记实小说C:长篇章回小说D:心理小说答案:C难度:2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作家作品知识2.罗贯中文学创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是:A:《隋唐志传》B:《残唐五代史演义》C:《三遂平妖传》D:《三国演义》答案:D难度:1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作家作品知识3.罗贯中是:A:元末明初小说家B:元末明初小说家、戏剧家C:元末明初戏剧家C:清初小说家答案:B难度:1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作家作品知识4.《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主辩人物是:A:孙权B:孔明C:张昭D:曹操答案:B难度:1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三、词语解释1.须臾..,权起更衣,鲁肃随于权后。
答案:片刻,一会儿。
难度:1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语言知识2.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
答案:形容笑声。
难度:1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语言知识3.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
答案:疑惑不定,三心二意。
难度:1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语言知识4.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舌战群儒》同步练习 鄂教版(通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舌战群儒》同步练习 鄂教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12e65757f18583d048645912.png)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舌战群儒》同步练习及答案[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1.注音。
佞()剿()翳()衽()樊()疴()羸()胄()莘()弇()骘()屦()2.根据拼写汉字。
kuāng()扶 cuàn()逆杀lù() jī()考 hàn()墨3.解释词语,并用词造句。
(1)稽考——造句:(2)器宇轩昂——造句:(3)寻章摘句——造句:4.揣摩语言:体味下列句子的含义和情感。
(1)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
(2)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
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5.文学常识填空。
(1)《舌战群儒》选自《》第回。
《三国演义》是《》的简称。
“三国志演义”的意思是。
“三国”指历史上的、、。
(2)作者,原名,字,别号。
末初杰出的古典家,他把推向成熟阶段。
(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隆中后为刘备献的第一条计是什么?你还知道其它展现诸葛亮杰出谋略的三国故事吗?请将情节名称写在下面。
(3分)(山东高青县中考题)出隆中后献的第一计:(1分)其他的谋略故事情节名称:(2分)(4)根据提供的相关事件,在横线上填入人物姓名。
(选做两题)(4分) (浙江绍兴中考题)①雪夜上梁山《水浒》②大战流沙河《西游记》③舌战群儒《三国演义》[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籍……(一)课内精读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
若不待气脉和缓,便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
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危羸已极之时也。
赤壁之战汇总
![赤壁之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a9383a0d1f34693daef3e82.png)
赤壁之战汇总舌战群儒+智激孙权+智激周瑜(精)前因:1.曹操大军南下,败刘备,降刘琮,尽得荆州,声势大振。
2.曹操采用荀攸之计,一方面驰檄劝降孙权,另一方面军队号称百万,沿江而来。
3.东吴谋士大多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
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便以给刘表吊丧的名义前往江夏,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4.刘备与诸葛亮商议也认为,曹操势大,急难抵御,欲结孙权以为应援。
经过:1.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东吴的谋士如张昭、虞翻等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2.智激孙权:诸葛亮以曹操兵多将广为由,激孙权投降,后又以破曹之策坦诚相告,使孙权决意兴兵。
3.智激周瑜:诸葛亮故意提及曹操建铜雀台,垂涎二乔美色之事,建议献二乔以退曹军,周瑜大受刺激,当即表态起兵抗曹。
结果:1.最终孙权下定决心,连刘抗曹。
2.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聚铁山断粮:1.诸葛亮提议周瑜前去开解孙权,坚定其抗曹之心。
2.面对周瑜派来劝降的兄长诸葛瑾,不为所动,反劝诸葛瑾投靠刘备。
周瑜遂有杀诸葛亮之心。
3.周瑜故意派遣诸葛亮前去聚铁山断曹操粮草,欲借曹操之手除掉诸葛亮。
诸葛亮欣然领命,面无难色。
4.鲁肃前往慰问,诸葛亮使用激将法,说周瑜只能水战,激得周瑜要亲自去断曹操粮道。
5.待鲁肃再来通报,诸葛亮揭穿周瑜的阴谋,指出周瑜气量狭小,并希望周瑜以大局为重,不要相互谋害。
最后指出水战才是克敌正道,告诫周瑜不要逞一时之强。
6.周瑜听闻,认为诸葛亮见识超群,愈发想要除之而后快,只是碍于当前局面,暂时压下杀诸葛亮之心。
三江口之战:1.曹操大军南下,号称百万,进攻东吴。
2.孙权决定联刘抗曹,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统领水军。
3.曹操遣使送书至周瑜处,言辞傲慢,周瑜将书扯碎,斩使示威,并派甘宁等进攻曹军。
4.曹操命蔡瑁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先锋,于三江口与吴军对垒。
5.吴军利用曹军不善水战,操练不熟,以少胜多,初战告捷,士气大振。
舌战群儒 阅读训练题
![舌战群儒 阅读训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9a7ca13169a4517623a34a.png)
【小学五年级阅读训练题:《诸葛亮舌战群儒》】肃乃引孔明至幕下。
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
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
施礼已毕,坐于客位。
张昭等见孔明半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
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
