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济南版)(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山东济南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历史
(本卷共2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中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共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良渚遗址考古发现,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

这说明当时()
A.原始农业已经兴起B.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C.原始城市开始兴建D.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可知,随葬品多少反映了墓主人的身份和财富,说明当时社会阶级分化明显,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原始农业已经兴起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良渚古城是最早兴建起来的,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随葬品的多少,不能全面反映良渚居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排除D项。

故选B项。

2.历史时空是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时空中未出现的历史现象有()
A.战事连绵,社会动荡B.封邦建国,巩固疆土
C.学术思想领域百家争鸣D.铁犁和牛耕进一步推广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展示的是东周时期的形势图,结合所学可知,西周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到东周,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崩溃,因此B项未出现在东周时期,符合题意,选择B项;东周时期礼坏乐崩,各个封国为了争霸陷入混战,这一时期学术思想异常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铁犁和牛耕也得到进一步推广,因此ACD项都能出现在东周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故选B项。

3.(改编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统一的观点。

我国古代与其主张相近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C项正确;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墨子强调“兼爱非攻”,节俭治国,排除D项。

故选C项。

4.据《齐民要术》记载,“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

选地欲近上流。

地无良薄,水清则稻美也。

……早刈(割)米青而不坚,晚刈零落而损收。

”这反映了()
A.民众饮食结构发生变化B.占城稻的传入及推广
C.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D.因地因时的生产原则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

选地欲近上流。

地无良薄,水清则稻美也。

……早刈(割)米青而不坚,晚刈零落而损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的意思是:水稻对土地的要求并不严格,只要每年更换一次稻田便好。

选择稻田,要靠近流水的上游,不论土地好坏,只要水清,便可生长出好的稻谷……割早了,米色青,不坚实;割晚了,会落粒使收获减少。

这反映出因地因时的生产原则,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众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排除A项;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但占城稻的传入和推广是在宋朝,排除B项;材料不能全面说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排除C项。

故选D项。

5.有学者基于文献数据库研究历史,得到一些高频词汇。

由此判断,其研究的历史时期是()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起到了与知州彼此制约的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各州设置通判监督知州,互相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地方设转运使,各地赋税收入除少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全部运交中央,从而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禁军为北宋的正规军,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

由此判断,其研究的历史时期是两宋时期,D项正确;秦汉时期与郡县制相关,与“转运司、糊名法、节度使、通判”内容不符,排除A项;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与“转运司、糊名法、节度使、通判”内容不符,排除BC项。

故选D项。

6.18世纪的欧洲曾兴起一股“中国风”,在建筑、园林、绘画和各种日用品的装饰造型中都竞相采用中国题材和模仿中国风格。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文化影响深远B.对外贸易活跃C.建筑技术发达D.推行闭关锁国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建筑、园林、绘画和各种日用品的装饰造型中都竞相采用中国题材和模仿中国风格”,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因此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文化影响深远,A项正确;对外贸易、闭关锁国,在题干内容中都没有涉及,因为题干内容体现的是“在建筑、园林、绘画和各种日用品的装饰造型中都竞相采用中国题材和模仿中国风格”,BD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建筑技术,在题干内容中涉及的只是一个方面,因为题干内容还涉及到园林、绘画和各种日用品的装饰造型等,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选A项。

7.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制度走向衰落B.政治制度日趋完善
C.社会矛盾不断加剧D.人民思想日益僵化
答案:A
解析:通过军机处的设立,自太祖以来诸王、贝勒、议政大臣会议决定国家要务的局面被彻底打破,使其成为有名无实的闲曹,同时巩固了皇权,使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也表明这一制度自我内调节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反映这时封建制度走向衰落,A项正确;因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也表明这一制度自我内调节的空间越来越小,所以政治制度日趋完善说法错误,排除B项;清朝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主要有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汉族群众与满族贵族之间的矛盾,中华民族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

排除C项;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兴起,确实给自宋元以来活跃的史学当头一棒,明清的史学失去了宋元时候的活力,从而导致受教育者缺少历史修养,思想麻木,思维僵化,固步自封。

