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前者常为多发、无完整包膜;后者一 前者常为多发、无完整包膜; 般单发,有完整包膜; 般单发,有完整包膜; ②前者滤泡大小不一致,一般比正常的 前者滤泡大小不一致, 后者则相反; 大;后者则相反; ③前者周围组织无压迫现象,病变表现 前者周围组织无压迫现象, 相似;后者周围组织有压迫现象, 相似;后者周围组织有压迫现象,周 围和远处组织无病变。 围和远处组织无病变。
滤泡腔内的胶样物被上皮细胞吞饮 与溶酶体融合 分泌入血。 分泌入血。 水解酶水解 T3、T4 、
一、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
定义: 由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 ★ 定义: 由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
因一般无临床症状,也称单纯性甲 因一般无临床症状, 状腺肿。 状腺肿。 因常呈地方性分布, 因常呈地方性分布,又称地方性甲 状腺肿。 状腺肿。
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和粘液水肿。 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和粘液水肿。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基础代谢率升高:皮肤红润,怕热、 基础代谢率升高:皮肤红润,怕热、
多汗,体重减轻,疲乏无力。 多汗,体重减轻,疲乏无力。
神经兴奋性升高:烦躁不安,易怒, 神经兴奋性升高:烦躁不安,易怒,
失眠,腱反射亢进,震颤等。 失眠,腱反射亢进,震颤等。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的功能
1、分泌甲状腺素 提高神经兴奋性 滤泡上皮) (滤泡上皮)
促进新陈代谢 促进生长发育
2、分泌降钙素 (滤泡旁细胞) 滤泡旁细胞)
降低血钙
甲状腺素(LH)的合成与分泌 )
合成:滤泡上皮从血液中摄取氨基酸, 合成:滤泡上皮从血液中摄取氨基酸,合成
甲状腺球蛋白前体, 甲状腺球蛋白前体,再与糖偶联浓缩成甲状腺 球蛋白的分泌颗粒,以胞吐方式排放到滤泡腔。 球蛋白的分泌颗粒,以胞吐方式排放到滤泡腔。
充以蓝色的胶状液体。 充以蓝色的胶状液体。
临床表现:怕冷、嗜睡、月经不规则, 临床表现:怕冷、嗜睡、月经不规则,
动作、说话及思维减慢,皮肤发凉、 动作、说话及思维减慢,皮肤发凉、粗糙 及非凹陷性水肿。 及非凹陷性水肿。
发病原因
1、甲状腺实质性损伤:肿瘤、炎症、 、甲状腺实质性损伤:肿瘤、炎症、
外伤、放射等; 外伤、放射等;
病理变化
肉眼观: 肉眼观:甲状腺不均匀结节状轻度增
质实。 切面灰白或淡黄色, 大 , 质实 。 切面灰白或淡黄色 , 可见坏 死或疤痕,常与周围组织有粘连。 死或疤痕,常与周围组织有粘连。
镜下: 部分滤泡破坏, 胶质外溢, 镜下 : 部分滤泡破坏 , 胶质外溢 , 形
成类似结核的肉芽肿或形成微小脓肿。 成类似结核的肉芽肿或形成微小脓肿 。 愈复期滤泡上皮再生, 愈复期滤泡上皮再生 , 间质纤维化和疤 痕形成。 痕形成。
肉眼观:甲状腺弥漫性对弥性显著增大, 肉眼观:甲状腺弥漫性对弥性显著增大,
表面光滑,切面呈褐色、半透明胶冻状。 表面光滑,切面呈褐色、半透明胶冻状。
镜下观:大部上皮复旧, 镜下观:大部上皮复旧,滤泡腔高度扩
张,胶质大量贮积。部分仍表现增生。 胶质大量贮积。部分仍表现增生。
3.结节期 结节性甲状腺肿) 3.结节期(结节性甲状腺肿) 肉眼观:甲状腺呈不对称结节状增大, 肉眼观:甲状腺呈不对称结节状增大,
(一)甲状腺腺瘤
是甲状腺滤泡上皮发生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 是甲状腺滤泡上皮发生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 中青年女性多见, 中青年女性多见,往往在无意中发现随吞咽活 动而上下移动的肿物, 肿瘤生长缓慢。 动而上下移动的肿物,无压痛 。肿瘤生长缓慢。
肉眼观:多为单发,圆或类圆形, 肉眼观:多为单发,圆或类圆形,直径一
甲状腺: 甲状腺:
病理变化
肉眼观:弥漫对称增大( ~ 倍 肉眼观:弥漫对称增大(2~4倍),
表面光滑、透亮,较软,呈分叶状。 表面光滑、透亮,较软,呈分叶状。切 面发红,胶质少。 面发红,胶质少。 乳头状,并有小滤泡形成; 乳头状,并有小滤泡形成;②滤泡腔内 胶质稀薄,周边多见吸收空泡; 胶质稀薄,周边多见吸收空泡;③间质 血管丰富、充血,淋巴组织增生。 血管丰富、充血,淋巴组织增生。