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
今一旦已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
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
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
刘琮孺子,听信妄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
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
”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
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
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
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虎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
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
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腔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
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
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
此正如病势羸已极之时也。
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舌战群儒》同步练习 鄂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舌战群儒》同步练习 鄂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5dcf948bd64783e09122be5.png)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舌战群儒》同步练习及答案[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1.注音。
佞()剿()翳()衽()樊()疴()羸()胄()莘()弇()骘()屦()2.根据拼写汉字。
kuāng()扶 cuàn()逆杀lù() jī()考 hàn()墨3.解释词语,并用词造句。
(1)稽考——造句:(2)器宇轩昂——造句:(3)寻章摘句——造句:4.揣摩语言:体味下列句子的含义和情感。
(1)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
(2)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
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5.文学常识填空。
(1)《舌战群儒》选自《》第回。
《三国演义》是《》的简称。
“三国志演义”的意思是。
“三国”指历史上的、、。
(2)作者,原名,字,别号。
末初杰出的古典家,他把推向成熟阶段。
(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隆中后为刘备献的第一条计是什么?你还知道其它展现诸葛亮杰出谋略的三国故事吗?请将情节名称写在下面。
(3分)(山东高青县中考题)出隆中后献的第一计:(1分)其他的谋略故事情节名称:(2分)(4)根据提供的相关事件,在横线上填入人物姓名。
(选做两题)(4分) (浙江绍兴中考题)①雪夜上梁山《水浒》②大战流沙河《西游记》③舌战群儒《三国演义》[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籍……(一)课内精读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
若不待气脉和缓,便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
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危羸已极之时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3 三顾茅庐》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3 三顾茅庐》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0bcdcca32d7375a5178021.png)
《23 三顾茅庐》同步练习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殆.尽(tái) 箪.食(dān) 金帛.(bó)B.倾颓.(tuí) 沔.水(gài) 存恤.(xù)C.纶.巾(lún) 鹤氅.(chǎng) 甲胄.(zhòu)D.昼寝.(qǐn) 晋谒.(yè) 诸戎.(róng)鄙.贱(bǐ)彝.族(yí)愧赧.(nǎn) 霸.业(bà)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缚将应诺隆中饶幸B.仰卧傲慢疏懒鼎足C.教诲戮举愚鲁赐教D.造逆沃野茅塞骋礼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2)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 )(3)是殆天所以资.将军( )(4)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对诸葛亮“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的外貌描写,是为了表现诸葛亮的超凡脱俗、不问世事的清高气质。
B.刘备自称“汉室末胄”,是因为他是孝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
按宗谱,刘备是汉献帝之叔,故世称“刘皇叔”。
C.诸葛亮说“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其中“美玉”指司马徽、徐庶等人,“顽石”指自己,此是他自谦之辞。
D.曹操“克绍”的关键战役是官渡之战,其中袁绍谋士许攸的归降,在曹操扭转战局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印证了“抑亦人谋也”。
5.填空。
(1)《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小说, 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的兴衰过程。
作者, (朝代)小说家。
(2)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当时曹军八十万死伤大半,曹操率残部狼狈逃跑,到乌林口被赵云截杀,又中张飞埋伏, 几近全军覆没,眼看过了就能逃出重围,可又遭遇武艺高强的关羽。
绝望的曹操只好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当年曹操对他的恩义,违诸葛亮军令放过了曹操。
诸葛亮舌战群儒
![诸葛亮舌战群儒](https://img.taocdn.com/s3/m/4897fe56af1ffc4ffe47ace8.png)
诸葛亮舌战群儒(上•第1段)鲁肃携诸葛孔明返回江东,没想到孙权并未即刻召见,而是着人安顿孔明在驿馆歇息了一晚。
这晚,鲁肃躺在榻上,翻过身来,忧虑江东的前景;翻过身去,又琢磨孙权的心思,彻夜辗转难眠,第二日不免有些憔悴。
