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7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教案(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7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教案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7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7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教案的全部内容。

第17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复习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以及微观解释,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课时安排】教学安排:1课时
【复习重点和难点】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以及微观解释,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2。

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
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宏观反应物和生产物总质量不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宏观)
两个一定改变
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微观)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考点二:化学方程式
一、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
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是 C和O2 ;
2、表示生成物是 CO2 ;
3、表示反应条件是点燃;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二、题型、方法归纳:
本课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微观解释,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试题考查时,通常提供一定的信息,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
中考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三、典例精讲:
典题1: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化学变化的判定标准就是要有新物质生成.在三个变化中,①表示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新物质水生成,化学变化。

②中变化前是A、B两种物质,变化后仍然是这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③反应前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
【答案】C
典例2:如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

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解析】水受热由液态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变化前后物质不变,水分子的本身大小和个数也不会改变,仅仅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且分子还是均一的状态,不
会跑到容器的一端。

【答案】B 典例3:某物质X 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3O 2=====2CO 2+4H 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X 的化学式是( )
A 。

H 2
B .CH 4
C .CH 4O
D .C 2H 6O
【解析】反应后的物质中共含有2个C 、8个O 、8个H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物质中也应含有2个C 、8个O 、8个H ,而题干中反应前只出现了6个O ,由于X 的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X 中含有1个C 、4个H 、1个O ,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知道选项符合要求.
【答案】C .
典例4: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为
, “”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生成物甲的化学式为( ) A 。

H 2 B .H 2O C .CO D .CO 2
【解析】在反应前有一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四个氧原子,反应后有两个氧原子、四个氢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所以,甲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所以,甲的化学式是:CO2.故A 、B 、C 错误,D 正确.
【答案】D . 典例5: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反应①: 2H 2O 2======2H 2O+O 2↑
反应②:2KMnO 4========K 2MnO 4+MnO 2+O 2↑
A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
点燃
MnO 2

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C.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
D.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
A。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氧气生成,故A正确;
B、有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故B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判断是否放热,故C错误;
D、有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故D正确.
由于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典例6: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a b c d
反应前质量/g6432401.0
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1.0
A。

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 g
B.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和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若a物质与b物质的式量之比为4 : 1,则反应中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解析】试题分析:由题中的表格可知A选项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 g是错误的叙述,应该为38.4g;B选项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是正确的叙述,因为ab的质量减小,而d的质量不变可能是杂质也可能是催化剂;C选项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和a、b 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是正确的叙述,因为是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D选项若a 物质与b物质的式量之比为4 : 1,则反应中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A
四、归纳小结:本课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微观解释,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理论,揭露伪科学的荒谬理论;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试题考查时,通常提供一定的信息,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标注、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作业布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同步练习题。

【教学反思】注重双基知识,能引领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首先让学生归纳知识点,教师再进行总结,然后进行相应的练习,通过边讲边练达到讲练结合的目的。

推敲精选习题,我所选的试题都是近两年的中考试题,使学生能过早的接触中考题,学生在做中考题的过程中既扩大了知识面,又能增强学生的信心。

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审题、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答题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