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练】海南中学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经典测试卷(专题培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家用电熨斗为适应不同衣料的熨烫,设计了调整温度的多挡开关、使用时转动旋钮即可使熨斗加热到所需的温度,下图是电熨斗的电路图。

旋转多档开关可以改变1、2、3、4之间的连接情况,现将开关置于温度最高挡,这时,1、2、3、4之间的连接是图中的哪一幅()
A.B.
C.D. B
解析:B
由图可知,A中左侧电阻接入电路中,B中两电阻并联,C中电路断路,D中两电阻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
之和,所以,B中两电阻并联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由电功率的公式
2
U
P
R
可知,在
电压不变,电阻最小时,电功率是最大,故接“高”档时,两根电热丝是并联关系,故B 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小华的爸爸新买了辆汽车,新汽车有一项功能是如果驾驶员忘记锁车且离开一定距离后,那么车会自动报警。

当驾驶员离开车辆一定距离且未锁车时(开关S1闭合),蜂鸣器响起,提醒驾驶员锁车;当锁好车后(开关S2断开),蜂鸣器停止发声。

则以下四幅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A.B.
C.D. D
解析:D
【分析】
由题意可知,当车支架支起(S1闭合)时,蜂鸣器响起;当车上锁(S2断开)后,蜂鸣器停止发声,说明S1、S2闭合时蜂鸣器工作,只闭合其中一个开关时蜂鸣器不工作,则两开关串联共同控制蜂鸣器。

经分析可知,开关S1和S2串联共同控制蜂鸣器。

A.由电路图可知,当车支架支起(S1闭合)时,蜂鸣器不工作,当车上锁(开关S2断开)后,蜂鸣器一直工作,故A不符合要求;
B.由电路图可知,S2闭合,无论车支架是否支起(即无论S1是否闭合),蜂鸣器都工作,故B不符合要求;
C.由电路图可知,S2闭合,无论车支架是否支起(即无论S1是否闭合),蜂鸣器都不工作,故C不符合要求;
D.由电路图可知,当车支架支起(S1闭合)时,电路为通路,蜂鸣器响起;当车上锁(S2断开)后,电路断路,蜂鸣器停止发声,故D符合要求。

故选D。

3.酸甜多汁的水果不仅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还可以发电呢!如图所示,几只水果提供的电力足以点亮一排发光二极管!关于这个电路说法正确的是()
A.水果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B.水果的作用是给电路提供电压
C.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用电器”的角色
D.此时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即为电源B
解析:B
A.水果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A错误;
BC.水果的作用相当于电源,是给电路提供电压,故B正确、C错误;
D.此时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相当于用电器,故D错误。

故选B。

4.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现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验电器的金属球带负电,电流方向是从橡胶棒到金属箔
B.验电器的金属球带负电,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箔到橡胶棒
C.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来工作的
D.验电器的金属球带正电,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箔到橡胶棒B
解析:B
ABD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橡胶棒上的负电荷从橡胶棒转移到验电器上,则验电器也带上负电,即验电器的金属球和两个金属箔上都带上了负电;故电流的方向是从金属箔流向橡胶棒,故AD 错误,B 正确;
C .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故C 错误。

故选B 。

5.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1L 与2L 是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用电流表测得通过a 、b 、c 、d 四处电流的大小分别为a I 、b I 、c I 、d I 。

则电流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I I =
B .a c I I =
C .b c I I =
D .a d I I = D
解析:D 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并联,I a 、I d 为干路电流,I b 、I c 是两条支路的电流;
AB .根据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得:I a =I b+I c ;故AB 错误;
C .由于两个小灯泡是不同的规格,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和欧姆定律可得:I b≠I c ;故C 错误;
D .由于a 、d 点都在干路上,则:I a =I d ,故D 正确。

