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复习: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教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教学案
【目标略语】
新材料作文是指自2006年之后出现的一种材料作文形式。

它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称之为新材料作文。

特点:
1。

高度的开放性。

表现为“四自”:自主确定角度,自主确定立意,自主确定文体,自主确定标题.
2。

严格的限制性。

表现为“三不”: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因此,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关键一步.
【佳作悟法】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名师点评☆
逻辑清晰,层层推进
文章先引用材料,巧妙破题,提出社会发展中的困难时期,身为时代的一分子,我们决不能存畏难心理,而应勇于找寻或创造出由天堑走向坦途的桥梁时期.接着指出现在改革发展之路遭遇了空谷般的瓶颈期,理应有人站出来为种种不公平的现象痛陈时弊,但结果却是知识界集体失声,是整个社会面对峭壁的恐慌和迷茫.然后提出在面对种种问题时,我们应做那种修栈筑桥的先行者。

最后提出要成为先行者的几个前提。

文章环环紧扣,无懈可击。

视野开阔,眼界不俗
文章从材料中引发又跳出了材料,论述在改革发展之路的空谷般的瓶颈期,我们应如何做那种修栈筑桥的先行者的问题。

与单纯从材料中看到乐观悲观问题的同学比,本文作者眼界高了一大截。

在论证时,视野开阔,材料丰富。

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哲学家、文学家的各种言论,信手拈来又恰到好处,显示出作者广阔的知识面和开阔和视野。

【技法指要】
☆自主探究☆
1。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类型的新材料作文?
2. 对于新材料作文,你通常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审题立意的?
☆精讲点拨☆
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例⑴:【材料】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致使其成了废品。

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立意】①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

②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

③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评点】三个立意都属于准确全面地理解材料,其中①②两点可同时采用,也可从任意一个或几个角度立意.
假如有同学立意“创新塑造成功”“天生我材必有用”则属于对材料的理解存在偏差,没有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符合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整体性原则。

问⑴: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

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

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答:
2.多向性原则:
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例⑵:【材料】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

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

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
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

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

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

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立意】①外表的美不是真正的美.不应只凭表面现象去评判他人。

②美丽不需要伪装,可以用心去塑造。

不必借外表美来提高自己。

③对吸取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成功的人,我们不应该嫉妒和指责,应该宽容和高兴才对。

【评点】①是从宙斯选拔鸟王只看表面的角度来立意的。

②是从乌鸦拾取百鸟羽毛美化自己的角度来立意的。

③是从众鸟嫉妒寒鸦,纷纷拔下寒鸦身上属于自己的毛的角度来立意的.三个立意都正确。

问⑵:阅读下面的文字,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思考,自主确定立意。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答:
3.筛选性原则:
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
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例⑶:【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
【立意】①珍惜友谊,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

②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评点】立意①实际成了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和筛选,就会明白这则材料对“珍惜”有着更具体的限制——“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所以,立意②才是材料的主旨所在。

问⑶:请审读下面材料,给出准确立意。

【材料】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

于是,他去向一位长者求教.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们管它叫雁奴。

它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警,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难。

但是,我们有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

”年轻人照着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向同伴发出警告。

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讯后纷纷出逃,但没有发现什么危险。

于是,它们又飞回了原地。


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

终于,有几只以为受骗的大雁向雁奴发动了攻击.如此再三,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是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了它身上-—可怜的雁奴被啄得伤痕累累。

“现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

”长者提醒道。

于是,年轻人大摇大摆地走进芦苇地。

雁奴虽然瞧在眼里,但它已经懒得再管了。

年轻人举起了枪……
答:
二、新材料作文的主要类型
1。

具有明显体现题意的关键词句的材料。

2. 并列相关类材料。

(言论观点、行为事件,多阐述道理)
3. 人物叙事类材料。

(真人真事、传说故事,含生活事实)
4. 寓言象征类材料.(寓言故事,或具有寓意的人物场景、图片等)
三、不同材料类型的审题方法
1。

有明显体现题意的关键词句的材料——(方法)找寻关键,分析内涵.
怎样找到关键词句?
①材料中议论性、总结性的词句
②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句
③人物之间的对话。

例⑴:【材料】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抑或人生,都存在吸收与给予的现象。

有人强调吸收,有人强调给予,也有人既吸收也给予.由于立足点不同,给出的答案也会不同.
【审题】关键词:吸收——索取给予——奉献
关键句:“有人强调吸收,有人强调给予,也有人既吸收也给予.”
【立意】讨论索取和奉献的关系。

练⑴: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
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关键句:下一个)【审题】
【立意】
2。

并列相关类材料—-(方法)求同存异,辩证分析。

需要做到两个“同时”:
①找出多则材料内涵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同时也不能忽略他们之间的差别。

