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的企业化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上述家庭农 场定 义 的共性 基础上 ,本文认 为 中国式 家庭 农场 的经 营主体 、经 营手段和经营 目标等具有 明显的企业性质 , 但它又不 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 ,家庭农场 以土 地流转为基础 , 以职业 化的农 民为 主体 ,以家庭成员 的可持续 生计 安全和个人
[收稿 日期 ]2018—03—20 [基金项 目 】河南省科技厅 软科学 项 目 “产权结构 、契约规制 与家庭农 场的运行绩效研究 :基于河南 的调查” (编号 :182400410213)。 £作者简介 ]陈军 民 (1976一 ),河北 l临城人 ,讲师 ,博士 ,研究方 向:农 村发展。
企 业 经 营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9卷第o9期(总第437期)
中国式家庭农 场 经营 管理 的企业化研 究
陈军 民 (河 南科技 学院 ,河 南 新 乡 453003)
【摘要 】基 于农 业企业化 ,运 用管理 学的原理 ,界 定家庭 农场企业化的 内涵,探 讨 家庭农场企 业化 的策略。提 出从 制度、
“中国式”也即中国特色 ,有 别于欧美等发达 国家 的农场 , 我国的家庭农 场规模相对较 小 ,在发展模 式上有 自己特有 的制 度 特征与客观约束 。这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 面 : (1)制度基础 。 我国的家庭农 场是建立在家 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这一基 础制度上 的次级制度创 新 ,家庭农 场的土地来 源大部分要通 过土地 流转 而来 ,故土地所 有权制度 的差异决定 了家庭农场 的发 展在我 国 具 有其 特殊性 ; (2)家庭农 场对 于我 国来说 尚属 于初级 发展 阶段 ,与欧盟 等国家 的家庭 农场相 比在制度规范性 、发展可持 续 性方 面存 在一定 差距 ,需要 不断 的予 以完善 ; (3)人 多地 少 及农 民群体 结构 的 复杂 性使 我 国的家 庭农 场 只能 是适 度规 模 ,发展过程存在诸多不确定 性 因素 。
现有研究 比较缺少从农户 立场对家庭农 场如何实 现经营管 理的企业化进 行探讨 。为此 ,本文在分析 中 国式家庭农 场特征 及企 业化 内涵 的基础上 ,运用 管理学 的基本 原理与方 法探讨如 何推 进家庭农场经 营管理 的企业 化。
1 中国式家庭农 场的特征及企业化
1.1 中国式家庭农 场的特征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企业化 ;管理 ;经营
【中图分类 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农业企业 化是转变农业 发展方式 、提升农业竞争 力 的重要 抓手 ,是从 根本上解决农业 生产与市场 隔绝 问题 的有效途径 。 2013年 中央一号 文件将 家庭农场确立为应对 “谁 来种地 ,怎么 种地” 的战略举措 ,2015年 中央一号文件 又明确提出要推进家 庭农 场 的企业化进 程。据农 业部统计 ,2013年初符合统计条件 的家 庭农 场达 87.7万家 ;2015年底 在县 级 以上 农业 部 门纳入 名录 管理 的家庭农 场超 过 34万 户 ;在 工商部 门登记 注册 的家 庭农 场达到 42.5万户。可见 ,家庭农场 已成 为我国实现农业企 业化 的重要 载体 。因此 ,探讨 如何推进 家庭农场 的企业化对我 国农业现代化 目标 的实 现具有重要 意义。文献梳 理发现 ,针对 家庭农 场企 业化 的相关 研究 主要有 下几个 方 面 : (1)农 场 的 内部管理制 度。家庭农场 应建立分工 明确的规章 制度 ,做好经 济核算与 生产技术管理 ;据 《农业企业 会计制度 》,规范家庭 农场 的会计 核算 ; (2)经 营理 念方 面。