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全册教案慈母情深 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优秀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84109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8.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慈母情深》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家境贫寒的男孩,为了买到自己渴望已久的《青年近卫军》而向母亲要钱。
母亲毫不犹豫地给了他钱,但男孩在使用钱的过程中,却发现母亲为了让自己有钱买书,竟然牺牲了自己的午餐。
课文通过这个小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和珍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他们对母爱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还没有深刻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母爱的内涵,培养感恩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阅读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感恩的情感,懂得珍惜母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母爱的伟大,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深入体会母爱的伟大。
3.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准备课文朗读的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理解。
2.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图片,辅助教学。
3.讨论题目:准备一些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然后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母爱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理解课文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情境,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感人之处和自己的感受。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3c942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6b.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慈母情深的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学段要求,本单元以“情”立意,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四篇课文其中《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二、教学目标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深沉本文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三、教学设计本文情感丰富,每句语言都蕴含情意,但因为是略读课文,学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取其精华中的精华,在教学时,为营造朴素、扎实的语文教学课堂,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和人文味,我紧扣目标,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安排教学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设计第一环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简短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第二环节: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达到一定的预习能力,检测词语是对学生识记词语和理解的一种基础检测手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课文的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训练手段。
学生们对词语的理解很到位,对“龟裂”学生理解得不够到位,老师给予补充学生能够及时获得信息。
课文内容概括得一个比一个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8《慈母情深》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8《慈母情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9179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c.png)
《慈母情深》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深沉与宽广,激发学生对母爱的珍视。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深沉与宽广。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和爱,理解“母爱无边”的道理。
2.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故事背景。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引导学生谈自己印象中的母亲形象,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2.多媒体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慈母情深》,就是描述一个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和深深的爱。
这份爱,是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那份深沉的母爱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归纳。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母亲的形象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2.集体交流讨论,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重点指导品读以下句子:“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角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这个句子表现了母亲工作的辛苦,“揉得皱皱的角票”和“龟裂的手指”写出了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掏”“数着”写出了母亲对这笔钱的珍惜。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竟然看到一个小小的熟悉的身影,是母亲!……”这个句子中,“一排排”“一座座”“震耳欲聋”写出了工厂里噪音很大,“矮小的身影”“背直起来了”“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说明母亲工作很辛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fd855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c.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背诵《慈母情深》课文。
2.能够描述文中描写的母爱情景。
3.能够理解母爱的伟大含义,懂得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慈母情深》课文内容。
2.理解母爱的真谛。
3.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
1. 课文导入
通过与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感悟,唤起学生对母爱的情感共鸣。
2. 课文学习
(1)整体理解
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母子情深的描写。
(2)课文分析
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3. 学习活动
(1)朗读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2)角色扮演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母爱的伟大。
4. 情感教育
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感恩父母,培养孝顺之心。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对母爱的深切感悟,但在课文理解和表达
能力上仍有一定欠缺。
下节课可以加强对语文修辞手法的讲解,提升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
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活跃。
以上就是本文对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及反思
的教案。
希望能够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慈母情深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慈母情深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0ccee2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5.png)
《慈母情深》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2.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有一种爱,让我们内心震撼,那是慈母的爱;总有一种情,让我们泪流满面,那是慈母的情!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慈母情深》,从它那独特的场景和细节中,体会那令人敬重的母爱!师: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抽生回答)预设:家境贫寒的“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到母亲的厂房向她要钱,母亲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了“我”,我却鼻子一酸。
师:为什么我会鼻子一酸呢?二、小组合作精读课文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去找一找,课文中有哪些场景、细节描写让“我”鼻子一酸。