②辩证分析几则材料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对立等),同时又要有侧重点。

例⑵:【材料】①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

”②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审题】相同点:怎样活着才有价值?为别人?还是为自己?
不同点:材料①“不为别人而活”强调不能被别人左右,要坚持自己的信念,走属于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的价值。

材料②“为别人而活"是强调奉献精神,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实现价值的升华。

辩证分析: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合理.
【立意】既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实现自己的价值,又要有奉献精神,实现价值的升华.
练⑵: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审题】
【立意】
3。

人物叙事类材料——(方法)概括情节,以果推因.
需要做到两点:①整体概括材料的主要情节.②联系生活实际,从人物事件的结果分析其原因。

例⑶:【材料】古时候有个很有才能的人在朝里做官。

一天,他接到皇帝旨意,安排他去放牛.这个人并不觉得委屈,而是一心一意地放养牛群。

他早起晚睡,把牛喂得个个体格健硕,毛色顺亮。

皇帝见他不计得失,不图名利,把养牛这样的小事都做得如此好,于是便委以大任,让他担任宰相。

一下子从一个放牛的变为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重臣,这个人依然全心为公,为人谦逊,一点架子也没有。

他还常常深入民众中,了解民间疾苦,深得百姓爱戴,政绩非凡。

【审题】主要情节:皇帝安排官员去放牛,官员认真放养牛群,做得很好,后来皇帝就任命官员担任了宰相。

结果:皇帝任命官员为宰相.
原因:官员放牛做得很好。

放牛和作宰相分别对应小事和大事.联系生活实际,很多人都想成就一番大事,但是却对一些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于去做。

【立意】①先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

②以成就大事的心态去做每一件小事。

③不管事情大小,都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④不管处于什么岗位,都要爱岗敬业,做好自己我分内的事。

练⑶:【材料】莫泊桑曾投在福楼拜的门下,福楼拜对他十分严格,教导他说:“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才气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青年人,你努力奋斗吧!”莫泊桑十分认真地听从福楼拜的教导,坚持不懈地练习写作,一直苦练了十年,才写出轰动法国文坛的短篇小说《羊脂球》。

【审题】
【立意】
4. 寓意象征类——(方法)透过表象,联想到人。

透过材料的表象,理解寓意。

进行“由物及人”、“由事及人”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由材料中的行为事件联想到人的
生活实际,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例⑷:【材料】三个人走进商店。

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审题】各个意象的寓意。

①买:选择。

②买的原因:喜欢。

③(果汁、咖啡、矿泉水)饮料:兴趣爱好、人生道路、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等。

④(甜的、又苦又甜的、淡淡的)口味:特点、风格各不相同。

【立意】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生道路,不要跟随别人的脚步。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
练⑷:【材料】蚂蟥多次吸你的血,它都用热烈的亲吻;香烟时时刻刻的亲热,从你口中吻去多少健康.
【审题】
【立意】
☆温馨提示☆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①整体理解材料,不能局限于只言片语。

②深入理解材料,不能停留于表面现象。

③综合运用方法,不要孤立于一种类型。

【实战演练】
☆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材料,给出准确的立意.
【材料】1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开始他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目标,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他又想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

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目标,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生命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草丛中。

【审题】
【立意】
【材料】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玫瑰说:“我只有在春天开花!”
日日春说:“我开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
要求:(1)自选角度(2)自定立意(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审题】
【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答案
☆我来分析☆
⑴引用材料⑵鲁迅的话⑶当前知识界集体失声
⑷面对体制与社会的悬崖峭壁,知识分子成了修栈筑桥的先行者
⑸拥有破旧革新的勇气和魄力所必须的条件
☆精讲点拨☆
问⑴:提示: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

(基本符合题意)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

(符合题意)
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

(有新意:准—深-新。

这样绘画,从材料的全局入手,且抓住了“题眼",把“深山藏古寺”中的“藏”表现得淋漓尽致。

)
问⑵:提示:①知人难,知己更难;(从乌鸦的角度立意)
②人贵有自己之明;(从牧羊人的角度立意)
③要大胆地尝试,勇敢地追求;(从孩子的角度立意)
问⑶:提示: 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年轻人、长者、雁奴和雁群。

审题时,学生可以舍弃年轻人和长者这两个次要人物,选择从雁奴和雁群的关系入手确定如下立意.
①从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
②从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诚被误解后该怎么办呢?是坚持到底,还是放弃忠诚,这是对忠诚的真正考验。

☆不同材料类型的审题方法☆
练⑴:【审题】提示:关键句:下一个。

初露锋芒时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第二次“下一个"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立意】要勇于进取,奋斗拼搏.
练⑵:【审题】提示: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

