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__房屋改造和增层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发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还给建筑业的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事故案例分析1.1 某高层建筑倒塌事故某城市的一座高层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突然倒塌,造成多人死亡和伤残。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是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违反了相关规定,使用了次品建材,并且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此外,监理单位未能及时发现问题,也对事故负有一定责任。
1.2 某隧道爆炸事故某地的一条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重伤。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是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此外,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问题,也对事故负有一定责任。
二、事故原因分析2.1 人为因素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中,人为因素往往是主要原因之一。
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违规操作、使用次品建材、忽视安全规定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此外,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问题,也会对事故负有一定责任。
2.2 设计问题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中,设计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缺陷,如结构设计不合理、材料选用不当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此外,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施工方的实际情况,也会对事故质量负有一定责任。
三、防范措施3.1 加强监管为了防范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需要加强对施工方和设计单位的监管。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大对施工方和设计单位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
3.2 加强培训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需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
施工方和设计单位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3.3 强化安全管理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安全管理不到位有关。
施工方和设计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施工中常见的事故案例分析与处理经验
施工中常见的事故案例分析与处理经验引言:施工现场作为一个高风险环境,经常发生各种意外事故。
事故不仅给施工项目带来延误和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会对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施工事故案例,并提供一些处理经验,旨在引起大家对施工安全的重视和关注。
一、高处坠落事故高处坠落是施工现场最常见的事故之一。
例如在搭建脚手架或进行屋顶施工时,由于不当操作或者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工人可能会从高处跌落,造成重伤甚至死亡。
处理经验:1. 建立安全防护意识: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让他们意识到高处作业的风险,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 强制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带等,确保工人在高处作业时有有效的防护装备。
3. 定期检查和维修脚手架:确保脚手架的结构牢固,没有松动和损坏的地方。
二、电气触电事故电气触电事故常发生在施工现场电缆敷设和设备安装时。
由于操作不当或者电气设备故障,工人可能会触电受伤。
处理经验:1. 建立施工电气安全规范:制定并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包括正确使用绝缘手套和工具等。
2. 进行电器设备巡检:定期检查电器设备是否存在漏电、过载和短路等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有问题的设备。
3. 禁止临时电源:避免使用临时电源,尽量使用固定线路来保证电气安全。
三、坍塌事故坍塌事故多发生在建筑物施工中,由于土方工程施工不当或遇到强风或地震等外力导致。
处理经验:1. 土方工程专业资质:要求土方工程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资质,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2. 定期进行结构检查:对正在施工或已经完成的建筑物进行定期的结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3. 加强监管和检查:建立严格的工地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门的监管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
四、机械操作事故机械操作事故多发生在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操作不当或使用不当时,如起重机、挖掘机、推土机等。
处理经验:1. 建立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制定并执行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合格的资质,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施工改进方案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施工改进方案引言:安全事故是指在工作或生活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在施工行业中,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工人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发展。
