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的 近期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3-09-11T14:31:12.013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雷向前
[导读] 总之,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缓解快、愈合需要时间短、临床疗效好,还可通过提高胃内PH 值来增强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雷向前
(洛南县医院内三科陕西洛南 726100)
[摘要]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近期疗效。

方法:选择2010 年7 月至2012 年期间至我院消化科就诊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常规治疗的同时,抑酸药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胃镜表现来评估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愈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观察组中兰索拉唑的联合应用更能良好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明显提高患者临床胃镜愈合率,良好减轻患者病情。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表现,兰索拉唑,临床研究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溃疡多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

经研究,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约为10%左右,男性发病率高,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的平均年龄高于胃溃疡[1]。

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过多和精神、内分泌、遗传因素等相关。

其典型症状为上腹周期性节律性疼痛,尚可有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胃肠道症状和多汗、脉缓等神经官能症状。

治疗上以缓解临证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治溃疡复发和减少并发症为原则。

本篇通过临床研究来探讨分析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0 年7 月至2012 年期间至我院消化科就诊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 例,观察组中男38 例,女22 例,年龄17-78 岁,平均(4
2.64 ±1
3.34)岁,病程0.5-11 年,平均(6.33±5.73);对照组中男35 例,女25 岁,年龄20-82 岁,平均(39.95±12.77)岁,病程1.0-12 年,平均(5.97±
4.88)。

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程度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胃镜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2],溃疡多分布在幽门管及球各壁,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伴有心肺肝肾等严重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对所使用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抗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治疗,采用阿莫西林 1000mg bid,克拉霉素 250mg bid和胶体果胶铋胶囊 2 例 tid 餐前半小时服用。

抑酸药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抑制胃酸分泌,30mg qd 口服,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抑酸治疗,40mg bid 口服。

所有患者均半流质无刺激性饮食,戒烟戒酒,注意补充维生素,加强对症支持营养治疗[3]。

两组治疗疗程均为4 周。

1.4观察指标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胃镜表现来评估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观察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上腹痛、恶心、嗳气、烧心感和上腹压痛的临床消失率,通过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4]:愈合:溃疡及周围炎症消失;显效:溃疡消失,周围仍有炎症;有效:溃疡面积缩小50%以上;无效:溃疡面积缩小不足50%。

总有效率=愈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率情况观察组主要临床表现上腹痛、恶心、嗳气、烧心感和上腹压痛的临床消失率分别为:97.3%、98.2%、91.5% 、99.4% 、97.4%,对照组为:78.9%、 77.5%、80.6% 、84.4%、7
3.7%。

表1 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消失率情况比较(%)
从以上数据看出,观察组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中兰索拉唑的联合应用更能良好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镜表现改善情况观察组胃镜表现上愈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
3.33%、16.67%、10.0%、0、100%,对照组为:55.0%、21.67%、16.67%、6.67%、93.3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镜改善情况比较(n,%)
从以上数据看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愈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观察组中兰索拉唑的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患者临床胃镜愈合率,良好减轻患者病情。

3 讨论
兰索拉唑是第2 代质子泵抑制剂,其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可降低壁细胞中氢钾ATP 酶的活性,从而可抑制基础胃酸和各
种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

此外,兰索拉唑结构中侧链引入三氟乙氧基,具有一定的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作用,对繁衍生物有强烈的抗 HP 作用。

其具有用药量小、疗程短、效果佳、安全性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且在强酸环境下迅速活化,在弱酸、中性环境中作用稳定。

本篇临床研究中,结果发现观察组中愈合44 例,占 73.33%,显效10 例,占16.67%,有效6 例,占10.0%,无效者为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中愈合33 例,占55.0%,显效13 例,占 21.67%,有效10 例,占16.67%,无效4 例,占6.67%,总有效率为93.33%,说明兰索拉唑对比法莫替丁更能良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提高了患者溃疡愈合率,提高了临床治疗疗效。

有临床研究显示[5],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及胃酸相关性疾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药物,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愈合率基本能达到93%,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可达95%。

高鹏等[6]也做了兰索拉唑和法莫替丁的对比研究,兰索拉唑组总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100%,法莫替丁组总有效率为97.1%,显效88.2%,而且两组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李文虎等[7]进行了兰索拉唑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通过对275 例患者进行观察,治疗1 周后,愈合138 例,有效115 例,无效22 例,愈合率为50.1%,总有效率为92%;2 周后,愈合213 例,有效62 例,愈合率为77.4%,总有效率100%;前后2 周愈合率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总之,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缓解快、愈合需要时间短、临床疗效好,还可通过提高胃内PH 值来增强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其起效快、效果佳、安全系数高、抑酸作用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第1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866.
[2] 黄加安. 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5).
[3] 王燕. 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275 例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09,(25).
[4] 李梅,毛增宇,袁秋贞. 两组用药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对比[J].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88-1689.
[5] 闫晓萍. 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25(4):182.
[6] 高鹏. 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89例临床疗效分析[J]. 河北医学,2012,18(9):1282-1284.
[7] 李文虎,张国君. 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275 例观察[J]. 吉林医学,2011,32(7):1333-13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