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与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临床效果比较
侧方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术治疗肛裂临床观察
![侧方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术治疗肛裂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4aabd0902020740be1e9b94.png)
侧方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术治疗肛裂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侧方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术治疗ⅲ肛裂的效果,探讨肛裂手术方式的临床选择。
方法:随机选择110例肛裂患者进行术式对比,其中55例行侧方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术,55例采用肛裂扩切术,术前术后处理相同,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所有患者均4周内全部治愈,近期疗效100%。
侧切组疼痛最轻,创口愈合时间及肛门控制功能障碍、肛门畸形(缺损)情况复发率等并发症明显少于扩切组。
结论:侧切术治疗肛裂具有疗程短,损伤少、痛苦小、治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关键词肛裂侧方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术疗效ⅲ期肛裂的手术治疗,术中必须将内括约肌部分切断以缓解痉挛,原发肛裂病灶必须切除扩创以使引流通畅。
但具体切断括约肌的位置存在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应在侧位切断括约肌,另一部分则认为应在肛裂原位切断括约肌。
对11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分组采用侧位与原位内括约肌切断,术后根据伤口疼痛、出血渗血、感染、痊愈时间、肛门控便功能及肛门畸形情况进行较全面的术后疗效评估。
资料与方法110例患者均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肛裂诊断标准执行,排除并发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血液系统疾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伴有腹泻者,孕妇、精神病患者及过敏体质、瘢痕体质、不按规定配合完成疗程和观察过程者。
其中男43例,女67例;年龄19~65岁,平均31岁;病程1~32年。
肛裂位于截石位6点76例,12点24例,6点12点均有裂伤12例,并发哨兵痔110例,肛乳头肥大47例,皮下瘘10例,合并痔12例。
入院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同时兼顾均衡分为a、b两组,每组55例,其性别、年龄、病程、肛裂原发部位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术前2小时开塞露灌肠,40ml/次,连用3~4次,至大便排净为止。
患者取侧卧位,消毒铺单,局麻或骶麻。
a组(侧方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术):用左手示指进入患者肛内,于肛门左侧摸清内外括约肌问沟,右手执手术刀,在9点位距肛缘1.5cm处做约1cm皮肤切口(放射状或弧形),以弯蚊式钳钝性分开切开肛管皮肤、皮下组织,显露外括约肌皮下部,在皮下部上缘以小弯钳向外上方插入,在内外括约肌之间分离,左手食指协助引导,将内括约肌部分从切口挑出并切断,此时肛内的手指立刻感到肛门较前明显松弛,触之切断处有一凹陷,然后扩肛3分钟,以肛门可伸入3指为度,视其情况可缝合1~2针(亦可不缝合),伴裂痔者一并切除,伴肛乳头肥大者予以结扎切除,对不易愈合的裂口瘢痕给予修剪,创缘老化瘢痕及皮下瘘予以切除,合并痔一并治疗。
不切断括约肌手术肛裂 (1)
![不切断括约肌手术肛裂 (1)](https://img.taocdn.com/s3/m/dcebc288cf84b9d529ea7ab3.png)
不切断内括约肌手术在肛裂手术治疗中的优势摘要:目的为了克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后发生不同程度肛门失禁的缺点,括约肌痉挛是肛裂的主要因素.治疗肛裂不必切断内括约肌的手术治疗效果,强调保留内括约肌的重要性。
结论手术治疗肛裂没有必要切断肛门内括约肌.保留内括约肌能避免肛门失禁。
关键字:肛裂,内括约肌,手术治疗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上皮过度伸展造成的肛门上皮纵行全层裂开, 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 呈梭形或椭圆形溃疡, 引起排便性周期性肛门剧烈疼痛。
肛裂是肛肠疾病中仅次于痔占第二位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肛裂的部位一般在肛门前后正中位,尤以后位多见。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肛周皮肤的纵形裂伤。
疼痛、出血、便秘是其临床的主要特征。
肛裂的治疗方法很多, 急性期肛裂绝大多数保守治愈, 慢性肛裂多需手术处理, 不同的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 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复发率。
目前国内外对于陈旧性肛裂的手术方法众多, 但因各种术式均有其优势, 长期以来对于哪一种术式才是陈旧性肛裂的最佳术式尚无统一定论。
本文将通过探讨几种常见的手术方式以及不切断内括约肌手术在肛裂手术中的应用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手术原则: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反复发作者,应予以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在于解除肛门狭窄和括约肌痉挛,促使裂口愈合,祛除已发生病理性改变的组织。