为了提高工地安全水平,本文将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探讨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一、案例分析1:高空坠物事故在一家大型施工工地发生了一起高空坠物事故,导致一名工人身亡。
经调查,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方没有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并且工人没有佩戴安全帽。
此外,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因素。
改进方案:1. 加强安全培训:施工方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救援技能。
同时,要求工人必须佩戴安全帽,在高空工作时使用安全绳索等安全设备。
2. 强化管理监督:施工方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工人进行日常巡视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二、案例分析2:电气火灾事故一家商业建筑施工现场发生了一起电气火灾事故,消防队及时展开救援,但造成了一天的施工中断。
经调查,这起事故的原因是电路短路导致火花引发火灾,主要是因为施工方在电气设计和施工中存在一些漏洞。
改进方案:1. 做好电气设计:在施工前,施工方应邀请专业电气设计师进行电气系统设计,确保布线符合规范,杜绝漏洞。
2. 重视检修维护:施工完毕后,施工方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
三、案例分析3:施工工地塌方事故在一座正在进行挖掘作业的工地发生了塌方事故,造成多名工人被困。
经过紧急救援,工人成功获救,但其中一名工人不幸身亡。
施工方没有进行有效的土方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改进方案:1. 加强地质勘察: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了解工作现场的地质状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2. 施工过程管理:施工方应建立土方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控制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
四、案例分析4:施工工地起重机事故在一家高层建筑工地上,一台起重机突然倒塌,砸中了一辆停在附近的轿车。
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1.缺陷定义:是由人为的和自然的原因,使建筑物出现影响正常使用、承载力、耐久性、整体稳定性的种种不足的统称。
按照严重程度不同,分为三类:(1)轻微缺陷(不影响使用,不影响承载力、影响观感。
比如墙面不平整、地面混凝土龟裂等)(2)使用缺陷(不影响承载力、影响使用功能,让人感到危险。
比如屋面、地下室漏水、梁下垂、墙体裂缝等)(3)危及承载力缺陷(比如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配筋不足等.如不及时消除,将由局部发展为整体破坏)质量事故定义:建筑结构的临近破坏、破坏和倒塌的统称。
缺陷和事故的关系:(1)两个不同的概念:事故表现为建筑结构局部或真整体的临近破坏、破坏和倒塌;缺陷仅表现为具有影响正常使用、承载力、耐久性、完整性的种种隐藏和显露的不足。
(2)缺陷和事故又是同一类事物的两种程度不同的表现:缺陷往往是产生事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二事故往往是缺陷的变质或经久不加固处理的发展。
2.砌体裂缝处理原则:温度裂缝一般不影响结构安全。
经过观测,找出裂缝最宽的时间,采用封闭或局部修复的方法处理。
沉降裂缝绝大多数裂缝不会严重恶化而危机结构安全。
对沉降逐渐减小的裂缝,待基本稳定后,进行修复或封闭堵塞处理;对长期不稳定的应先加固地基,再处理裂缝。
荷载裂缝因承载力或稳定性不足而引起的,危机结构安全,应及时采取卸荷或加固补强等方法处理,并应立即采取应急防护措施。
3.砌体裂缝的处理砖砌体填缝修补分为水泥砂浆填缝和配筋水泥砂浆填缝两种。
用于墙体外观维修和裂缝较浅的场合,主要用于温度裂缝和不影响结构稳定及安全的沉降裂缝。
水泥砂浆填缝的修补工序:先将裂缝清理干净,用勾缝刀、抹子、刮刀等工具将1:3的水泥砂浆或比砌筑砂浆高一级的水泥砂浆或掺有107胶的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入砖缝内。
配筋水泥砂浆填缝的修补方法:每隔4—5皮砖在砖缝中嵌入细钢筋,然后按水泥砂浆填缝的修补工序进行。
灌浆修补用压力设备把水泥砂浆液压入墙体的裂缝内,使裂缝粘合起来的修补方法。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及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因素的分析及处理一、造成质量事故的施工因素1、建筑材料及建筑制品质量不良承重结构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造成结构裂缝,甚至倒塌。
例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良使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过大的裂缝或产生脆性断裂破坏,水泥安定性不合格造成结构混凝土爆裂;水泥受潮、过期、结块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甚至于出现裂缝导致构件或结构破坏;防水材料的质量不良导致渗漏、耐热度差、流淌等质量缺陷。
保温、隔热材料、装饰材料等等质量问题也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2、人的因素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施工理论知识而造成事故的情况也很多。
例如:(1)由于对土压力的作用缺少认识,采用不适当的回填基坑方法,而造成基础位移或基础裂缝。
(2)对简支梁和连续梁的基本概念模糊。
如某单屋厂房为预制地梁,施工时用预制地梁的钢筋现浇成连续梁,造成地梁在支座处附近出现裂缝。
(3)对预制构件使用和施工时的受力区别认识不清。
如预制桩使用时为受压构件,施工中为受弯、压弯、拉弯构件,施工操作稍不注意,就易使桩开裂或折断。
其他如柱、屋架都有类似的问题。
(4)对砖砌体在施工中的稳定性认识不足,考虑不周。
如山墙在大风或脚手架震动下倒塌。
(5)对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整体稳定认识不足。
如装配多层框架接头混凝土没浇或浇后强度还没达到要求,就施工上层结构而造成事故。
(6)对悬挑结构的倾覆或折断问题缺乏认识。
常因拆模过早而发生事故。
(7)对模板或支架的受力特点认识不足,造成模板工程结构方案不合理,安装不当,刚度不够,整体稳定性不好,而造成楼板、顶板、大梁倒塌。
(8)对施工中楼面超载要领不清或根本没有,其主要原因还是对结构设计理论不太懂,对楼面设计活荷载没有量的认识。
因此,构件、材料随意堆放,稍不注意就要出现超载的断裂、倒塌事故。
(9)脚手架或井字架设置不当。