故选D 。

6.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常用的物理方法下列根据现象所作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 .“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凉水中扩散得快”推测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C .“街边的路灯同时亮、灭”推测路灯是串联的
D .“电路中的灯泡发光”推测电路中有电流C
解析:C
A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这说明水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露珠看起来呈球状,故A 不符合题意;
B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又叫热运动,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墨水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故B 不符合题意;
C .同时亮灭,是因为开关放在了干路上,并不代表路灯是串联的,如果是串联的,将会导致一盏路灯灯丝断了以后整条路一起灭,故C 符合题意;
D .电路中小灯泡能发光的原因是有电流通过灯丝,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7.图是李老师在研究静电现象时所做的三组实验,其中甲图是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
棒相互靠近时的情景,乙图是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的情景,丙图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两个橡胶棒带有异种电荷
B.乙图中的现象可以说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丙图中的现象可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玻璃棒上的电荷和橡胶棒上的电荷是不同的D
解析:D
A.甲图中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接触时发生排斥现象,说明二者带有同种电荷,故A错误;
B.乙图中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有同种电荷,二者相互排斥,故B错误;
C.丙图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有异种电荷,二者相互吸引,故C错误;
D.根据甲乙丙实验现象可知,玻璃棒上的电荷和橡胶棒上的电荷是不同的,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D正确。

故选D。

8.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棒和餐巾纸带异种电荷
B.餐巾纸不带电
C.吸管和餐巾纸带同种电荷
D.吸管带电是因为与餐巾纸摩擦,创造了电荷A
解析:A
ABC.餐巾纸和吸管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会得到电子带负电,对电子束缚能力弱的会失去电子带正电,所以餐巾纸和吸管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又因为玻璃棒和吸管相互排斥,说明玻璃棒和吸管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所以玻璃棒和餐巾纸带异种电荷,故A正确,B、C错误;
D.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故D错误。

故选A。

9.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
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
A.正电荷移动方向由A到B
B.电流方向由B到A
C.电流方向由A到B
D.正电荷移动方向由B到A B
解析:B
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电子会发生定向移动,从A移动到B使验电器B也带上了电,电荷的定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由于电子带的是负电,而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所以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故电流方向由B到A,原子核带正电荷,正电荷不能自由移动。

故选B。

10.对下列现象做出的解释正确的是()
A.花香扑鼻属于扩散现象
B.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摩擦生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D.摩擦起电过程能量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A
解析:A
A.花香扑鼻,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正确;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太远,分子间的作用力无法发挥作用,故B错误;
C.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故C错误;
D.摩擦起电过程能量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1.如图,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与A接触使它带___________电,B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此时金属棒中瞬间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

负BA
解析:负 B A
[1][2][3]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有多余的电子),用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A接触后金属箔张开,则验电器A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A中的部分电子(负电荷)会转移到B上,所以验电器B的金属箔也会带负电而张开;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B 到A。

12.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表格第二行左边的电路图,连接表格第二行右边的实物图(连线不得交叉),在第三行利用右侧所给实物器材自由连接实物图______(要求所有器材用上,电路元件的连接效果不能与第二行完全相同,每个灯泡都有可控制的开关,且不能有连线交叉和短路现象),同时在第三行表格左侧相应位置画出对应电路图______。

解析:
[1]表格第二行左边的电路图,两灯并联,开关S2控制L2,S1控制整个电路,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2]电路元件的连接效果不能与第二行完全相同,每个灯泡都有可控制的开关,则开关S1只
控制L 1,开关S 2控制L 2,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13.北方冬季在供暖之前,室内的温度很低,有些家庭利用电暖气取暖。

(1)电暖气的内部充有导热油而不是水,是因为油的比热容比水_____,加热时升温_____(选填“快”或“慢”)。

电暖气工作时,房间内的温度逐渐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空气的内能。

(2)某品牌电暖气的最大总功率为1800W ,如图是它的开关示意图,“800W”和“1000W”的电阻丝是______联的。

小快热传递并
解析:小 快 热传递 并
(1)[1][2]自然界中水的比热容较大,水的比热容大于油的比热容。


吸Q cm t
得,相同质量的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油升高温度较多,所以油加热升温较快。

