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沈阳市辽中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沈阳市辽中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质壁分离是指()
A. 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发生分离
B. 细胞壁与细胞质之间发生分离
C. 细胞膜与细胞质之间发生分离
D. 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发生分离
2. 下图1、2、3所示为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的经典实验的分析及拓展过程(图1中叶片黄白色部分不含叶绿体)。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图1所示的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和光照
B. 图2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产物O2的来源
C. 图3所示的实验中好氧细菌的分布与水绵产生的O2和ATP有关
D. 图3所示的实验选择水绵作为实验材料与其叶绿体的形状有关
3.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因为它位于细胞中心
B.实现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主要通道是核孔
C.单独存在的细胞核因为具有遗传信息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
D.细胞内的DNA上储存着的遗传信息全部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上
4. 如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与细胞甲相比,细胞丙中内质网、高尔基体更发达
B. 图中甲、乙、丙、丁、戊、己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C. 过程④的完成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D. 图1和图2是在生活过程中接触病原体产生的,不能遗传
5. 关于下图所示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装置是实验组,乙装置是对照组
B.H2O2溶液的浓度属于无关变量
C.乙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比甲试管快
D.两支试管中H2O2溶液的体积应相同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茎杂合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比例逐渐降低
B.一对色觉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儿子,他们再生育一个红绿色盲患者的概率是1/4
C.鉴定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D.一对双眼皮(显性)夫妇生育了6个孩子都是双眼皮,则再生育一个孩子一定是双眼皮
7. 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过程可表示毛霉合成蛋白酶的过程
B. 过程④中酶能使DNA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
C. 过程④四个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D. 与过程④相比,过程④中特有“A—U”配对
8. 天官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对接,字航员在轨完成“太空养蚕”。

下图表示太空蚕——“秋丰白玉”体内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TP分子中的A是由脱氧核糖和腺嘌呤组成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
D.乳酸菌细胞中不会发生图中ATP与ADP间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
9. 催产素、牛加压素、血管舒缓素等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数量相同,但其生理功能却不同,原因有()
④氨基酸种类不同④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④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④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
A. ④④④
B. ④④④
C. ④④④
D. ④④④④
10. 2018年我国科学家对酿酒酵母16条染色体进行重新设计并合成为1条染色体,这1条染色就可以执行
16条染色体的功能,最终成功创建了只有一条线型染色体的酿酒酵母——酿酒酵母菌株SY14,这也是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细胞。

下列关于酿酒酵母菌株SY14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
B.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
C.在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
D.葡萄糖为其直接能源物质
11. 抗原进入人体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④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④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刺激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④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④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分泌抗体
A.④④④④
B.④④④④
C.④④④④
D.④④④④
12. 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
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
B.都需要供给ATP
C.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13. 下列关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B. 数学模型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数学公式、曲线等
C.S形曲线表示种群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少,在K/2时最大
D. 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也常用到假说演绎法
14. 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在有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比例为3:1,将后代中全部高茎豌豆再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为
A. 1:1
B. 3:1
C. 5:1
D. 9:1
15. 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 )
A. S1=2S2
B. S2>2S1
C. S1>2S2
D. S2<S1<2S2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某研究小组调查了4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绘成如下系谱图。

下列对4种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及部分个
体基因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A.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甲-7与甲-9都是Aa的概率为4/9
B.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乙-9为X B X b,其致病基因最终来自于乙-2
C.系谱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丙-3、丙-7、丙-8的基因型都是Cc
D.系谱丁为Y染色体遗传,丁-3为XY D,家系中的女性个体都不含致病基因
17. 如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的育种过程,④④分别为具有不同优良性状(不同优良性状由不同基因决定)的该种植物纯合子,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获得④植株的育种方法与培育“黑农五号”大豆的方法相同
B.④→④过程可能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获得④④植株的过程依据的遗传学原理均为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D.图中获得的④植株均为稳定遗传的纯合子,获得④需要经过植物组织培养
18.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相矛盾
19. 如图为苹果成熟期有机物含量的变化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的五种有机物中含有N元素的只有酶
B.图中五种有机物中属于单糖的是果糖、葡萄糖
C.每个月采集苹果制备样液,用斐林试剂检测,则11月的样液砖红色最深
D.图中的酶最有可能是淀粉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
20. 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鱼鳔膜的通透性。

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等高,实验中观察到漏斗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漏斗中液面上升速率逐渐减小
B. 水分子只能由鱼鳔膜外进入膜内
C 液面静止时,鱼鳔膜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D. 实验结果表明鱼鳔膜是一种半透膜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完成下面有关组成细胞主要化合物的概念图。