有的外脚手架和井字架失稳倒塌;有的里脚手架的构造和布置不合理,造成楼板出现过大的变形和裂缝。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处理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处理一、引言建筑工程事故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由于工作人员违反安全规范,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意外事件。
本文将对建筑工程事故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有效处理和预防此类事故。
二、事故原因分析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建筑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工人无视安全操作规程、操劳过度、缺乏安全意识等。
此外,不合理的施工布局、材料选用和机械设备维护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造成建筑工程事故的重要原因。
例如,天气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或地震等自然灾害都可能对工程施工造成影响,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3. 管理因素管理不善或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也是建筑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例如,缺乏明确的责任分配、施工计划不合理、安全培训不到位等都可能加大事故的发生概率。
三、事故处理方法1. 及时报警与救援在发生建筑工程事故后,工作人员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同时进行紧急救援。
应当确保伤员的安全,及时转移至安全地点,并启动相关应急措施,如疏散人员、扑灭火源等。
2. 初步调查与事故定责对于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应开展初步调查,明确事故原因和责任。
初步调查应包括现场勘查、事故回放、证人取证等步骤,以便于后续的事故处理工作。
3. 事故处理与赔偿在确认事故原因和责任后,相关方应制定相应的事故处理方案。
首先,应采取措施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避免事故蔓延或二次事故的发生。
其次,对于受害人应及时进行医疗救助和赔偿,以减轻其损失。
四、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并加强对施工方、承包方、分包方等相关人员的培训与监管。
同时,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安全隐患。
2. 安全教育培训对参与建筑工程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
应加强安全操作规程的宣传和培训,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清楚安全操作流程,并加以遵守。
3. 强化监督检查相关监督部门应加大对建筑工程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和安全设施的合规情况。
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由于设计、施工、监理、材料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
在处理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时,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首先,对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进行分析。
在分析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设计、施工、监理、材料等各个环节。
对于设计缺陷,应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审查,找出设计错误或者不合理之处,并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
对于施工缺陷,应通过对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的检查,找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与施工方进行沟通,及时改正。
对于监理缺陷,应通过对监理过程的审查,找出监理人员的监督不到位或者问题处理不及时的情况,与监理单位及时协商解决。
对于材料缺陷,应通过对材料的检验和抽检进行分析,找出材料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其次,对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进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对于设计错误或者不合理的地方,应尽量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重新设计或者修改设计方案。
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对于监理人员监督不到位或者问题处理不及时的情况,应与监理单位协商解决,并要求监理单位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
对于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应与供应商沟通解决,确保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最后,对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进行总结和提升。
在处理完事故之后,需要对事故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相应的教训,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应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相应的要求。
对于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应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及处理范文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因素的分析及处理一、造成质量事故的施工因素1、建筑材料及建筑制品质量不良承重结构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造成结构裂缝,甚至倒塌。
例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良使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过大的裂缝或产生脆性断裂破坏,水泥安定性不合格造成结构混凝土爆裂;水泥受潮、过期、结块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甚至于出现裂缝导致构件或结构破坏;防水材料的质量不良导致渗漏、耐热度差、流淌等质量缺陷。