[3]电暖气工作时,温度高的暖气将热量传递为温度低的空气,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空气的内能,房间内的温度逐渐升高。

(2)[4]从图中可以看出,“ 800W”和“1000W”的电阻丝可以独立工作,所以两个电阻丝是并联的。

14.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这是因为______(选填“同”或“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两个轻质小球A 、B ,A 球被吸引,B 球被排斥,则两球一定带电的是_____球。

同B
解析:同 B
[1]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这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当玻璃棒靠近小球A 时相互吸引,说明A 不带电或带负电;玻璃棒靠近小球B 时相互排斥,说明小球B 也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5.物理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示了一个有盖的木盒,先断开开关,后在盒盖上插入两只灯泡到灯座(导线的连接情况隐藏在盒内),如图所示。

(1)当老师闭合开关时,两只小灯泡都亮了;断开开关,两灯泡又同时熄灭。

①请你判断:在这个木盒内,除了导线,一定还有另外一个电路元件,它是_____。

②根据上述现象,你_____(选填“能”或“不能”)断定这两只小灯泡是串联的。

(2)经过检验,这两只灯泡确实是串联的,但在老师闭合开关的时候,细心的小华观察到灯L1比L2亮些,她认为这是因为L1比L2更靠近电源正极的缘故,在不增加其他器材的条件下,能证实小华的判断是否正确的做法是_____。

电源不能详见解析
解析:电源不能详见解析
(1)①[1]在这个木盒内,除了导线,一定还有另外一个电路元件是电源,因为没有电源来提供电压,就不可能产生电流;
②[2]根据上述现象,我们不能断定这两只小灯泡是串联的;因为如果两灯并联且开关在干路上,同样可以看到闭合开关时,两只小灯泡都亮了,断开开关,两灯泡又熄灭的现象;
(2)[3]在不增加其他器材的条件下,能验证小华的判断是否正确的做法是:断开开关,将两灯位置互换,将两只灯泡交换位置,再比较亮度,如果交换位置后,原先较亮的灯泡,依然较亮,说明与是否靠近电源的正极无关。

16.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燃料时,若乙放出的热量多,则q甲_______q乙(选填“>”“<”或“=”)。

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着的泡沫小球,若泡沫小球被排斥,则泡沫小球带__________电荷。

<正
解析:<正
=得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燃料时,若乙放出的热量多,则
[1]根据Q mq
<
q q
甲乙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若泡沫小球被排斥,则泡沫小球带正电荷
17.(1)把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再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图甲),然后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会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
(2)如图乙,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将细线悬挂的小球靠近吸管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据此现象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小球是否带电。

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吸管这一端被吸引,其原因是_____。

变大引力能异种电荷相
互吸引
解析:变大引力能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1][2]当玻璃接触水面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距离较近,故两种分子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引力,弹簧测力计要将玻璃拉起需要提供比玻璃重力大的力,说明玻璃和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分子引力;
(2)[3]根据题意得知,吸管带电,而靠近小球,相互排斥,由此可得,一定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可以判断小球带电;
[4]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这端被吸引,因为吸管也带电,故原因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灯泡L1和L2的电阻均为6Ω.闭合开关,发现灯L1亮,而灯L2不亮,此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__________V,电流表的示数为
__________A.
05
解析:0.5
[1][2]如图所示电路,两灯泡串联,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时,发现灯L1亮而灯L2不亮,则应是L2通路,所以故障应为L2短路,则此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3V,等于电源电压,而电压表V2被短路,所以其示数为0V,电流表A的示数为:
13V
=0.5A 6Ω
U
I
R
==
19.如图所示电路中①要使L1、L2并联在电路中,且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则导线CE的E端应接在______处;②要使L1、L2并联在电路中,且开关S只控制灯L1,则导线CE的E端应接在______处;③拆去______导线,使导线CE的E端接到______处,L1、L2可以串联在电路中。

H(或G)M(或-)DFF
解析:H(或G)M(或“-”)DF F
①[1]要使L1、L2并联在电路中,且开关S作为总开关,则开关应在干路中,所以导线CE 的E端应接在H(或G)。