手术方法:1.1肛裂侧切术( 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取截石位,在距肛门约1.5 cm 5 点或7点处做长1 cm 小切口, 右手食指伸入肛内触到括约肌间沟部位, 左手持钳自切口进入, 沿皮下进到括约肌间沟部肛管皮下, 在右手食指引导下, 钝性分离内括约肌下缘的内侧壁和外侧壁, 将内括约肌下缘挑出, 从中切断, 加压包扎, 指诊肛门松弛, 括约肌间沟上方可及明显裂隙即可; 肛裂部分行病灶切除暴露新鲜创面; 按肛门开放伤口护理换药。
1.2后位括约肌切断术:患者取侧卧位,麻醉后暴露正中肛裂,直接经肛裂处将内括约肌下缘切断,切口上至齿线,下达肛缘。
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对比分析
![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126a7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2.png)
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对比分析祝喜彬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 136500【摘要】:目的:分析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肛裂患者。
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方法进行分组,A组(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和B组(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和临床效果。
结果:A组患者与B组相比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更短,且A 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87%明显高于B组81.4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肛裂采用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与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相比创伤更低且愈合时间短,并且能够减少并发症,在很大程度提高了临床效果。
【关键词】:肛裂;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并发症肛裂的患者群体主要是年龄偏大的男性,多种原因能够引发肛裂,发生后会导致出血、便秘和明显疼痛,给患者成活造成很大不良影响[1]。
肛裂有急慢性的区分,对于慢性肛裂更主张采取手术治疗,通常能获得更满意临床效果。
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是传统术式,但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恢复[2]。
研究分析了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方法1.1基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肛裂患者。
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方法进行分组,A组(47例)和B组(43例)。
A组患者年龄45~72岁,中位年龄(58.28±4.32)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52±0.54)年。
B组患者年龄43~72岁,中位年龄(59.13±4.77)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病程(1.78±0.64)年。
相互对比两组基础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内括约肌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临床研究
![内括约肌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1ef901763231126edb11df.png)
J oURN oF P RACnCAL ’ A ) oNAL H卫、 E EDI I 1】 】n1 C l ES M C NE 2 0 I2 . o I治疗 肛 裂 临床 研 究
朱欢欢 谷 云飞 ( , 指导 ) (. 1 南京 中医药大 学 2 0 0 2级 中西 医结合七年 制硕 士研 究生 , 江苏 南京 2 0 2 ; 10 9 2 江 苏省 中医院肛 肠科 , 苏 南京 2 0 2 ) . 江 10 9
在截石位 5或 7点行 内括约肌 处理 ) 一手食指作 引导 , , 在切 口内以小弯钳 自括 约肌间沟 内插入 , 沿括约肌 间隙 向上挑 出 内括约肌 , 肌束 的宽度约 10 r, . e 切断 , a 适度修剪创缘 , 为使引 流 能 够通 畅 , 开 部 分 组 织 。创 面 充 分 止 血 , 以 黄 连 油 纱 切 敷 条, 适量敷料塔形加压包扎 , 胶布固定 。 术后两组均 2 h内控 制排便 , 4 术后 予抗 生 素 ( 孢替 安 头 2 0 及 奥 硝 唑 10 L静 滴 6 ) 防 感 染 , 后 以皮 肤 康 洗 液 .g 0m d预 便 熏洗坐浴 , 黄连油纱条换药等处理 , 直至创面愈合 。 3 观 察 方 法 术后创 口疼痛 , 水肿 , 门失 禁( 肛 大便失禁 、 门漏 气、 肛 漏 液及稀便污染 内裤等现象 ) 肛门畸形 , , 创面愈合时问 , 近期疗
外, 内括 约 肌厚 度 约 0 3—0 5r、 度 约 10 r, 无 损 艾 迪 . .e 宽 a .e 用 a
效标准》 。治愈: 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 消失 , 口愈合 。好转 : 裂 肛 门 疼 痛 、 便 出 血 、 便 困 难 等 症 状 明 显 改 善 , 口或 创 面 大 排 裂 缩小。未愈 : 肛门疼痛 、 大便 出血、 排便 困难等症状 未改善 , 裂 口无 变 化 。 统计方法 , 计数资料用均数 ± 准差表示 , 间比较用卡 标 组 方检验和 t 检验 , 用统计软件 SS 1. P S3 0进行统计学处理 , 计算 P值 , O 0 示 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 P< .5表
