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金堂县九年级语文下册21曹刿论战导学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曹刿论战
一、自学导航
㈠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掌握古今异义词“师、鄙、牺牲、狱”等和虚词“之、以”的用法;
2、认识几种常有的特别句式:倒装句、省略句和判断句;
3、认识长勺之战的背景,理解曹刿对于战争的阐述;
㈡学习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研究法、圈点勾勒法
二、自主学习
1、借助工具书,联合说明及文本,认识有关文学知识,自主解决生字词读音。

2、静静阅读课下说明,将以前未碰到过或许你以为重要的字词释义做勾勒累积。

3、再读课文,边读边勾勒、圈点,仔细思虑“自主训练”中对于“文本理解”的练习题。

三、自主训练
(一)基础达标
1、文学知识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这部书传说是春秋期间,左丘明依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
史册。

2、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曹刿请见(guì)②又何间焉(jiàn)③小信未孚(fú )
④牺牲玉帛(bò)⑤小惠未徧(biàn)⑥登轼而望之(shì

⑦夫战,勇气也( f ú)⑧望其旗靡(mǐ)
3、为以下句子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说。

①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同“遍”,广泛)(随从,支持)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为人服气赐福,保佑)
③公将鼓之(敲鼓进军)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单独专有)
4、以下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是(B)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忠之属也,能够一战。

C、公将驰之。

D、彼竭我盈,故克之。

5、解说以下词语的古今意义。

肉食鄙,未能远谋(鄙:见解短浅,)小大之狱(狱:案件,)
为人鄙俗(道德劣质;)牢狱之灾(牢狱;)
虽不可以察(即便,)必以情(真相,)
虽是出错(固然)真情实感(感情;)
忠之属也(全力做好安分的事,)牺牲玉帛(祭祀用的牲畜,)
为人忠实(忠诚;)为国牺牲(舍弃自己利益或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6、翻译下边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可以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便不可以 - 一明察,但必定要依照真相办理。

(2)夫战,勇气也。

作战,(是靠)勇气的。

(二)文本理解
1、整体掌握,依据要求默写课文。

(1)战前鲁庄公在曹刿启迪下,采纳守信于民的举措是:小大之狱,虽不可以察,必以情
(2)曹刿在齐军三鼓以后才命令鲁军发动攻击的原由: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

(3)曹刿在齐军溃退后不立刻命令追击的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文意理解
(1)读课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此刻哪里?曹刿的“远谋”表此刻哪里?(联合文中的
“三问” 、“三答”理解)
肉食者鄙”的“鄙”表此刻:( 1)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表示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旁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

( 2)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足裸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
然进军,不懂军事。

(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由,再次裸露“鄙”。

曹刿的“远谋”表此刻:(1)战前三问。

说明他理解政治上守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有远见。

( 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察看敌情,掌握战机,知音知彼,百战百胜。

(2)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可以察,必以情”是“能够一战”的主要条
件?四、自主(合作)研究
1、纵观全文,微小的鲁国能战胜强盛的齐国原由有哪些?
微小的鲁国能战胜强盛的齐国原由有:(1)战前准备充足。

守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成功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要素。

( 2)选择了有益的地址。

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
要素。

( 3)抓住了有益的反扑机遇,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

抓住了适合的追击机遇,详
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是“时节”要素。

总之,鲁国取胜的原由,在于时节、
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2、本文详写的什么,略写的什么?为何这样安排?
本文紧扣“论战”来写,以曹刿为中心,详尽描绘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言论。

如第一段中与
鲁庄公的三问三答,详尽详细地表现他“守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再如第三段论战胜的原由,把他的
作战一定依赖士气、抓准机遇、慎重而又坚决的战略思想表现了出来。

这两段文字,充足地表现了曹
刿政治上的远见高见和军事上的优秀才能。

对于无助于表现“论战”的事,如战争的因由、战斗的情
况、战后的办理等,略写或不写。

这样剪裁,叙事清楚,详略适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五、拓展延长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村夫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可以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

能够一战。

战则请从。


【乙】赵括既代廉颇,悉更拘束①,易置②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③,佯败走,而警其粮
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
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 选自《史记》)
[ 说明 ] ①拘束: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②易置:撤换。

③奇兵:变化无常的军队。

1.解说以下旬中加点的词。

(1)小惠未徧(2)牺牲玉帛
(3)而绝其粮道(4)秦悉坑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2)悉更拘束,易置军吏。

3. (1) 甲文中表现“能够一战”原由的句子是。

(2)乙文中赵括所为与“忠之属也”相反的句子是。

4.乙文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1 。

(1)同“遍”,遍布,一般。

(2)古代猪、牛、羊等祭祀晶。

(3) 截断 (4)动词,生坑。

2 .(1)
当官的人策划这件事 ?你又为何参加呢 ? (2) 所有改变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了本来的军官。

3.(1) 小大之狱,虽不可以察,必以
情。

2) 悉更拘束,易鼍军吏。

4.纸上谈兵;不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


【乙文译文】赵括取代廉颇( 担当抗秦大将) 后,所有改正( 原有的 ) 纪律和规定,撤换军官。

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事,派了变化无常的军队,假装溃退,截断了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国的军
队全部为二, ( 于是 ) 军心失散。

经过四十多天,军中战士饥饿,赵括率领精锐的战士亲身上阵战斗。

( 结果 ) 秦军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战士便投诚了秦军,秦军把他们所有生坑了。

六、自主反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