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d7基因转染人胰腺癌细胞后uPA及PAI-1表达的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mad7基因转染人胰腺癌细胞后uPA及PAI-1表达的变化恽栋;顾斌;李慧;于鸿
【摘要】目的: 通过对人胰腺癌细胞BxPC3转染Smad7基因,观察转染阳性细胞克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的改变,进一步阐明Smad7在胰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将含有Smad7重组表达质粒转染BxPC3细胞,用G418筛选及RT-PCR、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又分别采用RT-PCR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阳性细胞克隆uPA及PAI-1的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高表达Smad7的阳性BxPC3克隆(F-16、F-21),并证实其uPA、PAI-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结论: Smad7可能通过增强胰腺癌组织内uPA及PAI-1的生成而起到促进胰腺癌进展的作用.
【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0(020)006
【总页数】5页(P492-495,506)
【关键词】胰腺癌;Smad7;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作者】恽栋;顾斌;李慧;于鸿
【作者单位】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泰州,225300;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泰州,225300;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系,上海,200032;泰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泰州,22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23
胰腺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和发生远处转移,加以并无明显和特异的症状和体征,确诊时多属晚期,已失去根治手术机会,5年生存率<5%,预后极差[1]。

因此,积极探索胰腺癌发病机制及其新的治疗方法是
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TGF-β/Samds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半数以上的胰腺癌有 TGF-
β/Samds信号通路异常,其发生机制主要包括Samds基因家族突变和表达异常,也涉及TGF-β超家族及其受体的改变[2]。

Smad7是Smads家族的抑制性成员,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6 000的胞质内蛋白,编码基因位于人染色体的18q21.1,Smad7具有与其他Smads显著不同的 N端功能域,后者可能决定Smad7在细
胞内的分布,也可协助Smad7 MH2功能域与Tβ-R结合,从而更为有效地抑制TGF-β的信号转导[3]。

作为 TGF-β/S amds信号通路中负调控因子的Smad7
基因,目前对其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所起作用尚不清楚。

本实验采用细胞转基因技术,将重组Smad7 cDNA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胰腺癌细胞系BxPC3,观察转
基因BxPC3克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的表达,以进一步了解Smad7在胰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实施胰腺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重组Smad7真核表达质粒的鉴定与超纯质粒的制备
pcDNA3.0-Smad7由日本早稻田大学医学部Takeshi Imamuna博士提供,经
本实验室常规方法酶切鉴定[4],送测序(联合基因公司)后大量扩增,以Qiagen 试剂盒(Gibco BRL公司)纯化。

1.2 Smad7基因转染入BxPC3及阳性细胞克隆的筛选
人胰腺癌BxPC3细胞系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刘鲁明教授提供,
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Gibco BRL公司)在37℃培养箱中培养。

实验用BxPC3为其第10代。

转染按照Lipofectin脂质体说明书进行。

为了筛选
稳定克隆,在转染后72 h采用G418(600 μg/ml,Gibco BRL公司)筛选3周,
然后以含300 μg/ml G418培养液进行维持培养。

1.3 含有Smad7基因BxPC3克隆的鉴定
1.3.1 RT-PCR法细胞消化,加入Trizol(Promega公司),根据说明书提取总RNA。

逆转录反应采用以下步骤:5 μg RNA、Oligo dT 0.5 μl(50 mg/ml)、核糖
核酸酶抑制因子(RNAsi)0.5 μl、10 mmol/L dNTP 1 μl、MLV 逆转录酶2 μl,加水至总体积20 μl,37℃孵育60 min。

PCR反应采用以下步骤:94℃预变性
7 min,94℃变性30 s,60℃退火30 s,72℃延伸1 min,共35个循环。

然后
取10 μl的反应产物进行1.5%(W/V)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扩增Smad7的引物,L:5'-CCCATCTTCATCAAGTCCG-3';R:5'-GCTGTAGGCTTTCTCATAGTCA-3'。

PCR 产物长度为335 bp。

扩增内参照GAPDH引物,L:5'-ACCACAGTCCATGCCATGCCATCAC-3';R:5'-CCACCACCCTGTTGCTGTAG-3'。

PCR产物长度为450 bp。

1.3.2 蛋白质印迹法蛋白的提取按文献[5]所提供的方法进行。

20 μl蛋白样本
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然后采用半干法转到硝酸纤维素膜上。

NC膜用含有5%奶粉的TBS封闭过夜,一抗37℃孵育1 h,TBS冲洗之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
的二抗37℃封闭1 h,TBS洗涤之后DAB法显色,洗片。