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的对比研究
![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的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2460aa6529647d2728524a.png)
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的对比研究作者:帅文慧来源:《上海医药》2017年第24期摘要目的:探讨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肛裂患者9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
对照组采用肛裂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纵切横缝术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为(10.34±4.3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8±3.29)d(P关键词肛裂;肛裂切除术;纵切横缝术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24-0026-02Comparison of anal fissure excision and longitudinal incision and transverse suture in treatment of anal fissureSHUAI Wenhui(Anorectal Department o f Ji’an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Ji’an 343000, Jiangxi Province,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xcision of anal fissure and longitudinal incision and transverse suture in treatment anal fissure. Methods: Ninety-six patients with anal fissu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nal fissure resection, while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longitudinal incision and transverse sutu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 The wound healing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0.34±4.32) d vs ( 14.58±3.29) d, PKEY WORDS anal fissure; fissure excision; longitudinal transverse suture肛裂是临床发病率极高的外科疾病,多因患者在排便时相对困难,而使肛管皮肤开裂,随着病程延长,病情发展也越加严重[1]。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肛裂临床疗效比较论文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肛裂临床疗效比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d6a9cbaa00b52acfc7ca20.png)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比较侧方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术与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两种术中治疗肛裂的疗效,总结最佳治疗方法。
方法对178例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行侧方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术的侧方组,和给予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手术的后位组,比较分析2组术后愈合时间、肛门控制功能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等。
结果侧切术组在创面愈合天数上显著优于后切除术组(p0.05)。
结论侧方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术在治疗肛裂的总体疗效上要优于后位切断术,切口愈合时间短、感染几率小,建议作为临床手术治疗肛裂的首选术式。
【关键词】肛裂;术式;疗效比较肛裂系齿状线以下钢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肛裂常出现在肛门后、前正中,以肛门后部居多,临床愈合较为困难,但早期及时治疗可以痊愈。
目前,经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和经侧方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术是治疗肛裂最常用的两种术式,为进一步探讨两种术式在治疗肛裂上的优劣势,总结出最佳的手术方法,我院对178例肛裂患者随机采取以上两种术式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了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于2010年8月——2012年7月到我院肛肠科接受肛裂手术治疗的178例肛裂患者,其中男105例,女73例;年龄在22-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2.2)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5.74年。
