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研究联盟高考语文调研试卷(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研究联盟高考语文调研试卷(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dàn)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
南人”一诗,久为人所传颂.但“日啖荔枝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
B.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盅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生厌的
疱(pào)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C.可是拿着蘸(zhàn)水的木炭、磨刀石挨着转动的成品,跟它摩擦,还得靠打磨工
人的两只手.起瓜楞(léng)的花瓶就不能套在转轮上打磨,因为表面有高有低,洼
下去的地方磨不着.
D.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xùn)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们在追求“文化”,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
(甲)而当需要建筑师或景观设计师将
其具体化的时候,我们习惯于把眼光投向城市与场地的久远历史﹣﹣百年、千年,甚
至万年。
这些文化与传统,作为设计师的追求都无可厚非。
而本设计所要体现的是脚
下的文化﹣﹣日常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的历史文化,
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
这是设计师的一种理解,
一种对人自我的理解,一种对文化与传统的理解。
土地与土地那么不同,南方与北方
那么不同,大城与小城那么不同,(乙)而人间的万家灯火又点燃了多少不同的喜怒悲欢、离合兴衰?(丙)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
默默淹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甚至
B.熟视无睹
C.淹没
D.清新怡和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郑文丹说,“高姐”除了要掌握铁路客运服务的基本常识外,还要掌握英、日、法等多语种甚至手语,以方便为高铁旅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B.从这些农民工返回家乡或者到另一个地方就业时,曾经缴纳的养老保险不能取出来,企业当初为农民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也不能随农民工的转移而转移到另一地,等于
这部分保险费用白交了.
C.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沙乡年鉴》,作者是具有“近代环保之父”之称的美国作家、
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作者之手.
D.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伟大人物,也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但又有谁
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这类教诲了呢?
4.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12306客户端首页上,直接接入了首汽和滴滴的“约车”服务,购买火车票的同时,小伙伴们便可一键预约网约车接送站,“火车+网约车”的模式让旅客回家的最后一公里,变
得更顺畅。
春运临行之际,铁路部门推出的这些新功能,是顺应市场需求做出的变化,二来,也体现了互联网技术对传统服务的冲击。
网约车,作为一种新模式,已成为大
多数人出行的方式之一。
但目前在火车站附近,还是以出租车为主,由于调度问题,
常常是等了半天没车来、或是人太多车太少,一排队就是半小时以上,也导致黑车猖獗。
网约车的提前预约功能,就能有效避免等待,提高打车效率。
5. 假设你有一间书房,请你给自己的这间书房命名,并写一段文字说明命名的理由,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10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分子生物学家不怕公众问“你的研究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因为很多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都有很强的实用性,几乎马上就可以指导医疗实践。