保温、隔热材料、装饰材料等等质量问题也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2、人的因素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施工理论知识而造成事故的情况也很多。
例如:(1)由于对土压力的作用缺少认识,采用不适当的回填基坑方法,而造成基础位移或基础裂缝。
(2)对简支梁和连续梁的基本概念模糊。
如某单屋厂房为预制地梁,施工时用预制地梁的钢筋现浇成连续梁,造成地梁在支座处附近出现裂缝。
(3)对预制构件使用和施工时的受力区别认识不清。
如预制桩使用时为受压构件,施工中为受弯、压弯、拉弯构件,施工操作稍不注意,就易使桩开裂或折断。
其他如柱、屋架都有类似的问题。
(4)对砖砌体在施工中的稳定性认识不足,考虑不周。
如山墙在大风或脚手架震动下倒塌。
(5)对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整体稳定认识不足。
如装配多层框架接头混凝土没浇或浇后强度还没达到要求,就施工上层结构而造成事故。
(6)对悬挑结构的倾覆或折断问题缺乏认识。
常因拆模过早而发生事故。
(7)对模板或支架的受力特点认识不足,造成模板工程结构方案不合理,安装不当,刚度不够,整体稳定性不好,而造成楼板、顶板、大梁倒塌。
(8)对施工中楼面超载要领不清或根本没有,其主要原因还是对结构设计理论不太懂,对楼面设计活荷载没有量的认识。
因此,构件、材料随意堆放,稍不注意就要出现超载的断裂、倒塌事故。
(9)脚手架或井字架设置不当。
有的外脚手架和井字架失稳倒塌;有的里脚手架的构造和布置不合理,造成楼板出现过大的变形和裂缝。
二建实务建筑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与处理
二建实务建筑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与处理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质量事故可能会发生,给项目进展和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及时分析和处理施工质量事故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实际案例,介绍二建实务中常见的建筑施工质量事故,并探讨处理方法。
案例一:屋面漏水导致内部装修损坏在某小区装修工程中,业主反馈屋顶漏水现象。
施工单位经过检查发现,漏水是由于屋面防水材料施工不当所导致。
防水材料未能完全覆盖屋顶表面,而且缺乏必要的防水层。
针对这种情况,施工单位首先需要立即停工,对漏水问题进行处理。
应先清除已存在的防水层,然后重新施工新的防水材料。
在进行新的防水层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防水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并做好屋面防水层的检测工作。
同时,当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严密的水密性测试,以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妥善处理受损的室内装修。
经业主同意后,可以进行室内装修的重新施工和修复工作,确保最终的装修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同时,施工单位也应对施工过程中的疏忽进行自我反思,加强施工质量管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二:混凝土强度未达标引发结构安全隐患某高层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能控制好施工参数,导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预期标准。
由于强度不够,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对于这个问题,施工单位首先应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并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和技术研究。
通过检查施工参数的设置、材料的选择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控制,找出导致强度不达标的具体原因。
可能是施工过程中水灰比控制不当,可能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施工单位需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可以通过调整施工参数,如控制水灰比,改进混凝土配合比等,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监控和检验,保持施工过程中的严密性。
此外,施工单位还需评估已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发生与处理的案例分析与问题对策总结 (2)
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发生与处理的案例分析与问题对策总结一、案例分析施工现场质量事故是在建筑工程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风险。
这些事故对项目进度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施工现场质量事故案例,总结其原因和经验教训,为类似问题提供问题对策。
1. 案例描述该案例发生在某城市一个大型住宅楼项目的施工现场上。
在工程进行到地下室施工阶段时,突然发生了支撑结构坍塌的事故,导致多名工人被埋压。
紧急救援成功后,在众多受伤者中有两名工人不幸身亡。
2. 事故原因根据对该案例的调查与分析,事故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施工方在安全监测和预警方面存在明显疏漏。
由于没有及时发现地下土层松软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固,支撑结构承受了超出设计荷载的压力,最终坍塌。
其次,施工方在工期安排上存在问题。
由于项目进度紧张和利益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施工方采取了加快施工进度的方式,导致未经充分检验与试验的支撑结构投入使用。
此外,施工方对人员培训与安全意识的重视不够。
在案发现场,部分工人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和操作技能,无法正确应对紧急情况,并且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3. 经验教训通过该案例可以得到以下经验教训:首先,施工方应更加重视地质勘察与土层测试等前期阶段工作。
准确把握地下情况是保证支撑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前提,在设计阶段就要开展勘察与测试,并依据结果合理设计。
其次,确保安全监测机制的有效运行。
加强现场检测仪器设备配备以及相关人员培训,加大对现场监测数据及时分析和预警措施的实施力度。
此外,严格按照建设法律法规执行所有程序。