178例病例符合2002年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讨论制定的《肛裂、直肠脱垂、肛瘘、痔的诊断标准(试行草案)》[1]。
其中102例肛裂位于后正中,36例处在前正中,40例为前后合并或合并其他位置。
178例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经侧方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术(侧切术组)和经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后切术组),其中前位肛裂的都采用侧切术,其余随机分组。
经统计行侧切术84例,其中ⅰ期9例,ⅱ期52例,ⅲ期23例;行后切术94例,其中ⅰ期7例,ⅱ期59例,ⅲ期28例。
不切断括约肌手术肛裂 (1)
![不切断括约肌手术肛裂 (1)](https://img.taocdn.com/s3/m/dcebc288cf84b9d529ea7ab3.png)
不切断内括约肌手术在肛裂手术治疗中的优势摘要:目的为了克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后发生不同程度肛门失禁的缺点,括约肌痉挛是肛裂的主要因素.治疗肛裂不必切断内括约肌的手术治疗效果,强调保留内括约肌的重要性。
结论手术治疗肛裂没有必要切断肛门内括约肌.保留内括约肌能避免肛门失禁。
关键字:肛裂,内括约肌,手术治疗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上皮过度伸展造成的肛门上皮纵行全层裂开, 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 呈梭形或椭圆形溃疡, 引起排便性周期性肛门剧烈疼痛。
肛裂是肛肠疾病中仅次于痔占第二位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肛裂的部位一般在肛门前后正中位,尤以后位多见。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肛周皮肤的纵形裂伤。
疼痛、出血、便秘是其临床的主要特征。
肛裂的治疗方法很多, 急性期肛裂绝大多数保守治愈, 慢性肛裂多需手术处理, 不同的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 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复发率。
目前国内外对于陈旧性肛裂的手术方法众多, 但因各种术式均有其优势, 长期以来对于哪一种术式才是陈旧性肛裂的最佳术式尚无统一定论。
本文将通过探讨几种常见的手术方式以及不切断内括约肌手术在肛裂手术中的应用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手术原则: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反复发作者,应予以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在于解除肛门狭窄和括约肌痉挛,促使裂口愈合,祛除已发生病理性改变的组织。
手术方法:1.1肛裂侧切术( 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取截石位,在距肛门约1.5 cm 5 点或7点处做长1 cm 小切口, 右手食指伸入肛内触到括约肌间沟部位, 左手持钳自切口进入, 沿皮下进到括约肌间沟部肛管皮下, 在右手食指引导下, 钝性分离内括约肌下缘的内侧壁和外侧壁, 将内括约肌下缘挑出, 从中切断, 加压包扎, 指诊肛门松弛, 括约肌间沟上方可及明显裂隙即可; 肛裂部分行病灶切除暴露新鲜创面; 按肛门开放伤口护理换药。
1.2后位括约肌切断术:患者取侧卧位,麻醉后暴露正中肛裂,直接经肛裂处将内括约肌下缘切断,切口上至齿线,下达肛缘。
陈旧性肛裂2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陈旧性肛裂2种手术方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8a63301f78a6529647d5362.png)
合 。术 后 4 ~7d给予 1服消 炎止 血药 物 。对 照组 采 3
用后 位 内括约 肌部 分切 断术 , 截 石 位 6 在 O处切 开齿
状 线 下 方 的 内括 约 肌 下缘 部 分 ,切 1 约 1 ~ 1 3 . O . 5
慢性 陈 旧性 肛裂 患者 常伴 有 长期便 秘 、遗 传 性
总之 . 以上 2种手 术方 法 治疗 慢性 肛 裂 病人 , 用 疗 效 肯定 , 明显 并发 症 。 在临 床 中应根 据病 人 的 无 但
维普资讯
福建 中医药 20 0 8年 6月 3 4
第 3 卷 第 3期 9
Fj n ora f T M J n 2 0 ,3 ( ) ui Junl C u e 0 8 9 3 a o
陈 旧性肛 裂 2种 手术 方法 的 比较
陈 小 芬 . 鸿 文 苏
12 诊断依 据 :O例均符合 《 . 6 中医病 证诊 断疗 效标 准 》 的肛裂诊 断标 准 。 中 13 观 察指标 : 中出血量 、 后排 便 改善 情 况 ( . 术 术 记 录手 术前 后 每 周排 便 次数 ) 创 口愈 合 时 间 、 1 感 、 创3
染 率 、 门控 制功 能 、 裂复发率 。 肛 肛
33 创 1感染 率 : . 3 2组均未 发 现术后感 染 。 34 肛 门控 制功 能 : . 治疗 组 有 2例 患者 术后 1周 内
手 术 完毕 , 面消 毒 , 创 红霉 素 纱 条填 充 压 迫 创 1 , 3 覆
盖纱布 , 布 固定 。术 后保 持大 便通 畅 ( 胶 手术 当天及
11 一般 资料 :O例慢 性 陈旧性肛 裂病人 随机 分 为 . 6
2组 , 疗组 ( 位 扩切 术 组 ) 治 后 和对 照组 ( 位 内括 约 后
局部注射结合肛窦切开引流术治疗陈旧性肛裂临床观察
![局部注射结合肛窦切开引流术治疗陈旧性肛裂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039a51ffad6195f312ba6d6.png)