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
【立意】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
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练⑶:【审题】提示:材料是一则名人故事,故事的情节是莫泊桑听从福楼拜的教导,坚持不懈地练习写作,结果是莫泊桑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写出了轰动法国文坛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原因何在?阅读材料,可以找到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老师福楼拜严格教导;二是莫泊桑坚持不懈地练习写作.
【立意】①严师出高徒.②成功源自坚持不懈.
练⑷:【审题】提示:分析意象的寓意。

由蚂蟥、香烟联想到人类社会,我们很容易想起“口蜜腹剑”这个成语,这一组合材料的主旨也就容易把握了.
【立意】警惕“表里不一"“口蜜腹剑"之人.
☆针对训练☆
【材料】1【审题】这是一个寓言故事,首先概括主要情节: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分析材料,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最后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①蜗牛选定的目标太遥远了,以他的能力根本无法完成。

②蜗牛放弃了大的目标后,什么也不肯做了,最终一事无成,死在草丛中。

从蜗牛联系到人,就可以明白故事的寓意了。

【立意】(示例)①立志、选定目标时要符合自身实际,不能好高骛远。

②做事要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材料】2【审题】在审读上面的材料时,首先要审明材料蕴涵的观点、态度。

“我只在春天开放!”中的“春天”,代表美好的时期,“只在春天"隐含着与“春天”相对的“夏天、秋天和冬天”.既然此话中的“春天”代表美好的时期,那么,“夏秋冬”就代表“不美”的时期.分析到此,“玫瑰花”的生活态度就显露出来了:在美好的时候开放,而在不美的时候就不开放。

换句话说,象玫瑰花这样的人只有在优越的条件下才能快乐地、幸福地生活,否则,就会陷入痛苦之中。

而“我开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是说,只要“我"开花,外部环境不管是春天,还是夏天、秋天或冬天,在“我”看来,它都是美好的。

说得更明白些,象日日春这样的人,只要他生活着,不管生活怎样,但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合理的、美好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以物喜,以己悲”.通过分析,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就明确地显现了出来:消极、悲观、低沉和积极、乐观、向上。

两种人生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我们就能够很容易地看出命题人的观点,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立意】由命题人的观点态度可以进一步推论:人生观决定人生命运。

以各个角度的观点为基础,可以引出很多话题,如:微笑、态度、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心态、命运、乐观与悲观、幸福与痛苦、心态与生活等等。

【范文】
谁打开你的窗
一片花瓣飘进来,落在你的手边,落寞的你嗅了嗅. “哦,春天来了,是玫瑰吗?玫瑰只在春天开花。

"
“不,是日日春,一种很美的小花,不太选择季节,总是很积极很美好的开放着。

“她开的每一天都是春天.”我说。

“池塘里的冰该化了吧?柳树是不是也发芽了……我闻到了油菜花的香味,听妈妈说油菜花是金黄色的,我想知道金黄色是不是给人温暖的颜色……”你好像说不下去了,声音哽咽起来。

“金黄色就像你发卡上的蝴蝶一样美丽,也像你衣服上的毛毛熊一样让人温暖.”我安慰着,幸好你看不见我心疼你的眼,要不你一定会哭出来.
你摸索着打开窗,做出望的姿态,你说你想看看春天的颜色,嗅嗅春天的气息。

我知道你的渴望,可是更多的时候我跟你一样保持沉默,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任何的语言描摹对你都是一种残忍的折磨。

风铃响了,那是阿姨送给你的生日礼物。

你让我告诉你风铃的颜色,于是我为你描述着风铃是天空一样透明的蓝色,我安慰你风铃会带你入梦……你终于忍不住哭了,你说:“我的梦里一片漆黑,找不到出口,就是一场噩梦。

"我落荒而逃,像一个想为人开窗却打坏了玻璃的孩子.
一年之后,又是一个春天.我去看你,你好像变了一个人,开朗热情。

你说“你走之后,我在窗前种下了日日春,日日春开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现在我也在我的春天里开放着.”我注意到你手中的盲文书,原来你上学了.蓝风铃随微风飘动,快乐的音符奏着轻灵的音乐。

我看到你在书的封面上写到:如果可以,我要变成天空中的一抹云彩,我把风铃捎给小窗,让她为你我歌唱;如果可以,我要变成大海中的一条小鱼,我把浪花推向沙滩,让沙滩变成诗行;如果可以,我不选择玫瑰,我要变成日日春,让每一天都绽放我的美丽……我的眼里噙满泪水,你的窗户已经打开.
“真美,”我第一次不是安慰而是惊喜地望着你说,“真美,你用春天般美好的心灵看到的比许多人用眼睛看到的更多更美。


“是谁为你打开窗?"我问.
“是日日春带给我春天!”你答。

【赏析】
本文构思新颖,立意准确,文笔细腻流畅,感情真挚自然。

通过两个具有朦胧美意境的画面描写,来向我们展示乐观进取的日日春所带给盲姑娘的积极影响,从而也启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打开自己的心窗,让快乐与进取永驻心田!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

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

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

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

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

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