甲状腺:肿大、质软、无压痛。 甲状腺:肿大、质软、无压痛。继
发出血、 发出血、坏死等则结节急骤增大并伴 有疼痛和压痛。 有疼痛和压痛。
压迫症状:少数病人后期可出现。 压迫症状:少数病人后期可出现。 伴发甲状腺功能改变或癌变
二、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 定义: 定义:
因血中甲状腺素过多所引起的 临床综合征。 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称“甲亢”,又称突眼性甲状 临床上称“甲亢” 又称突眼性甲状 腺肿。 腺肿。 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为 ~ , 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6,以 20~40岁最多见。 岁最多见。 ~ 岁最多见
肿大,质韧似橡皮,表面光滑; 肿大,质韧似橡皮,表面光滑;切面呈 分叶状,色灰白、灰黄。 分叶状,色灰白、灰黄。
镜下:甲状腺实质广泛破坏、萎缩, 镜下:甲状腺实质广泛破坏、萎缩,
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淋巴滤泡。 大增生明显。
2.纤维性甲状腺炎
贮存:滤泡上皮从血中摄取I 贮存:滤泡上皮从血中摄取 -,在过氧化物
酶作用下活化并排入滤泡腔, 酶作用下活化并排入滤泡腔,与甲状腺球蛋白 的酪氨酰基结合,成为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 的酪氨酰基结合,成为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LH)的合成与分泌
释放:脑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 释放:脑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光镜下: 滤泡上皮高柱状, 光镜下:①滤泡上皮高柱状,增生呈
病理变化
全身淋巴组织增生: 胸腺和脾增大。 全身淋巴组织增生: 胸腺和脾增大。 甲亢性心脏病: 心脏肥大、扩张, 甲亢性心脏病: 心脏肥大、扩张,心
肌可有变性、坏死及纤维化。 肌可有变性、坏死及纤维化。
眼球突出: 肌肉水肿、 眼球突出: 肌肉水肿、球后纤维脂肪
(二)慢性甲状腺炎
1.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亦称桥本甲状腺炎, 亦称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 性疾病,较常见于中年女性。 性疾病,较常见于中年女性。 临床上常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临床上常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无 压痛,晚期一般有甲减的表现。 压痛,晚期一般有甲减的表现。
病理变化
肉眼观:甲状腺弥漫性、 肉眼观: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中度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
内分泌 系统
甲状腺、甲状旁腺、 甲状腺、甲状旁腺、 肾上腺、 肾上腺、垂体
内分泌组织: 胰岛、 内分泌组织 胰岛、卵泡 内分泌细胞: APUD细胞 内分泌细胞 细胞
功能: 功能:分泌激素与神经系统共同调节机
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 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维持体内平衡或稳 定。
光镜:甲状腺滤泡萎缩, 光镜: 甲状腺滤泡萎缩,大量纤维组
织增生、玻变,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织增生、玻变,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与桥本甲状腺炎的主要区别
①向周围组织侵犯、粘连; 向周围组织侵犯、粘连; ②不形成淋巴滤泡; 不形成淋巴滤泡; ③有显著的纤维化及玻变,质硬。 有显著的纤维化及玻变,质硬。