DNA 修复机制的发现也
不例外。
DNA 修复涉及一系列蛋白质,如果其中任何一种不能正常合成,都可能导致 DNA
无法正常修复。
这样的病人身体里的 DNA 损伤会以比常人快得多的速度积累,患某种
肿瘤的概率也就比一般人大得多。
在先天性 DNA 修复缺陷中,最有名的是着色性干皮病。
病人的核苷酸切除修复机
制不能正常运作,因此无法修复由紫外线造成的 DNA 损伤,哪怕是最轻微的阳光,都
可以让皮肤起疱、发干并长出大量雀斑。
病人100%会患皮肤癌,多在20 岁之前离世。
现在已经知道这种病有多种亚型,分别对应不同的缺陷基因。
理论上讲,如果在产前能够检测这些基因是否存在缺陷,就可以避免生出有缺陷
的新生儿。
当然,考虑到着色性干皮病的发病率只有二十五万分之一,目前对这种病
进行产前基因检查的需求可
能并不迫切。
相比之下更值得注意的是由先天性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引起的遗传性
非息肉性结直肠癌,这是遗传性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所有结直肠癌中占到2%~5%.复旦大学的研究表明,在东亚人群中这种基因缺陷较为常见,因此一定还有很多携带者未被发现。
如果能通过基因检查确定为缺陷基因携带者,就可以早做预防,避免或推迟结直肠癌的发生。
事实上,即使是一般人,也可能因为体内某些细胞的 DNA 修复机制出现后天的缺陷,而患上肿瘤。
当这些修复机制不能正常运作之后,肿瘤细胞的 DNA 就更容易出现
突变,肿瘤的恶性化程度也越高。
然而与此同时,肿瘤细胞的繁殖也更依赖于还能正
常运作的修复机制。
如果这些修复机制也被破坏,DNA 将更容易受到损伤,这样反而
可以加快肿瘤细胞的死亡。
基于这一原理,科学家们从 DNA 修复相关蛋白质入手,筛选可以抑制其活性的肿
瘤化疗药物,已经有了初步成绩。
欧洲生物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就推出了一种叫奥拉帕
尼的新药,可以抑制一种叫“聚 ADP 核糖聚合酶”的 DNA 修复蛋白质的活性,从而达到
治疗肿瘤的效果。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经在 2014 年批准这种药上市,允许
用它来治疗一种特殊类型的晚期卵巢癌。
(1)下列对 DNA 修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健康的人体具备 DNA 修复功能,但这种修复功能有可能丧失,而一旦丧失,会增加
罹患肿瘤的机会。
B.如果产前能够检测包括核苷酸切除修复缺陷在内的某些基因是否存在修复缺陷,就
有可能避免生出有缺陷的新生儿。
C.对东亚人群而言,产前检查是否存在先天性错配修复基因缺陷比检查是否存在核苷
酸切除修复缺陷更迫切。
D.对因体内某些细胞的 DNA 修复机制出现后天缺陷而患上肿瘤的人来说,修复机制被
破坏是有害无利的。
(2)根据选文内容,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A.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的实用性
B.DNA 修复机制
C.DNA 修复机制的实用性
D.基因的自我修复
(3)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解释新药奥拉帕尼的作用原理。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铁圈
(俄)索洛杜布
一天清晨,一位妇人带着一个 4 岁的小男孩在郊区的街道上散步。
那孩子天真活泼,面色绯红。
那妇人年龄不大,穿着考究。
她一边幸福地微笑着,一边细心地照看
着自己的儿子。
孩子正在滚着一个黄色的大铁圈,他穿着短裤,挥动着棍棒欢快地笑着,跟在铁圈后面跑。
他把棒子举得高高的,本来没有那种必要,可他就是那么做的。
真开心!方才他还没有铁圈,可是现在有了,真叫人高兴!
一个双手粗糙、衣服褴褛的老头,身体紧靠栅栏站在十字路口,好让那女人和小
孩走过去。
①老头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一个富户人
家的公子,”老头心里思忖道,“是个好孩子,你看他多么天真可爱,毕竟是阔人家的
孩子!”
当他﹣﹣这个老头儿﹣﹣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过的是苦难的日子。
即使现在,
他虽然不再挨打受饿了,但生活还谈不上美好。
在他的孩提时代,他过的是挨打受骂、饥寒交迫的生活。
那时,他没有铁圈,也没有其他这类阔少爷的玩具。
他整个一生都
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
他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也没有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他咧开没有牙齿的嘴朝那小孩微笑着,心里不禁产生了嫉妒,心想:“这种玩意没
有意思。
”嫉妒又转而变成了烦恼。
于是他回到工作的地方﹣﹣一家他从幼年起一直工作到现在的工厂。
那小孩边跑边笑追逐铁圈的情景萦绕在他的脑际,不管机器声多么嘈杂,他都忘
不了那个孩子和铁圈,晚上也总梦见他们。
第二天早晨,他又做起白日梦来。