来到驿馆,却见那诸葛孔明神清气爽,精神焕发。
鲁肃半是客套,半是好奇,笑问道:“先生昨晚安歇得可好啊?”“甚好,甚好,亮一夜安睡,至天明方醒。
”鲁肃心下嘀咕,“身负如此重任,尚能饱睡安眠,这诸葛孔明……果非寻常之人可比。
”这时,一个一身劲装的黝黑少年,走到廊下深施一礼,“将军请诸葛先生前去一会。
”“幸蒙将军召见,亮即刻前往。
”二人跟着少年一路兜兜转转,来到了江东议事堂前,鲁肃还是有些不放心,低声嘱咐:“先生万不可将曹操兵多将广一事透露半个字。
切记切记。
”“不须子敬叮咛,亮自有对答之语。
”议事堂,是江东文武升堂议事之所在。
此堂宏伟阔大,非比寻常,踏入其中,只觉巍峨高耸,气象森严。
但在堂中等待二人的,却不是孙权。
鲁肃在门口放眼一观,只见堂中有二十余人,大袖舒卷,峨冠博带,神色肃穆,目不斜视,巍巍然端坐成两列。
江东饱学之士今日济济一堂。
这些平日里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们,此刻儒雅彬彬之中,竟凛然有些武威,仿佛布下了精妙的阵法,只等这位诸葛先生踏入其中了。
今日的议事堂,学识将变成铠甲,口舌化为利刃,一场不动刀兵的战役,将要在谈笑间发动。
鲁肃顿时明白了主公的用意,便是要用江东才俊,试一试诸葛孔明是否真的身怀绝学,也借着诸葛孔明去说服江东才俊。
若孔明得胜,便可面见孙权;若孔明失败,这场苦心谋划的两军联合之计,怕是要胎死腹中了。
思及此处,鲁肃暗暗捏了一把冷汗。
瞥一眼身边的孔明,却见他丰神飘洒,神态自若。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3 舌战群儒练习 鄂教版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3 舌战群儒练习 鄂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2525bea26925c52dc5bf5b.png)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3 舌战群儒练习鄂教版1、本文出自 ,作者,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2、诸葛亮舌战东吴哪些“儒”?内容是什么?舌战结果如何?3、在课文第一段中用横线勾画出张昭的语言,仔细读这部分文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张昭的话中有哪几个关键意思?②请你揣测一下,作为有东吴第一谋士的代表之称的张昭,他是怎么想的?③鲁迅曾经在谈到作品里的人物对话时写道:“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摸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象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从张昭的语言中,你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的张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的张昭。
实用文档一个的诸葛亮。
做人东爷六十多岁了,还没有找到嫡传弟子,祖传的宝贵医学经典也就只好束之高阁。
东爷膝下无嗣。
但小镇方圆几里的人们却对东爷赞叹至极。
无论五更半夜,刮风下雨,只要喊东爷出诊,东爷从不拒绝。
东爷与人交往,常常借的浅还的满,东爷从医多年,从没让人说个“孬”字。
但东爷却遇上一件使他终生都感到耻辱的事。
那天下着毛毛细雨,东爷从茅山坳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回来,趔趄中途,碰见实用文档一个壮汉躺在田埂上,鼻翼翕动,昏厥不醒。
东爷掐脉一探,得知此汉患有急病,遂给他喂药扎针,摆治一番。
俄顷,便有一缕幽幽气息自壮汉的口鼻中徐徐呼出。
壮汉醒过来了,却一口咬定东爷拿走了他兜里的钱。
东爷面色苍白,结结巴巴:“我救了你,还会拿你的钱吗?”壮汉说:“鬼知道你打的啥主意,也许见财忘义呗!”东爷讷讷:“我干了一辈子医……”壮汉说:“干了一辈子医,就能说明你是个好人?”东爷语塞,情急中倒翻药箱,解开衣扣,让壮汉搜查。
壮汉两手一摊:“哼,一人藏东西,十人难找。
那可是我全家人的口粮钱呐!”东爷义愤填膺,掉头便走。
可是壮汉仍尾随不放,到了东爷的诊所里又哭又嚷。
人们议论纷纷。
壮汉一把鼻涕一把泪:“没有的事我能无中生有吗?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你能坐在他心窝里保证他没干吗?”人们都无话可说。
三国演义43至48章问题答案解析
![三国演义43至48章问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24c51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f.png)
三国演义43至48章问题答案解析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1、诸葛亮舌战群儒(这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外交故事。
)在曹操拥兵南下的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意在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抵抗曹操。
在东吴的朝堂上,诸葛亮沉着冷静,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军事实力,以雄辩的口才舌战群儒,有力批驳了东吴儒生的“降曹”论,并最终智激孙权周瑜,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
(125字)2、智激孙权鲁肃劝告诸葛不要说曹操兵多将广,以免孙权丧失战斗决心。
诸葛亮见孙权时觉此人不同常人,可激不可说,故意夸大其词,说曹操势力强大,藐视孙权,劝孙权降曹。
接着又说道刘备乃当时英雄,无论如何都不会降曹,用这种方法激孙权。
为促进孙刘联盟创造了条件。
(119字)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智激周瑜孙权虽然有心抗曹,但仍心怀犹豫,吴国太告诉孙权外事问周瑜,便诏周瑜回来商议。
鲁肃带诸葛见周瑜,诸葛亮假装不知道小乔是周瑜的夫人,引曹操的《铜雀台赋》为据,建议东吴献出大小乔两位美女,以使曹操退兵。
从而使周瑜暴露出真实的抗曹意愿,最终促成孙刘联盟。
(123字)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简述周瑜的反间计(或“蒋干盗书”“蒋干中计”)赤壁之战前,蒋干自告奋勇,充当曹操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
周瑜正担心新降曹的蔡瑁和张允助曹训练水军,便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接待蒋干,并佯醉与蒋干同床酣睡,诱导蒋干盗走事先伪造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
急于立功的蒋干和生性多疑的曹操果然中计,蔡张被杀,周瑜反间计大获成功。
(137字)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1、请简述苦肉计曹操连接失利,派蔡瑁族弟蔡中、蔡和诈降东吴,周瑜将计就计。
为了实施火攻曹军的战略,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
黄盖夜见周瑜,愿行此计。
他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计时,故意大唱反调。
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
随后黄盖诈言降曹,曹操上当。
最后黄盖顺东南风率船纵火冲入曹操水寨,火烧赤壁,立下大功。
