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谐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谐音古诗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情)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思)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杨柳枝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子夜四时歌.秋歌南朝乐府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

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

(梧—吾,解—结)
西洲曲南朝乐府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怜)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莲—怜)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谐音对联: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江围
-姜维,旅步-吕布,槽巢-曹操)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
百管争鸣,笛清难比箫和(橹速、帆快、笛清、萧和分别谐音:鲁肃、樊哙、狄青、萧何
上联:狗啃河上骨
下联:水漂东坡诗
此联为一日东坡和佛印乘船游玩,看见一条狗在啃河岸上的骨头,东坡出此上联,谐音:狗啃和尚骨。

佛印立刻把东坡写的诗丢进水里,对此下联,谐音:水漂东坡尸。

上联:佛印水边寻蚌吃。

下联:东坡河上带家来。

此联为一日东坡带家眷出去游玩,遇到佛印在水
边挖蚌吃,于是出此上联。

谐音:佛印水边寻‘棒’吃。

佛印一听,以东坡带家眷而来而对,谐音:东坡河上带‘枷’来。

上联: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子莫言回。

此联相传为【清代】钟耘舫之岳父下雨时挽留女婿的话,看似平常,实则用心良苦,绝妙异常。

因为它巧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全联皆是古代人名。

为:夏大禹:【夏】王名;孔仲尼:孔子字仲尼;姬旦:【周】武王之名;杜甫、刘禹锡:【唐】诗人;子莫、颜回:孔子的弟子。

因难度太大,据说至今无人能对。

上联: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

(下联:伤足跟,惧侵身,无医、没药安期生。

(因为原对无下联,本人尝试一对)
此联为上联的另一版本。

我的谐音【商】祖庚:【商】王名;姬寝生:【春秋】郑庄公之名;吴懿:【三国·蜀】大将;梅爻:《封神榜》里的人物;安期生:【汉】仙人。


上联:下大雨麦子灌种。

下联:旱高地田禾必干。

此联谐音夏大禹;墨子【春秋】诸子(麦、墨古同音);管仲:【春秋】人物;汉高帝:【汉】高祖刘邦;田何:【汉初】《易》学大师;比干:【商】纣的大臣。

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下联: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上联: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下联: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
下联: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上联: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下联: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上联为祝枝山所出,下联为沈石田所对。

「禾上」谐音「和尚」,「绣裁」谐音「秀才」。

上联:孔子生于舟(周)未
下联:光舞(武)起自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下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上联:莲(连)子心中苦
下联:梨(离)儿腹内酸
作者用“莲”与“怜”、“梨”与“离”的谐音关系,含蓄地表达与儿子隔离的凄苦、酸楚之情
上联:贾岛醉来非假倒(贾岛)
下联:刘伶饮尽不留零(刘伶)
注解:
明代唐伯虎与张灵,饮酒整日,俱醉,遂对此联。

酒喝得一干二净,人也真个倒也倒也。

贾岛、刘伶,俱为善饮者。

此联好做酒店招牌。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上联:「橹速」谐「鲁肃」,「帆快」谐「樊哙
下联:「笛清」谐「狄青」,「箫和」谐「萧何」。

上联: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角(葛)亮
下联:池中栽藕节节太白理长根(庚)
(诸葛亮字孔明。

李太白字长庚。


郑板桥当县令时,常微服暗访,体察民情。

有一年春节,有户人家门上贴了一幅古怪的对联:
横批:南北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过往行人看了不知是啥意思。

郑板桥看后马上命人取来米和衣服送给这家人,主人磕头谢恩。

郑板桥是怎么看出这副对联的真正含义的呢?教师对横批和上下联要逐一指导体悟:横批,缺少东西;上联缺一,即缺衣;下联少十,即少食。

所以整幅对联的内含意思是没有过年的东西,缺衣少食。

对联的主人非常巧妙地通过谐音透露了生活窘迫,饥寒交迫需要救援的状况。

(破译相似对联的含义。

一试身手,尝试破译类似缺词对联中的隐语。


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
下联: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副对联的真正含义是“王(亡)八无耻”。