家庭农 场 应确立 以市 场为导 向的营销管理 ,并 把生态理念渗 透到经 营中 ,生产 出安 全的农产 品; (3)经营模式 。 目前 ,家庭 农场 的经 营模式有 : 政府引导 下的集体承租模 式 、家庭农场 户示范模式 、专业农场 模 式 、公 司 +家庭农场模 式等 ,并且强 调 “公司 +家庭农场 ” 模式能够 激发青年人务农 、减弱 自然 风险与市场 风险威胁 ,保 障 国家 粮食安全 。 (4)经 营性 质及规模 。现有研 究更 多立足 于政府政策视 角 ,关注 于家庭 农场认定 标准 的制定 ,包括经 营 者 资格 、规模边界 、注 册形 式及政府监管制度等方 面 。
纵观农业 部及 已有 的文献对我 国家庭 农场 的定 义 ,虽然侧 重点有所不 同 ,但 总体上认 为我 国家庭农 场有 以下几 个共性特 征 :以家庭成 员为主要 劳动力 ,区别 于公 司农场 和集 体农场 、 具 有一定 的规模 ,区别 于普 通农户 、农 业为主要 收入 来源 ,强 调 农场经 营的专业性与 职业 性 。在这些共 性特征 的基 础上学者 们 从不 同 的角度又 有一 些不 同 的观 点 : (1)从性 质上 看 ,主 要 有两种观点 :一是强调家 庭农场 的企业 性质 ,认为 家庭农场 要 进行工商注 册 ;二是强调 家庭农场是 以婚姻 、血缘 、亲缘等 情 感为 纽带形 成 的非科层 、企业 化经 营 的新 型组 织 。 (2)从 规模边 界来看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 的大小受制于家庭资源 禀赋 、 技术 条件 、务农 的机会成本 、社 会经济环境等 因素 。从 实践上 来 看 ,各地认定 的农 场规模 大小也不统一 ,如农业部公 布的调 查数据 表明 ,平均经营规模在 15.33hm 左右 ;武汉市 规定 的家 庭农场 经营面积要达到 6.67~20 hm。;而研究人员测算 的规模 为 26.7hm 。
管理 、经 营三个层 面推进 家庭农 场的企 业化 ,即通过 制度和 文化 完善 家庭农 场的 内部控 制 ;通过 培育组 织场域 实现协 同
发展 ,从 交易、生产a. ̄l-部 环境优 化 系统要 素配 置 ;通过动 力机制设 计激发 劳动积极 性和通过 “四个合 适” 改进 家庭 农
场 的 经 营 。
[收稿 日期 ]2018—03—20 [基金项 目 】河南省科技厅 软科学 项 目 “产权结构 、契约规制 与家庭农 场的运行绩效研究 :基于河南 的调查” (编号 :182400410213)。 £作者简介 ]陈军 民 (1976一 ),河北 l临城人 ,讲师 ,博士 ,研究方 向:农 村发展。
企 业 经 营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9卷第o9期(总第437期)
中国式家庭农 场 经营 管理 的企业化研 究
陈军 民 (河 南科技 学院 ,河 南 新 乡 453003)
【摘要 】基 于农 业企业化 ,运 用管理 学的原理 ,界 定家庭 农场企业化的 内涵,探 讨 家庭农场企 业化 的策略。提 出从 制度、
“中国式”也即中国特色 ,有 别于欧美等发达 国家 的农场 , 我国的家庭农 场规模相对较 小 ,在发展模 式上有 自己特有 的制 度 特征与客观约束 。这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 面 : (1)制度基础 。 我国的家庭农 场是建立在家 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这一基 础制度上 的次级制度创 新 ,家庭农 场的土地来 源大部分要通 过土地 流转 而来 ,故土地所 有权制度 的差异决定 了家庭农场 的发 展在我 国 具 有其 特殊性 ; (2)家庭农 场对 于我 国来说 尚属 于初级 发展 阶段 ,与欧盟 等国家 的家庭 农场相 比在制度规范性 、发展可持 续 性方 面存 在一定 差距 ,需要 不断 的予 以完善 ; (3)人 多地 少 及农 民群体 结构 的 复杂 性使 我 国的家 庭农 场 只能 是适 度规 模 ,发展过程存在诸多不确定 性 因素 。
