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单元课时训练 质量和密度(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单元课时训练
质量和密度
1.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
C.物质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2.下列实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由热变冷的铝锅
B.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C.铁球被压成铁饼
D.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
3.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4.用天平测出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先测出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先测出一粒米和铁块的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左盘中仔细、认真的测量
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左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K4-6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图乙中测小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44 g
C.由图丙量筒的示数可得石块的体积是20 cm3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2.2×103 kg/m3
6.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
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密度小
B.弹性小
C.体积小
D.硬度小
7.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
某同学身高170 cm,体重60 kg,他的体积
约为( )
A.0.006 m3
B.0.06 m3
C.0.6 m3
D.6 m3
8.有一体积为20 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六分之一
C.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 kg/m3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 kg/m3
9.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K4-13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
A.8∶1
B.4∶3
C.4∶1
D.2∶1
10.下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
是( )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11.某钢瓶内氧气密度是8 kg/m3,在一次气焊中用去其中的四分之一,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kg/m3。
12.小明爸爸到献血站一次献血400 mL,质量为420 g,则人体血液的密度为 kg/m3。
13.在“测量矿石密度”实验中,从同一标本上取下三块矿石,通过测量分别得到三组数据,第一
组数据是m1=12 g、V1=2.5 cm3,剩下的两组数据记录在纸上了(如图所示),请梳理出其中一组数
据填入空格中(要带单位) ,梳理的依据是 。
14.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15.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 减小, 增大。
16.某课外活动小组测某种液体的密度,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此时可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横梁平衡。
调节平衡后,先用天平测出盖上盖子的空玻璃瓶质量为28 g,然后装满水并盖上盖子,测出总质量为78 g,把水倒掉将玻璃瓶内外擦干,再装满待测液体并盖上盖子,测出总质量为68.5 g,则被测液体密度为 kg/m3。
(ρ水=1.0×103
kg/m3)
17.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K4-11所示,则甲瓶液体的质量
乙瓶液体的质量,甲瓶液体的密度 乙瓶液体的密度。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是 g。
19.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m1为 g。
(3)没有量筒,用下列两种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方案一:
①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②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为152.4 g;
③向烧杯内缓缓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为165.2 g。
方案二: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4;
②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5。
(4)根据方案一测量结果计算出小石块密度ρ= kg/m3,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5)你认为根据哪一种方案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更准确?答: ,理由是 。
20.小天妈妈买到一块绿松石小工艺品,小天想知道绿松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1)按图甲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的错误是 。
(2)纠正错误后,小天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出该工艺品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m石为 g。
(3)小天利用量筒测量工艺品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工艺品的体积V石为 cm3。
(4)计算出这块绿松石制作的工艺品的密度为 g/cm3。
(5)如果小天将实验步骤(2)、(3)互换一下,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偏 (选填“大”或“小”)。
(6)实验完成后,小天还利用这块绿松石工艺品和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出了家中食用油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则食用油的密度(写出字母表达式)ρ油= 。
(工艺品已经测出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m石和V石表示)
答案解析
1.答案为:A ;
[解析]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由此可知一个物体质量大小取决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都无关,因为当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变化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发生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故选A 。
2.答案为:B ;
[解析] 铝锅由热变冷,温度发生变化,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质量没有变化,故A 不符合题意。
正在沸腾的水,部分水汽化成水蒸气进入空气,水的质量减少,故B 符合题意。
铁球被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质量没有变化,故C 不符合题意。
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位置发生变化,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食品的质量没有变化,故D 不符合题意。
3.答案为:B
4.答案为:A
5.答案为:A
6.答案为:A
7.答案为:B ;
[解析] 该同学的质量m=60 kg,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ρ≈ρ水=1.0×103 kg/m 3,
根据ρ=可得他的体积V===0.06 m 3。
故选B 。
m V m ρ60kg 1×103kg/m 38.答案为:C
9.答案为:A ;
[解析] 由图像可知,当V 甲=1 cm 3时,m 甲=8 g;当V 乙=4 cm 3时,m 乙=4 g,
则甲、乙两种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8 g/cm 3,ρ乙===1 g/cm 3,m 甲V 甲8g 1cm 3m 乙V 乙4g 4cm 3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比ρ甲∶ρ乙=8 g/cm 3∶1 g/cm 3=8∶1。
故选A 。
10.答案为:D
11.答案为:6
12.答案为:1.05×103
13.答案为:m 2=30 g 、V 2=6.1 cm 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14.答案为:不变 1 m 3水的质量为1.0×103 kg
[解析] 矿泉水喝掉一半,质量减小为原来的,体积也相应减小为原来的,根据公式ρ=可知,水1212m V
的密度不变;水的密度为1.0×103 kg/m 3,其物理意义是1 m 3水的质量为1.0×103 kg 。
15.答案为:密度 体积
[解析] 当水凝固成冰时,由于冰的密度小,相同质量的水与冰,冰的体积更大,所以水结冰容易导致自来水管爆裂。
16.答案为:右 0.81×103
17.答案为:等于 小于
[解析] 游码在零刻度线处,天平平衡,说明左右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由于两瓶子完全相同,因此液体质量也相等,又因为甲瓶内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瓶内液体体积,所以甲瓶内液体密度小于乙瓶内液体密度。
18.答案为:左 78.4
19.答案为:(1)左 (2)32 (4)2.5×103 偏小
(5)方案二 相比于方案一,方案二由于先测量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4,然后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所以取出石块后再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时,不至于加水过多
[解析]
(1)根据图甲所示,指针偏向右端,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动。
(2)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物体质量为右盘砝码质量和游码所对示数之和,则小石块的质量m 1=30 g+2 g=32 g 。
(4)由方案一的②③步骤可知,倒入水的质量m 水=165.2 g-152.4 g =12.8 g,
此时加入水的体积V 水===12.8 cm 3,m 水ρ水12.8g 1g/cm 3小石块的体积等于倒入水的体积,则V=V 水=12.8 cm 3,
小石块密度ρ===2.5 g/cm 3=2.5×103 kg/m 3。
由于石块从水中拿出时,上面沾有水,所以m V 32g 12.8cm 3倒入水的质量偏大,求得水的体积偏大,即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根据密度公式ρ=知,所测密度会m V
偏小。
(5)根据方案二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更准确,因为方案二先测量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4,然后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所以将石块取出后再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时,不会因小石块沾水而加水过多。
20.答案为:(1)未先将游码归零 (2)27 (3)10 (4)2.7 (5)大 (6)m 石g -F
V 石g
[解析]
(1)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游码归零,然后再调节平衡螺母。
(2)工艺品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即m 石=20 g+5 g+2 g=27 g 。
(3)工艺品的体积为V 石=30 mL-20 mL=10 mL=10 cm 3。
(4)工艺品的密度为ρ===2.7 g/cm 3。
m 石V 石27g 10cm 3(5)如果先测工艺品的体积再测质量,则由于测体积时会带出部分水,导致测量的质量会偏大,从而使测量的密度也偏大。
(6)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工艺品的质量可计算出工艺品在食用油内所受的浮力为F 浮=m 石
g-F,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 浮=ρ油gV 石,则食用油的密度ρ油==。
F 浮V 石g m 石g -F
V 石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