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病的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蜂业APICULTURE OF CHINA2009年第60卷第10期饲养管理
预防甘露蜜中毒是寒地蜂群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黑龙江宝清县七星泡镇畜牧场英杰蜂场,155607关振英
蜂群越冬是寒地养蜂的关键。
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甘露蜜的大量产生给寒地蜂群越冬增加了难度。
近年来,吉林和黑龙江两省越冬蜂群大量死亡,就是由甘露蜜中毒引起的。
在此,笔者借贵刊一角对这一问题进行说明,希望能引起养蜂人的重视。
一、甘露蜜的产生
1、气候因素:随着气候变暖,吉林和黑龙江两省9月份出现连续高温天气,白天最高气温可达25℃左右,有些昆虫如蚜虫吸食一些植物叶片或树枝分泌的甜液,蜜蜂采回巢后酿成“甘露蜜”。
2、落叶松面积增大: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落实,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林区、浅山区、丘陵地带落叶松人工林扩大,树上的甜液被蜜蜂采集酿成甘露蜜对蜂群越冬极为不利。
2、农药的施用,秋荆芥灭绝:20世纪60~70年代9月上旬,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荒坡林边,秋荆芥盛开,其蜜粉是吉林、黑龙江两省秋季最后一个良好的辅助蜜粉源,如今科学种田大量使用除草剂,秋荆芥濒临灭绝,蜜蜂无蜜可采只好采甘露蜜。
二、甘露蜜特点
甘露蜜甜中带苦,深褐色。
其糊精含量高,蜜蜂不易消化,并且含有较多矿物质特别是钾对蜜蜂有毒性。
三、蜂群受害症状
越冬前期很少有甘露蜜中毒现象。
中期即使有少量中毒死亡的蜜蜂,但不被养蜂人察觉。
后期随着工蜂取蜜到了甘露蜜贮藏区域,中毒蜜蜂剧增。
由于不安定加大了蜂群的活动量,开始散团;三五成群地在巢门徘徊,中午太阳光线强时便不断地飞出箱外落在场地各处。
室内越冬群响声大,工蜂飞向亮光处或爬出箱外死去。
因甘露蜜中毒而死的工蜂腹部不大,色泽鲜艳,这一特征是有别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越冬蜂死亡现象。
四、预防甘露蜜中毒的措施
1、多留蜜脾:秋季蜜源中期,选择脾面平整、无雄蜂房、产过二三代子的贮蜜脾作为越冬饲料脾,可预防甘露蜜混杂在越冬饲料中。
2、换出含有甘露蜜的贮蜜脾:没有留足越冬蜜脾的蜂群,在甘露蜜期结束后,用空脾换出箱内的半蜜脾,用优质白糖饲喂。
3、转移蜂场:松树属甘露植物,蜜蜂采集甘露后酿成甘露蜜对越冬不利,即使活动季节也同样会产生危害。
因此,当采集蜂云集在松树周围时,应及时转场,以防后患。
!!!!!!!!!!!!!!!!!!!!!!!!!!!!!!!!!!!!!!!!!!!!!!
今年春季,由于空气湿度较大、分蜂结束后,先后发现2箱蜂发生白垩病,我分别采取撒硫磺粉、喷蜂胶液,饲喂蛤蟆烟水,进行防与治并举,效果很好。
控制住了白垩病,并且没有复发。
一、预防白垩病措施
预防白垩病是养蜂的一项重要工作,应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
为此,必要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1、勤换箱。
根据季节每年至少要2~3次换箱,必须用火碱水、小苏打水或漂白粉水进行彻底刷
洗,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在日光暴晒干燥后再
使用。
2、紧脾。
在易发生白垩病季节,做到蜂多
于脾,增强工蜂的清巢能力。
对有发病迹象的
蜂群,及时撤出多余的粉蜜脾及空脾,必要时可采取补蜂措施,保持强群防病。
3、加足饲料。
要及时补足优质饲料,勤奖励多饲喂,确保群强、蜜足也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4、不用来路不明的工具及饲料。