和 功 能 等 情 况 。结 果 显 示 , 组 疗 效 相 近 , 术后 并发 症 、 遗 症 发 生 率 治 疗 组 低 于 对 照 组 。 结 果 表 明 , 术 治疗 陈 旧 性 肛 裂 两 但 后 手 不 必切 断 肛 门括 约 肌 , 亚 甲 蓝 注射 加 肛 窦 切开 引流 对 陈 旧性 肛 裂 的疗 效 显 著 。该 术 式 提 高 了 疗 效 , 显 地 降低 了 术 后 并 发 以 明 症 、 遗症 的发 生 率 , 短 了治 疗 时 间 , 效 地 保 护 了肛 门 功 能 形 态 的 完 整 性 。 后 缩 有
引 流术 , 治疗 陈 旧性 肛裂 , 并与 传统 的手 术治疗 效果
进 行 比较 。 1 资 料 与 方 法
机分 为试 验组 与 对 照 组各 6 O例 。一般 资 料 比较见
表 1 3 ~ 。
维普资讯
中国 肛 肠 病 杂 志
20 0 8年第 2 8卷 第 4期
m eh ln l e o t ye e bu c mb n d ie wit n iin & d an g o n s i u o l o ti i nfc n t e a e t h icso r ia e f a u sn s c u d b an sg iia t h r p u i c
制。 2 1 3 疼 痛 判 定 标 准 。0级 : 任何 疼 痛 感 觉 ; .. 无 工
Ⅱ L , Zhu Ge ngxi u
De t f C lp o tlg t eC e g uRa l a n e s ia , h n d S c u n 6 0 8 p .o o o r coo y,h h n d iw y Ce trHo p t l C e g u, ih a 1 0 1
肛裂内括约肌切断扩肛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观察
![肛裂内括约肌切断扩肛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0a2f70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a.png)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1年第19卷第7期•临床医学*33肛裂内括约肌切断扩肛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观察马剑海(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河北秦皇岛066000)[摘要]目的:探讨用肛裂内括约肌切断扩肛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这80例患者分为甲组(n=40)和乙组(n=40)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肛裂切除术,对乙组患者进行肛裂内括约肌切断扩肛术。
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病情的复发率。
结果: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肛门功能恢复的时间和切口愈合的时间均更短,其术后48h疼痛度的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均更低,P<0.05。
结论:用肛裂内括约肌切断扩肛术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缩短其切口愈合的时间,减轻其术后疼痛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
[关键词]慢性肛裂;内括约肌切断扩肛术;常规肛裂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657.1[文献标识码]B肛裂是肛肠科的常见病之一。
肛裂患者的发病率仅次于痔疮患者的发病率[1,o肛裂分为急性肛裂和慢性肛裂。
急性肛裂属于肛裂的早期阶段,患者的病情通常较轻。
慢性肛裂患者的病情通常较重,其裂口较深且裂口周围出现瘢痕组织,其病情易反复发作[2]。
急性肛裂患者若未能及时就医,其病情会转化成慢性肛裂。
便秘、疼痛、出血是慢性肛裂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其在排便时会出现疼痛加剧且时间较长的情况,此情况会使其恐惧排便而加重其便秘的症状,进而形成排便恐惧与便秘的恶性循环。
慢性肛裂患者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不仅会加重其病情,还可诱发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胃肠紊乱等疾病[3]。
临床上对急性肛裂患者主要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是治疗慢性肛裂最快的方法。
肛裂之改良括约肌纵切横缝术疗效观察
![肛裂之改良括约肌纵切横缝术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55bac6cf5335a8102d2207b.png)
予以 扩 断 , 不仅 有利 于 减 轻缝 合 时 的张 力 , 而且 在 术后 排 便的 过程
中 , 肛提 肌 收 缩 时 , 提 肌 不能 再 通 过肛 门悬 带 、 当 肛 中央 腱将 下 方 的 外 括约 肌 皮 下部 及其 附 着的 皮肤 向肛 外提 拉 、 翻 , 而 防止 术 外 从 后 排便 时 固有 的 肛 门张 开机 制将 缝 合处 拉豁 … 如 果术 中不 将外 括 。 约 肌皮 下 部切 断 , 将 其与 皮肤 一 同 向上 缝 扎 , 而 术后 由于 外括 约 肌 皮 下部 的 疼痛 性收 缩 , 增 加缝 合 处 的张 力 , 会 造成 缝 扎处 的组 织坏
断 , 由于 内括 约 肌 与皮 肤 缝 合 后 , 是 已经 不 可 能 挑 出 作较 多的 暴 露 。 用 齿 线 上 进针 , 裂 创 中上 1 3 出针 又原 位 再 进 针 , 后 采 从 /处 最 在 肛 缘 外 皮 肤 出针 的缝 合 法 , 利 于 规 定 缝 合 后 的水 平线 , 有 有 也 利于 消灭缝合死腔 。 们的经验是 , 我 只要 把 裂 灶 内 显 露 的 “ 膜 栉 段 ” 内括 约肌 束 ( 的 约为 上下 纵高 0 9m X内外 横厚 04m) 断 , .c .c 切 即
【 章 编 号 】1 7 — 7 22 1 )1c一 0 0 0 文 4 0 4 (0 00 () 0 7 - 1 6
对 于 伴 有 肛 管纤 维化 缩 小 的 慢 性肛 裂采 用 纵 切 横 缝 法 , 已经 有 很 多报 告…, 们在 运 用 该 术式 过 程 中 , 时会 出现 齿线 处 粘 膜 我 有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 般资 料 .
