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8短文两篇》word教案 (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了解散文独特的文体特征并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内容,理清思路,立足文本,品味文章语言,形成良好语感。

掌握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深入文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展开对话,切实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善于对文本做出分析和判断,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2.教材分析
《短文两篇—蝉、贝壳》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

这两篇散文语言清新、凝练、意味隽永,因而既是指导学生朗诵的好材料,又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的经典之作。

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3.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易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思维。

有感情的朗读时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但对已初一的学生来说,较难以达到。

因此需要教师师范朗读,指导诵读。

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发现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4中招考点
记叙文是河南中招的必考内容,近五年写人叙事类散文共考过3次,抒情散文考过一次,小说考过一次,可见叙事散文考察频率较高.题型上均为简答题,考察点会集中在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赏析词句,文段作用,分析人物形象,标题理解,结合阅读谈感受等。

二、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能说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2.能总结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查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具有启迪意义的句子并理解其含义。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朗读课文,比较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不同之处。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由席慕容的一首诗或一段散文导入,引起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兴趣。

例如: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
任它绿草如茵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
(二)预习检测
1.作者介绍
小思,1939年生,-----------作家,本名-----------,另有笔名明川、卢颿fān等,祖籍广东番禺。

课文选自其作品散文集----------------,除此,她的出版作品还有《路上谈》《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
新文集》《三人行》等。

席慕蓉简介
席慕蓉,------------作家、画家,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

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所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等。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收敛():本课指收拢。

聒聒():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 ) :宽容饶恕。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上苍:上天。

把玩:拿在手中玩赏。

(四)当堂训练
1.仿照下面例子,你也写两句
(1)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

(2)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

2、阅读虞世南的《蝉》,回答问题。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等三个方向写出了蝉的特点。

(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的写法,表达含
蓄,寓意深刻。

(3)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坚硬、精致和小巧,注定了贝壳是艺术品,是不忍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

B.短暂而细小的生命,却有精致、仔细的寓所,贝壳的世界里也充满着辩证法。

C.“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这是贝壳里的生命给作者的启示。

D.“请让我也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表达作者要在有生之年尽自己所能为世人留下更好的作品的愿望。

(五)课堂总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六)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