请你在课文里勾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场景一:背直起来,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师:勤思组找到了这一句......孩子们,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将我的母亲放在了后面。
通常的语序是.......对比阅读:A我的母亲背直起来。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褐色的口罩上方,我的母亲那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B背直起来,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师:你觉得哪一句更好?为什么?预设:我觉得课文中的句子更好,用了倒装,将母亲的动作及眼神放在前面,起到强调作用,突出母亲的疲惫和劳累。
(2)用了反复的手法,“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
母亲的形象一遍一遍在我脑海里出现,每次出现,我的心情也也会随着母亲的变化而变化。
预设:在工厂里找到母亲有一丝欣喜,母亲转过身后,他看见工作时的母亲瘦小又佝偻着背,与平时在家温柔的、平和的母亲形成强烈反差,让作者十分震惊,后来与母亲的眼神对视时又感到非常心酸。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深》(通用15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深》(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541d0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4.png)
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深》(通用15篇)五年级语文教案《慈母情深》篇1【教学目标】1、认识三个生字,区别多音字“龟”的读音,理解“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作者谴词用句方面的精妙。
3、通过品析人物的言行,感受母亲的辛劳,进而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句子,来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对话等途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情深”,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歌曲《懂你》、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梁晓声孩子们,刚刚通过简单的交流,我们大家已经成了朋友,不过,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位朋友,他就是:(教师出示照片)梁晓声,关于梁晓声,课下同学们已经预习导学卡了,现在谁来说说你知道的梁晓声?(两三个同学说说即可)我们说再读课文之前,如果能更好的了解作者相关信息,对阅读课文是非常有帮助的。
1、二、走进“慈母情深”1、那么今天我们就来阅读一篇梁晓声的文章——《慈母情深》2、孩子们,看黑板,我们恭恭敬敬地读一遍课题。
教师擦掉“深”字,学生读,教师填上“深”字,学生再读。
看着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回答:慈母的请到底有多深?)3、那么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完成导学卡上的第一题吧!课件出示: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来到工厂找妈妈要钱。
那里的噪音(),妈妈看到我,用()的手指数钱给了我,然后又陷入了()的工作之中。
我鼻子一酸,()着钱跑了出去……4、看一下大屏幕,自己对证一下。
注意错的改正过来。
请一名同学读读这个句子。
教师评价。
5、“龟裂”什么意思。
师引导:看见过“龟裂的手”吗?6、“攥”是什么动作?它的意思是?(生和老师一起笔顺书写“攥”字,写完并记住的同学把手攥起来)三、感悟“慈母情深”1、出示:鼻子一酸生读三遍“鼻子一酸”是一种什么感觉?(鼻子难受,心里难受,)2、围绕一个问题:课文中哪些句子让我鼻子一酸?过渡:母亲明明已经将钱给了我,一元五角,一分没有少,一句责怪的话也没有。
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优秀7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8ea2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4.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优秀7篇)《慈母情深》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理解龟裂、失魂落魄、疲惫等词语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养育之苦,母亲的慈祥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养育之苦,母亲的慈祥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母亲生活的辛苦,从而进一步理解母爱的无私崇高,激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
教学过程:一、诵读诗文,激发情感:课件出示母爱的小诗,学生朗读体会,引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1.轮流读文,读准生字词。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3.交流: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贫穷、辛苦、瘦弱,无私、关爱孩子、通情达理)三、细读课文,锁定形象1.带着这些感受,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找出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用心体会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做好标注。
2.交流感受,反复品读辛劳的母亲(一)a. 从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体会母亲之劳苦,感受母亲之坚强。
b.带着这种感情读小诗,读课题。
(二)a.从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体会母亲之劳苦,感受母爱。
b.我们把这段文字,转换成诗的形式来读一读,体会感情。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c. 带着这种感情读小诗,读课题。
(三)a.从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体会母亲的忙碌,感受母爱。
b.立刻立刻立刻立刻让你感受到什么?体会读。
c. 带着这种感情读小诗,读课题。
贫困的母亲a.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ee231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2.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与反思第【1】篇〗《慈母情深》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课文别有情趣的语言文字,通过对比、换词等方法,体会反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 运用课文中反复的修辞,写一写自己生活中对母亲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换词等方法,体会反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 运用课文中反复的修辞,写一写自己生活中对母亲的感受。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1.课件出示生词“龟裂、怂恿、疲惫”等。
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巩固生字词。
2.指名说说上节课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互相补充师总结:知道了母亲工作的辛苦,为了家庭生活为了孩子们,即使再辛苦也坚持工作。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习课文剩余部分1. 出示任务:1)默读课文剩余部分,边读边想象画面。
2)你看到了怎样的母亲?圈画相关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互学,取长补短。
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母亲瘦弱。
1)这段文字,你喜欢哪些词句?简要说说原因。
2)边读边想象画面,工作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给你怎样的感受?3)这里“我的母亲”重复了好几遍,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反复)4)多读几遍,说说你的感受。
5)播放视频,你看到了怎样的母亲?预设二:母亲无私。
1)理解“龟裂”,为什么母亲的手会龟裂?2)面对孩子要钱,母亲是怎么做的?母亲旁边的同事又是怎么说的?3)母亲给钱时,说了什么?能看出母亲对孩子有什么期待?4)母亲说完,又做了什么?5)这里又用了修辞反复,说说这些写的好处,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品质?预设三:母亲瘦小。
1)面对这样的母亲,“我”鼻子一酸。
他为什么会鼻酸?2)“我”用这钱买书了吗?买了什么?为什么?3)反观全文,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慈母情深”?4)你有过鼻酸的经历吗?想一想,说一说,和同桌讨论。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创新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创新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47a05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5.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创新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创新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学段要求,本单元以情立意,以感受亲情为人文主题,以有感情的朗读和琢磨课文语言文字,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四篇课文。
其中,《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
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
设计理念:1、略读课文的设计,首先要敢于在目标设计上大胆取舍,选择最重要的一个两个目标去设计,因此,本课以导读为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明确导读所包含的教学要求,把握其中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读。