肉眼: 肉眼 : 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中度增
大,表面光滑,质软,粉红色。 表面光滑,质软,粉红色。
镜下: 镜下 : 滤泡上皮增生呈立方或低柱
伴小滤泡和小假乳头形成, 状,伴小滤泡和小假乳头形成,胶质较 间质充血。 少,间质充血。
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 2.胶质贮积期(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 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
又称慢性木样甲状腺炎,罕见。 又称慢性木样甲状腺炎,罕见。 中年妇女为多,临床上早期症状不明 中年妇女为多, 显,晚期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压迫症状。 晚期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压迫症状。
病理变化
肉眼观:甲状腺呈结节状, 肉眼观:甲状腺呈结节状,质硬似木
样,与周围组织明显粘连,切面灰白。 与周围组织明显粘连,切面灰白。
切面常见出血、坏死、囊性变、 切面常见出血、坏死、囊性变、钙化和 疤痕形成等继发病变。 疤痕形成等继发病变。
光镜下:上皮增生、 光镜下:上皮增生、复旧或萎缩表现
不一。间质纤维增生,间隔、 不一。间质纤维增生,间隔、包绕腺体 形成大小不一的结节状病灶。 形成大小不一的结节状病灶。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
2、发育异常 、 3、甲状腺素合成障碍:缺碘、药物 、甲状腺素合成障碍:缺碘、
先天或后天性; 先天或后天性;
4、自身免疫性疾病 、 5、垂体或下丘脑病变 、
四、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
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肉芽肿性炎症。 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肉芽肿性炎症。 中青年女性多见。起病急,有发热不 中青年女性多见。起病急, 适,颈部压痛,短暂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颈部压痛, 表现。病程短,常在数月内恢复正常。 表现。病程短,常在数月内恢复正常。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缺碘: 1.缺碘: 绝对或相对 缺碘 2.致甲状腺肿因子的作用: 2.致甲状腺肿因子的作用: 致甲状腺肿因子的作用
高钙、高氟;某些食物、药物、 高钙、高氟;某些食物、药物、盐类
3.高碘 3.高碘 4.遗传与免疫 4.遗传与免疫
★
病理变化
1.增生期 2.胶质贮积期 3.结节期
1.增生期 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 1.增生期(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
般3~5cm,切面多为实性,色灰白或棕黄,可 ~ ,切面多为实性,色灰白或棕黄, 并发出血、囊性变、钙化和纤维化。 并发出血、囊性变、钙化和纤维化。有完整的 包膜,压迫周围组织。 包膜,压迫周围组织。
1.胚胎性腺瘤
瘤细胞小,大小较一致,分化好, 瘤细胞小,大小较一致,分化好,呈片 状或条索状排列,偶见不完整的小滤泡, 状或条索状排列,偶见不完整的小滤泡, 无胶质,间质疏松呈水肿状。 无胶质,间质疏松呈水肿状。
五、甲状腺肿瘤
(一)甲状腺腺瘤
1.胚胎性腺瘤 胚胎性腺瘤 3.单纯性腺瘤 单纯性腺瘤 5.嗜酸粒细胞腺瘤 嗜酸粒细胞腺瘤 2.胎儿型腺瘤 胎儿型腺瘤 4.胶样腺瘤 胶样腺瘤 6.非典型腺瘤 非典型腺瘤 2.滤泡性癌 滤泡性癌
(二)甲状腺癌
1.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 3.髓样癌 髓样癌
结甲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要点: 结甲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要点:
4.胶样腺瘤
滤泡较大,大小不一,充满胶质, 滤泡较大,大小不一,充满胶质, 并可互相融合成囊,间质少。 并可互相融合成囊,间质少。
