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学期阶段测评一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阶段测评(一)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世界上已发现远先人类旧址最多的国家是
A. 中国
B. 印度
C. 埃及
D. 阿拉伯
2.中华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以下以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有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④半坡原始居民⑤河姆渡原始居民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七年级某班试试进行历史小课题《走近远先人类》的研究,在展现的以下图片中,你以为他们研究的远先人类最有可能是
A. 山西丁村人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半坡原始居民
D. 大汶口原始居民
4.据《山海经 ?大荒北经》记录:黄帝居中原,炎帝在西方,居太行山以西。
蚩尤是九黎君主,居东
方。
黄帝在三年中与蚩尤打了九仗,都未能获胜。
最后炎帝、黄帝部落集结在涿鹿,终于擒杀了蚩尤,获获成功,一致了中原各部落。
从以上史料记录中,能够提取到的信息是
A.炎帝、黄帝和蚩尤部落是黄河流域三个强盛的部落
B.各部落之间战争不停,黄帝部落运用指南车战胜蚩尤
C.涿鹿之战中黄帝和炎帝部落联合战胜蚩尤,一致中原
D.炎帝、黄帝部落经过长久发展,形成今日的中华民族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代成立于
A. 公元前 2070 年
B. 公元前 1600 年
C. 公元前 1046 年
D. 公元前 770 年
6.甲骨文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绚丽明珠,右图是甲骨文中的“羊”字。
据此
判断以下有关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因其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
B. 是在殷商的废墟出土的
C. 还没有具备汉字构造的基本形式
D. 右图属于汉字中的象形造学法.
7.下边是小李同学环绕《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改革》这一主题整理的学习卡片。
此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
8.以下古代史上的有名战斗与其相对应的成语典故,发生在春秋期间的是
A.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B. 楚汉之争——危机四伏
C.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D. 巨鹿之战——孤注一掷
9.察看右侧《战国局势图》,此中“三家分晋”的诸候国是
A. 燕、楚、秦
B. 赵、魏、韩
C. 赵、魏、齐
D. 秦、楚、韩
10.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剿灭战。
据载,秦军前后坑杀赵军四十万人,被
后代以为是战国局势的转折点。
以下对此战斗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开战两方是秦国和魏国
B. 长平在今日的山西境内
C. 成语“纸上谈兵”与此战有关
D. 长平之战为秦灭六国确立了基础
11.“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与此水利工程有关系的信息是
①灵渠②秦国③漓水④都江堰⑤李冰
463 12. 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无前722 至前 464 年的 259 年中, 38 年没有战争;公元前
至前 222 年的 242 年中,约89 年没有战争。
这一“变迁”的历史期间应当是
A. 夏商期间
B. 西周期间
C. 春秋战国期间
D. 秦汉期间
13.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全部战争;还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季节进山砍树的思想家是
14.为修筑阿房宫和骊山墓,秦代每年役使七十万罪犯和奴隶,再加上修长城、修驰道等,每年服役
的不下三百万人。
秦代的赋税也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那时刑法残忍,单是极
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并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居都要遇到牵涉。
人民动不动就要遇到严刑酷法的
处分。
这段话反应的是
A. 秦二世的黑暗统治
B. 秦代暴政的表现
C. 秦代二世而亡D秦代人民的不满
15. 《史记》中记录:“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贵爵将相宁有种乎?”与此文有关的历史事
件是
A. 楚汉之争
B.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
C. 刘邦农民起义
D. 项羽农民起义
二、简答题 ( 此题含两小题,16 题 6 分, 17 题 10 分,共 16 分)
16.青铜时代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记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夏、商、西周期间形成了我国绚烂的
青铜文明。
回答下边的有关问题。
(6 分)
( 1)左图是夏、商、西周期间的青铜器代表。
据此归纳它们的特点。
( 2 分)
( 2)请举出一例以工艺精巧著称的青铜器。
( 2 分)
( 3)左图说了然商代奴隶如何的社会地位?( 2 分)
17. 察看以下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10 分)
( 1)图一中齐、楚、燕、秦等诸侯国的由来,源于西周期间的哪项政治制度?( 2 分)西周推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 分)
( 2)西周推行这项制度与图一争霸场面的出现有何关系?( 2 分)
( 3)依照图二,归纳齐桓公和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共同原由。
( 4 分)
三、资料分析题( 此题含 2 小题, 18 小题 14 分, 19 小题 16 分,共 30 分)
资料一春秋以来,因为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行,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个体小农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的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资料二公元前356 年,商鞅开始变法。
法律内容:(1)认可土地私有,同意土地自由买卖。
(2)依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与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所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可以享受贵族特
权。
( 3)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
(4)成立县制,全国区分为31 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
——摘自华师大版教材
资料三商鞅是出类拔萃的利囯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拥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忱的理想主义者。
商鞅之法是我国素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阅读资料,联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依据资料一,商鞅变法是在如何的背景下进行的?( 4 分 )
(2) 假如你是当时的旧贵族,你会对资料二中的哪一条举措最为不满?原由是什么?( 4 分 )
(3)资料三中,毛泽东以为“商鞅是出类拔萃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请联合详细史实加以说明。
( 6 分)
19. 资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以为: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优秀人物。
不是因为他是一个
王朝的创办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适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任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拓道
路的前锋。
资料二作为中国的首位皇帝,秦始皇信心要消除整个旧的封建系统。
他把所辖的国土从头划为三十
六个郡,每个郡的郡守都由皇帝直接委任。
在国都与各郡之间修筑了一个通畅无阻的宏大公路和运
河网,连结全国各个郡,以实现中央集权制。
可是秦始皇其实不只是知足于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
一致,他还要推行商业和文化一致。
资料三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一致思想是不要人民念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
——以上资料均节选于网易研究( 广州)
阅读资料,联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 1)资料一中秦始皇不自觉地适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什么方向?( 2 分)
( 2)依据资料二,列举秦始皇为实现中央集权制在政治、军事、商业和文化上采纳的举措。
(8 分 ) (3)资料三中“不要人民念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如何对待他的这一做
法?( 4 分)
四、研究题(共 24 分)
20. 先秦期间是指原始社会到战国期间的这段历史。
某校七(3) 班同学环绕“先秦文化的勃兴”,进
行了主题式学习,请你来参加达成任务。
任务一【史实归类】(12 分)
( 1)请将以下文化成就依照表格中的类型要求填写在对应空格内。
(填序号即可)
①金文②农历③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④战国时形成24 节气⑤屈原与《离骚》⑥战国编钟⑦孔子⑧扁鹊总结“四诊法”⑨百花怒放
任务二【解读史料】( 4 分)
( 2)阅读右侧摘录于《论语》中的名言,归纳孔子的思想和教育主张。
|
任务三【史实论证】( 6 分)
(3)若是你是战国七雄之一的国君,想实现一致中国的大业,你将采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中哪一派的学说治理你的国家?说明原由。
任务四【提炼升华】(2 分)
( 4)归纳先秦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
20、
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