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水电移民安置情况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洱市水电移民安置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1-07-10 来源:中共普洱市委政策研究室
那富斌
电站建设,移民先行。
随着我市水电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水电移民安置成为涉及关系千家万户利益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成为关系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水电产业建设基本情况
普洱市是全国水能富饶地区之一,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326.12亿立方米,为云南省水资源总量的14.68%,居全省第一位。
有澜沧江、红河、怒江三大水系一百多条江河穿境而过,水电蕴藏量1500万千瓦。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市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开展水电站建设,但是成效不大,到2021年,我市仅建成漫湾和大朝山2座大型水电站,以及144座小型水电站。
2021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及省委、省政府作出“把水电培育成云南又一支柱产业”的重大决策,提出规划建设水电1000余万千瓦、产值近100亿元强势支柱产业的目标。
结合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华能集团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国电集团公司、云南滇能公司等企业,在澜沧江、李仙江、泗南江、阿墨江、威远江等流域规划建设15座大中型水电站。
我市已建、在建及拟建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
容量1000多万千瓦,概算总投资800多亿元。
其中,糯扎渡、景洪水电站总装机760万千瓦,投资585亿元;已完成规划的中型水电站总装机240万千瓦,总投资210亿元。
按照电站装机分成比例,全市大中水电站的装机共计1000万千瓦,其中,大型电站的装机分成为700万千瓦,中小型电站的装机分成为300万千瓦。
我市将成为云南省“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的重要水电基地。
二、水电移民安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我市大中型水电移民涉及全市9(县)区,移民人口74000人,其中,大型水电站移民54066人(糯扎渡水电站42983人,景洪水电站3433人,漫湾水电站2814人,大朝山水电站4500人,溪洛渡水电站外迁勐马移民336人),中型水电站19934人。
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截止2021年底,共搬迁安置22000人,占搬迁安置总人数的30%;享受后期扶持的水利移民6243人。
我市水电移民安置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力地支持了水电工程建设,维护了库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移民安置工作满足了水电产业建设的需要。
一是在建筹建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
顺利推进。
糯扎渡水电站筹建全面完成了库区813米高程以下实物指标复核细化和成果认定,完成了枢纽工程区实物指标核实及移民安置项目清理,做好了移民安置时间节点安排
和工作规划,搞好思茅区南岛河、澜沧县石碾坡等12个安置点的房屋建设、生产资源配
置及基础设施建设。
认真做好景洪电站移民安置实施规划报告调整完善,积极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及基础设
施项目建设。
积极做好崖羊山、龙马、泗南江、居甫渡、戈兰滩、土卡河、三江口、石门坎、威远江等中型水电站移民安置工作。
二是漫湾、大朝山水电站遗留问题得到较好处理。
完成了漫湾水电站景东库区新增移民二次搬迁;制定了双水井移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处理
实施方案;完成了大朝山水电站景东库区572人搬迁安置点的房建、公路、人畜饮水、电
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溪洛渡电站外迁孟连勐马移民实现基本安定和发展。
认真宣传贯
彻落实《云南省移民开发局关于印发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云南部分)施工区移民安置调
整方案的通知》(云移局〔2021〕42号),基本实现了留在孟连移民的安定和发展,为国家重点工程溪洛渡水电站建设分担了重任。
四是水库移民核定登记及后期扶持工作深入细致。
对历年核定登记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19143人,采用“一折通”的方式足额兑现
了年人均600元的后期扶持资金,共兑现3143.89万元,实施257万元的后期扶持项目,
积极做好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以及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移
民核定登记工作。
(二)移民工作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移民安置工作不仅有力地促进
了水电支柱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一是有力地支持了水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移民工作作为电站建设成败的关键,
它的稳步开展,有力地支持了全
市水电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2021年至今,漫湾、大朝山电站保持正常运行;糯扎渡电站筹建工作如期实现电站施工区封闭管理;景洪电站提前一年建成发电;崖羊山电、龙马、土卡河、泗南江、戈兰滩和居甫渡6座中型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威远江、石门坎、三
江口水电站建设按计划推进(计划年内投产发电);勐野江电站即将开工建设;普西桥和
长田电站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计划年内动工兴建)。
二是促进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稳步
增长。
2021年至2021年底,水电投资已完成260多亿元。
2021―2021年5年间,水电站
建设投资分别为35亿元、45.62亿元、52.75亿元、47.55亿元、45.6亿元,分别占当年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6%、57%、50%、36%、26.5%,成为推进全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巨
大动力。
三是水电站建设大幅增加财政收入。
经初步估算,在电站建设期间,15座大中型水电站的建安营业税和教育费附加达7亿多元;耕园地、林地占用税和植被恢复费达76.9亿元(其中糯扎渡、普西桥、勐野江水电站将上缴69亿元)。
2021―2021年5年间,水
电站建设及发电上缴税费共计20.9亿元(其中2021年实现电力产值20.6亿元,占全市GDP的10.2%)。
到2021年,我市装机容量将达1000万千瓦,年发电量410亿千瓦时。
按每度电0.3元测算,电力产值近100亿元,可实现财政收入18亿元(含水资源费)。
四是水电站建设拉动了移民经济的发展。
水电站建设让澜沧江、李仙江流域两岸世代以农
为本、自给自足的移民,从交通闭塞、信息不畅、文教卫生落后、缺医少药的地区搬迁到
交通便利、
信息畅通、水、电保障、就医就学方便、社会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促进了移民经济的
发展。
经测算,15座大中型水电站建设直接补到农村移民的资金达52.4亿元(中型电站
未调概)。
这些资金的投入,改善了移民区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条件;初步调整了产业结构,移民从传统粮食生产模式向“种、养、加”和“贸、工、农”相结合的多元化模式转变;移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为库区、移民安置区长远发展和稳定做出了贡献。
三、主要做法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探索积累,我市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建立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为移民安置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移民安置工作。
为适应我市水电移民安置工作,快速发展壮大水电支柱产业,2021年5月,我市成立思茅行署移民局(副处级);2021年,成立市水电资源开发
暨移民安置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2021年3月,将市移民局调整升格为市政府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负责全市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管理和监督;2021年6月,撤销市水电资源开发暨移民安置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市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各有关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
截止2021年底,全市除没有移民安置任务的西盟县外,其余9县(区)都成立了正科级移民局。
今年4―6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两次高级别、大范围的水电移民工作会议。
6月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会议。
市委书记沈培平、市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