5.嗜酸粒细胞腺瘤
细胞腺瘤。 又称 Hürthle细胞腺瘤。较少见。瘤细胞大而 细胞腺瘤 较少见。 多角形,核小,胞浆丰富嗜酸性, 多角形,核小,胞浆丰富嗜酸性,内含嗜酸性 颗粒, 颗粒, 见嗜酸粒细胞内有丰富的线粒体, 电镜下见嗜酸粒细胞内有丰富的线粒体, 细胞。 即Hürthle细胞。瘤细胞排列成索网状或巢状; 细胞 瘤细胞排列成索网状或巢状; 很少形成滤泡。 很少形成滤泡。
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脉压增宽, 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脉压增宽,
心悸、胸闷、气促等。 心悸、胸闷、气促等。
消化系统:多食,消瘦。 消化系统:多食,消瘦。 甲状腺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 甲状腺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
病因发病机制
目前一般认为本病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疾病。 身免疫性疾病。
三、甲状腺功能低下
2.胎儿型腺瘤
主要由小而一致、 主要由小而一致、仅含少量胶质的滤泡 构成,上皮细胞为立方形,似胎儿甲状 构成,上皮细胞为立方形, 腺组织,间质呈水肿、粘液样, 腺组织,间质呈水肿、粘液样,此型易 发生出血、囊性变。 发生出血、囊性变。
3.单纯性腺瘤
肿瘤由大小较一致、排列拥挤、 肿瘤由大小较一致、排列拥挤、内含 胶质、与成人甲状腺相似的滤泡构成。 胶质、与成人甲状腺相似的滤泡构成。
表现为: 表现为:
大脑发 育不全 智力低下 表情痴呆 愚钝颜貌 骨形成及 成熟障碍 四肢短小 -侏儒
② 粘液水肿
原因:少年及成人甲状腺功能低下, 原因:少年及成人甲状腺功能低下,组
织间质内大量类粘液积聚。 织间质内大量类粘液积聚。
镜下:组织间质胶原分解、断裂变疏松, 镜下:组织间质胶原分解、断裂变疏松,
定义: 定义:因甲状腺素合成和释放减少或
缺乏而出现的综合征。 缺乏而出现的综合征。
分类:根据发生年龄不同可表现: 分类:根据发生年龄不同可表现:
克汀病 粘液水肿
①克汀病或呆小症
原因: 由于地方性缺碘, 原因: 由于地方性缺碘,在胎儿和婴儿期
从母体获得或合成甲状腺素不足或缺乏, 从母体获得或合成甲状腺素不足或缺乏,导致 生长发育障碍。 生长发育障碍。
滤泡腔内的胶样物被上皮细胞吞饮 与溶酶体融合 分泌入血。 分泌入血。 水解酶水解 T3、T4 、
一、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
定义: 由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 ★ 定义: 由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
因一般无临床症状,也称单纯性甲 因一般无临床症状, 状腺肿。 状腺肿。 因常呈地方性分布, 因常呈地方性分布,又称地方性甲 状腺肿。 状腺肿。
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和粘液水肿。 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和粘液水肿。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基础代谢率升高:皮肤红润,怕热、 基础代谢率升高:皮肤红润,怕热、
多汗,体重减轻,疲乏无力。 多汗,体重减轻,疲乏无力。
神经兴奋性升高:烦躁不安,易怒, 神经兴奋性升高:烦躁不安,易怒,
失眠,腱反射亢进,震颤等。 失眠,腱反射亢进,震颤等。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的功能
1、分泌甲状腺素 提高神经兴奋性 滤泡上皮) (滤泡上皮)
促进新陈代谢 促进生长发育
2、分泌降钙素 (滤泡旁细胞) 滤泡旁细胞)
降低血钙
甲状腺素(LH)的合成与分泌 )
合成:滤泡上皮从血液中摄取氨基酸, 合成:滤泡上皮从血液中摄取氨基酸,合成
甲状腺球蛋白前体, 甲状腺球蛋白前体,再与糖偶联浓缩成甲状腺 球蛋白的分泌颗粒,以胞吐方式排放到滤泡腔。 球蛋白的分泌颗粒,以胞吐方式排放到滤泡腔。
充以蓝色的胶状液体。 充以蓝色的胶状液体。
临床表现:怕冷、嗜睡、月经不规则, 临床表现:怕冷、嗜睡、月经不规则,