2、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认为: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依据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突出强调了阅读技能培养,将在精读课中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
3、以略读为主,以精讲为辅,充分让学生自己读书、以合作交流为主,辅之以教师的引导点拨。
以一篇带多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运用方法,自主阅读,既进行了有效地阅读方法训练,又扩充了学生的阅读量根据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有两个教学目标:1、结合阅读提示,引导学生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深情。
2、运用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体会情感这个方法,拓展阅读其他篇目。
教学重点: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句子,体会情感的方法学习课文及拓展篇目,体会父母之爱。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公开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e82a0f0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c.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公开课)一、教学背景分析《慈母情深》是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悟和怀念。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母爱是一种永恒的主题,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奉献。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展示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散文《慈母情深》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并能够进行初步的感悟和思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和整体展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之情,增强家庭观念和情感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散文《慈母情深》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难点:理解文章深层含义,进行情感抒发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母爱是什么?”2.呈现散文标题《慈母情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猜测。
第二部分:整体阅读(15分钟)1.学生默读文章。
2.教师朗读全文,引导学生跟读。
3.学生自我品味,思考散文所表达的主题。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20分钟)1.分段讲解散文内容,重点讲解文中难懂词汇和句子结构。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总结各自理解的重点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部分:情感体验(15分钟)1.学生自由发挥,以图片、音乐、表演等形式表达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激。
2.学生作品展示,互相点评和分享。
第五部分: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课教学内容,强调母爱的重要性。
2.学生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公开教学,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也有所加深。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进行灵活调整和引导。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13204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2.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
2.通过阅读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崇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段,提高独立评析人物的能力,体会母爱的伟大,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爱绵绵如溪,淳淳如水,他就是——母亲。
今天,我们要走近一位平凡的母亲,去感受那博大的——慈母情深。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悟生活的艰辛1、课文是通过什么事例来表现慈母的深情的?请大家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用简洁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读文)汇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正是因为母亲的坚决,我拥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出示课件:“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书价一元多钱。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惑?3、对于我们来说,一元钱很少(出示课件: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
多数工人的每月工资不过二三十元,一元五毛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
),此时此刻,我们觉得这一元钱真是(学生谈感受)!请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读这段话。
4、既然我知道这一元钱对我家是这么重要,为什么我还要开口呢?(因为我想要一本《青年近卫军》,想的失魂落魄!)“失魂落魄”是什么意思?吃饭的时候也想、睡觉的时候也想,想的失魂落魄。
你从中看出了什么?(作者爱读书)所以就有了我要钱买书的那一幕,而在那天一天,当我真正要到这一元五角钱时,我高兴吗?出示:“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5、那一天,我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思想上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注意描写母亲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的语句,在句子旁边备注你的感受。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慈母情深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慈母情深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d673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13.png)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慈母情深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慈母情深篇一一、导入新课:1、播放《母亲》。
听了这首歌曲让你想起了什么?2、学生交流3、谈话: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让我们想起了她对我们的爱是无限的。
母爱给人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所以人们都说母爱是伟大的。
这节课,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来读一篇关于母爱的故事。
4、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读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小组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将你的读书感受交流交流,可以围绕感受深的句子谈感受,可以抓住喜欢的段落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还可以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探究。
过一会儿我们进行全班的汇报。
(屏幕播放:围绕感受深的句子谈感受。
抓住喜欢的段落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探究解决。
)三、全班汇报,研读感悟(一)我们先来看看映入我眼帘的第一眼的母亲:出示: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1、自己读读,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极其瘦弱)2、一个辛苦的母亲,辛苦到了极其瘦弱。
极其瘦弱到怎样?(极其瘦弱的脊背,面黄肌瘦、皮包骨头)指读。
3、知道这个极其瘦弱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吗?找到书上的一句话:出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躁声震耳欲聋。
(1)什么是震耳欲聋,关键是欲是什么意思?(马上、将要)摇摇欲坠、清脆欲滴、心碎欲绝都是这个欲(2)震耳欲聋就是(生接),齐读,读出震耳欲聋的感觉(3)听到过震耳欲聋的声音过吗?什么滋味?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句话。