包括审查合同、组织设计、材料试验、施工方案编制等,确保所有环节得到妥善安排和顺利进行。
最后,在施工人员的招聘和培训中要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安全操作的培养,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二、问题对策总结基于以上案例分析和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对策:1. 加强项目前期勘察与测试工作:在任何施工前,都必须充分了解地质情况并开展相应土层测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难以预测和避免的意外事件,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些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本文将以多个案例为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1. 事故案例分析1.1 某高层建筑垮塌事故某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发生垮塌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经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劣质的建筑材料,并未按照规定的施工流程和工艺进行操作。
1.2 地基沉降引发建筑裂缝一座新建的写字楼在投入使用不久后出现了严重的裂缝问题,经过调查发现,是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造成建筑物的承重部分受力不均,导致裂缝问题的发生。
2. 分析与原因2.1 施工质量缺陷大部分建筑工程事故都与施工质量缺陷有关。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劣质材料、不按照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等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2.2 监理不到位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监管不严,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2.3 设计不合理部分事故是由于工程设计不合理所致,如结构设计不合理、地基承载能力不足等。
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预防措施3.1 加强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应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按照规范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3.2 强化监理工作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对施工单位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3.3 加强工程设计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确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对于地基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应在设计前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确保地基条件符合工程要求。
4. 结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房屋增层事故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 ll 及 其 防治措 施
( 阳市苏家 屯区房屋 土地开发有 限公 司, 宁 沈阳 10 0 ) 沈 辽 100
摘 要: 从管理、 设计、 施工等方面介绍 了目前房屋增层过 出现的事故, 并从这几方面分析 了相应的预防措 施。 关键词: 增层; 事故 ; 管理; 设计 ; 施工 房屋 增层 建设不 占地 、 资少 、 投 见效 快, 在 增层施 工需要对 旧房进行 承载力 加固时 , 定 条件下适合于我 国国情 。 年来 , 城镇建 应先加 固后 拆墙开洞 ; 近 在 先加 固基础墙柱, 后加 固 设 中, 我们进行 了大 量的旧房改 造工作 , 了 梁板加层。 取得 1. .2增层施工超 载。增层施 工一般在 旧 3 定经济效益, 在设计及施工中也积累了一定 的成功经验 。 但是, 由于房 屋增层设 计施 工复杂, 房屋 盖上进 行。 屋盖结构 的使用荷 载相对较小 。 施工 时, 采 不 且 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的技术规 范, 各地 的房 屋 有 的增层工程采用 现浇粱板结 构。 增层 建筑时有事 故发生,有些事 故己造成重 大 取措施 . 接将 模板立柱支撑在 旧房屋面上 ; 直 有 的在施 工时将拆掉 的旧房女儿墙等杂物堆放在 人 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 1房屋增层事故发生的原 因 屋顶 上 , 加上施 工用 的材料 、 具等 , 工超 机 使施 11管理因素 . 载 。增层施工超载 比新建房屋超载具有更 大的 1. . 1将增层设计 委托不具 备资质条件 的 可能性 和危险性 。 1 一旦 发生 事故, 造成严 重后 将 单位 或个人, 使增层设计带有很大 的盲 目 , 性 不 果 。 是 浪费就是造成事故 。 13 I_ 3增层施工 质量问题 。增层施工 质量 1. . 2对只加层未加 固的情 况缺乏监督 管 主要体 现在房屋新 旧部分 的连接 , 1 对于需加 固 理。 的增层 建筑 , 重视基坑验槽 , 要 基础墙 柱的砌 筑 1 . 房屋 增层 设计与施 工 验收 规范 。 和浇 筑质量。增层施工质量要求 高、 .3无 1 难度大 , 必 否则极易造成薄弱部位, 引发 使 得建筑 增层 工作不 能从 专业 技 术上 进行 控 须引起高度重视 。 制、 监督与指导 。 事故 。 1 设计因素 _ 2 2防止增层事故 的措施 1. . 1违背增层设计 的基本 程序 。增层设 2 在增层 工程 设计施工时, 克服盲 目性 , 应 做 计 是 在 旧 房 上 加 层 , 基 本 程 序 是 : 先 看 原 设 到精心设计, 其 首 精心施工, 增层事故是可 以防止 的。 计 图纸, 调查检测结 构现状 , 对改造房 从设计 到 具体 的可从 以下三方 面采取措施 。 施工 , 从施工到使用的全过程的情 况作调查 , 然 21重 加 强 管 理 . 后 分析是 否需要 加固,考虑好加 固方案才能 进 21 . 1增层设计 与施工 比新 建房屋更 为复 . 行增 层设计 。 实际上 段 计 人员常因对下 列情 况 杂, 度更 大。应严禁元证设计 , 难 元证施工 , 要求 不 了解 或未进 行有关 测试 勘查 就 进行 增层 设 设计 与施工单位具有 相应 的资质 等级 。 . 2加 21 . 计。 而导致事 故 发生:I房 在施 工 中做 过重 大 强对加 层工程, aH . 特别是 只加层 不加 固工程 的审 的设 计变更 ; 或在使用 中进行过改建 ; 旧房设 批监督工作 。.3尽快出台相关 技术规范及标 或 2. 1 计 和施工存在严重缺陷。 尚未采取补救 措施 , 准, 增层设计及施工有据 可依 。 且 使 就按原设计 图纸进行增层设计 。