一抗为兔抗人Smad7
多克隆抗体(1∶200稀释),二抗为生物素化山羊抗兔抗体(1∶500,ABC试剂盒,Vector公司)。

1.4 RT-PCR法检测uPA及PAI-1 mRNA
总RNA抽提、逆转录反应及PCR反应条件同上述。

逆转录反应PCR引物如下:内
参照GAPDH同上。

uPA,L:5'-AATCGAACTGTGGCTGTC-3';R:5'-ATCCCTCTTTCTTCTCAAGG-3',PCR 产物长度为406 bp。

PAI-1,L:5'-CCTCTCCGCCATCACCAACA-3';R:5'-TGTGCCGCTCTCGTTCACCT-3',PCR 产物长度为261 bp。

分别设未转染组和
空载体转染组,与其作对比观察和分析。

1.5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uPA及PAI-1蛋白
蛋白质印迹法方法同上述。

一抗为兔抗人uPA多克隆抗体(1∶200稀释)及兔抗人PAI-1多克隆抗体(1∶200稀释),二抗为生物素化山羊抗兔(1∶500,ABC试剂盒,Vector公司)。

分别设未转染组和空载体转染组,与其作对比观察和分析。

1.6 定量和统计分析
用凝胶成像仪进行拍照记录,Kodak Digital Science 1D测定条带的积分光密度,经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差计算。

2 结果
2.1 转染Smad7的BxPC3鉴定
人重组pcDNA3.0-Smad7,测序结果显示,与基因库(GI:299890810)人
Smad7序列完全一致。

又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及EcoRⅠ单酶切鉴定,证明Smad7基因已被正确地重组至pcDNA3.0载体中(图1)。

转染的BxPC3经G418筛选后,共获得56个克隆,经RT-PCR及蛋白质印迹检测,其中F-16与F-21
两克隆稳定高表达 Smad7。

F-16克隆Smad7 mRNA的表达比空载体组高约2.4倍,F-21克隆的表达水平大致与F-16克隆接近(图2);F-16克隆Smad7蛋白表达比空载体组高约2.6倍,F-21克隆的表达水平大致与F-16克隆接近,Smad7相
对分子质量为46 000(图3)。

图1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Smad7的鉴定结果Fig 1 Confirming of recombinant plasmid pcDNA3.0-Smad71:DNA标准参照物;2:pcDNA3.0-
Smad7经单酶切显示6.7 kb的条带;3:pcDNA3.0-Smad7经双酶切显示1.3 kb cDNA及5.4 kb质粒载体两条带
图2 RT-PCR检测Smad7 mRNA结果Fig 2 RT-PCR analysis for detecting Smad7 mRNA1:DNA标准参照物;2:未转染的BxPC3;3:转空载体Bx-PC3;4:F-16;5:F-21
图3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mad7蛋白的结果Fig 3 Western blot analysis for detecting Smad7 protein1:未转染的BxPC3;2:转空载体BxPC3;3:F-16;4:F-21 2.2 阳性BxPC3克隆uPA mRNA与蛋白表达的改变
RT-PCR结果显示,F-16与F-21细胞克隆uPA mRNA的表达均显著增加(图4)。

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其uPA蛋白表达比对照组高约2.3倍,uPA相对分子质量为50 000(图5)。

图4 RT-PCR检测uPA mRNA结果Fig 4 RT-PCR analysis for detecting uPA mRNA1:未转染的BxPC3;2:转空载体BxPC3;3:F-16;4:F-21;5:DNA标准参照物
图5 蛋白质印迹检测uPA蛋白的结果Fig 5 Western blot analysis for detecting uPA protein1:未转染的BxPC3;2:转空载体BxPC3;3:F-16;4:F-21
2.3 阳性BxPC3克隆PAI-1 mRNA与蛋白表达的改变
RT-PCR结果显示,F-16与F-21细胞克隆PAI-1 mRNA的表达均显著增加(图6)。

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其PAI-1蛋白表达比对照组高约2.1倍,PAI-1相对分子质量为45 000(图7)。

图6 RT-PCR检测PAI-1 mRNA结果Fig 6 RT-PCR analysis for detecting PAI-1 mRNA1:未转染的BxPC3;2:转空载体BxPC3;3:F-16;4:F-21;5:DNA标准参照物
图7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AI-1蛋白结果Fig 7 Western blot analysis for detecting PAI-1 protein1:未转染的BxPC3;2:转空载体BxPC3;3:F-16;4:F-21
3 讨论
TGF-β信号转导通路是由TGF-β超家族、TGF-β受体、Samds蛋白家族及其核
内转录调节因子组成的肿瘤抑制通路,该转导通路的异常可使细胞逃避TGF-β介
导的生长抑制效应,导致多种肿瘤发生[6]。

作为Smads家族中的抑制性成员,Smad7不仅可阻断Smad2和Smad3与Ⅰ型Tβ-R的结合及其磷酸化,还可通过直接与活化的Tβ-R结合,而减少细胞膜上的Tβ-R的数量,以及与细胞内各转录
因子组氨酸去乙酰基酶结合,影响它们的乙酰化而抑制TGF-β的信号通路[7]。

