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部地区人口流动的主要变化及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玉峰孔伟艳
近年来.特别是“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以来,我国西部地区流动 人口不断增加,在流动方向和结构 上变化较大。按照“在流入地居 住一个月及以上,非本区(县、 市)户口的15周岁及以上流入 人口” (个别年份流动人口的年 龄限制在15-69岁)的流动人口 口径,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流 动人口动态监测(2010-2016 ) 调查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 法,对西部12省(市、区)数据 分析表明:近年来西部地区流动 人口从方向上看,以乡一城流动 为主但逐步减少,省内跨市流动 增加,地区内部流动为主;从结 构上看,性别结构逐步优化,年 龄结构趋于老化.民族结构“汉 减少增”,教育结构不断改善。
2015 53.75 46.25 1.16
表4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家庭成员状况(2012-2016年)
同住的家庭成员数
2012
2013
2014
1
25.92
28.17
25.98
2
20.39
19.66
19.6
3
30.32
29.43
30.61
4
17.7313
3.72
4.3
6
1.12
0.97
1.2
7
0.27
0.23
0.27
8
0.08
0.04
0.07
9
0.03
0.01
0.02
10
0.01
0.00
0.01
2015 20.34 23.44 31.24 18.37 4.76 1.46 0.29 0.07 0.01 0.01
(%) 2016 52.92 47.08 1.12
(%) 2016 10.38 13.21 37.86 28.07 7.36 2.44 0.5 0.13 0.04 0.02
盘,电;
中国发展观察 No.14
占比略高。 (三)西部地区的内部流动为主 整体来看,西部地区流动人
口户籍地以西部为主,其次是中 部;户籍地为四川的流动人口 占比最高,其次是甘肃。20112016年,户籍地为西部的流动人 口占比在78%上下波动,中部占 比在13%上下波动;户籍地四川 占比在10%以上,户籍地甘肃占 比在10%上下波动。
城流动人口在减少,城一城流动人 口占比分别从41.11%、22.74%减
口在增加。
少到39.85%、20.39%,可能与
(二)省内跨市流动增加
省外发达省份、市内发达区县对
整体来看,跨省流动人口占比 流动人口吸引力下降有关;省内
最高,其次是省内跨市流动人口,
跨市流动人口占比从36.15%增加
再次是市内跨县流动人口。2010- 到39.74%,可能是省内人口向较
在此期间蒙古族回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瑶族哈萨克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迟松建2014通过对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趋势的分析估计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进程相比全国人口滞后15年或更多未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还会持续增多
2019 中国发展观察
工库论坛
近年来西部地区人口流动的主耍变化及特点
近年来西部地区人口流 动的方向变化
(一)乡城流动为主但逐步减少 整体来看,西部地区流动人 口中,农业户籍人口占绝大多数。 2010-2016年,农业户籍流动人口 中占比保持在80%以上。这表明, 乡一城流动是西部地区人口流动的 主流。 从总体变化看,农业户籍与非 农业户籍流动人口占比此消彼长。 2010-2016年,农业户籍流动人口 占比从84.21%减少到82.27%,非农 业户籍流动人口占比从15.69%增加 到17.69%。这表明,西部地区乡一
内跨市流动人口占比增加。2010- 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差不
2016年,跨省、市内跨县流动人 多.打算去省会城市的流动人口
表1西部地区流动人口户口类型(2010-2016年)
户口类型 2010
2011
2012
2013
农业
84.21 84.71 84.91 84.59
非农业 15.69
15.23
14.84
7个省(区)。
近年来西部地区流动人 口的结构变化
(一) 性别结构逐渐优化 整体来看,西部地区流动人 口中,男性占比高于女性占比。 2010-2016年,男性占比在55%左 右,女性占比在45%左右。 从总体变化看,性别结构优 化趋势初显。2010-2016年,男 性流动人口占比从54.49%减少到 52.92%,女性占比从45.51%增加到 47.08%,男女性别比从1.20减少到 1.12o 男女比例趋于均衡,与人口流 动家庭化有关。整体来看,20102016年,2个以上家庭成员同住的 在流动人口中所占比重合计在70% 以上,3个家庭成员同住的在流动 人口中所占比重在30%上下波动。 从总体变化看,1-2人流动的流动 人口所占比重逐步减少,3-6人流 动的流动人口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这其中,夫妻二人是主体,因此会 优化性别结构。
15.28
其他
0.09
0.06
0.25
0.13
2014 83.36 16.65
0
2015 83.56 16.27
0
(%) 2016 82.27 17.69 0.04
表2西部地区流动人口流动范围(2010-2016年)
流动范围 2010
2011
2012
2013
跨省
41.11
44.13
43.68
39.65
省内跨市 市内袴县
36.15 22.74
31.26 24.54
33.12 23.2
32.96 27.39
跨境
0.07
2014 42.1 31.84 26.06
2015
38./'1 34.69
兀B 0.01
(%) 2016 39.85 39.74 20.39 0.01

图1 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意愿流动方向(2016年)
2016年,跨省流动人口占比在40% 发达市集聚。2011-2016年,跨
左右,省内跨市流动人口占比向 境流动人口占比从0.07%减少到
40%逼近,市内跨县流动人口占比 在25%左右波动。
0.01%o 从省内跨市的未来流向看,
从总体变化看,跨省、市内 打算去省会城市意愿略强。流动
跨县、跨境流动人口占比减少.省 人口打算去的地方级别中,省会
图2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主要户籍地(分省份)(2011-2016年)
表3西部地区流动人口性结构变化(2010-2016^ )
性别
2010
2011
2012
2013

54.49
55.47
54.86
55.29

45.51
44.53
45.14
44.71
性别比
1.20
1.25
1.22
1.24
2014 60.73 39.27 1.55
从总体变化看,户籍地为东 部和西部的流动人口占比减少,户 籍地为中部的流动人口占比增加。 2011-2016年,东部和西部占比分
别从7.86%和77.72%减少到6.7%和 76.22%,中部占比从14.38%增加 到16.91%。户籍地占比减少的省 份,在东部地区有北京、天津、 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 苏、浙江、广东、海南等10个省 (市),在中部地区有山西、湖 北等2个省,在西部地区有内蒙 古、重庆、四川、西藏、陕西等 5个省(市)。户籍地占比增加 的省份,在东部地区有河北、福 建、山东等3个省,在中部地区 有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4 个省.在西部地区有广西、贵州、 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