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改于微澜之间,成章于互助之中——浅谈如何提高语文作文的评改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7
26摘要:新课标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
表达与交流。
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因此,在写作教学和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当堂评改自批自改互批
互改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很多老师都有过类似的苦恼———我在作文教学中,花了那么多时间苦口婆
心、声嘶力竭地指导学生如何写好文章,学生练习的次数也不少,但学生的作文水平却依旧原地踏步,甚至越来越怕写作文。
能不能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改变目前作文教学的困境?能不能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我想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下面几个角度谈谈我的思考。
一、树立意识———以改促读,以改促写,良性循环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在高考指挥棒下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上所花时间有限,而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不是靠简单的知识记忆或者多做几道题就能提升成绩的。
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需要靠日常的点滴积累,特别是作文更是功夫在课外。
现阶段学生的作文仅仅靠教师的修改很难真正的提高,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树立一个意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是读出来的。
谁都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曹雪芹写《红楼梦》都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更何况我们的作文呢?学生在“改”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阅读,这样就可以“以改促读”。
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又有利于写作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这样又可以“以读促写”。
如此,“写—改—读—写”,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而“改”又很好地衔接了“写”和“读”,读写能力的提高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
当然作文的“改”并不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教师以前的“精细批改”完全忽视了写作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要改变这种困境必须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助评改。
互助评改可以让学生
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通过评改他人作文,来取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实现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这才是作文批改的最终目的和真正意义。
二、策略探究———提高作文评改效率的有效方法
1.当堂批改———及时有效的反馈。
教师对于作文的精细批改需要耗费
大量时间和精力,但等到评讲作文时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已经记忆不清,对作文的兴趣也已经淡化。
因此,教师必须趁热打铁,提高作文的批改速度,做到写完就改,如此,学生的写作过程还可以回溯,状态还可以触摸。
现阶段我会利用连堂课方式,一节课写一节课改,让学生在课堂上对于自己的作文进行及时有效的回顾。
当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能否在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完成一篇作文。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一开始学生的速度有限,再加上个别学生总是拖拉,因此后面改变了策略,提前一天把作文题目布置下去,让学生课前准备,第二天当堂作文。
如果个别学生未能完成,就以残篇参与评论。
这样就增强了学生课堂行文的紧张性,让学生学会提高课堂行文效率。
经过几次训练,学生已经习惯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作文。
2.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教师以往的“精细批改”是习惯于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指出并加以修改。
其实,这种做法无异于“授之以鱼”,学生变得习惯于教师的修改而不会“钓鱼”。
聪明的做法是把“钓鱼”的方法交给学生,也就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作文的评判标准和尺度。
第一,学生自批自改,查找问题。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个人主导的单项评改,让学生成为作文修改的主人。
引导学生在刚完成习作后,多看几遍,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包括标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五个部分。
具体看题目是否切题,立意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得当,结构是否合理,语言是
否精炼。
还有一些细节可以进行修改,如是否存在语句不通、字词不当、标号不正确等问题。
让学生按照标准进行批改,全员参与,人人动手,勤实践,多感悟,在写作和评改的过程中逐渐提高独立探究能力并提升写作能力。
第二,学生互助评改,交流提升。
首先,教师进行示范批改。
教师在学生的习作中选择一篇具有典型意义的作文,提前印发给学生并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批改。
最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总结这篇文章的亮点和不足。
其次,建立评改小组。
按照学生的作文水平并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合理分组,原则上以四人为佳,并安排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组长负责本小组同学间作文的互相评改。
再次,明确评改的步骤和内容。
笔者在高一高二作文讲评的基础上,高三开学后就印发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让学生有据可依,结合高考优秀作文和自身的习作,全面透彻的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作文等级之间的差别。
学生心中有了标准,评改和写作时就不至于毫无方向。
最后,制定科学的流程。
每次作文评改时教师首先讲清本次作文的审题立意以及训练重点,之后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进行批改,要求学生的评语至少写出两个优点、两个缺点,并提出一条修改意见,最后给作文打分。
之后互相交换,这样一篇文章就有4-5份评语,加上自评,基本上可以客观全面地评价一篇文章了,这远胜于老师的“一家之言”。
课后,在学生当堂批改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选点进行讲评,这样既可以解决疑点又可以突出重点,既全面开花又重点突破。
当堂批改,学生自批自改和互批互改,不是弱化教师的主体作用,而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发现自己的写作潜能,同时也使得教师摆脱作文评改的无效性。
这是一种真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可以让作文批改更为深入,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评改于微澜之间,
成章于互助之中——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作文的评改效率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路静
语文教育YUWENJIAO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