(4)母亲工厂里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响了多久?(没停过)找出依据(5)作者一遍又一遍提醒我们,母亲就在这样一个震耳欲聋的环境中挣钱。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你心里是什么滋味?4、这样一个极其瘦弱的母亲,我在梁晓声《母亲》中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出示:其实母亲累垮过多次。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我们做梦的时候,几回回母亲瘫软在床上,暗暗恐惧于死神找到她的头上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052b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6.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说课稿第【1】篇〗《慈母情深》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慈母情深》,我现按以下程序进行说课:一说教学分析;二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策略;四说教学流程;五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以“情"立意,以“感受亲情”为人文主题,以“有感情的朗读和琢磨课文语言文字,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为语言训练目标。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行文中透露出一股朴素而浓烈的母子情。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虽然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但由于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裕,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深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需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加以引导、点拨。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1、重点:以读为本,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母亲艰辛,从而感受慈母情深.2、难点:感受亲情无价,懂得珍惜、回报母爱。
依据以上的两个分析和重、难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塞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以读为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剖析课文,培养理解、感悟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亲情无价,懂得珍惜、回报母爱。
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准备采取如下教学策略.三、说教学策略1。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以读为本、以读促学、以读悟情.以朗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自读自悟,潜心会文;细读品味,突破难点;感情朗读,突出重点;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cf6cd0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6.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回忆儿时与母亲相处的点滴往事,展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深爱意和无私奉献。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触动人心。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学会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特别是对母爱这一抽象情感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在感受课文情感的同时,加深对母爱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感恩,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尊敬父母、关爱家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
2.难点:对母爱这一抽象情感的理解,学会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母爱的伟大。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4.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等。
2.教材:准备课文《慈母情深》及相关资料。
3.视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如母爱题材的电影、纪录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母亲对孩子的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如:“课文中的母亲有哪些让你感动的地方?”“你能举例说明母爱的伟大吗?”等。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等奖教学设计优秀6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等奖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f7ef6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1.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等奖教学设计优秀6篇慈母情深教学设计篇一慈母情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
这篇课文围绕我买书这件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坚忍、关爱儿女的母亲形象,展现了母爱的无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赶集之情。
本课语言细腻,真切感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课文中的魄、挣等11个生字。
会写辞、抑、碌等12个词语,理解龟裂、失魂落魄、疲惫等词语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养育之苦,母亲的慈祥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母亲的养育之苦。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养育之苦,母亲的慈祥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母亲生活的辛苦,从而进一步理解母爱的无私崇高,激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古诗引入、揭示课题1、母爱是世界上较伟大的、较无私的,唐朝著名的诗人孟郊就用一首《游子吟》来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媒体演示、配乐欣赏)2、是啊,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化作一根根的丝线,带给我们无限的温暖。
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也有一篇歌颂母爱的散文《慈母情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文章,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板书课题)(板书、媒体演示、齐读、)3、作者简介(课件出示)。
(梁晓声,当代作家。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
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
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
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慈母情深》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慈母情深》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9c834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2.png)
教案:《慈母情深》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慈母深情的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慈母情深。
2. 人物描写方法: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学会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慈母情深;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慈母情深的内涵,学会感恩父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巩固。
2. 板书课题《慈母情深》,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通过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慈母情深的含义。
2. 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教会学生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情感。
四、合作探究(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五、情感教育(5分钟)1.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2. 教师进行情感引导,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六、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齐读课文,巩固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慈母情深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写一篇关于父母爱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慈母情深》,让学生体会到了慈母深情的爱,通过细节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表现人物情感。
在情感教育环节,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对于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可以更深入地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慈母情深》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慈母情深》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c25e4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3.png)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描述的母亲形象。这个案例展示了母爱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亲情。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词语理解和文本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词语的深层含义和文本结构,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在讲解“凄惨”一词时,可通过联系上下文,让学生理解母亲在艰难生活中依然关爱孩子的伟大,同时让学生造句,巩固词语运用。
