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治疗指南》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析治疗指南》笔记
发展稳定的认同感已经是现代心理学中不可回避的主题。

人们需要从主观上感觉到被理解、被映照、被接纳、被认可。

人类拒绝改变自己内心的核心信念,因为如果心甘情愿的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自己深层的态度,我们就可能受控于他人的思想控制技术。

心理治疗中提高患者自尊心的方法就是治疗者愿意被患者看成一个有瑕疵的人。

这不但是事实,而且给患者提供了一个虽瑕尤荣的典范,同时向患者传递一个信息:即使治疗师有瑕疵,但仍然能够帮助患者。

心理治疗中投情(投射和移情)失败是无法避免的,看到一个权威承认自己的瑕疵却仍然能够保持自尊,对患者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使患者更有可能面对自己的不完美而坦然自若。

使自尊心更为稳固而可信的方法:患者绝对诚信的体验,即要求患者对治疗师绝对的完全坦诚。

治疗师接纳的态度往往就能够让患者视自己的缺点为平常而非可怕的;或者即便可怕也知道并非是人格的全部。

情商就是精神分析意义上的情绪成熟度。

治疗师力图使患者了解他们自己的感受,并清楚为什么会这样的感受,最后使患者能够自主的利用利己利人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

精神分析中要求患者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无论多么下流或微不足道。

这并是教导患者在社交场合以这种方式交谈,因为心理分析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设置。

人了解自己的情绪之后需要做的是选择,而不是发泄情绪。

通过选择合理的处理自己的情绪能量。

深处逆境却能够从容应付的非凡能力,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就是自我力量。

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只能通过其派生物(幻觉和梦)来部分
的解释其内容。

超我:是内在的道德监控者——良知、自我的评价者。

超我部分是意识的、部分是无意识的:当一个人庆幸自己抵制住诱惑时超我是意识的,当一个莫名其妙的愧疚和不安时,超我是无意识的。

自我(EGO):与大多数人理解的自己同义。

自我部分在意识层面工作,部分在无意识层面运用不自主的防御机制。

自我力量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①适应现实;②检验现实;③感受现实。

自我强大意味着:并不否认或歪曲事实,而是考虑种种困难寻求解决办法。

成功的心理治疗带来自我力量、自我协调性增强,能够直面艰难的挑战、不沉溺于崩溃或毁灭的内心体验,能够忍受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退行和不稳定状态(支离而不破碎)。

能够包容复杂的内心世界、内心真正的自我,而且能够包容复杂的外部世界和他人的缺点。

较少评个人的好恶对别人失望。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分析的终极目标是让患者具有爱、工作、娱乐的能力。

一个人如果能够原谅自己做的、当时没有理解、且不能控制的事情,就能够原谅别人做的、自己至今仍不能理解、也无力控制的事情。

艺术家和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生怕精神分析剥夺他们的情绪灵感,而事实是精神分析以后他们的艺术性较少冲突,更有章法、更丰富。

爱是对性富有创意而褒义的表达,工作是对攻击性的积极表达。

三种本能:性本能、攻击本能、依赖依恋本能(第三本能-其实就是人的社会性)
人类终身都需要释放各种情感的客体,并建立主客关系。

人永远需要反照并证明自己的“自我(self)客体”。

心理治疗需要改儿童依赖为成人依赖,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改变依赖对象,没有能力离开并不称职的监护者,更没有力量去影响依赖对象。

许多成人产生了儿童式的依赖问题,总以为依赖他人意味着危险。

这种人需要认识到并不是自己的依赖需要有问题,而是寻求依赖的方式有问题。

个人主义社会的快乐是拥有了想要的东西,而集体主义社会的快乐更倾向于知足常乐。

肥胖的可能原因:①超重和低血糖的遗传倾向;②过分关注饮食习惯的母亲(定时喂养、不许剩饭);③利用食物缓解焦虑、羞耻的家庭模式(哭闹时母亲用零食安慰);④对肥胖的祖母表示认同;⑤吃零食成为一种仪式性的缓和悲伤与孤独感的工具;⑥形成了一种反抗性的自我意象,其自尊源于才智而非体态优美;⑦目睹父亲因癌症死亡时形销骨立,无意中相信减轻体重是死亡的先兆和原因。