谐音笑话:
开会
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谐音故事
见鸡而作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佃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予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
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张三说:"你的话变得好快呵!"
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刻这句话是见机(鸡)而作'."
耳朵在此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
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
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猎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有“机”可乘
有一个商品推销员去广州出差,到北京后,由于想乘飞机前往,因怕经理不同意报销,便给经理发了一封电报:“有机可乘,乘否?”经理
接到电报,以为是成交之“机”已到,便立即回电:“可乘就乘。


这个推销员出差回来报销旅差费时,经理以不够级别,乘坐飞机不予报销的规定条款,不同意报销飞机票费。

推销员拿出经理回电,经理口瞪口呆。

谐音歇后语大全
瞎子进烟馆----------摩登。

(摸灯)。

空中布袋------------装疯。

(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

(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

(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

(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

(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

(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

(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

(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

(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

(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

(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

(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

(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

(装羊)。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

(净是书)。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

(挺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

(无舅)。

老公拍扇------------凄凉。

(妻凉)。

秀才的毛巾----------包输。

(包书)。

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

(但看此一翻)。

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

(不足为旗)。

钝刀破竹------------想不开。

(响不开)。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

(好大的掸子)。

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

(什麼仁都有)。

灯草打鼓------------不想。

(不响)。

灯草拐杖------------做不了主。

(做不了拄)。

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

(咸得没事做)。

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

(自有法渡)。

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

(鸣声在外)。

龙王爷搬家----------厉害。

(离海)。

老九的兄弟----------老实。

(老十)。

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

(木中无人)。

王八中解元----------规矩。

(龟举)。

六月裏戴手套--------保守。

(保手)。

生花生--------------非吵不可。

(非炒不可)。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

(针行)。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

(郑何氏)。

和尚的房子----------庙。

(妙)。

河边洗黄莲----------何苦。

(河苦)。

盲人戴眼镜----------假聪明。

(假充明)。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

(想入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

(假猩猩)。

精装茅台------------好久。

(好酒)。

蜘蛛拉网------------自私。

(自丝)。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

(盲上加盲)。

万岁爷流鼻血--------正红。

(朕红)。

打破沙锅------------问到底。

(纹到底)。

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

(左右逢圆)。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

(改鞋归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

(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

(粒粒在目)。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

(存心不量)。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

(只有一锯)。

砖窑裏失火----------谣言。

(窑烟)。

灯盏无油------------枉费心。

(枉费芯)。

钟馗嫁妹------------鬼混。

(鬼婚)
粪船过江------------装死。

(装屎)。

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

(一黏一黏的苦)。

药铺裏开抽屉--------找玩。

(找丸)。

癞虾蟆跳水井--------不懂。

(噗咚)。

唱戏的骑马----------不行。

(步行)。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

(有盐在先)。

吃饺子不吃馅--------调皮。

(挑皮)。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

(南上加南)。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

(照搬)。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

(流神)。

耕地裏甩鞭子--------吹牛。

(催牛)。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

(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

(颠倒试飞)。

耗子掉到水缸裏------时髦。

(湿毛)。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

(没寺)。

货轮出了海----------外行。

(外航)。

火烧旗杆------------长叹。

(长炭)。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

(偷鸡)。

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

(一盐难进)。

井裏放爆竹------有原因。

(有圆音)。

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

(不见蛋)。

吃人参----------候补。

(后补)。

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

(皮太后)。

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

(老石人)。

牵著羊进照相馆------出洋相。

(出羊相)。

墙上栽菜------------无缘。

(无园)。