对 照组 : 8 , 1 例 , l N ; 龄 平 均 2 . 岁 。 察 组 :2 2例 男 1 女 7 年 43 观 2 例 , 例 , 1 例 ; 龄 平 均 2 . 岁 。 组 II 肛 裂 患 者 均 符 合 男9 女 3 年 6 4 2 I期临 Nhomakorabea床
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
![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860d11e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61.png)
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
慢性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常常导致患者排便不畅、肛门疼痛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慢性肛裂的主要手术方法为纵切横缝术。
然而,该手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复发率,并且手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
因此,有研究对该手术不断进行改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
改良纵切横缝术可以分为内突囊肿扩大术、弧形切口术、双向切口术等多种方法。
这些改良术式都是在纵切横缝术的基础上,对手术切口的位置、形状、长度、宽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研究表明,改良纵切横缝术相比于传统的纵切横缝术,具有以下优点:手术切口更加合理,减少了术后感染和疼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肛门张力较小,减少了肛门括约肌功能损伤和复发率。
例如,在内突囊肿扩大术中,手术切口通过扩大内突囊肿内部的切口进行,既避免了病变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又减少了术后疼痛和感染的风险。
在弧形切口术中,手术切口的位置尽量避免了肌肉损伤,有利于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恢复。
在双向切口术中,手术切口的双向切开,可以有效减少术后肛门排便的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但需要注意的是,改良纵切横缝术虽然相比传统纵切横缝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临床医生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总之,改良纵切横缝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肛裂的方法,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但需要在合适的医疗条件下,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手术。
同时,临床医生也需要对手术进行评估和调整,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与便秘100例(摘 要)
![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与便秘100例(摘 要)](https://img.taocdn.com/s3/m/1617cca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4.png)
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与便秘100例(摘要)
李晓军;李武振;李小贤;王秀珍
【期刊名称】《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年(卷),期】1999(5)4
【摘要】作者采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100例肛裂合并便秘患者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至7年,结果87例彻底治愈,13例肛裂症状消失,便秘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能顺利排便,无后遗症发生。
因此认为肛裂能影响“排便反射”,产生“逆向反射”而与便秘有一定连带关系,此术式确实为治疗内括约肌肥厚、痉挛、肛裂伴有便秘患者的有效方法。
【总页数】1页(P45-45)
【关键词】肛裂;便秘;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术式