诸葛亮舌战群儒习题
![诸葛亮舌战群儒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3e016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5.png)
诸葛亮舌战群儒习题诸葛亮,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之一。
作为刘备的谋士,他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诸葛亮不仅才智过人,而且以其出色的辩才和舌辩能力在政治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在历史上记载了一次诸葛亮与群儒的舌战,这次舌战被称为“诸葛亮舌战群儒习题”。
此次辩论发生在诸葛亮为蜀汉政权选定人才的过程中。
他向一群久负盛名的儒家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问题,选择那些最具才华和能力的人来辅佐刘备。
这一舌战的背景是诸葛亮正致力于建立起稳定、强大的政权。
他深知,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有刘备这样的领袖外,还需要一群出色的人才来协助他们。
因此,他决定通过舌战的方式选拔人才。
诸葛亮首先向群儒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伦理的问题。
他询问他们对于君王的判断标准,以及什么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
他希望通过这些问题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智慧。
然后,诸葛亮转向了政治和军事方面的问题。
他询问儒家学者们对于治理国家和指挥军队的方法和原则。
他希望发现那些既理论上有深刻见解又能在实践中有所成就的人才。
在舌战中,诸葛亮展现出了他深厚的知识和辩论能力。
他能够准确把握问题的关键点,以及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运用自己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加上对时事政治的敏锐洞察力,成功地筛选出一群人才。
最终,诸葛亮通过这次舌战选中了一批出色的人才,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些人才中既有政治家,也有军事家,还有文化名人。
他们共同努力,帮助刘备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目标。
这次“诸葛亮舌战群儒习题”不仅展现了诸葛亮卓越的智慧和辩才,也彰显了他对于人才选拔的独到见解。
他相信只有选定了真正有能力和才干的人,才能够为国家的繁荣做出有效的贡献。
总的来说,“诸葛亮舌战群儒习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辩论活动。
通过这次辩论,不仅获得了为蜀汉政权精心选拔的宝贵人才,也进一步彰显了诸葛亮作为谋士的卓越才能。
这个舌战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典范之一。
《舌战群儒》精题精练(含答案)
![《舌战群儒》精题精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ec17b8dd88d0d233d46a36.png)
16舌战群儒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
器宇轩昂:⑵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寻章摘句:⑶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皓首穷经:⑷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
佞言:2、本文选自,作者,(时代)杰出小说家。
3、根据课文内容填表。
4、在张昭看来,孔明是怎样的一个人?5、说说下面句子表达出的情感。
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计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
二、同步解读肃乃引孔明至幕下。
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
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
施礼已毕,坐于客位。
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
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
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卷席荆襄。
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
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
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
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
”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
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
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
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
《舌战群儒》每课一练 鄂教版八下 (含答案)
![《舌战群儒》每课一练 鄂教版八下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18621e16fc700abb68fc3a.png)
《舌战群儒》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领会文中人物语言,理解其个性特点。
2、掌握文中人物对话以及举止、神态的描写,体会它们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领悟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魅力。
作者介绍:罗贯中,1330—1400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
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
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
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
有关资料:《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
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
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
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
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