机器隆隆地响,工作机械单调,没有必要过多
操心,再说他已干惯了这种活。
厂房里的空气充满了灰尘,传送带平稳地运转着,远
处各个角落声音嘈杂,光线晦暗。
人们像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人的说话声淹没在机
器声里。
这个老头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也是一位贵妇人,他也有
一个铁圈和滚铁圈的棒子,他也在穿着白裤衩滚着铁圈玩耍。
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时,老头在街上看见一个从旧木桶上掉下来的又大又脏的圆箍。
老头高兴得发抖,昏花的老眼流下了泪水。
一种意外的,几乎没有想过的愿望进入了
他的心灵。
他小心地朝四面张望了一下,然后弯下腰哆哆嗦嗦地捡起那个圆箍,虽然
他面带笑容,但还是不大好意思把它拿回家去。
没人看见他,也没有人问他。
这与别人有什么相干?一个小穷老头捡了一个无论
对谁都没有用处的旧箍,谁会管呢?可他还是提心吊胆地偷偷把它拿走了。
他为什么
要捡?为什么要把它拿回家?他自己也说不清。
只是由于它像那个小男孩的玩具,所
以他才把它带回家来。
圆箍在老头家破旧的房子里放了几天,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把它拿出来看看,
因为这个肮脏的铁箍对他是个安慰,使那个经常出现在他梦境中的幸福的小男孩,终
于变得更加真实了。
【一个晴朗、温暖的早晨,当城里树上的鸟正叫得比往常更加欢快的时候,老头
早早起了床,洗漱完毕,便拿着他捡来的铁箍出了城。
他一路咳嗽,穿过了枝叶茂密的森林。
他不明白这些阴暗的树木为何这样寂静,
还散发着奇特的香气,那些昆虫也令他惊奇。
露水正像童话中描述的那样。
那里既没
有嘈杂声,也没有灰尘,树林后面是一片柔和、奇妙而暗淡的景色。
老头折下一根干树枝穿上铁箍。
他眼前展现出一片明亮寂静的田野,青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
老头突然用那根
树枝做成的木棒滚起
铁箍来,铁箍轻松地在田野里滚动,老头跟在后面跑,他笑逐颜开,像那个跟着
铁圈跑的小男孩一样,有时也将木棒高高地举过头去。
他觉得自己仿佛再一次变成了一个有教养的幸福的小孩,并且好像感到母亲慈祥
地微笑着跟在后面。
灰白的胡须在憔悴的脸庞上颤抖着,不住的笑声和咳嗽声同时从
他那没有牙齿的嘴里迸发出来。
】
老头喜欢早晨到树林里来滚铁箍,有时他也怕人看见笑话他,一想到这里,他便
感到有一种难堪的羞愧。
羞愧又进而发展为恐惧,致使双腿开始发软,他一面滚铁圈,一面警惕地看着四周。
可是没人看见他,也没人听见他……
他尽情地玩够了之后,平安无事地走回城去,嘴角上流露出轻松愉快的笑容。
由于没出什么事,他太太平平地一连玩了好几天。
可是有一天清早他着了凉,卧
病不起。
②在工厂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脸上还
是堆着宁静的微笑。
他感到欣慰,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自己也曾一度做了小孩,由亲
爱的妈妈照看着,在树荫下的青草地上嬉戏笑闹。
(1)指出文中两处画线句反映的人物心理。
①老头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②在工厂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
静的微笑。
(2)小说用“【】”括起来的部分描写了老人第一次去树林滚铁箍的情形,请分析其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3)简析老人的形象。
(4)小说为何以“铁箍”为标题?试从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三方面做分析。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
少喜言兵,以。
荫为兰州录事参军。
州本汉金城郡,地最极边,恃河为固,每岁河冰合,必严兵以备,士不释甲者累月。
叔夜曰:“此非计也。
不求要地守之,而使敌迫河,则吾既殆矣。
”有地曰大都者,介五路间,羌人入寇,必先至彼点集,然后议所向,每一至则五路皆竦。
叔夜按其形势,画攻取之策,讫。
得之,建为西安州,自是兰无羌患。
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
徙邓州。
四道置帅,叔夜领南道都总管。
金兵再至钦宗
手札趣入卫即自将中军子伯奋将前军仲熊将后军合三万人翌日上道。
至尉氏,与金游
兵遇,转战而前。
十一月晦,至都,帝御南薰门见之,军容甚整。
入对,言贼锋方锐,愿如唐明皇之。
避禄山,暂诣襄阳以图幸雍。
帝颔之。
加延康殿学士。
闰月,帝登城,叔夜陈兵玉津园,铠甲光明,拜舞城下。
帝益喜,进资政殿学士,令以兵入城,俄签
书枢密院。
连四日,与金人大战,斩其金环贵将二人。
帝遣使赍。
蜡书,以褒宠叔夜
之事檄告诸道,然迄无赴者。
城陷,叔夜被创,犹父子力战。
车驾再出郊,叔夜因起
居叩马而谏,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
”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
帝回首
字之曰:“嵇仲努力!”