2.教学难点
-词语深层含义的理解:对于一些含有抽象意义的词语,如“心酸”,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深层含义,需要教师引导和解释。
-文本结构与表达技巧的把握: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表达情感,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与运用: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如“凄惨”、“心酸”等,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文本理解: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慈母情深,把握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母爱。
-表达技巧: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如对比、细节描写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情感培养: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体会家庭亲情,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描述母爱,提升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家庭观念,让学生在感受慈母情深的同时,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孝敬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学习生字词:凄、惨、悲、凉等;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创新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创新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4e66e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0.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创新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创新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母亲的善良、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课文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
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见渴望之极。
但一元多的书价,贫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难以实现。
接着,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
最后,讲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2、介绍作者:梁晓声(1949~)《慈母情深》的作者,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
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
3、采用分组、分角色、分段等多种方式朗读全文。
二、默读课文,勾画表现母亲深情的词句1、理解我家境的贫寒。
2、体会母亲挣钱的辛苦。
3、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崇敬之情。
三、小组交流读懂什么,体会到什么,到全班来说说1、理解我家境的贫寒:连“破收音机”都“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2、体会母亲挣钱的艰辛:工作在噪声震耳欲聋的角落,争分夺秒,“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以上这些,与妈妈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了强烈对比。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3、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合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c6dd9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73.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3.通过对比阅读朱自清的《背影》,体会聚焦细微之处表达爱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父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慈母情深》和《背影》中“我”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去看看他是如何表达爱的。
板书课题,板书“爱”。
2.出示: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
当知道我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塞给我,立刻又限入了忙碌。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和“鼻子一酸”。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回顾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让学生对母亲的工作环境有了初步了解,以问题“鼻子一酸”的感觉开启学习的过程,让整节课线索更加清晰。
二、体会慈母情深作者究竟看到了什么,鼻子一酸,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请在有关的句子底下画上波浪线。
生自由读。
交流: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1.“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说说你为什么找到这句话?生说明原因。
板书:环境(2)理解“震耳欲聋”。
(反复引读)你们听(播放音频)这仅仅是一台缝纫机的声音,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可想而知,母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3)小结:梁晓声就说这几句话都要喊出来,而母亲的工作环境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整整十来个年头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向母亲要钱的他怎能不鼻子一酸?过渡:仅仅如此吗?还有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9fe56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4.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第【1】篇〗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这些课文有的写了无私的母爱,有的写了深沉的父爱,还有的写了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方式,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本单元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
《慈母情深》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母爱;《父爱之舟》让学生说出作者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体会深切的父爱;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要求学生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场景描写的作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这是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感受和看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同时,注意表达的内容和方式。
“用恰当的语言”要求学生有对象意识,和父母沟通时尊重父母,表达时注意使用恰当的措辞、语气等。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品读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进行整体感知,能够联系多个场景、细节来体会人物情感。
本单元的教学要注重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时,要注意唤醒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发现和感受生活小事中蕴含的父母之爱,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舐犊情深。
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时,能够联系生活中的类似经历,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1、认识3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8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40个词语。
2、背诵有关勤俭节约的名句。
阅读:1、默读课文,能通过文章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母情深》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魄、抑”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2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通过品读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以及母爱的伟大感人。
3.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就课文的主要情节和细节,引导学生注意从人物和环境的描写,集中探究课文是怎样表现“慈”和“深”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过的关于母爱的诗歌,大家还记得吗?(师生共同背诵《游子吟》)
2.母爱是伟大的,是值得赞美的。
梁晓声是怎样赞美自己母亲的?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慈母情深去感受一下吧。
板书:引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读的过程中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
三、精读课文。
了解“我”的家境的贫困(1—4自然段)
1.同学们,我们知道事情的起因只是因为一本价值一元五角的书。
对你而言,买这样一本书容易吗?可对于当时的梁晓声,买书容易吗?