加之对事件的认识缺乏历史的眼光与谋略,也为中国近代的屈辱埋下了祸根,排除D项。

故选A项。

8.通商口岸是近代中国的特殊产物,下图中通商口岸的变化见证了当时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B.领土不断遭到割占
C.民族危机步步加深D.民主自由遭到践踏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左图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右图是《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沿江地区,从左图到右图正反映了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重庆地区,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腹地,说明我国民族危机步步加深,C项正确;左图反映了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排除A 项;这些通商口岸领土主权仍属于中国,图片不能说明我国领土不断遭到割占,排除B项;民主自由遭到践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故选C项。

9.史学界认为,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才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

此历史现象归结为“冲击一反应”模式。

下列史实符合这一模式的是()
A.鸦片战争----维新变法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辛亥革命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面临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下兴起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符合题干“冲击一反应”模式,B项正确;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维新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排除A项;甲午战争的时间是1894年至1895年,辛亥革命的时间是1911年,排除C项;1899年兴起的义和团运动是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排除D项。

故选B项。

10.某班排练了部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请“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来救治中国。

这部历史剧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D项正确;洋务运动主要是在自强和求富的口号下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排除A项;维新变法倡导变法改革,主要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B项;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排除C项。

故选D项。

11.(改编题)观察漫画《贪食小犬,死不足惜》。

中国人民为抵制“贪食小犬”奋起抗争,发起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的“青岛”这一关键信息可以看出是日本人想在巴黎和会上把中国山东的权利据为己有,这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农民起义,排除A 项;抗日战争是1931—1945年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排除C项;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后抗击美国,援助朝鲜,保家卫国的一场战争,排除D项。

故选B项。

12.邹容在《革命军》中指出:“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独立之权”。

这反映的时代主旋律是()
A.有田同耕B.变法图强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邹容、《革命军》”“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独立之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邹容的《革命军》是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建立民主共和制度,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提出有田同耕,排除A项;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变法图强,排除B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D项。

故选C项。

13.毛泽东说:“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吃了先生的亏。

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央全会的决定也由先生起草,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

”“自己想问题”开始于()
A.中共三大B.南昌起义C.古田会议D.遵义会议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吃了先生的亏。

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央全会的决定也由先生起草,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们就
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D项正确;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A 项;南昌起义是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排除B项;古田会议召开于1929年12月,规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C项。

故选D项。

14.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面内战,扬言要在48小时内消灭中原解放区。

8月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满怀信心地说:()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8月,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安娜采访时,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从理论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极大地增强了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勇气和必胜信心,D项正确;毛泽东在《论持久战》是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排除A项;毛泽东在1927年8月7日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排除B项;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排除C项。

故选D项。

15.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婚礼仪式上常见如下景象:喜字纱灯,钢琴曲伴奏,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这说明当时上海()
A.新旧并呈B.日新月异C.自由平等D.崇古守礼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喜字纱灯、新郎着蓝袍黑褂”可知,这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根据材料“钢琴曲伴奏、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可知,这是引入的西方婚礼仪式,因此,材料说明当时上海新旧并呈,A项正确;材料不能全面说明日新月异、自由平等,排除BC 项;“钢琴曲伴奏、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与崇古守礼不符,排除D项。

故选A项。

16.下面是1949年后中国农村政策调整时间轴,其中①阶段政策调整的核心内容是()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B.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C.一大二公,统一经营D.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49年后中国农村政策调整时间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A项正确;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B项;一大二公,统一经营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排除C项;“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D项。

故选A项。

17.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84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6%。

1957年年底,我国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纷纷建立。

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A.工业落后面貌被彻底改变B.经济发展中存在冒进的倾向
C.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衡D.“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84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6%。

1957年年底,我国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纷纷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至1957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我国于1953—1957年实施了第一年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有:工业: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业: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开通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在“一五计划”
取得的重大成就,D项正确;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彻底改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经济发展中存在冒进的倾向,排除B项;“一五计划”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材料不能说明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衡,排除C项。

故选D项。

18.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在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并在2000年、2001年扩充至西藏拉萨大昭寺与罗布林卡。