动作、说话及思维减慢,皮肤发凉、 动作、说话及思维减慢,皮肤发凉、粗糙 及非凹陷性水肿。 及非凹陷性水肿。
发病原因
1、甲状腺实质性损伤:肿瘤、炎症、 、甲状腺实质性损伤:肿瘤、炎症、
外伤、放射等; 外伤、放射等;
病理变化
肉眼观: 肉眼观:甲状腺不均匀结节状轻度增
质实。 切面灰白或淡黄色, 大 , 质实 。 切面灰白或淡黄色 , 可见坏 死或疤痕,常与周围组织有粘连。 死或疤痕,常与周围组织有粘连。
镜下: 部分滤泡破坏, 胶质外溢, 镜下 : 部分滤泡破坏 , 胶质外溢 , 形
成类似结核的肉芽肿或形成微小脓肿。 成类似结核的肉芽肿或形成微小脓肿 。 愈复期滤泡上皮再生, 愈复期滤泡上皮再生 , 间质纤维化和疤 痕形成。 痕形成。
肉眼观:甲状腺弥漫性对弥性显著增大, 肉眼观:甲状腺弥漫性对弥性显著增大,
表面光滑,切面呈褐色、半透明胶冻状。 表面光滑,切面呈褐色、半透明胶冻状。
镜下观:大部上皮复旧, 镜下观:大部上皮复旧,滤泡腔高度扩
张,胶质大量贮积。部分仍表现增生。 胶质大量贮积。部分仍表现增生。
3.结节期 结节性甲状腺肿) 3.结节期(结节性甲状腺肿) 肉眼观:甲状腺呈不对称结节状增大, 肉眼观:甲状腺呈不对称结节状增大,
(一)甲状腺腺瘤
是甲状腺滤泡上皮发生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 是甲状腺滤泡上皮发生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 中青年女性多见, 中青年女性多见,往往在无意中发现随吞咽活 动而上下移动的肿物, 肿瘤生长缓慢。 动而上下移动的肿物,无压痛 。肿瘤生长缓慢。
肉眼观:多为单发,圆或类圆形, 肉眼观:多为单发,圆或类圆形,直径一
甲状腺: 甲状腺:
病理变化
肉眼观:弥漫对称增大( ~ 倍 肉眼观:弥漫对称增大(2~4倍),
表面光滑、透亮,较软,呈分叶状。 表面光滑、透亮,较软,呈分叶状。切 面发红,胶质少。 面发红,胶质少。 乳头状,并有小滤泡形成; 乳头状,并有小滤泡形成;②滤泡腔内 胶质稀薄,周边多见吸收空泡; 胶质稀薄,周边多见吸收空泡;③间质 血管丰富、充血,淋巴组织增生。 血管丰富、充血,淋巴组织增生。
甲状腺:肿大、质软、无压痛。 甲状腺:肿大、质软、无压痛。继
发出血、 发出血、坏死等则结节急骤增大并伴 有疼痛和压痛。 有疼痛和压痛。
压迫症状:少数病人后期可出现。 压迫症状:少数病人后期可出现。 伴发甲状腺功能改变或癌变
二、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 定义: 定义:
因血中甲状腺素过多所引起的 临床综合征。 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称“甲亢”,又称突眼性甲状 临床上称“甲亢” 又称突眼性甲状 腺肿。 腺肿。 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为 ~ , 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6,以 20~40岁最多见。 岁最多见。 ~ 岁最多见
肿大,质韧似橡皮,表面光滑; 肿大,质韧似橡皮,表面光滑;切面呈 分叶状,色灰白、灰黄。 分叶状,色灰白、灰黄。
镜下:甲状腺实质广泛破坏、萎缩, 镜下:甲状腺实质广泛破坏、萎缩,
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淋巴滤泡。 大增生明显。
2.纤维性甲状腺炎
贮存:滤泡上皮从血中摄取I 贮存:滤泡上皮从血中摄取 -,在过氧化物
酶作用下活化并排入滤泡腔, 酶作用下活化并排入滤泡腔,与甲状腺球蛋白 的酪氨酰基结合,成为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 的酪氨酰基结合,成为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LH)的合成与分泌
释放:脑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 释放:脑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光镜下: 滤泡上皮高柱状, 光镜下:①滤泡上皮高柱状,增生呈
病理变化
全身淋巴组织增生: 胸腺和脾增大。 全身淋巴组织增生: 胸腺和脾增大。 甲亢性心脏病: 心脏肥大、扩张, 甲亢性心脏病: 心脏肥大、扩张,心
肌可有变性、坏死及纤维化。 肌可有变性、坏死及纤维化。
眼球突出: 肌肉水肿、 眼球突出: 肌肉水肿、球后纤维脂肪
(二)慢性甲状腺炎
