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川教版习题精选九十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川教版习题精选九十七第1题【单选题】
2012年6月28日~7月8日“十三行艺术珍品展”在广东文津古玩城、荔湾博物馆举行。

“广东十三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产物( )
A、册封政策
B、开放政策
C、闭关政策
D、八股取士政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机工”是( )
A、资本家
B、雇佣工人
C、奴隶
D、地主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明代引进的、原产南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是( )
A、玉米
B、棉花
C、水稻
D、小麦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有( )
A、限定通商口岸
B、进出口货物的无限制
C、提高关税,抑制出口
D、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从乾隆后期起,清王朝开始由强盛走向衰落,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导致这种境况出现的原因是( )
①吏治腐败②财政匮乏③赋税繁重④军备废弛⑤土地集中⑥人民起义不断⑦西方列强的
入侵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乾隆年间的苏州,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千金。

从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苏州人口众多
B、苏州商业繁荣
C、苏州地价上涨
D、苏州农业发达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明清时期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是上海。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读图解析题:(1)图中施复夫妇和其他人各自的身份是什么?他们被称为什么?(2)他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3)出现这种关系的前提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0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汉使通西域后,绵延数千里的漫长古道——丝绸之路贯穿亚欧大陆,成为中外交往的见证。

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

材料二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依据材料一、二,请分别举出一位汉朝、唐朝和明朝时期各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

""
材料三中的“天朝”是指哪个朝代?其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
对比上述对外政策,谈谈你的认识。

""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材料三: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四: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
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丝绸之路是唐代著名对外交往通道,但到宋代远没有海上贸易兴盛,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中“惊人的海上远征”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中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完全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殖民者打开了中国大门,他们既是“强盗”,也是“先生”,他们侵略中国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制滋事。


——《清高宗圣训》
材料二: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材料三: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一体现了乾隆帝的对外思想,在这思想下当时的中国政府对外实行什么政策?
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他们前后提出了什么口号?
材料三图一所体现的运动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写出该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材料三图二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的一幅浮雕,描绘的是武昌起义的景象。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始,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辛亥革命最大功绩是什么?
材料四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北京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示意图
材料二: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

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材料三: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

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结合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

并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朝政府推行这一事件目的?
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说说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谈你对我国对外交往政策的认识?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记》
材料二: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
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明朝时,倭寇沿海骚扰,清朝时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于是清政府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你能说出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当时有一位高僧曾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的文化,你能说出他的名字吗?
根据材料二请你告诉戒日王“秦王”是谁?他统治期间历史上称什么?
玄奘的著作是什么?
根据材料三回答: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产生了什么影响?
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巨大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闭关锁国必然落后。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开放兼容促进了唐朝的繁荣。

请列举为中日、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唐代高僧。

清朝前期,统治者为严格限制中外交往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这一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迈出了现代对外开放的矫健步伐;请写出这五个经济特区的名称。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