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最后一公里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最后一公里,于逆境中求胜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网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多。

网上商品品种繁多,价格实惠,更重要的是,我们不用辛辛苦苦出门购物,能留着宝贵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

可任何事情有利便有弊,细细想想我们这几年的网上购物经历,就不难发现快递的签收总是令我们不满意,比如下面这种情况:
老王周三在外地出差,好巧不巧,他前几天在某猫买的衣服到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于是他打了个电话给快递员。

“喂,我是王XX,今天我不在,这快递我取不了。


“你让别人帮你拿吧,我这是流动点,又不是门店有地方放。


“没人帮拿啊,你先帮我收着吧。


“我这里又收不了好久,不及时签收的话货就得退回去。


“唉,好吧,我找人帮我去拿。


“嗯嗯”
于是不想麻烦别人的老王最后还是麻烦了老李,过了几天他回到家,发现衣服质量有问题,可已经过了退货期,退不了货了……老李也很郁闷,我只是帮你拿个快递,怎么知道会这样。

于是结果变成了这样——快递员觉得麻烦,老李觉得郁闷,老王觉得麻烦加郁闷。

有需求就有市场,就这样,最后一公里物流孕育而生。

据说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是在2011年被提出的,它是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目的是让所有人都满意于快递服务。

它是整个物流环节中最后一片蓝海,同样也是一个灰色地带,为什么说是最后一片蓝海和一个灰色地带呢?其一,它没什么利润可赚,作为最后一个环节,它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假设我有50件货,若每件需要确保能及时送到客户手中,有门店的话需要门店费,蹲点的需要人力费,送货上门的因为路线不一运输费要多些,总之管理略难,成本略高,利润不多。

其二,其他环节的利润已经被压榨的不能再压了,而物流本身就是一个靠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盈利的行业,最后一公里不可避免的被提上案。

其三,物流讲究的就是压榨空间时间与成本,利润就像海绵一样,挤挤总会有的,虽然最后一公里难做,但总有吃螃蟹的人赶着去做,并尝到了鲜美的味道。

据分析,做最后一公里成功的企业大都是“从一而终”的,像小麦公社专做校园,京东帮瞄准农村,日日顺进攻大件,PDK解决社区,爱鲜蜂专注生鲜市场,当然这只是它们的主营市场,精明的企业不会把鸡蛋放同一个篮子里。

最后一公里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比如配送资金不足、配送效率低、覆盖面广、高度分散、大件配送存在困难、责任划分问题、发展不充分……总的来说就是资本投入、管理方式、运营手段有问题。

做物流的往往能找到相适应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加大资金力度、建立大量网点、整合闲散资源、借用国家政策……总的来说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于细节中体现成败。

哲学里说任何事都有共性与个性,物流也一样,最后一公里更是如此,接下来我便按照快递行业具有代表性的领域划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校园专场——得天独厚的环境,利润永远不嫌多
问题:很多大学生是活跃的网购者,每天都有大量的快递运往学校,但并不是每个快递公司都有自己的网点,于是校园门口便多了一道“脏乱差”的风景。

快递多了,商品的维护变的困难,大学生的维权纠纷也多起来。

解决方法:统一管理:创建校园物流快递服务平台,整合快递资源;运用先进管理技术:招收专业型人才,采用先进物流软件,标准化作业;学校场地支持:鼓励大学生在校创业,实现双赢;利用线上资源:APP短信通知,方便管理。

典型代表:小麦公社、菜鸟驿站
把自己定义为“校园本地物流平台”的“小麦公社”拥有其它快递企业一样的服务,并且代收快递,保密性好,维权也方便。

小麦在去年已经覆盖全国 70 个城市的 390 所高校,日均处理包裹 20 万单,短短一年就有这样的规模实在让人心动,这也许就是高校快递让人吃香的一个地方。

校园最后一公里也有其弊端:局限性大,只能位于学校里,且每个学校的网点不能多,否则不利于整合资源;周期性大,放假基本没利润可赚,因此最好选择人流量大的学校;对顾客信息的管理不够完善,客户是否收到信息无法核查,因为本身是代收性质。

