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年(春秋版)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诊断考试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2020年(春秋版)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诊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

”这说明当时()
A . 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
B . 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
C . 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
D . 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限
2. (2分) (2017高二上·安徽期中) “由于……只承认一家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并引起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傲慢,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船出现时中国陷入困境的一个原因。

”下列说法中对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 . 抨击了焚书坑儒的负面影响
B . 儒家学说不适应近代工业文明的需要
C . 对正统思想持否定态度
D . 指出了儒学独尊对中国历史发展存在的负面影响
3. (2分) (2020高一上·南京期中)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时期,多民族国家政权并立,更替频繁。

以下对如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
A . ①东晋②前秦③梁④北周
B . ①西晋②前秦③吴④北周
C . ①东晋②北魏③吴④北汉
D . ①西晋②北魏③梁④北周
4. (2分) (2017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中国古代主要流通钱币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纸币如交子、会子、宝钞,金属货币白银、铁钱、铜钱,铜钱如半两钱、五铢钱、通宝钱,以下关于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①白银②交子③五铢钱④开元通宝⑤咸丰通宝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④②①⑤
C . ③②④①⑤
D . ③①②④⑤
5. (2分) (2019高一下·山东月考) 清末民初政府在军队、警察、学生中推行西式礼服因制作西式礼服最适合的布料是进口呢绒,造成传统丝绸销量骤减,引发了商界的“提倡国货运动”。

为此,民国政府规定西式礼服皆须用国产布帛。

这说明()
A . 经济因素阻碍了学习西方
B . 传统与进步斗争激烈
C . 向西方学习应该符合国情
D . 政府与民众矛盾重重
6. (2分)近日,一本距今80多年前的青年男女的“情书大全”—
—《求婚尺牍》吸引了从多网友眼球“一不尚貌美,但需端正
清白;二需先经几度口头谈话,半年或一年,以朋友资格相处,
然后方可订婚;三有知识而无旧式闺秀恶习,且非自命不凡,
专尚新时者;态度温和,身体健康;四月牺牲及服务社会之精
神。

”这反映了当时()
A . 传统婚俗受到挑战
B . 择偶必须借助传媒
C . 新式婚姻蔚然成风
D . 女性实现婚姻自主
7. (2分)《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型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的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

”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提出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B . 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 .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 . 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8. (2分)美国前总统卡特在日记中写道:“在我和邓小平的笔下,两国关系走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这里“崭新”的含义是
A . 中美打开了交往的大门
B .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 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D .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9. (2分)为了统治疆域辽阔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皇帝们采取的措施和中国历代皇帝采取的措施相比最有特色的是
A . 不断削弱地方权力
B . 不断强化皇权
C . 重视思想控制
D . 重视法律的制定
10. (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A . 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B . 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C . 工艺技术的需要
D . 电力的广泛应用
11. (2分) (2019高三上·扶沟模拟) 1927年,斯大林发出指示,为有效收购粮食,需要对富农(实际上不只是富农)和破坏农业价格的投机分子采取特别的镇压措施。

这说明在当时苏联()
A . 农业集体化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B . 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破坏
C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激化了社会矛盾
D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思维根深蒂固
12. (2分) 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 .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B . 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C . 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D .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二、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50分)
13. (10分)(2019·长春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先秦时期是交通的起步阶段。

秦汉时期,交通得到发展,开辟道路、开凿河渠、完善邮驿和馆舍,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交通网络,出现陆上、海上丝绸之路。

唐宋时期,政府继续整修道路,建设交通干线,完善驿馆,健全交通法令,形成了以京师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同时开凿大运河,推动了南北交通和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唐宋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指南针用于航海,对外交通发达,与各国保持密切的贸易联系,扬州、广州、泉州、明州成为著名的贸易港口。

元朝政府整治河运,将大运河截弯取直,同时政府通过修建道路,加强了对西北及东北地区的控制,利用海运运送南方的粮食供应大都。

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交通开始起步,逐步推动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步伐,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交通落后的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新型的人民交通事业。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种运输方式都实现了快速发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运营里程以及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等均位居世界第一,机场数量、管道里程位居世界前列,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胡希捷《浅谈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交通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交通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其启示。

14. (10分) (2017高二下·临沂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表
——据【英】考特著《简明英国经济史》
材料二:16—17世纪,由于经济中已产生强有力的资本主义部门和1688~1689年革命中取得的新自由,英国必须和能够以空前规模的技术革新回答日益扩大的市场的挑战。

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著名科学家牛顿与戴维曾先后任该会会长。

这时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英国的创造发明,在17世纪90年代已蓬勃开展,不久就出现第一批成果,如纽可门蒸汽机,达比焦炼熔炉。

——摘自徐吉贵《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19世纪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促使英国进行技术革新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15. (10分) (2017高三下·衡阳模拟)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83年,德国制定了《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德国法定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医疗保险现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

在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法定医疗保险、私人保险以及法定护理保险组成。

法定医疗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其覆盖面达全国人口的90%以上。

1925年,私人医疗保险开始迅速发展,主要投保对象是没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群。

同时,德国政府注重“有管理的竞争”的理念,这样患者就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据统计,德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2.7岁,女性为79.0岁。

但是,社会福利立法却对长时间在私人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岁数比较大的群体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以增加他们转为法定医疗保险的难度。

这些现象的存在就表现出对互助原则的损害。

——摘编自陈成武《德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改革探索》
(1)根据材料,概括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德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16. (10分) (2017高三上·东城期末)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材料一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大的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

……把传统纺织业作为副业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

……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

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习俗不断变迁,关于其主要动力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伴随列强侵略而传入的西方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对中国传统社会形成剧烈冲击,成为改变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最强大动力;一种认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经济结构的变动要求社会生活习俗适应工业文明发展的需要,成为其变迁的主要动力;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近代化是主动应对挑战的历程,近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思想文化的进步是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主要动力。

(1)依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发生的变化。

(2)关于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主要动力你持什么观点?运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7. (10分)(2017·中山模拟)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旧金山会议于1945年4月25日正式开幕。

与在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只提出有限的补充意见不同,中国代表团在会议期间对联合国及其宪章进一步表明看法,提出新的提案。

根据四大国商定,所有提案在提交大会或各委员会前,必须先经四大国审查批准。

5月初,中国代表团向四国审查修正案小组会提出了对联合国宪章草案的三项新的修正案。

……旧金山会议历时两个月,6月25日,全体大会通过《联合国宪章》,为联合国的正式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次日,大会举行宪章签字仪式。

中国代表团在四个发起国中按字母列于首位,因此会议后期代替宋子
文出任首席代表的顾维钧在《联合国宪章》上第一个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四个月后,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

——摘编自金光耀《国民政府与联合国的创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金山会议召开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团参加旧金山会议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50分)
13-1、
13-2、
14-1、
14-2、
15-1、
15-2、
16-1、
16-2、
17-1、
1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