②[2]要使L1、L2并联在电路中,且开关S只控制L1,则开关应与L1串联,所以E端应接在M(或“-”)。

③[3][4]要使L1、L2串联在电路中,则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则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后,先后经过L1、L2和开关S后回到电源负极,故应拆去DF,使导线CE的E端接到F处。

20.如图甲所示,仅闭合开关1S ,电压表示数如图乙;再闭合2S ,两电流表的指针均如图丙所示。

当1S 、2S 都闭合时,两灯_____联,通过1L 的电流为_____A ,灯1L 两端的电压为_____V ;当仅闭合1S 时,电流表1A 的示数为_____A 。

并0346136
解析:并 0.34 6 1.36
[1]电流从正极出发分别流经灯1L 、2L 再汇合流入负极,说明两灯是并联关系。

[2]当1S 、2S 都闭合时,电流表1A 测的干路电流(两灯电流之和),2A 测灯1L 的电流,说明1A 表用的是3A 量程,读数为1.70A ;2A 表用的是0.6A 量程,读数为0.34A ,通过灯1L 的电流为0.34A 。

[3]仅闭合开关1S ,电压表示数如图乙,读得数值为6V ,说明电源电压为6V ,现在加在灯1L 两端电压仍为电源电压为6V 。

[4]仅闭合1S 时,加在灯2L 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通过2L 的电流和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流是相等的,所以通过2L 电流为
1.70A-0.34A=1.36A
所以电流表1A 的示数为1.36A 。

三、解答题
21.如图中图甲所示,当开关S 1闭合,S 2和S 3都断开时,电流表A 1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求∶
(1)电流表A 2和A 3的示数;
(2)当开关S 2和S 3闭合,S 1断开时,电流表A 3和A 2的示数分别为0.45A 和0.3A ,电流表A 1的示数。
解析:(1)0.1A ,0;(2)0.15A
(1)当开关S 1闭合,S 2和S 3都断开时,A 3被断开,示数为0,电流表A 2与A 1的示数相同如图乙所示为0.1A 。

(2)当开关S 2和S 3闭合,S 1断开时,电路为并联,电流表A 3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 1测L 2支路;电流表A 2测L 1支路;电流表A 3和A 2的示数分别为0.45A 和0.3A ,电流表A 1的示数为电流表A 3和A 2的示数之差即0.15A 。

答:(1)电流表A2和A3的示数为0.1A,0;(2)电流表A1的示数为0.15A。
22.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R2=R4,电压表V1的示数为120伏,电压表V2的示数为50伏,求AB间的电压U为多少?
解析:170V
由图可知,四个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R1和R2的总电压,即:
U1+U2=120V,
电压表V2测R2和R3的总电压,即:
U2+U3=50V;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A与B间的电压为:
U AB=U1+U2+U3+U4,
由题R2=R4,电流也相等,由欧姆定律可知U2=U4,
可得:
U AB= U1+U2+U3+U2=120V+50V=170V。

答:AB间的电压为170V。

23.(北京市燕山区2018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U1=2V。

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2)电阻R2的阻值。

解析:2A 20Ω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的电压.
(1)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1的电流.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2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2的电阻.
试题解析
(1)通过R1的电流:I1=U1
R1=2V
10Ω
=0.2A.
(2)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2两端的电压:U2=U−U1=6V−2V=4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可得,
电阻R2的阻值为:R2=U2
I1=4V
0.2A
=20Ω.
点睛: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2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R1=R2=4Ω、R3=6Ω求:
(1)当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2)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解析:(1)0.6A,3.6V;(2)3A,0
【解析】
试题分析:(1)S1、S2都断开时R2、R3串联,电压表测R3电压,R= R2+R3=4 Ω+6 Ω=10 Ω,电路部压U=6V,电流表示数I=U/R=6V/10 Ω=0.6A,电压表示数U3=IR3=0.6A×6 Ω=3.6V;(2)S1、S2都闭合时,R1、R2并联,电流表在干路上, R3短路,电压表测R3电压,故电压表示数为0,U=6V不变,I1=U/R1=6V/4 Ω=1.5A,I2=U/R2=6V/4 Ω=1.5A,故电流表示数I=I1+I2=1.5A+1.5A=3A。