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以下哪位人物不在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群儒之列?_百万英雄题库答案大全
![以下哪位人物不在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群儒之列?_百万英雄题库答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b0fcffa58f5f61fb6366627.png)
16592以下哪位人物不在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群儒之列?_百万英雄题库
答案大全
小编为大家送上百万英雄1月16日题目,最近十分火爆的百万可算是赚足了人气,这档全民互动答题节目也算是良心了,无门槛拼知识就可以获得奖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答题小编给大家汇总了百万英雄的题库以及答案大全还有一系列常见问题解答跟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7、以下哪位人物不在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群儒之列?
正确答案:顾雍
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
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汉末至三国时吴国重臣。
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县长,历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
后为会稽郡丞,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
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
后迁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
黄武四年(225年),改任太常。
同年升任丞相、平尚书事,进封醴陵侯。
他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
赤乌六年(243年),顾雍去世,年七十六。
孙权素服临吊,赐谥“肃”。
《唐会要》将顾雍等八人评为“魏晋八君子”。
- 1 -。
诸葛亮舌战群儒习题知识分享
![诸葛亮舌战群儒习题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98d8ce3527284b73f342503f.png)
诸葛亮舌战群儒习题诸葛亮舌战群儒习题一、填空题1、《诸葛亮舌战群儒》选自,作者。
答案:《三国演义》,罗贯中难度:1知识点:大学语文 /文体知识2、《诸葛亮舌战群儒》中作者通过舌战,塑造了一位智慧之星。
答案:诸葛亮难度:1知识点:大学语文 /课文理解3、《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着重写了诸葛亮与、、等人的舌战。
答案;张昭,虞翻,步骘难度;2知识点:大学语文 /课文理解4、诸葛亮为联合,共抗,奉命出使东吴。
答案:孙权,曹操难度:2知识点:大学语文 /课文理解5、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
答案:小说家、戏曲家难度:1知识点:大学语文 /文体知识6、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除了《三国演义》外,还有、等。
答案:@《隋唐志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难度:1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二、选择题1.《三国演义》是一部:A:文言长篇小说B:记实小说C:长篇章回小说D:心理小说答案:C难度:2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作家作品知识2.罗贯中文学创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是:A:《隋唐志传》B:《残唐五代史演义》C:《三遂平妖传》D:《三国演义》答案:D难度:1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作家作品知识3.罗贯中是:A:元末明初小说家B:元末明初小说家、戏剧家C:元末明初戏剧家C:清初小说家答案:B难度:1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作家作品知识4.《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主辩人物是:A:孙权B:孔明C:张昭D:曹操答案:B难度:1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三、词语解释1.须臾..,权起更衣,鲁肃随于权后。
答案:片刻,一会儿。
难度:1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语言知识2.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
答案:形容笑声。
难度:1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语言知识3.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
答案:疑惑不定,三心二意。
《三国演义》知识点练习题
![《三国演义》知识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9246c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7e.png)
《三国演义》知识点练习题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2.《三国演义》主要人物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3.《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关于他的故事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温酒斩华雄、水淹七军、败走麦城、利骨疗伤等。
4.《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是诸葛亮,关于他的故事有:舌战群儒、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5.“桃园三结义”中的三人分别是刘备、关羽、张飞。
6.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有: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身在曹营心在汉等。
7.《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指是的魏、蜀、吴,三国的开国皇帝分别是曹丕、刘备、孙权。
8.关于曹操的故事青梅煮酒论英雄,割发代首等。
9.《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曹操一一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又多疑谨慎,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诸葛亮——足智多谋,谦虚谨慎,尽职尽责;刘备一一宽厚仁爱,求贤若遏。
10.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舌战群儒、三顾茅庐、七擒孟获。