1.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亦称桥本甲状腺炎, 亦称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 性疾病,较常见于中年女性。 性疾病,较常见于中年女性。 临床上常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临床上常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无 压痛,晚期一般有甲减的表现。 压痛,晚期一般有甲减的表现。
病理变化
肉眼观:甲状腺弥漫性、 肉眼观: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中度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
内分泌 系统
甲状腺、甲状旁腺、 甲状腺、甲状旁腺、 肾上腺、 肾上腺、垂体
内分泌组织: 胰岛、 内分泌组织 胰岛、卵泡 内分泌细胞: APUD细胞 内分泌细胞 细胞
功能: 功能:分泌激素与神经系统共同调节机
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 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维持体内平衡或稳 定。
光镜:甲状腺滤泡萎缩, 光镜: 甲状腺滤泡萎缩,大量纤维组
织增生、玻变,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织增生、玻变,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与桥本甲状腺炎的主要区别
①向周围组织侵犯、粘连; 向周围组织侵犯、粘连; ②不形成淋巴滤泡; 不形成淋巴滤泡; ③有显著的纤维化及玻变,质硬。 有显著的纤维化及玻变,质硬。
肉眼: 肉眼 : 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中度增
大,表面光滑,质软,粉红色。 表面光滑,质软,粉红色。
镜下: 镜下 : 滤泡上皮增生呈立方或低柱
伴小滤泡和小假乳头形成, 状,伴小滤泡和小假乳头形成,胶质较 间质充血。 少,间质充血。
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 2.胶质贮积期(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 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
又称慢性木样甲状腺炎,罕见。 又称慢性木样甲状腺炎,罕见。 中年妇女为多,临床上早期症状不明 中年妇女为多, 显,晚期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压迫症状。 晚期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压迫症状。
病理变化
肉眼观:甲状腺呈结节状, 肉眼观:甲状腺呈结节状,质硬似木
样,与周围组织明显粘连,切面灰白。 与周围组织明显粘连,切面灰白。
切面常见出血、坏死、囊性变、 切面常见出血、坏死、囊性变、钙化和 疤痕形成等继发病变。 疤痕形成等继发病变。
光镜下:上皮增生、 光镜下:上皮增生、复旧或萎缩表现
不一。间质纤维增生,间隔、 不一。间质纤维增生,间隔、包绕腺体 形成大小不一的结节状病灶。 形成大小不一的结节状病灶。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
2、发育异常 、 3、甲状腺素合成障碍:缺碘、药物 、甲状腺素合成障碍:缺碘、
先天或后天性; 先天或后天性;
4、自身免疫性疾病 、 5、垂体或下丘脑病变 、
四、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
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肉芽肿性炎症。 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肉芽肿性炎症。 中青年女性多见。起病急,有发热不 中青年女性多见。起病急, 适,颈部压痛,短暂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颈部压痛, 表现。病程短,常在数月内恢复正常。 表现。病程短,常在数月内恢复正常。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缺碘: 1.缺碘: 绝对或相对 缺碘 2.致甲状腺肿因子的作用: 2.致甲状腺肿因子的作用: 致甲状腺肿因子的作用