精神分析治疗师主要注重这几个问题:①气质即固定的归隐模式;
②成熟过程;③防御方式;④中心情感;⑤认同;⑥关系图式;⑦自尊调节;⑧病态信念。

任何心理治疗的目的都是使病人在行为上有更大的原则余地,改变造成发病的模式,从而缓解症状。

精神分析的重点是既往经历对目前行为的作用。

精神分析所指的性满足是广泛意义上的身体的快感。

精神分析主要通过两个阶段使行为产生变化:①理解防御机制(儿童期形成的认知和情感活动模式);②移情(理解儿童期显示出来的冲突关系会在医患关系中再度体现。


精神分析成功的关键在于病人的投入,与治疗者建立起信任关系。

这种治疗联盟是建立在治疗现实基础之上的——为了共同的目标,病人与治疗者携手合作。

要求治疗者掌握火候,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很重要。

当然说话犹豫不决、突然中断的时候,往往能够发现弦外之音。

探索移情是了解病人人际关系的一种途径,由此可以理解病人的内部世界。

移情不仅仅发生在心理治疗时,而是贯穿人的一生。

反移情:治疗者将自己过去的感情指向病人。

反移情是医生发现自己情结的方式,如果处理得不好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

梦是睡眠时候的一种思想方式,可能代表一个人现在或过去关心
的事情。

潜意识的冲突以行动表达出来,称为付诸行动(action out)。

见于各种瘾癖和性变态者,病人通过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无意识冲突。

付诸行动是一种特殊的移情阻抗。

防御机制:所有人都用防御机制将自己的痛苦情感和记忆排除于意识之外。

自恋型、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倾向于接受表扬、认可和支持,而不是产生领悟。

如果这种病人的移情得不到满足,就会勃然大怒,对治疗采取报复性的手段,拒绝与治疗者合作,以使治疗者受挫。

处理阻抗的第一步就是让病人知道自己的阻抗。

然后尊重病人的防御,待认识阻抗的真实成份之后再去解释它们的潜意识动机。

全部的人际关系都是移情。

对新人的看法和感情,其实是对老朋友、亲属、所爱的人、仇敌的看法和感情。

人们只能觉察自己现在的关系,而不能意识现在与过去关系之间的联系。

移情就像一种压力,趋势治疗者以病人过去的人际关系去对待病人。

人际关系都是移情。

因为人们需要用过去的经验作为模式来理解现在的问题。

由于心理发展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困难和痛苦,移情产生的强制重现,是人类普遍的现象。

在个人的心理活动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运用个人的思考方式,使意识之外的事物保持在潜意识之中。

移情可以有性别交叉。

边缘型人格障碍,很难将自己的爱恨情感整合在一起。

在不同的时刻会扮演不同的角色。

梦的解析过程:①解析显梦和目前的生活经历;②探索移情和防御机制;③揭示潜意识的愿望、恐惧、冲突。

梦的模糊不清是因为防御作用的存在。

当防御作用被理解、被抛弃之后,梦就变得情绪起来。

某些人因为环境或年轻等原因,失去了教育、婚姻、职业的机会,即便内心冲突解决以后,也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这就应该从心理学的
角度去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冲突。

得到基本信任或客体经久不变的感情,是人格发展早期阶段的重要任务。

在人格发展初期,没有获得这种感情的儿童就非常容易出现焦虑,这种势不可挡的灭绝性焦虑,能够使苍蝇变大象、把生活中普普通通的紧张体验变成威胁终身的情境。

边缘性人格障碍最大的问题是不信任别人,没有安全感,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对母爱产生怀疑、感到世界不安全的儿童(未来的边缘人格障碍病人),会过早的接近父亲,提前体验到恋母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