金人议立异姓,叔夜谓孙傅曰:“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移书二帅,请立太子以从民望。
二帅怒,追赴军中,至则抗请如初,遂从以北。
道中不食粟,唯时饮汤。
既次。
白沟,驭者曰:“过界河矣。
”叔夜乃矍然而起,仰天大呼,遂不复语。
明日,卒,年
六十三。
讣闻,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文。
(选自《宋史•第 353 卷》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画攻取之策,讫得之讫:最终
C.帝遣使赍蜡书赍:赏赐
D.既次白沟次:驻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然后议所向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愿如唐明皇之避禄山不知东方之既白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叔夜年轻时喜欢谈论兵法,富有远见谋略。
在担任兰州录事参军时,他依据地形
灵活指挥,一举解决了兰州的边患。
B.张叔夜治军严格,统率有方,金兵攻入时他受命率军保卫京都,皇帝在南薰门接见
他们,见军容非常整齐,大为高兴。
C.张叔夜作战英勇,奋不顾身。
他曾接连四天与金兵大战,并斩杀金兵金环贵将二人。
在都城失陷之后,叔夜受伤,但父子仍竭力作战。
D.张叔夜对宋朝极为忠诚,他抗击金兵失败被俘之后,抱着必死的决心,一路上绝食
以示抗争。
渡过界河时,他突然惊起,仰天大呼,第二天就去世了。
朝廷给他“忠文”
的谥号,显示了对他忠诚品质的嘉许。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金兵再至钦宗手札趣入卫即自将中军子伯奋将前军仲熊将后军合三万
人翌日上道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非计也。
不求要地守之,而使敌迫河,则吾既殆矣。
②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
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
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金)赵秉文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
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
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
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
我欲
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
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注】①赵秉文,金朝著名词人,苏轼的词对他有极深影响,他也极敬慕苏轼。
②叩枻 yì:桨击船舷,即摇动船桨。
③三山:海上三仙山,方丈、蓬莱、瀛洲。
④“玉箫吹断明月”意为只有寄情于玉箫罢了。
(1)此词是追怀苏轼之作,词中多处出自苏轼作品,请列出和此词相关的苏轼作品篇名
(2)简析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文中作者对宋荣子与列子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的?请简述理由。
(2)作者憧憬“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你如何理解文中的“无穷”?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三小题)。
(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______。
________,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4)________,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5)青泥何盘盘,________。
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四、作文(60分)
1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圣诞来了。
到处一派热闹场面:超市里、路边上,纷纷摆摊卖苹果橙子,学生们也围着摊你拥我挤争抢购买。
针对这一现象,有人认为,洋节应该过,因为这也是一种节日,是一种调剂生活的方式,至少可以增加喜气,没必要上纲上线。
也有人认为,洋节不应该过,现在的人,洋节过的,比过自己的节日还乐呵,却忘了我们传统的节日,我们应该增加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
还有人认为,过不过洋节无所谓,只要有快乐,天天都是节日。
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 800 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研究联盟高考语文调研试卷(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
【答案】
C
【考点】
识记字音
识记字形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正确书写和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以及词语的意思逐项进行辨析,注意细节.
【解答】
A.“传颂的“颂”应读“诵”;
B.“文身”应为“纹身”;
C.正确;
D.“殒身不恤”的“恤”应读“xù”;
2.
【答案】
C
B
【考点】
语段综合考查
【解析】
(1)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
(2)本题考查表达的运用.
【解答】
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这里对象不合,应用“湮没”;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清新:指清爽而新鲜;怡和:和悦.甚至:①连词.用在并列词语最后一项之前,表示突出这一项:对于这个问题,好些人还不完全理解,甚至完全不理解.②副词.强调突出的事例.
故选:C.
“而人间的万家灯火又点燃了多少不同的喜怒悲欢、离合兴衰”这里不是疑问句,是感叹句,应把问号改为感叹号.故选:B.
答案:(1)C;(2)B.
3.
【答案】
A
【考点】
病句辨析修改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病句类型,然后根据语感法、缩句法或是造句法等进行辨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是病句题中常出现的六种类型,学生在平时应注意归纳.
【解答】
A.正确;
B.搭配不当,“从”和“时”不搭配,将“从”改为“当”;
C.偷换主语,句子开头的主语是“《沙乡年鉴》”,还没有出现与之对应的谓语动词,
主语就变成了“作者”,将“作者是”改为“出自”;
D.不合逻辑,“但又有谁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这类教诲了呢”表意相反,将“否认”改为“肯定”;
4.
【答案】
“火车+网约车”让回家更顺
【考点】
压缩语段(提炼信息)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内容,然后采用分层概
括的方法提炼语段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概括语段内容.
【解答】
语段介绍的内容是“12306客户端约车服务”,语段首先介绍的是约车模式“火车+网约车”,然后介绍这种模式的优点,最后介绍当今社会上仍有“出租车”问题,比较说明“网约车”让回家更顺;通过以上对语段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该语段介绍的主要内容是“火
车+网约车”让回家更顺(或更方便).
参考
5.
【答案】
时首先要明确书房名,然后陈述理由,理由首先要能与书房相结合,体现出读书学习
的内涵,还要与主人的身份、思想相结合,要能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表述时要条
理清晰.
参考示例:
林语堂的书房名为“有不为斋”.
