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以广州市某高校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论坛·
大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以广州市某高校学生党支部为例
■张彩慧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广东广州 510970
摘 要:本文站在党建工作者的角度,认为当下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支部活动形式单一、支部委员之间配合不够密切、入党前后考核缺乏平衡、专职党建工作者数量少等问题,只有切实创新党日活动形式、推进支委职责书面化、降低党员入党前后考核标准的落差、增加专职党务工作者才能使得这些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关键词:党支部建设;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数量上升,而大学生党支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组织,虽然从总体上来说,我国高校较为重视党支部的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大部分支部都能紧跟党的步伐,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又如学习“两学一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等等,并能做出一定成品,如文章、汇报视频等。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1.大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党支部活动形式单一,创新性不高。
王远铭在《关于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中提到,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教育存在偏重理论学习,未能做到与实践相结合,活动形式单一,难以契合大学生实际状况等问题。
然而根据笔者在现实党务工作中观察得知,近年来高校党支部其实将“支部建设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落实得非常好,但也的确如王远铭先生所说的那样,存在着大学生党支部活动形式单一、创新性不高的问题,结合广州市某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理论学习方面多偏向朗诵、观影、书写、集体讨论的学习形式,在实践方面多偏向做义工、义教、看望敬老院老人等形式。
久而久之,难免让人觉得老套又单一。
①
(2)支部委员不够明确自身职责,彼此之间配合不够密切。
根据笔者对广州市某高校党支部的观察以及对各个学生支部委员的采访发现,高校支部委员之间往往因为前后任交接工作没做好等各种原因导致一些支委对自己所在的职位职责并不十分清晰,经常出现诸如青年委员的工作落在了宣传委员身上、党总支检查任务时,各个支委都以为不是归自己管等各种错乱情况。
(3)对于大学生入党前后的考察把握有偏差,缺乏平衡。
刘晓丹认为,高校学生入党前后教育力度普遍存在偏差。
孙娟在《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中曾提出,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入党资格考核标准与普通基层党员入党的考核标准有所不同,认为在这一点上大学生党支部把握有偏差。
但根据笔者观察,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反而是在入党前后的教育力度和考察标准上把握有偏差。
大学生入党前的考核标准涵盖了专业学习成绩、党支部活动参与情况、学生个人的政治素质、课外比赛或志愿活动参与情况、入党动机等等各方面,较注重大学生个人的全面素质发展。
这本是提高和保障大学生党支部党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和程序,但许多高校学生党支部普遍存在偏重入党前的考核,而不重视入党后的考核和再教育的情况,这就形成了入党前后考核标准和考核力度严重不均衡的情况。
②
(4)党建工作者多为“兼职”,日常工作量大,难以事事兼顾到位。
孙娟认为,高校中存在党员发展质量、数量要求与党建工作者较大工作量之间的矛盾,她认为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增,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量越来越大,给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存在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
而根据笔者在广州市某高校党支部工作观察得知,高校中更普遍存在的是党员发展质量的高要求与普通大学生的增多导致辅导员工作量增加的矛盾。
③
2.关于解决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的建议
面对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应当给予足够重视,要改变工作方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条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
(1)调动大学生党员参与支部活动策划,创新和丰富党支部活动形式。
支部活动的创新工作是大学生党支部的重要工作,通过党日活动的组织形式、主题等方面的创新,能够有效提高支部成员参与支部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党支部的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的力量总归有限,但大学生党员是学生党支部的主体,正所谓“人多力量大”,通过“支部书记出面动员为主,提供小奖励为辅”的方式集合党支部众人的力量,调动党支部内部其他大学生党员积极为支部党日活动出谋划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利于支部的活动建设。
(2)推进支部委员职责形成书面规定,推动支部建设更加规范化。
高校党支部应当形成完善的、明确的支部委员职责书面规定,例如纪检委员主要负责统计支部成员各类活动的出勤情况,负责签到并收集好归档。
青年委员主要负责对接积极分子,跟进党员的发展,即从提交入党申请书到成为正式党员的整个过程。
宣传委员主要负责支部各项活动的主持、会议内容的确定、会议PPT的制作、支部活动的书面总结等。
组织委员主要负责组织关系转接、管理支部成员所有的线上线下的档案和材料,如整理入党志愿书、党务系统的信息录入等等。
当然,在进行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各支部的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工与合作。
(3)降低大学生入党前后考核标准的落差,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
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要从递交入党申请开始考察,要有计划性、系统性、连贯性,要摒弃突击式的做法。
不仅要在入党前从学习成绩、端正入党动机、党支部活动参与情况、政治素质、课外实践活动参与情况等各个方面来考察,直至其具备党员的基本条件,在转正后更不能松懈,而是要定期进行党小组讨论、民主评议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考察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学习强国平台的学习情况等各方面是否合格,以促使其不断保持思想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以保证能紧跟党的步伐。
(4)增加专职党建队伍人数,保证党建工作的质量。
刘晓丹曾在《高校学生党支部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的创新研究》中提出,应当加强对高校党支部教师党员的考察,提高其党务工作水平。
然而在笔者看来,高校存在专职党建工作人员少、多为辅导员兼职的情况,是导致党建工作效率低下的一大原因,因此为了提高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质量,增加专职党建队伍人员势在必行。
一来专职党建工作者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党支部的日常建设和研究工作,不容易出现身兼数职手忙脚乱的工作窘境。
二来专职党务工作者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总而言之,增加专职党建队伍人数能够很好地化解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量和党建工作者数量之间的矛盾,保障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我们不难知道,采取措施解决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这直接关系到高校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因此,大学生党建人员要深入探究问题的原因所在,对症下药,切实解决问题,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
注释
①根据王远铭的《关于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以及笔者对广州市某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观察总结得出。
②根据刘晓丹的《高校学生党支部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的创新研究》与笔者对广州市某高校学生党支部观察得出。
③基于孙娟《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以及笔者对广州市某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观察总结得出。
参考文献
[1]孙娟.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5.
[2]刘晓丹.高校学生党支部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的创新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77):55.
[3]戴宇婷.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73):187
2020年04期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