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服饰品的发展及经久不衰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服饰品的发展及经久不衰的魅力
摘要在这个愈来愈投入视觉隐喻的世界里,人们的审美心理日益趋向个性化的表现,时代化的要求。
人们不单单追求“服”文化,更注重饰与之的搭配,来体现他们的个性化及时尚化。
饰品,作为人们日常穿着和形象塑造及表现自我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演绎着它的魅力。
关键词饰品发展配套运用魅力
一、服饰品概述
1.服饰品的起源
服饰品,又称服饰配件,即除服装(上装、下装、裙装)以外的所有附加在人体上的装饰品和装饰,它是对服装的装饰和美化。
服饰品除了具有装饰和美化作用外,还具有体现穿着者的自我个性追求、标志地位、象征作用等功能。
服饰品的起源,是民族文化、艺术起源的一个部分。
服饰品的起源有众多说法,但从本质上看有两大类型,一是从装饰到装饰的类型,二是从实用转化为装饰的类型。
从装饰到装饰是指始终以装饰为目的的配件。
在原始社会,人们偶然发现的石头、埋没在沙砾中的贝壳、自然界中的花草筋叶、动物的骨角羽毛等,其形其色具有诱人的美感,从而引起装饰的欲望,产生装饰自身的意念。
通过采集或简略的加工,即成为装饰的物件。
如考古学家发现距今最近的祖先——智人,他们生活在距今30万—2万年之间,已经学会用石块制成串珠、用骨片制成头饰和耳饰、用海贝制成臂饰、用兽齿制成项链、运用赤铁矿粉给服饰品染色,而当时的衣服只是兽皮树叶的简单缝合。
人们对美的追求促使技术的进步和装饰方法上的不断完善,而装饰的意义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发挥和充实,同时也增加了许多内涵。
如装饰部位及装饰形式更加丰富,装饰物艺术风格的追求,装饰物造型、色彩、图案的变化等,使饰品从原始装饰形成一步步走向了纯粹的,更高层次的装饰形式,但最终没有离开装饰这一目的。
从实用转化为装饰是指有些饰品在原始的使用基础上发展为一种实用与装饰想兼顾的配件,如鞋、帽等。
由于气候条件、劳动生活的需要,卫生状况等因素,原始人将一些材料绑扎在身体的某部位形成了某种实用性,保护性的装束。
如护足保暖产生鞋袜;遮阳避暑产生巾、帽;缠衣束物产生腰带;贮存物品产生包袋等。
另一方面,由于原始部落生活的群体性,导致了某些服饰品具有一定的标志或象征性,如以饰物的色彩、缠绕方式区别不同的部落、区别一般部落成员和其首领;以装饰的方式来奖励部落的勇士等。
所有这些有源于实用目的,但同时这些装束的材质、色彩、纹样、绑扎方式给人们带来了美感。
渐渐地,人们不满足于单纯的实用性,而将这些装束越做越精美,形成以实用为基础,以装饰为
目的的双重结合体。
2.服饰品的分类
服饰品的分类方法有数种,按照不同的要求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按照装饰部位分,可分为发饰、面饰、颈饰、耳饰、腰饰、腕饰、腿饰、足饰、帽饰、衣饰等;按照材料特点分,可分为纺织品类、绳线纤维类、毛皮类、竹木类、贝壳类、珍珠宝石类、高中低档金属类、自然花草类、塑料类等;按照服饰品搭配部位来分,有帽、首饰、领饰、围巾、腰饰、包袋、鞋、袜、手套、其它饰品等。
3.服饰品的功能
服饰品的范围很广,种类繁多。
各种形形色色的饰品出现的原始动机是多方面的,因此很多学者都有着许多不同的观点,诸如装饰的功能、护体的功能、实用的功能、遮羞的功能等,除了这些外,饰品还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标志作用等等。
这里主要谈谈一下它的装饰、烘托功能及象征意义。
服饰品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还被赋予了象征意义。
在原始部落之间的交往日益加深的时候,各个部落的不同于别人的饰品成了该部落的象征。
有的民族将其崇拜的人或物反映在服饰品中,有的用图案形式做在饰品上,表示一种尊敬。
如我国贵州的苗族至今用银来做鸟冠戴在头上,因为他们认为鸟是自己的祖先之一,在节日穿着盛装时就戴鸟冠。
这时服饰品成为一个民族、集团的象征。
又如在我国封建社会,皇冠是皇权的象征,官帽是官职高低的象征;在我国南方的部分地区,发饰是婚否的象征;而有“野蛮佬”之称的乔治·巴顿(George Patton)将军曾经说过:“一个穿着鞋的士兵仅仅是一个士兵,但当他穿上军靴时,他就变成了一个战士。
”此时军靴就成了战士的象征。
比起大多数单件服装,服饰品所具有的意义要集中得多。