2、农村物流——蓝海中的蓝海,前途一片光明
随着网络的发展,村民的需求大于物流设施的建造进度,物流在农村的发展也便有利可图。

一方面许多村民开始了网购之旅,另一方面村民通过网络卖东西,
我们即将迎来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物流拉锯战。

问题:远离城市,交通不便,物流据点少,增加额外的运输成本,送货时间延长,顾客不满意;网络购物相关信息阻塞,易失去宝贵的一手资料;用户比较分散,寄件太少,货物不能及时送出,建立物流中心的作用不大。

解决方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政府态度要积极;搭建信息平台,让村民及时得到新资讯;发展中转站,利用农村店面固定优势,节约成本;多多建立物流中心和物流据点。

典型代表:乡间货的、村邮站(国邮出资)、其他大型物流企业(京东帮、淘宝、苏宁易购)
“乡间货的”是国内首个农村P2P物流平台,它推出的“一元快递”小件快递上门服务便是针对农村取货难的问题。

针对利润微薄的地区,创始人于辉发展了乡镇快递站,即利用农村的店面作为中转站,村民可以在那里取货,实现双赢。

哪里有国土,哪里就有邮政。

今年国家邮政局准备建设村邮站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项目,希望能尽快建设完成。

由于建设周期长,成本回收慢,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适合财大气粗的企业做,但并不代表小企业不能做,只要利用好农村自有的设施,结合其自身环境特点,小企业就有可能成为一匹黑马。

3、生鲜市场——“钱”景诱人,却是一项技术活
如果将物流比作一座宫殿的话,生鲜便是那娇贵的公主,过冷过热不行,时间稍长不行,价格太贵也不行,一句话——难伺候!可新鲜水果蔬菜谁不爱?总结一句话——既爱又恨!
问题:做生鲜物流“最后一公里”门槛很高,冷藏技术要好,物流成本相对也高;生鲜耗损大,价格品质问题重重。

解决方法:建立强大的冷链物流,保持生鲜度;采用O2O模式,发展线下超市,采用用户自提模式。

典型代表:各大生鲜电商(淘宝的喵鲜生、青年菜君)、小型配送团体(果好多、we信水果帮)
生鲜的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其实并不难做,难就难在新鲜度保持,大型电商由于需要长途运输,耗费成本高,反观那些小团队可能做的更好。

因此小团
队宜针对时令蔬果,而大电商可针对价高、非时令生鲜,比如樱桃、海鲜等。

O2O或自提可能是生鲜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终极模式,它既保持了耗损度与成本,又简化了管理,还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共赢。

4、大件配送——大家总把它看成包袱
“在某宝上买件家具,物流只送楼下,搬运费还额外花了300,累觉不爱。

”大件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才是最棘手的业务,某宝说我只负责寄出去,物流公司说我不负责送到门,客户说我再也不在网上买家具了……
问题:大件物流要有专业的物流配送车辆和人员,成本高;送货不上楼、送到不安装、送货区域有限、售后无服务。

解决方法:对现有的闲散物流资源进行整合,提高配送效率;配备专业化设备与人员,扩大自身物流服务区域;提供“门到门”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

典型代表:顺丰的“物流普运”、日日顺
不得不说,大件运输的物流“最后一公里”容易做,只要配送能力强就行。

但大部分商家都将物流成本转移到了客户身上,实际上其成本还是没有降得太低,反观实体店都有免费的送货上门安装服务,这一点上电商和物流公司做的并不太好。

小结:在竞争激烈的物流市场,只有拥有创新的技术与聪明的头脑才能获得市场一席之地。

物流“最后一公里”也许并不好做,但不坚持的人永远也做不好。

作为新一代的物流人,突破物流瓶颈,降低物流在各成本中的比例是我们该做的。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因此,即使最后一公里困难重重,我们也不该放弃,要于逆境中求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