(1)图甲的④中被称为生命的燃料的是_____,脂质中构成生物膜重要成分的是____。

(2)图乙为图甲中④的一条长链,1、2、3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结构中特有的碱基名称是_____________。

(要求写中文全称)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用到8%的盐酸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应用和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

据研究,2050年大气中的CO2浓度会由如今的396mmol/mol增加到550mmol/mol,到本世纪末可能会达到700mmol/mol。

为研究高CO2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以鼓槌石斛为研究材料,在温度适宜湿度70%的条件下,分别以CO2浓度380mmol/mol和800mmol/mol两种条件进行处理,每种处理设置3个重复组,对每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指植物消耗单位质量的水所制造的干物质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据此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高CO2浓度可以______鼓槌石斛净光合作用速率,是由于CO2浓度升高促进了______的进行。

(2)高CO2浓度降低了鼓槌石斛的气孔导度,但并未发现光合午休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高CO2浓度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分析高CO2度有效提高鼓槌石斛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高CO2浓度会抑制鼓槌石斛的细胞呼吸速率。

若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请简述实验思路______。

23. 图④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图④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④中AC段和FG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L点→M点表示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特点。

(2)图④中的B图为__________细胞,对应图④中的__________段。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图④中的__________段。

(3)图④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物的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这与_____________(用图④中的字母表示)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关系密切。

(4)图④中与GH段和OP段相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

24. 水稻属于C3植物,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光照较强时是一条双峰曲线,在中午附近会逐渐降低,产生“午休”现象。

科研人员研究了正常供水CK、轻旱L、重旱H三个水平的水分胁迫对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净光合速率Pn及其和气孔限制值的关系,研究结果如图。

(1)通常认为植物引起“光合午休”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气孔限制值增大引起________________,直接影响暗反应:二是温度升高,导致_______________上的光合色素或者酶的活性降低,使光反应减弱,供给暗反应的_________减少,导致叶片光合作用能力降低。

(2)据图分析,轻旱水分胁迫处理下的拔节期水稻,气孔限制______(是/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在乳熟期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研究发现,乳熟期各种水分胁迫下气孔限制值均较低,结合题(1)分析,该措施能够提高产量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某科研小组在一密闭玻璃罩内放入一株草莓植株,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以下实验:实验1.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草莓植株对氧气的吸收或释放量,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

实验2.取一定量的草莓叶片进行对照实验,其中对称叶片的左侧曝光右侧遮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如图乙)。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时草莓根尖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为______,C点后曲线保持水平不变,此时限制草莓光合作用速
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

若适当提高CO2浓度后再测定,图中的B点将向______移动,C点将向______移动。

(2)当光照强度为D时,草莓植株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u mol。

(3)实验2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x和y(单位:g)。

则6小时内左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为____g。

(4)该科研小组还想提取和分离草莓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则分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
2. C
3. B
4. B
5. A
6. D
7. B
8. B
9. B
10. C
11. A
12. C
13. C
14. C
15. C
16. ABC
17. AC
18. BD
19. ABD
20. AD
21.
(1).葡萄糖
(2).磷脂
(3).磷酸
(4).脱氧核糖
(5).胞嘧啶
(6).胸腺嘧啶
(7).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
(8).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构成染色质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
22.
(1).提高
(2).暗反应(或CO2固定)
(3).环境中的高CO2浓度可以抵消气孔导度降低带来的影响,提高胞间CO2浓度,保证细胞可以吸收到充足的CO2,以满足光合作用的进行,防止光合午休的出现。

(4).高CO2浓度引发温室效应,可能导致高温干旱,鼓槌石斛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植物适应高温干旱环境。

(5).实验思路:将生理状态相同的鼓槌石斛若干,均分为两组。

其中一组用浓度为380mmol/mol的CO2进行处理,另一组用浓度为800mmol/mol的CO2进行处理。

两组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避光培养。

测定两组鼓槌石斛的呼吸速率。

23.
(1).DNA复制
(2).受精作用
(3).流动性
(4).次级精母
(5).IJ
(6).GH
(7).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8).D
(9).不同
(10).GH段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数目,OP段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二倍
24.
(1).CO2供应不足
(2).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3).NADPH和ATP
(4).不是
(5).拔节期随气孔限制值增高,净光合速率还在继续增大
(6).轻旱
(7).水分胁迫提高了光合色素或者酶的活性,减轻了“光合午休”
25.
(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CO2浓度
(3).左
(4).右下方
(5).12
(6).x-y
(7).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