一些风格突出的服饰品,起到了象征的作用,能够唤起人们强烈的情感。
4.现代服饰品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这个生活节奏加快,精神高度紧张及物质财富需求的增加。
人们追求的是一种轻松休闲的、突出个性的、表现自我不受约束的生活状态,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给现代服饰品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气息和魅力。
在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上服饰品潮流顺应着随意、个性化、舒适的方向发展,日益趋向充满田园情趣、带有女性温馨、远离喧嚣都市的乡村景致和带有异国情趣、浪漫色彩的主题。
二、服饰品与服装的关系
整体服饰形象的艺术效果,少不了衣服与服饰品的组合完美及巧妙。
无论全身的配饰多么简单,但只穿衣服不配饰的人却很少,不在于雅俗,也不在于贫富。
即使有这样的人,也只是这一着装者在短时间内的偶然状态。
如穿睡衣、泳装时可能从生活方式出发暂时免去配饰,它不可能作为一种常规的着装形式出现。
1.服与饰的整体协调性
(1)服与饰的总体气氛统一
一身运动装,双耳却悬垂着长长的耳饰。
这种服装组合后的总体氛围统一吗?当然不,有人认为这种否定是吹毛求疵,实际上却是非常需要指出其不合理之处。
主服是运动装,头上戴一顶网球帽,脚登网球鞋,这种服饰形象给人的印象是充满动感的,有冲击立的;长垂至肩的耳饰标志一种优雅,一种娴静。
其同时穿戴在一个人身上就不伦不类,因为他们不能统一在一种氛围之中。
它给予受众的联想是,如此端庄文雅的淑女,从哪里借来一身运动服穿上?或是,她蹦跳奔跑于绿地上时,耳饰左右飞舞,两腮如何消受得了?怀疑、不舒适、违反常理的感觉,是对这种服装组合的根本否定。
同样,女性一身庄重的服装,却满头插戴花饰,手上戒指成串闪光,也会感到不和谐。
如果穿运动装的女士换一副不垂链的耳饰;穿庄重服装女士佩戴少许金饰,只在领前或前襟别上一朵别致的领花或胸花,那么穿着创作水平就会陡然提高了一截。
服装组合气氛统一是要随时随地总结并分析的。
(2)服饰品与职业的关系
由于不同的职业对人们的服饰装扮有不同的要求或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导致了人们服饰与装扮上的差异。
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对饰物的要求从色彩、款式到质地等各方面都有要求,除了从实用、审美的角度考虑外,还要充分考虑到许多合乎科学性和心理学的方面。
如医务、厨师、美发、化验等行业的服饰,均以淡色或白色为主色调,这类色彩给人以安宁、洁净之感。
尤其是医护人员的服饰,从头上的巾帽到鞋子、手帕等都按照规定穿着,原则上不允许医护人员佩戴戒指等手部装饰品,避免工作中携带细菌病毒。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面对着是各个层次的学生,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中、小学生,大学的学生们,他们的工作性质是教书育人,从德、智、体多方面培养教育下一代,因此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教师的服饰装扮注重端庄、得体、大方,不过分修饰,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
教师中从事幼儿教育的人服饰品可略为活泼鲜艳一些,从职业习惯上看,讲究形象美可以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以亲切、可靠而又可信任的感。
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由于职业需要,在端庄得体大方的基础上有所标新立异,意在创新,讲究良好的艺术趣味和艺术风度。
在大型公司或机关从事文秘公关等工作的职员,非常注重形象的塑造和公司整体形象,他们的服饰装扮带有职业的群体特征,既要庄重又要美观,不佩戴过分华丽耀眼的饰物,使人们在办公之余体验到庄重严肃的气氛,产生亲切和信任感。
在工厂企业工作的人们,首先要考虑到工种、环境对服装的特别要求,工作服、工作帽是必不可少的装束,一些可以不穿工作服的岗位,人们穿着服装、佩戴饰物也应按一定的规章制度办,安全是着装的第一标准。
2.服饰品与流行