近年来,Smad7基因在胰腺癌中的改变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尽管还没有发现Smad7的激活突变和基因扩增,但有研究表明,在胰腺癌中Smad7表达增高,并且转染了Smad7基因的胰腺癌细胞恶性度增高,裸鼠中成瘤能力增强,表明Smad7表达的异常将有助于肿瘤的发生、发展[8]。

Kuang等[9]通过
显微注射技术获得转Smad7基因小鼠,发现转基因小鼠胰腺的导管上皮发生了恶性转变,提示胰腺组织中Smad7的高表达通过抑制TGF-β信号通路,在胰腺癌
发生早期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研究证实,肿瘤发生侵袭、转移与其自身分泌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密切相关,其中纤溶酶及其抑制剂是参与肿瘤侵袭、转移的一个重要降解酶系统[10]。

uPA可通过多途径促进肿瘤侵袭转移[11]。

PAI-1是一种蛋白酶抑制物,可以
通过与uPA形成牢固的复合物进而抑制uPA的作用。

但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在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中uPA和PAI-1同步高表达与肿瘤的进展有关,提示PAI-1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机制的复杂性[12]。

目前认为PAI-1促进肿瘤细胞
的侵袭和转移的作用机制是:①肿瘤组织中表达的PAI-1对肿瘤血管生成是必要的,PAI-1可能参与血管生成的调节;②PAI-1在肿瘤中的表达,可以防止肿瘤组织自身及基质的降解,起到保护肿瘤的作用[13]。

本研究进一步观察了Smad7对
uPA及PAI-1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转染Smad7的BxPC3细胞克隆uPA及
PAI-1表达均显著增加,这表明,Smad7也介导了uPA/PAI-1系统的代谢过程,
同时我们认为Smad7可能通过增加胰腺癌组织内uPA及PAI-1的表达,进而促进胰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然而大量研究表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多因素、多信号通路共同参与的结果,因此对于Smad7究竟是通过抑制TGF-β信号通路,还是直接参与核内转录过程,或两者兼而有之,抑或和其他信号通路间相互作用,还有待作进一步实验研究加以证实。

尽管对Smad7的作用机制还未阐明,但可以预见随着今后更多、更深入的实验研究,Smad7有可能成为新的基因治疗的靶点。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Geismann C,Morscheck M,Koch D,et al.Up-regulation of L1CAM in pancreatic duct cells i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and slug-Dependent:role in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J].Cancer Res,2009,69(10):4517 -4526.
[2] Glasgow E,Mishra L.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signaling and ubiquitinators in cancer[J].Endocr Relat Cancer,2008,15(1):59 -72.
[3] Hanyu A,Ishidou Y,Ebisawa T,et al.The N domain of Smad7 is essential for specific inhibit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J].J Cell Biol,2001,155(6):1017-1027.
[4]于鸿,王小刚,汪怡,等.转染Smad7基因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组织抑制因子2表达的改变[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3,32(6):544-547.
[5] Oka H,Shiozaki H,Kobayashi K,et al.Expression of E-cadherin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in human breast cancer tissue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etastasis[J].Cancer Res,1993,53(7):1696 -1701.
[6] Yachida S,Iacobuzio-Donahue CA.The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J].Arch Pathol Lab Med,2009 ,133(3):413 -422.
[7] Yan X,Liu Z,Chen Y.Regulation of TGF-beta signaling by Smad7[J].Acta Biochim Biophys Sin(Shanghai),2009,41(4):263 -272.
[8] Kleeff J,Ishiwata T,Maruyama H,et al.The TGF-beta signaling inhibitor Smad7 enhances tumorigenicity in pancreatic cancer[J].Oncogene ,1999,18(39):5363-5372.
[9] Kuang C,Xiao Y,Liu X,et al.In vivo disruption of TGF-beta signaling by Smad7 leads to premalignant ductal lesions in the pancrea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6,103(6):1858 -1863.
[10] Shin SJ,Kim KO,Kim MK,et al.Expression of E-cadherin and uPA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the prognosis of pancreatic cancer[J].Jpn J Clin Oncol,2005,
35(6):342-348.
[11] Conn EM,Botkjaer KA,Kupriyanova TA,et parative analysis of metastasis variants derived from human prostate carcinoma cells:roles in intravasation of VEGF-mediated angiogenesis and uPA-mediated invasion[J].Am J Pathol,2009,175(4):1638 -1652.
[12] Hansen S,Overgaard J,Rose C,et al.Independent prognostic value of angiogenesis and the level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 1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J].Br J Cancer,2003,88(1):102 - 108.
[13] Sandstrom M,Johansson M,Sandstrom J,et al.Expression of the proteolytic factors,tPA and uPA,PAI-1 and VEGF during malignant glioma progression[J].Int J Dev Nerosci,1999,17(5):473 -4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