高钙、高氟;某些食物、药物、 高钙、高氟;某些食物、药物、盐类
3.高碘 3.高碘 4.遗传与免疫 4.遗传与免疫
★
病理变化
1.增生期 2.胶质贮积期 3.结节期
1.增生期 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 1.增生期(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
般3~5cm,切面多为实性,色灰白或棕黄,可 ~ ,切面多为实性,色灰白或棕黄, 并发出血、囊性变、钙化和纤维化。 并发出血、囊性变、钙化和纤维化。有完整的 包膜,压迫周围组织。 包膜,压迫周围组织。
1.胚胎性腺瘤
瘤细胞小,大小较一致,分化好, 瘤细胞小,大小较一致,分化好,呈片 状或条索状排列,偶见不完整的小滤泡, 状或条索状排列,偶见不完整的小滤泡, 无胶质,间质疏松呈水肿状。 无胶质,间质疏松呈水肿状。
五、甲状腺肿瘤
(一)甲状腺腺瘤
1.胚胎性腺瘤 胚胎性腺瘤 3.单纯性腺瘤 单纯性腺瘤 5.嗜酸粒细胞腺瘤 嗜酸粒细胞腺瘤 2.胎儿型腺瘤 胎儿型腺瘤 4.胶样腺瘤 胶样腺瘤 6.非典型腺瘤 非典型腺瘤 2.滤泡性癌 滤泡性癌
(二)甲状腺癌
1.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 3.髓样癌 髓样癌
结甲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要点: 结甲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要点:
4.胶样腺瘤
滤泡较大,大小不一,充满胶质, 滤泡较大,大小不一,充满胶质, 并可互相融合成囊,间质少。 并可互相融合成囊,间质少。
5.嗜酸粒细胞腺瘤
细胞腺瘤。 又称 Hürthle细胞腺瘤。较少见。瘤细胞大而 细胞腺瘤 较少见。 多角形,核小,胞浆丰富嗜酸性, 多角形,核小,胞浆丰富嗜酸性,内含嗜酸性 颗粒, 颗粒, 见嗜酸粒细胞内有丰富的线粒体, 电镜下见嗜酸粒细胞内有丰富的线粒体, 细胞。 即Hürthle细胞。瘤细胞排列成索网状或巢状; 细胞 瘤细胞排列成索网状或巢状; 很少形成滤泡。 很少形成滤泡。
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脉压增宽, 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脉压增宽,
心悸、胸闷、气促等。 心悸、胸闷、气促等。
消化系统:多食,消瘦。 消化系统:多食,消瘦。 甲状腺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 甲状腺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
病因发病机制
目前一般认为本病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疾病。 身免疫性疾病。
三、甲状腺功能低下
2.胎儿型腺瘤
主要由小而一致、 主要由小而一致、仅含少量胶质的滤泡 构成,上皮细胞为立方形,似胎儿甲状 构成,上皮细胞为立方形, 腺组织,间质呈水肿、粘液样, 腺组织,间质呈水肿、粘液样,此型易 发生出血、囊性变。 发生出血、囊性变。
3.单纯性腺瘤
肿瘤由大小较一致、排列拥挤、 肿瘤由大小较一致、排列拥挤、内含 胶质、与成人甲状腺相似的滤泡构成。 胶质、与成人甲状腺相似的滤泡构成。
表现为: 表现为:
大脑发 育不全 智力低下 表情痴呆 愚钝颜貌 骨形成及 成熟障碍 四肢短小 -侏儒
② 粘液水肿
原因:少年及成人甲状腺功能低下, 原因:少年及成人甲状腺功能低下,组
织间质内大量类粘液积聚。 织间质内大量类粘液积聚。
镜下:组织间质胶原分解、断裂变疏松, 镜下:组织间质胶原分解、断裂变疏松,
定义: 定义:因甲状腺素合成和释放减少或
缺乏而出现的综合征。 缺乏而出现的综合征。
分类:根据发生年龄不同可表现: 分类:根据发生年龄不同可表现:
克汀病 粘液水肿
①克汀病或呆小症
原因: 由于地方性缺碘, 原因: 由于地方性缺碘,在胎儿和婴儿期
从母体获得或合成甲状腺素不足或缺乏, 从母体获得或合成甲状腺素不足或缺乏,导致 生长发育障碍。 生长发育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