现有研究 比较缺少从农户 立场对家庭农 场如何实 现经营管 理的企业化进 行探讨 。为此 ,本文在分析 中 国式家庭农 场特征 及企 业化 内涵 的基础上 ,运用 管理学 的基本 原理与方 法探讨如 何推 进家庭农场经 营管理 的企业 化。
1 中国式家庭农 场的特征及企业化
1.1 中国式家庭农 场的特征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企业化 ;管理 ;经营
【中图分类 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农业企业 化是转变农业 发展方式 、提升农业竞争 力 的重要 抓手 ,是从 根本上解决农业 生产与市场 隔绝 问题 的有效途径 。 2013年 中央一号 文件将 家庭农场确立为应对 “谁 来种地 ,怎么 种地” 的战略举措 ,2015年 中央一号文件 又明确提出要推进家 庭农 场 的企业化进 程。据农 业部统计 ,2013年初符合统计条件 的家 庭农 场达 87.7万家 ;2015年底 在县 级 以上 农业 部 门纳入 名录 管理 的家庭农 场超 过 34万 户 ;在 工商部 门登记 注册 的家 庭农 场达到 42.5万户。可见 ,家庭农场 已成 为我国实现农业企 业化 的重要 载体 。因此 ,探讨 如何推进 家庭农场 的企业化对我 国农业现代化 目标 的实 现具有重要 意义。文献梳 理发现 ,针对 家庭农 场企 业化 的相关 研究 主要有 下几个 方 面 : (1)农 场 的 内部管理制 度。家庭农场 应建立分工 明确的规章 制度 ,做好经 济核算与 生产技术管理 ;据 《农业企业 会计制度 》,规范家庭 农场 的会计 核算 ; (2)经 营理 念方 面。家庭农 场 应确立 以市 场为导 向的营销管理 ,并 把生态理念渗 透到经 营中 ,生产 出安 全的农产 品; (3)经营模式 。 目前 ,家庭 农场 的经 营模式有 : 政府引导 下的集体承租模 式 、家庭农场 户示范模式 、专业农场 模 式 、公 司 +家庭农场模 式等 ,并且强 调 “公司 +家庭农场 ” 模式能够 激发青年人务农 、减弱 自然 风险与市场 风险威胁 ,保 障 国家 粮食安全 。 (4)经 营性 质及规模 。现有研 究更 多立足 于政府政策视 角 ,关注 于家庭 农场认定 标准 的制定 ,包括经 营 者 资格 、规模边界 、注 册形 式及政府监管制度等方 面 。
纵观农业 部及 已有 的文献对我 国家庭 农场 的定 义 ,虽然侧 重点有所不 同 ,但 总体上认 为我 国家庭农 场有 以下几 个共性特 征 :以家庭成 员为主要 劳动力 ,区别 于公 司农场 和集 体农场 、 具 有一定 的规模 ,区别 于普 通农户 、农 业为主要 收入 来源 ,强 调 农场经 营的专业性与 职业 性 。在这些共 性特征 的基 础上学者 们 从不 同 的角度又 有一 些不 同 的观 点 : (1)从性 质上 看 ,主 要 有两种观点 :一是强调家 庭农场 的企业 性质 ,认为 家庭农场 要 进行工商注 册 ;二是强调 家庭农场是 以婚姻 、血缘 、亲缘等 情 感为 纽带形 成 的非科层 、企业 化经 营 的新 型组 织 。 (2)从 规模边 界来看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 的大小受制于家庭资源 禀赋 、 技术 条件 、务农 的机会成本 、社 会经济环境等 因素 。从 实践上 来 看 ,各地认定 的农 场规模 大小也不统一 ,如农业部公 布的调 查数据 表明 ,平均经营规模在 15.33hm 左右 ;武汉市 规定 的家 庭农场 经营面积要达到 6.67~20 hm。;而研究人员测算 的规模 为 26.7hm 。
管理 、经 营三个层 面推进 家庭农 场的企 业化 ,即通过 制度和 文化 完善 家庭农 场的 内部控 制 ;通过 培育组 织场域 实现协 同
发展 ,从 交易、生产a. ̄l-部 环境优 化 系统要 素配 置 ;通过动 力机制设 计激发 劳动积极 性和通过 “四个合 适” 改进 家庭 农
场 的 经 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