这表明我国()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重视保护发展民族文化
C.致力于各民族共同繁荣D.加快发展边疆地区经济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西藏拉萨大昭寺与罗布林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说明我国积极推进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
群、西藏拉萨大昭寺与罗布林卡的保护事业,说明我国重视保护发展民族文化,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历史担当,B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即少数民族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其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组织自治机关,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的事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区域自治不同,排除A项;我国致力于各民族共同繁荣,但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 项;材料没有直接说明加快发展边疆地区经济的内容,排除D项。

故选B项。

19.下列四张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B.主要矛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D.经济建设;初级阶段;计划经济;科学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等内容;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1992年召开的十四大明确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 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因此,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主要矛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B项正确;中共十三大阐明了初级阶段理论,中共十八大会议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基层民主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排除C项;中共十三大阐明了初级阶段理论,排除D项。

故选B项。

20.《共产党宣言》称:“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这里强调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作用B.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资产阶级的掠夺本性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可知,这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所以“给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反映的是新航路的开辟的积极作用,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作用,与早期的殖民扩张无关,排除B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第二次工业
革命完成后,排除C项;资产阶级的掠夺本性与“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无关,排除D项。

故选A项。

21.2021年1月1日,美国参议院以81票对13票的压倒性投票结果推翻了特朗普对于《国防授权法案》的否决权。

这体现了()
A.分权制衡的原则B.总统权力至高无上
C.国会是权力中心D.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答案:A
解析:根据“美国参议院以81票对13票的压倒性投票结果推翻了特朗普对于《国防授权法案》的否决权”和所学,美国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行使,“三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并保持平衡,材料信息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总统权力至高无上,排除B项;美国的权力中心是总统,因为总统兼任政府首脑,经过参议院统一任命各部部长,政府由总统产生,对总统负责,排除C项;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排除D项。

故选A项。

22.一战结束后,主要战胜国的第一反应就是竭力把战争爆发的罪责完全推给德国。

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样的认识:缺陷丛生的国际关系体系导致了战争。

对这一国际关系体系认识准确的是()
A.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没有改变一战前的世界秩序
C.彻底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秩序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缺陷丛生的国际关系体系导致了战争”及所学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这一体系激化了战败国与战胜国、殖民地与宗主国、被压迫民族与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A项正确;凡尔赛体系改变了一战前的世界秩序,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亚、非洲和欧洲的统治秩序,排除B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华盛顿体系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秩序,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选A项。

23.华盛顿被称为“国父”,圣马丁被称为“自由的奠基人”,玻利瓦尔被称为“解放者”,甘地被称为“圣雄”。

这是因为他们()
A.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B.参与了资产阶级革命
C.主导了国际秩序建立D.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华盛顿在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抗击英国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独立;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
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与西班牙殖民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被称为“自由的奠基人”;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先后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等地,是独立运动的领导者,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为了实现印度独立,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他们都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A项正确;综上所述,圣马丁、玻利瓦尔没有参与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材料中的他们没有主导国际秩序建立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排除CD项。

故选A项。

24.它是欧洲地区规模较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的国际组织,成员国已将部分国家主权交给组织(主要是经济方面,如货币、金融政策、内部市场、外贸)。

这个组织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共同体D.欧洲联盟
答案:D
解析:欧盟的成员国将部分国家主权让渡给欧盟,主要是经济方面,如货币、金融政策、内部市场、外贸等。

欧盟的宗旨是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D项正确;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组织合并为“欧共体”,1993年,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排除ABC项。

故选D项。

25.2023年3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的世界经济展望分组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说:“目前有的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顾经济规律,肆意搅动全球经贸关系。

通过‘筑墙’、‘设垒’、‘脱钩’等手段阻遏其他国家,这对世界经贸关系和投资关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这说明当今()
A.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波折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主要涉及的是世界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筑墙’、‘设垒’、‘脱钩’等手段阻遏其他国家”这些都说明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波折,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遭到的挫折,没有涉及跨国公司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材料主旨没有反映,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经济问题,与政治多极化无关,排除C 项。

故选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50分。


26.(18分)九年级1班开展“云研学”活动,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相关探究问题吧!
材料一(它)作为我国迄今可见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