b1房使用若 - 日 22 切 实 设 计 . 干年后, 因老化 、 风化 、 火灾、 地震等作用, 构 使结 2. . 1遵循 增层 设计 的基本程序: 2 先调 查, 构 件承载力降低 , 时不进行 检测 。 增层 仍按原 设 再分析 , 后设计 。 除原设计图和竣工图外. 还应掌 计 图纸中的材料强度指标进 行增层计 算。c . 旧 握下 列情况 : 旧房 在施工 中是否 做过设 计变 a _ 房设计 图 丢失或不全 , 未对 旧房进行认真 检 更 ;.旧房在使用过程 中是 否进行过改建 ;. 且 b c旧 测, 凭主观判断进行增层设计 。d在 旧房 F有 防 房设计 和施 工是否有缺陷, 否已采取有 效措 . 是 空洞, 或在无地 质资 料 的情 况下 加层. 又未进 行 施 ;. d 旧房结构构 件的承载力是否有所 降低 -’ e 调查勘测, 目进行加层设计 。 盲 1 . 增层结构方案选 择有误 。例如: 地 .2 2 在 震 区有 的房 屋增 层后已属高层建 筑。 却仍采 用 ( 上接 1 7 ) 5页 题 范 围较小 的试 题库 般 的砖混结构体系 ;有的采用竖 向三段式 的 和答案 ;针对学习者在课堂学习及课后作业 中 增层结构形式如: 旧房为底层框架上 部砖 混; 增 总结 。 并给 出解答 。 层部分又采用框架结构 ; 有的采用受力不 明 确 可能提 出的问题进行 归纳 、 另外 ,智能化教学模式的课程采用 国际公认 的 的结构方案( 如整体式外套结构)有的采用下 部 ; 标准协议和标准化接 口结构设计技术 ,使 内部 多层框架, 上部砖混结构等对抗震不利 的方案 。 1 .增层 结构计算方 面的失误。 计算 简 各个教学平台和教学课件与外部 的其它教学平 3 I 2 共 图和计算方法有误。如未根据加层结构受力 特 台和教学课件之间实现方便的挂接 , 同组 成 实 教学信 息 的高 度共享 , 点进行计算 ; 算时漏算 旧房加 固与装修新增 有机 的整体 , 现课程 、 计 真正达到“ 即插 即用” 简洁易用 , 、 并可 以扩展 或 荷载 ; 采用的设 计标 准不对 等。b增层结 构计算 . 当前 , 以 校对审核不正确。 . c 不经计算, 目加层 ; 盲 或计算 为其它课程建设提供工具和基本框架 。 不全面, 只进行 局部计 算。 . d 增层加 固时. 对新 旧 多媒体 和网络为标志 的新 的信息技术革命 已经 为教与学的革命性变革提供 了强有力 的技术 支 部分结构的连接采用的构造措施不可靠 。 持。智能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将为越来越多 的人 13施 工 因 素 . 所认识 和重视 , 因为它造就了全新 的教育环 境 , 1. . 1违背增层施工 的基本程序。 3 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 , 提高教学质量 和降低教
房屋增层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房屋增层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胡仁君t王佩z(1.华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河南郑州450000;2.河南华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工程技术喃耍1房屋增层是近年我国各大中城市为了提高房屋的利用率所采用的一种行它有效的的改建工程,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本文从管理、设计、施工等方面介绍了目前房屋增层所造成的工程事故,并详细阐述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鹾矗建.i司】增层事故;设计;施工;预防措施房屋增层建设不占地、投资少、见效快,在一定条件下适合于我国国’_‰近年来,在城镇建设中,我1门进行了大量的旧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设计及施工中也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但是,由于房屋增层设计施工复杂,且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的技术规范,各地的房屋增层建筑时有事故发生,有些事故己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本文就房屋增层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防止增层事故的防治措施。
1房屋增层事故发生的原因1.1管理因素1)将增层的设计工作委托给不具备资质条件的单位或个人,使增层设计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是浪费就是造成事故。
2)对只加层未加固的情况缺乏监督管理。
3)无房屋增层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
使得建筑增层工作不能从专业技术上进行控制、监督与指导。
12设计因素1.Z1违背增层设计的基本程序增层设计是在旧房上加层,其基本程序是:首先看原设计图纸,调查检测结构现状,对改造的建筑物从设计到施工,从施工到使用的全过程的情况做详细的调查、研究,然后对是否需要加固进行分析,考虑好加固方案才能进行增层设计。
实际上,设计人员常因对下列情况不了解或未进行有关测试勘查就进行增层设计,而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1)旧房在施工中做过重大的设计变更;或在使用中进行过改建:或旧房设计和施工存在严重缺陷,且尚未采取补救措施,就按原设计图纸进行增层设计。
2)旧房使用若干年后,因老化、风化、火灾、地震等原因,使结构构件承载力刚氐,增层时不进行检测,仍按原设计图纸中的材料强受指标进行增层计算。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地震: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损坏 洪水:可能导致建筑物地基不稳、损坏 台风:可能导致建筑物屋顶、门窗损坏 泥石流:可能导致建筑物பைடு நூலகம்基不稳、损坏
设计缺陷:设 计不合理、不
符合规范等
施工管理:施 工组织不严密、 管理不到位等
材料问题:材 料不合格、使
用不当等
环境因素:恶 劣天气、地质
条件等
事故报告:及时、准确、全面地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 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现场保护:保护事故现场,防止破坏或丢失证据,为事故调查提供依据
事故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责任追究、赔 偿、整改等
事故调查:收集证据,分析原因,确定责任 责任认定:根据事故调查结果,确定责任人和责任单位 责任追究:对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处罚,追究法律责任 整改措施: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建立完善的施工 管理制度
加强施工人员的 培训和考核
定期进行施工安 全检查
提高施工人员的 安全意识和技能
建立风险评估机 制,定期对施工 现场进行风险评 估
建立安全检查制 度,定期对施工 现场进行安全检 查
建立应急响应机 制,制定应急预 案,确保事故发 生时能够及时响 应
建立信息共享机 制,及时共享事 故信息,提高事 故预防能力
格
管理问题:安 全管理不到位, 缺乏有效的监
督和检查
环境因素:恶 劣天气、地质 条件等外部因