【考点定位】欧姆定律
2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8V,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为
1.2A、1A、0.6A.求:
(1)通过L1、L2、L3的电流分别是多大?
(2)将电流表A2、A3分别换成电压表V2、V3;闭合开关后,V2的示数为8V, V3的示数为
15V,则L1、L2、L3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大?
解析:(1)0.2A、0.4A、0.6A(2)3V、5V、10V
【解析】
试题分析:(1)由电路图可知,三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和
L3支路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3测L1和L2支路的电流之和。

由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
通过灯L1的电流 I1 =I A1 -I A2 =1.2A-1A=0.2A,
通过灯L3的电流I3 =I A1 -I A3 =1.2A-0.6A=0.6A,
通过灯L2的电流I2 =1.2A-0.2A-0.6A=0.4A;
(2)将电流表A2、A3分别换成电压表V2、V3;闭合开关后,从电路图可以看出L1、L2、L3串联,V2测L1、L2两端电压,V3测灯泡L2、L3两端的电压,因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灯L1的两端电压U1 =U-U V3 =18V-15V=3V,灯L3的两端电压U3 =U-U V2 =18V-8V=10V,
灯L2的两端电压U2 =18V-3V-10V=5V。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26.现有两个灯泡连接方式如图甲所示,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1.3V,电源由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那么:
(1)通过两只灯泡的电流I1和I2分别为多少?
(2)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U1和U2分别是多少?
解析:(1)I1=I2=0.52A;(2)U2=1.3V;U1=1.7V
【解析】
试题分析:(1)电流表的示数为0.52A;灯泡L1和L2是串联的:I1=I2=0.52A;(2)因电压表测量L2两端的电压:U2=1.3V;又∵电源电压U=1.5V×2=3V,∴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U1=U﹣U2=3V﹣1.3V=1.7V.
考点: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2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是1.8A、
0.9A、0.5A。

求通过灯泡L1、L2和L3的电流分别是多少?
解析:9A,0.4A,0.5A
解:由图可知,三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三个灯泡的总电流,A2测L2和L3的总电流,A3测L3的电流。

故通过L3的电流为
I3=I A3=0.5A
通过L2的电流为
I2=I A2-I A3=0.9A-0.5A=0.4A
通过L1的电流为
I1=I A1-I A2=1.8A-0.9A=0.9A
答:通过灯泡L1、L2和L3的电流分别是0.9A、0.4A、0.5A。

2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上标有“6V 0.4A”的字样(不考虑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电流表量程0~0.6A,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

(1)当开关S 1、S 2、S 3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则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R 1的阻值是多少?
(2)只闭合开关S 3,移动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在保证各元件安全工作的条件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是多少?
解析:(1)0,30Ω;(2)15Ω
(1)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开关S 1、S 2、S 3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 2被短接,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0V 。

滑动变阻器R 2被短接,灯泡L 与定值电阻R 1并联,U L =U 1=U =6V ,所以灯泡正常发光,通过灯泡的电流I L =0.4A ,电流表测量干路的电流,I =0.6A ,则通过R 1的电流
I 1=I -I L =0.6A-0.4A=0.2A
所以R 1的电阻
1116V 30Ω0.2A
U R I =
== (2)小灯泡的电阻为 6V 15Ω0.4A
L U R I ===额
额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原理:导体两端的电压跟电阻成正比。

因为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所以当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U ′L =U ﹣U 滑=6V ﹣3V=3V
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3V 0.2A 15Ω
L L L U I R ''=== 因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则电路中的电流
I 2=0.2A 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
2223V 15Ω0.2A
U R I === 答:(1)当开关S 1、S 2、S 3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0;R 1的阻值是30Ω。

(2)只闭合开关S 3,移动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在保证各元件安全工作的条件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是15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