某个时期最推崇的服饰品的样式就是流行,因为人要不断追求变化,导致了流行的变化。
无论服装还是服饰品在一段时间内稳定下来后,就有求新的愿望,跟随服装流行趋势变化的服饰品,相对来说变化较小,其中鞋、包的部分类型变化较大,其它的饰品如帽子、首饰、围巾等变化较小。
服饰品的流行与社会因素有直接的关系,社会因素包括某个时期的经济、政治、科技水平、文艺思潮、宗教信仰、民族风格等。
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变革,能引起服饰品的变化。
如元朝蒙古族进京后,蒙古族的服饰取代了汉族的服饰,男子时兴戴暖帽(蒙古族的传统帽子)。
又如欧洲19世纪宫廷男子佩戴的长卷假发,被工业革命浪潮所淘汰。
政治的变革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服饰。
经济基础、科技水平也与服饰品的工艺手段、材料有很大关系。
20世纪莱卡的发明,为袜子材料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蕾丝的发明也为服饰品的装饰材料增添了新的内容。
皮革机、钉扣机、电脑绣花机、防手工针迹缝纫机等的发明,为服饰品的加工提供了更有力的基础。
文艺思潮更直接影响服饰品的形式。
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的“新样式艺术”,对当时和后世的服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的特点是大量运用流畅的线条和曲线造型,当时的鞋子、手套上装饰图案都是这种风格。
又如超现实主义的文艺思潮与服饰也有着不解之缘,圣·洛朗在1996年推出的服饰中,运用图案形式来表现人体的美,图案印在长而宽大的长裙上。
三宅一生1998年设计的将古典油画直接印在面料上的系列服装,这些都与文化艺术有直接的关系。
三、总结
人类自蒙昧时代就开始装饰自己,服饰这个社会现象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世界各民族服饰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服饰品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服”和“饰”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是相关又不同的两个方面。
完美的服装不一定有饰品服饰,但完美而恰当的饰品一定会使服装更具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能表现服装的艺术风格。
世界上的著名设计师们也无一不是设计和运用饰品的巧匠。
在他们的作品中,饰品往往成为表达个性、表现创意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发挥创造才能的重要领域,在众多的高级时装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么多具有代表性的大牌设计师们在设计自己服装的同时,也把饰品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加以设计。
通过饰品把他们服装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在当今人们着装审美观中,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穿戴的形式,更希望以穿着来体现内在的精神和气质。
服饰品在服饰中起到重要的装饰和实用的作用。
它使服装的外观的视觉形象更为整体,通过饰品的造型、色彩、装饰等弥补了某些服装的不足。
服饰品独特的艺术语言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
在许多场合人们所追求的精神与外在的完美,是借助饰品得以完成的。
参考文献
[1]华梅.服装美学[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2]马蓉.服饰品设计[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马蓉.服饰配件设计[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吴静芳.服饰配件学[M]. 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