素影响
立即停止施工, 确保人员安全
报告事故情况, 启动应急预案
组织专家进行事 故调查,分析原
因
制定整改措施, 确保类似事故不
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_第8章_房屋改造和增层
增层设计前对原房屋基础情况进行了现场开挖检查。结 果发现,原房屋基础埋深仅为1.0m,基底下灰土垫层 厚度为0.3m,且密实度不够,地基承载力难以满足增 层要求,必须进行加固处理。
(3)地基加固方案
根据工程在增层的同时又进行扩建改造的特点,选 用的加固方案应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1)增层部分承载力不足问题; 2)增层部分与扩建部分基础的差异沉降。
增层房屋地基的承载力在设计时可适当提高。
fk 3 f0k
对新增承重墙,μ 3=0.85~0.90;对原非承重墙改
为承重墙,μ 3=1.1。
29
原屋面板作为增层后的楼面板时,应验算其承载 力和挠度;原房屋与增层房屋高差或荷载差异不宜过 大;门窗洞宜上下对齐;女儿墙应拆除,不得作为加 层房屋的墙体。对于抗震设防区的增层房屋,增层前、 后均应进行抗震验算。
(5)使用效果
该增层改造工程于1996年12月竣工,经过多次观 测,增层部分的基础沉降量,增层部分与扩建部分的差 异沉降量均较小,使用情况良好。
8.3.2 改变荷载传递增层法的设计
1.设计要求
对增层后地基基础、承重结构及其构件进行承载力和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
采取可靠的连接措施保证新增层结构与原结构的协同 工作。
8.1.3 增层、改造工作程序
调查——增层改造可行性研究——质量鉴定——设 计——施工方案——施工——竣工验收 技术鉴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基基础方面。地基土层分布及土质类别情况;原设计 地基的承载力及承载力可能增长的情况;基础类型、 尺寸、埋深、材料及现状;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等。 2)建筑物的平面、剖面及结构布置的描述与评述,并对使 用情况及现状做出评价。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也频繁出现。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是由于勘察、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存在某些失误,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工程出现了构件强度降低、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及使用功能性、建筑外观受到严重损害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将导致工程事故,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或造成人民生命安全,因此对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以预防和加固。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不可抗力等自然因素和设计或施工等某方面的原因,建筑工程质量仍存在许多问题,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一些措施来加强事故的处理。
1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由开发商为单方面追求利润而主观上降低了设计要求,施工组织设计上存在问题。
一项生产建设的任务安排下来,一般都有完成的时间期限,而这个时间期限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的。
可在计划经济“多、快、好、省”的传统思维影响下,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施工马虎,甚至偷工减料,技术人员素质差,不熟悉设计意图,擅自修改设计;施工管理不严,不遵守操作规范,达不到质量控制要求;为追求最大利润,还往往挤占安全费用等,都给施工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技术因素勘测失误,地基处理不当如未勘察即设计;盲目套用临区勘测资料;钻孔布置不足,有些隐患未能查处;饱和土用强夯法;打桩未达到持力层,深基坑支护失当,地基土受干扰又未能重新夯实等。
设计失误目前普遍存在的情况是设计任务急,时间紧,为设计失误埋下隐患。
如结构未计算即出图;套用已有图纸而未结合具体情况校核;计算中漏算荷载;计算方案欠妥,未考虑施工过程会遇到的意外情况,同时由于设计任务繁重导致设计人员缺少在培训学习的机会,也加大了设计失误的可能性。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及处理(范文)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因素的分析及处理一、造成质量事故的施工因素1、建筑材料及建筑制品质量不良承重结构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造成结构裂缝,甚至倒塌。
例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良使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过大的裂缝或产生脆性断裂破坏,水泥安定性不合格造成结构混凝土爆裂;水泥受潮、过期、结块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甚至于出现裂缝导致构件或结构破坏;防水材料的质量不良导致渗漏、耐热度差、流淌等质量缺陷。
保温、隔热材料、装饰材料等等质量问题也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2、人的因素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施工理论知识而造成事故的情况也很多。
例如:(1)由于对土压力的作用缺少认识,采用不适当的回填基坑方法,而造成基础位移或基础裂缝。
(2)对简支梁和连续梁的基本概念模糊。
如某单屋厂房为预制地梁,施工时用预制地梁的钢筋现浇成连续梁,造成地梁在支座处附近出现裂缝。
(3)对预制构件使用和施工时的受力区别认识不清。
如预制桩使用时为受压构件,施工中为受弯、压弯、拉弯构件,施工操作稍不注意,就易使桩开裂或折断。
其他如柱、屋架都有类似的问题。
(4)对砖砌体在施工中的稳定性认识不足,考虑不周。
如山墙在大风或脚手架震动下倒塌。
(5)对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整体稳定认识不足。
如装配多层框架接头混凝土没浇或浇后强度还没达到要求,就施工上层结构而造成事故。
(6)对悬挑结构的倾覆或折断问题缺乏认识。
常因拆模过早而发生事故。
(7)对模板或支架的受力特点认识不足,造成模板工程结构方案不合理,安装不当,刚度不够,整体稳定性不好,而造成楼板、顶板、大梁倒塌。
(8)对施工中楼面超载要领不清或根本没有,其主要原因还是对结构设计理论不太懂,对楼面设计活荷载没有量的认识。
因此,构件、材料随意堆放,稍不注意就要出现超载的断裂、倒塌事故。
(9)脚手架或井字架设置不当。
有的外脚手架和井字架失稳倒塌;有的里脚手架的构造和布置不合理,造成楼板出现过大的变形和裂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结构设计