板书:不容易
2.请你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从哪些语句中看出买这么一本书不是容易的事情?
3.理解“失魂落魄”
(1)“失魂落魄”什么意思?(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2)从“失魂落魄”这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作者很想要书,但苦于家境贫寒,得之很难。
)
四、入景融情,感悟情深
1.面对这样的家庭情况,“我”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照理说,梁晓声拿到钱,可以去买书了,心情应该是——高兴,开心。
可是文中的“我”拿到钱,却是什么反应?(鼻子一酸)鼻子一酸是什么感觉?
2.为什么鼻子一酸呢?请你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让我鼻子一酸?请用笔恭恭敬敬地画下来。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3.交流
A.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
(1)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环境很差)
(2)“震耳欲聋”什么意思?“欲”什么意思?(耳朵快要被震聋了。
)
(3)假如这样的噪音向你扑面而来是什么感觉?(很难以忍受)(4)可是母亲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一起读。
从“我”去到离开,这噪声停止过吗?读……
昨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前天的?明天?后天?
作为儿子看到这情景你会有怎样的滋味?(很心疼、很难过)
看到自己的母亲在这样的一个令人烦躁的环境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我怎能不——鼻子一酸。
你还找到哪些句子?
B.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1)从这两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抓“极其瘦弱、弯曲、烤”)(母亲的工作环境很不好,母亲很辛苦)
(2)母亲的背已经是极其得瘦弱了,当“我”看在眼里时,是什么感受?(心像被万根钢针扎了一样)
(3)这样,“我”又怎能鼻子不酸了。
C.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1)此刻,看到母亲你是什么感觉?(吃惊、心酸)
(2)母亲吃惊地望着“我”,“我”又何尝不是吃惊地望着母亲啊!仔细观察这些句子,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连续使用三个“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出现在句子后面)对比读。
有什么不同?(反复强调“我”的吃惊,母亲的疲惫、劳累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他从心底发出呼唤,所以“我的母亲”连续出现)请你带上这样的感觉,再读这个句子。
(3)听老师范读,指名读。
(4)如果“我”今天不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母亲是这样辛苦地赚钱养家,读出母亲的辛苦;如果“我”不近距离观察母亲,“我”又怎会懂得母亲的疲惫,读出疲惫。
这般辛苦的母亲不禁让“我”“鼻子一酸”。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如果说这句话是慢镜头的话,那你能找到一组快镜头吗?
D.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1)读完这句话,带给你最深的感觉是什么?(忙碌)
(2)哪个词语给了你这样的感觉?(立刻又)你能给“立刻”找个近义词吗?(马上、立即等)
(3)既然“立刻”有这么多的近义词,那完全可以把立刻换掉几个,让整个句子变得更丰富一些,更有变化一些,是吧?你把这些近义词放进去,读读,和我们课文上的句子比比,有什么不同?(用四个立刻,母亲工作的节奏很强,很忙碌,一刻也不能停顿。
)指名读
(4)母亲你是如此的憔悴,你就不能停一停吗?母亲你是如此得瘦弱,你就不能歇一歇吗?母亲你是如此得疲惫不堪,你就不能喘口气吗?(不能,我还得养家糊口,还要供你们上学,还要……)然而,当儿子要钱买书时,母亲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E、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1)母亲竟然是这样说的,是这样做的。
我们一起读。
(2)你的目光定格在哪个词呢?把“塞”字圈出来,读读这个句子,体会母亲是怎样塞的?(毫不犹豫、使劲、坚定……)
(3)你说这是怎样的一塞?放进去,读一读。
是的,不要小看这几个词语,这几个词语说明母亲在塞钱的那一刻,她想过吗?(没有)是啊,这是迅速地塞,这是使劲地塞,这是毫不犹豫地塞,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母亲塞到“我”手里的哪里是钱啊?是什么?(母爱)
是的,是爱,是普通的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爱,是纯真的爱,这一切都汇成了四个字——慈母情深。
五、拓展延伸
搜集关于母爱的古诗词,感受母爱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