1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深化而来的。
【知识点梳理】1、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2、《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绰好,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卧龙”是诸葛孔明、“凤雏”是庞统、“美髯公”是关羽、“小霸王”是孙策、“常胜将军”是赵云。
3、《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4、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这句话描写的人物是诸葛亮,用三个词概括性格特点:足智多谋,雄才大略,运筹帷幄。
诸葛亮舌战群儒
![诸葛亮舌战群儒](https://img.taocdn.com/s3/m/4a2f3477ddccda38376baf26.png)
诸葛亮舌战群儒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
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
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
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
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
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
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
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
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
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
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
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
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舌战群儒习题
一、填空题
1、《诸葛亮舌战群儒》选自,作者。
答案:《三国演义》,罗贯中
难度:1
知识点:大学语文 /文体知识
2、《诸葛亮舌战群儒》中作者通过舌战,塑造了一位智慧之星。
答案:诸葛亮
难度:1
知识点:大学语文 /课文理解
3、《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着重写了诸葛亮与、、等人的舌战。
答案;张昭,虞翻,步骘
难度;2
知识点:大学语文 /课文理解
4、诸葛亮为联合,共抗,奉命出使东吴。
答案:孙权,曹操
难度:2
知识点:大学语文 /课文理解
5、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
答案:小说家、戏曲家
难度:1
知识点:大学语文 /文体知识
6、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除了《三国演义》外,还有、等。
答案:@《隋唐志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
难度:1
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作家作品知识
二、选择题
1.《三国演义》是一部:
A:文言长篇小说
B:记实小说
C:长篇章回小说
D:心理小说
答案:C
难度:2
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作家作品知识
2.罗贯中文学创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是:
A:《隋唐志传》
B:《残唐五代史演义》
C:《三遂平妖传》
D:《三国演义》
答案:D
难度:1
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作家作品知识
3.罗贯中是:
A:元末明初小说家
B:元末明初小说家、戏剧家
C:元末明初戏剧家
C:清初小说家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作家作品知识
4.《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主辩人物是:
A:孙权
B:孔明
C:张昭
D:曹操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作家作品知识
三、词语解释
1.须臾
..,权起更衣,鲁肃随于权后。
答案:片刻,一会儿。
难度:1
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语言知识
2.孔明听罢,哑然
..而笑曰。
答案:形容笑声。
难度:1
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语言知识
3.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
..之见。
答案:疑惑不定,三心二意。
难度:1
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语言知识
4.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
..抗衡。
答案:中原,指古代帝都所在的黄河流域,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
难度:1
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语言知识
5.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
..,专工翰墨。
答案:指辞赋的雕词琢句,不切实用,有鄙薄之意。
难度:2
知识点:试题库大学语文部分/基本语文知识/语言知识
四、判断题
1.、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说明他对自己的才干充满自信。
()
答案:正确
难度:1
知识点:大学语文/文学常识/作家作品
2、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目的是为了联合孙权抗击曹操。
()
答案:正确
难度:1
知识点:大学语文/文学常识/作家作品
五、问答题
1、《诸葛亮舌战群儒》一文中论辩特点是怎样的?
答案:1、充满自信,以势夺人,从心理上压倒对方;
舌战亦是心战,在这场论辩中,诸葛亮面对众多东吴儒士,他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抱必胜的信念,在言语上表现出藐视一切对手的气概:如“哑然而笑”对张昭;“厉声”喝问对薛综;调侃椰榆对陆绩。
他运用反问达十次之多,一次次都掷地声声,运用排比,气势浩荡,夺人耳目,这都是他信心十足的表现。
从心理上就压倒对方。
2、灵活运用多种论辩方法:
如: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言论证,对比论证,归谬返驳,反唇相讥,揭悖反驳等等,比比皆是,加之他渊博的知识,超群的见解,雄辩的才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最终取得这场论辩的胜利。
难度:2
知识点:大学语文/作品内容/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