1)应以材料检验及房屋鉴定结果作为增层结构设计的依据。 充分发挥原有结构(包括地基、基础)的承载力,考虑 各种不利因素,确保增层后的结构安全。
2)增层与改造结构应采用合理的结构体系。力求计算简图 符合实际,传力路线明确,刚度和强度分布合理,构 造措施可靠,保证增层后新旧结构协调工作。
大家好
第8章
既有房屋的改造和增层
8.1 概述
8.1.1 增层和改造的意义
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改善旧房的使用功能和条件;增加旧建筑物的 抗震能力;节省投资。
3
8.1.2 既有房屋增层、改造的确定
建筑物是否增层和改造,取决于该建筑物是否具有 增层和改造的潜力。应根据建筑物的建造年代、破损 程度、结构状况、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及使用要求做出 判断。
对于建造年限不长、结构现状良好的房屋增加2~3 层是合理经济的。对于一些临时性、半永久性或严重 破损、无利用价值的房屋,应拆除重建。对于某些增 层或改造后会影响城市规划的建筑物,更不应轻易增 层或改造。
4
增层和改造前做好的工作:
技术经济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成本、使用功能的 完善程度、部件设施的完好程度、工程的寿命期以 及建筑面积等;
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的检测鉴定:房屋的工程质量和 使用状况,是确定建筑物能否加层的重要依据。
对主要承重结构构件复核验算:不能满足要求时, 必须采取加固补强措施,提高承重结构及构件的承 载能力。
地基与基础的承载力复核:基础计算宽度与实际宽 度相差10%以内时,用加强上部结构整体刚度的 方法来适应地基基础的变形。相差值超过10%时, 设法减少加层结构自重、降低使用荷载,并采取加 大基础、加固地基等办法。
地基承载力有较大的提高。对于砂性土、粘性土, 一般情况下,使用时间为5~10年,地基承载力可提高 5%~20%;使用时间为15~25年,地基承载力可提高 15%~30%;建成后使用时间为25~35年,地基承载力 可提高30%~45%;建成后使用时间为35~50年,地基 承载力可提高40%~50%。
11
8.2 房屋增层的一般规定及方法
8.2.1房屋增层设计的一般规定
1.建筑设计
1)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与小区建筑相协调。 2)宜采取增层和改建相结合的方式。在条件许可时,可适
当改善原建筑物的使用条件。既有房屋经过长期使用, 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损,所以在增层时应对原建筑 物进行加固改造和修缮。 3)平面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和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应考虑 结构的合理性。采用直接增层时,宜使新增房屋与原 房屋的墙、柱上下对应、卫生间、厨房等房间上下对 应。 4)立面设计宜保持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
8.1.3 增层、改造工作程序
调查——增层改造可行性研究——质量鉴定——设 计——施工方案——施工——竣工验收 技术鉴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基基础方面。地基土层分布及土质类别情况;原设计 地基的承载力及承载力可能增长的情况;基础类型、 尺寸、埋深、材料及现状;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等。 2)建筑物的平面、剖面及结构布置的描述与评述,并对使 用情况及现状做出评价。
(1)地基承载力验算
轴心荷载作用下时: P f
式中:P=(F+G)/A;
13
在偏心荷载作用下时:
Pmax1.2f
式中:fk (1)f0k
2)应力比法。 fk 1f0k
3)空间刚度系数法。承载力提高通过空间刚度系数来 考虑。
4)小载荷板试验法。当建筑物基底下地下水位较低时, 直接在既有建筑承重墙基础下开挖试验坑,利用建筑 物的自重作反力,直接测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试验 压板面积宜采用0.25~0.5m2,基坑宽度不应小于压板 宽度或压板直径的三倍。 5)规范查表法。建筑物增层前,在原建筑物基础下有 效压密区0.5b~1.5b(b为基础底面宽度)深度范围内取 原状土,取土数量及试验要求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 计规范》规定,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8.2.3 既有建筑物增层的方法
2.改变荷载传递增层法
原建筑物承重结构不能满足增层后承载力的要求,或由于使 用功能要求需改变平面布置,需改变结构布置及其荷载传递途径 的增层方法。适用于原墙体结构有承载潜力,增设部分墙体、柱 子、或经局部加固处理,即可满足增层的房屋。增层数不宜超过 三层。
3.外套框架结构增层法
8.2.2 增层结构形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1)安全可靠。严格执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尽量减少由于 增层改造给承重结构造成的附加应力和变形;地震区 应遵循“先抗震加固,后增层改造”的原则。
2)经济合理。充分发挥原有建筑物的承载潜力;优先选用 轻质高强材料,以减少加层部分的重量;选择经济合 理的方案。
3)有利抗震。具有合理的地震力作用传递路线,必要的强 度,良好的适应变形能力和吸能、耗能的能力。
3)增层改造应与抗震加固相结合。协调好新旧结构的抗震 能力及关系,保证地震时增层改造后结构的安全。
4)应考虑增层、改造施工期间和增层改造后对相邻建筑物 的不利影响。尽可能做到增层施工时旧房不间断使用, 增层施工期尽量缩短。
5)尽量采用轻质高强材料。砖材强度等级应大于MU7.5; 砂浆强度等级宜大于M5(组合砖砌体砂浆面层宜大于 M10);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大于C20。
4)施工方便。施工力求简单,工期短;使用中便于养护维 修。
5)美观实用。重视增层改造房屋的建筑设计,改善使用功 能,改进立面造型,采用新的装饰材料,使室内外环 境协调舒适。
10
8.2.3 既有建筑物增层的方法
1.直接增层法
对既有房屋进行适当处理后,不改变结构承重体 系和平面布置,在上部直接增层的方法。适用于原承 重结构与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和变形能满足要求,或经 加固处理后即可直接增层的房屋。增加的层数一般为 1~3层。
6
3)墙、梁、柱等结构构件有无明显损坏或裂缝,主体结构 尺寸、材料、砌体、砂浆强度,结构构件连接情况等。
4)女儿墙、山墙、内墙、隔墙、楼梯等其他部件的现状及 评价。
5)邻近建筑物的情况(建筑物高度、基础埋深等)。 6)根据作用的实际荷载及构造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力分析,
并对上部结构及构件以及地基基础进行验算。
增层荷载通过在原建筑物外新增设的(墙、柱等)外套结构传 至新设置的基础和地基上。当既有房屋的基础或墙体的承载力不 大,或要求增加的层数在3层或3层以上时,采用外套框架结构增 层法。
12
8.3 既有房屋增层设计
8.3.1 直接增层法的设计
1.地基方面
直接增层,不仅要验算在增层荷载作用下地基的容 许承载力大小,同时还要考虑地基的沉降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