尽量不使用来路不明的继箱、巢脾及养蜂工具、特别是不用来路不明的花粉喂蜂,这些都可能让蜂群染病。
如果必须用时,先消毒再用。
5、管好蜂脾。
对闲置的蜂脾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场所,防止潮湿发霉。
使用时可放在清水内浸泡3~5分钟,甩干再用,既能消毒又使蜜蜂容易接受,
白垩病的防治
吉林大安市江城东路88号,131300王长春26
2009Vol.60No.10中国蜂业APICULTURE OF CHINA蜜蜂健康
2008年9月18日,我家蜂场2号和3号箱蜂群,箱前爬蜂遍地,过几天发现黑尾尖蜂越来越多。
起初以为是别人家的蜂来盗蜜,掀开覆布发现箱内无黑尾尖蜂。
原来患病蜂全为黑尾尖,被箱内没患病的蜂赶出。
9月22日下午发现箱前死蜂多为黑尾尖、瘦小。
当时估计蜂群可能得了孢子虫病或螺原体病。
24日,给2号箱打综合防治的药物,每框蜂按0.5克用药,给3号箱打治孢子虫的药,每框蜂也用0.5克。
26日,2号箱前又出现60多只死蜂,这就说明喷综合预防药物无效;3号箱前只有少量死蜂。
27日晚,给3号箱用的孢子灵,每框蜂0.5克,用于试验;28日早,没有发现蜜蜂中毒死亡现象,全场蜂群喷孢子灵,每框蜂按0.5克。
到10月1日死蜂减少,蜂群恢复正常,地上无异常死蜂。
2009年5月8日,我发现有少量爬蜂,翅膀发抖,飞翔无力。
有的蜂从箱内飞到地上,第2次起飞才能飞走。
5月11日抓起1只2次起飞没起来的蜜蜂,发现肠内粪便呈米黄色稀粥样,镜检检出孢子。
5月22日发现二三十只蜜蜂死在地上。
5月26日,全场按每框蜂0.5克用药;27日早,发现5个蜂箱前有死蜂,经检查死蜂粪便米黄色。
用孢子灵防治孢子病,每框蜂按0.3~0.5克即可,用药后1~3天见效,7天之后再喷1次。
春、夏、秋三季都可使用。
孢子虫病属于难治的蜂病,会经常复发,春、夏、秋都得做好预防工作。
秋季蜜蜂过度劳累易患上孢子虫病,蜂体较弱有时飞出去飞不回来,再者晚秋气候原因,昼夜温差大,忽冷忽热,蜂群也易患孢子虫病。
蜜蜂越冬期是孢子虫病的高发期,有时孢子虫病和蜜蜂伤寒合并发生。
有蜂农经常说:“我家蜂越冬,得痢疾全场死亡”。
笔者认为是孢子虫病和伤寒病合并造成的。
2009年春,鸡东镇任蜂友20箱蜂越冬失败,经检查原因有:
第一,蜂群没有彻底治螨。
蜂螨造成蜜蜂不安,很快把中间的蜜脾吃光,出现死蜂。
第二,蜜蜂患上孢子虫病。
秋季没做好孢子虫病的预防,越冬蜂患孢子虫病。
第三,蜜蜂虚弱,中间的蜜吃光,两边的蜜脾,蜜蜂吃不着。
第四,蜂群同时患伤寒型痢疾,两种病并发。
蜜蜂的粪便是褐色,拉在箱内各个角落和蜜脾上无法清除干净,说明是蜜蜂下痢。
(注:孢子灵是由干姜、付子、大黄、木香等17味中药制成)
防治蜜蜂孢子虫病之我见
黑龙江鸡东县祝家蜂园邮局650信箱(德胜村),158200祝长江
一举两得。
二、白垩病的治疗措施
一旦发现白垩病,必须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治疗:
1、硫磺粉治疗。
发现白垩病,立即更换蜂箱。
换箱前,用清洁的袜筒装硫磺粉,在箱底轻抖一层硫磺粉,过完箱,在框梁的蜂路内,轻抖少许硫磺粉,每隔3~5天一次,半月内见效。
2、适度喷洒蜂胶酊治疗。
对已发生白垩病的蜂群,用喷雾器装入浓蜂胶酊,像治螨一样,对箱壁、挡板及框梁进行喷洒。
注意要掌握好用量,并且不可对着子脾直喷,过量会伤蜂伤子。
每星期喷一次,通常20天左右即可治愈。
3、饲料加蛤蟆烟水治疗。
用蛤蟆烟叶、烟秆熬水加入蜜或糖浆内喂蜂,能防治白垩病,有杀灭病菌的作用。
此法无污染,无副作用。
每群蜂每次用100~150克烟水兑500克蜜或浓糖浆,每3~5天喂一次,3次即可消除病症。
4、大蒜汁治疗。
将大蒜捣成蒜泥加水定期喷洒在箱底,用量不限,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法只能在非流蜜期使用,流蜜期前10~15天应停用,以免污染蜂产品。
以上是笔者在预防和治疗白垩病的简单做法,蜂群患有白垩病的蜂友不妨试一试。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