理由:“有不为斋”,里面寄寓了林语堂的人生态度,有许多文人,在学术上努力了一
番之后,就想要涉足政坛,想成为“帝王师”,“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但林语堂却认为,文人最好不要涉足官场,因为一旦做了官,就难免陷入烦琐的应酬之中,就很
难静下心来从事学术了,因而会破坏写作的兴致,林语堂警惕地说:“追求权势使人沦
为禽兽.权势欲是人类最卑下的欲求,因为这种欲望伤人最深.”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有不为斋”,就是要时时提醒自己: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文人应该专注于某项事业,心无旁骛地研究学问,不能什么都涉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蒋介石曾提
名让他担任“考试院副院长”,这其实就是一个闲职,挂个名就行了,但他还是本着“不为”精神坚决推辞掉了
【考点】
综合读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基本能力.
【解答】
此题其实是一道微写作题,作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6.
【答案】
D
C
(1)D(2)C(3)
①DNA 修复机制出现后天缺陷,一方面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 DNA 发生突变,罹患恶性肿瘤;另一方面导致肿瘤细胞的 DNA 也更容易受到损伤,可加快肿瘤细胞的死亡.
②新药奥拉帕尼筛选出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的药物,通过抑制“聚 DNA 核糖聚合酶”的 DNA 修复蛋白质的活性加快肿瘤细胞的死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考点】
科普阅读
【解析】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无非是抓住概念的特点来衡量,即揭示事物本质属性(最
为全面的)的选项是正确的;还有一种就是重要概念(词语)之间形成的各种判断
(试题中表现为选项),解答这一类型题目的技巧是﹣﹣抓住选项中的“关联词”(揭示
逻辑关系,即各种各样的判断)“虚词”等标志,;若没有这些标志,就要认真分析选项
句子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再回到文中仔细对照.
【解答】
D、“修复机制被破坏是有害无利的”错误,原文第六段表述为“如果这些修复机制也被
破坏,DNA 将更容易受到损伤,这样反而可以加快肿瘤细胞的死亡”.故选D.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DNA技术修复的一种实用性特点,选项ABD三项只是侧重于“修复
机制”“分子生物学”的特点,并非强调的实用性,C选项“DNA 修复机制的实用性”符合
文章主要内容.故选C.
从“事实上,即使是一般人,也可能因为体内某些细胞的 DNA 修复机制出现后天的缺陷,而患上肿瘤.当这些修复机制不能正常运作之后,肿瘤细胞的 DNA 就更容易出现
突变,肿瘤的恶性化程度也越高.然而与此同时,肿瘤细胞的繁殖也更依赖于还能正
常运作的修复机制.如果这些修复机制也被破坏,DNA 将更容易受到损伤,这样反而
可以加快肿瘤细胞的死亡”“基于这一原理,科学家们从 DNA 修复相关蛋白质入手,筛
选可以抑制其活性的肿瘤化疗药物,已经有了初步成绩”等语句可以具体把握新药奥拉帕尼的作用原理.
答案:(1)D(2)C(3)
①DNA 修复机制出现后天缺陷,一方面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 DNA 发生突变,罹患恶性肿瘤;另一方面导致肿瘤细胞的 DNA 也更容易受到损伤,可加快肿瘤细胞的死亡.
②新药奥拉帕尼筛选出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的药物,通过抑制“聚 DNA 核糖聚合酶”的 DNA 修复蛋白质的活性加快肿瘤细胞的死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7.
【答案】
①羡慕、向往.羡慕、向往幸福的童年,安逸舒适的生活.②满足、欣慰.满足于自己在想象中终于成为幸福孩子,拥有了亲情和美好童年.(2)
营造寂静,温暖的氛围,烘托老人的喜悦、兴奋之情.与老人充满尘土、嘈杂的工作
环境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与现实截然不同的童年世界、亲情世界的幸福美好.
①善良.小男孩有了铁箍,“真叫人高兴”.②胆小谨慎,略带羞怯.“身体紧靠栅栏
站在十字路口”,“他小心地朝四面张望了一下,然后弯下腰哆哆嗦嗦地捡起那个圆
箍”“虽然他面带笑容,但还是不大好意思把它拿回家去”,最初并不好意思玩.③劳苦、虚弱.“他整个一生都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 “没有牙齿”、
主题思想:铁圈象征老人不曾拥有过的幸福的童年、温暖的亲情与衣食无忧的生活,
对铁圈的追求就是老人对幸福的追求.情节结构:铁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小说的
结构要点,推动情节发展,全文正是围绕“看玩铁圈﹣梦玩铁圈﹣捡旧铁圈﹣玩铁圈”
展开的.人物形象:铁圈是促成老人的心理、行为产生变化,激起了长期生活在单调、麻木状态下的老人内心追求,完成追寻梦想的过程,
【考点】
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