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

(风言风语)。

十两纹银------------一定。

(一锭)。

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

(离屎不远)。

唐僧的书------------一本正经。

(一本真经)。

小碗儿吃饭----------靠天。

(靠添)。

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

(荤荤沉沉)。

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

(龟心似箭)。

寺后有个洞----------妙透了。

(庙透了)。

寿星齐仙鹤----------没路了。

(没鹿了)。

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

(九文九文)。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

(自染)。

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

(尾发乱系)。

炉子翻身------------倒楣。

(倒煤)。

饭锅冒烟------------迷糊了。

(米糊了
歇后语:
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
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
刀子切元宵--不愿(圆)
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
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
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三个菩萨堂--妙妙妙(庙庙庙)
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言(檐)
三毛加一毛--时髦(四毛)
三月的杨柳--分外青(亲)
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时)人
大车拉煎饼--贪(摊)的多
大麦掉在乱麻里--忙(芒)无头绪
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土地爷坐秤盘--志诚(自称)
土地爷坐班房--劳(牢)神了
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
土地老爷的内脏--实(石)心实(石)肠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
土杏儿--苦孩(核)子
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仁)
下雨天不打伞--吝啬(淋湿)
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
丈二宽的褂子--大摇(腰)大摆
上鸡窝摔筋头--笨(奔)蛋
山上滚石头--实(石)打实(石)
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
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
山沟里敲鼓--回想(响)
千年的枯庙--没声(僧)
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门神老爷吃甘蔗--指教(纸嚼)
马背上打掌子--离题(蹄)太远
弓起腰杆淋大雨--背时(湿)
小豆做干饭--总闷(焖)着
小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
小炉灶翻身--倒霉(煤)
小炉匠戴眼镜--找咱(碴)
小姑娘梳头--自便(辫)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

(引起公粪)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空中布袋------------装疯。

(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

(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

(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

(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

(嫂来)。

雨打黄梅头----------倒霉。

(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

(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

(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

(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

(冻手冻脚)。

反穿皮袄------------装佯。

(装羊)。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

(挺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

(无舅)。

老公拍扇------------凄凉。

(妻凉)。

秀才的毛巾----------包输。

(包书)。

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

(但看此一翻)。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

(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

(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

(嫂来)。

半两棉花------------免谈。

(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无发无天)。

子过渡------------安心。

(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

(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

(冻手冻脚)。

反穿皮袄------------装佯。

(装羊)。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

(挺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

(无舅)。

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

(但看此一翻)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

(不足为旗)。

钝刀破竹--------想不开。

(响不开)。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

(好大的掸子)。

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

(什麼仁都有)。

灯草打鼓------------不想。

(不响)。

灯草拐杖---------做不了主。

(做不了拄)。

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

(咸得没事做)。

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

(自有法渡)。

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

(鸣声在外)。

龙王爷搬家----------厉害。

(离海)。

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

(木中无人)。

王八中解元----------规矩。

(龟举)。

六月裏戴手套--------保守。

(保手)。

生花生--------------非吵不可。

(非炒不可)。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

(针行)。

相声《有趣的歇后语》
甲中国的语言丰富多采。

乙对。

甲有一种语言叫歇后语。

乙又叫俏皮话。

甲对,如果运用的恰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乙是吗?
甲当然了。

比如说观众朋友们夸我的相声表演的比较好,用一句俏皮话就可以代替。

乙那观众怎么说呢?
甲哎!XX说的相声那真好比是“飞机上挂暖瓶——”
乙怎么讲呢?
甲高水平啊!
乙嗯!这水平是够高的!
甲他说的相声,又好比是“隔着门缝吹喇叭——”
乙又怎么讲呢?
甲鸣声(名声)在外。

乙非常的形象。

甲多好。

乙哎!那观众要夸我呢?
甲那也有的说啊。

乙怎么说呢?
甲XX同志表演的相声那真是“上鞋不用锥子——”
乙怎么讲呢?
甲针(真)好。

乙对。

甲“狗撵鸭子——”
乙又怎么讲啊?
甲呱呱叫。

乙嗨!我这就不如他那个了。

甲甭管怎么样,这也是夸你的意思。

乙对对对!像以后呢,要是写个文章就应该用一些俏皮话。

商品的广告词
随心所浴(欲)咳不容缓(刻
默默无“蚊”(闻)洗出望外(喜)
酒负胜名(久)“骑”乐无穷(其)一明惊人(鸣)别无锁求(所)首屈一纸(指)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