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病例分析题及答案男50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胃炎病例分析题及答案男50岁试题:
患者男,50岁,干部,从10年前经常胃脘部隐痛,每因劳累或饮食失调疼痛加重。

曾先后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均无明显疗效。

5天前,因工作劳累而出现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食后胀满痞闷,纳呆,四肢倦怠,神疲乏力,大便溏薄,遂来就诊。

查体:T:36.5℃,P:75次/分,R:19次/分,BP:110/75mmHg。

神志清,精神可,体形偏瘦,剑突下压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胃镜示:黏膜充血、色泽较红、边缘模糊,为局限性,红白相间,黏膜粗糙不平,有出血点。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60分钟。

参考答案:
主诉:胃脘痛10年,劳累后加重5天。

辨病辨证依据: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由于反复的劳倦过度,或饮食失调,均能引起脾阳不振。

中焦虚寒,则胃痛隐隐,喜温喜按;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则纳呆,食后胀满痞闷;脾在体合肉,健运四肢,中阳不足,则健运无权,肌肉筋脉失其温养,故神疲乏力;脾虚生湿,下渗肠间,故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皆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患者有胃脘部疼痛10年病史。

2.有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等胃部症状。

3.体格检查有剑突下压痛。

4.胃镜示:黏膜充血、色泽较红、边缘模糊,为局限性,红白相间,黏膜粗糙不平,有出血点。

请与消化性溃疡相鉴别:消化性溃疡一般表现为发作性上腹疼痛,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多好发于秋冬和冬春之交。

X线钡餐造影可发现溃疡龛影或其间接征象。

胃镜检查可见黏膜溃疡。

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温中和胃。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0克。

服法: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戒除烟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2.减轻和消除损伤因子:
(1)根除幽门螺杆菌;
(2)制酸治疗:西咪替丁、奥美拉唑;
(3)胃黏膜保护药:硫糖铝;
(4)对症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