【作者】李晓军;李武振;李小贤;王秀珍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苗店痔瘘专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14
【相关文献】
1.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与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临床效果比较 [J], 袁海波
2.双侧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改良肛裂切除术治疗慢性肛裂80例/栉膜带及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快速扩张法治疗肛裂 [J],
3.小针刀经皮内括约肌切断术与传统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疗效对比研究 [J], 信
玉成
4.肛门后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及外括约肌浅部部分肌束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观察[J], 仇轶群;赵楠
5.侧位皮下内括约肌切断术及肛裂处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术治疗Ⅲ期肛裂122例临床观察 [J], 刘林吉;万向平;张定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 键词 ] 肛 裂手 术 ; 疗效
[ 中图分类号 】 R 6 5 7 . 1 4 [ 文献标识码 】 B [ 学科分类代码] 3 2 0 . 2 7 1 0
肛 裂 是常 见肛 肠 疾病 , 关 于肛 裂 分 期 , 国 内外 不统 一 , 国外 有 二 期 ( 急性 、 慢性 ) 、 三期 ( 单纯性 、 溃疡 性 、 脱 出性 ) 、 五型 ( 狭 窄型、 脱 出型 、 混合型、 脆弱型、 症候型) , 我 国通 常使 用 2 0 0 2年 全 国肛 肠 学会 通过 的三 期分 法 , I期肛 裂 : 肛管 皮 肤 浅 表 纵 裂溃疡 , 创缘整齐 , 基底新鲜 , 色红 , 触 痛 明显 , 创 面富 于弹 性 。 Ⅱ期 肛 裂 : 有肛 裂反 复 发 作 史 , 刨 缘 有不规 则 增厚 , 弹性 差 , 溃 疡 基 底 紫红 色 或 有 脓性 分 泌物 。 Ⅲ期 肛 裂 : 溃 疡边缘发硬 , 基 底色紫红 , 有 脓性 分 泌 物 。上 端 临 近 肛 窦 处 肛 乳 头 肥 大 , 创 缘 下端 有 前 哨痔 , 或 有 皮 下 瘘 管形 成 。肛 裂 的 治 疗 方法 很 多 , 急 性期 肛 裂绝 大 多数 保 守 治 愈 , 慢性 肛 裂多 需手 术处 理 , 肛 裂 的手 术 方 法 多种 多样 , 包 括 肛管 扩 张术 、 内括约肌 切 断 术 ( 后方 内括 约 肌切 开术 、 侧 方 开放 性 内括 约肌 切 断术 、 侧 方 闭 合 性 内 括 约肌 切 断术 ) 、 纵 切横缝 术 、 皮 瓣 修 复术 、 肛 裂挂 线 术等 。 为达 到 后遗 症 少 、 复 发率 低 、 恢 复快、 减 轻 患者 痛 苦 的 目的 , 2 0 1 2年 1月 至 2 0 1 3年 3月对 肛 裂患 者手 术方 法 与疗效 作 总结 对 比 。
表 1 两组疗效对 比
l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将2 0 0例 肛 裂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和 对 照 组, 治疗 组 1 0 0例 , 男5 6例 、 女4 4例 、 年龄为 1 7 — 6 0岁 , 病程 半 年一 2 0年 , 对 照组 1 0 0例 , 男4 8例 、 女5 2例 , 年龄 l 9 —5 5岁 , 病程 1— 2 5年 , 均为 反复 发作 的肛裂 , 均 有 便 时 肛 门疼 痛 、 出血 , 恐 惧 排 便 情况 。2组 术前 晚上 进 食流 质 , 手术 当 日早 晨 给予 开 塞露 4 0 ml +温水 5 0 0 m l 灌 肠一 次 。在 连 硬外 麻 醉 或局 部麻 醉 下 实 施 手 术 , 对 照 组 采 用 传 统 的后 方 内括 约肌 部 分 切 断 术 , 治 疗 组 采 用 后 方 内括 约 肌部 分 切断术 +横 向缝合 术 ( 纵切 横 缝 ) 。 两组 患 者 年龄 、 病程 急症 状无 明 显差 异 , 具 有 可 比性 。 1 . 2治疗 方法 1 . 2 . 1对 照 组 手 术 方 法 后 方 内 括 约 肌 部 分 切 断 术, 患 者取 侧 卧位 , 麻 醉成 功 后 , 常规 消 毒 铺 单 , 直 接经 肛 裂处 自肛 缘 到 齿 线 切 断 内括 约 肌 下缘 , 切 开外 括 约肌下 部 以利 引 流 , 创 面 开放 , 如合 并 肥 大
肛 乳头 或前 哨痔 一并 切除 。 1 . 2 . 2治疗 组 手 术 方 法 纵 切 横 缝 术 , 按 对 照 组 方 法 切开 齿线 下部 分 内括 约肌 , 切 除肛 裂 瘢 痕组 织 、 肥 大肛 乳头 及前 哨痔 。切 除 时 注 意保 留足 够 的皮 肤 黏膜 , 勿损 伤过 多 , 以免影 响缝 合 。必 要 时松 解 切 口外 缘 皮 肤 , 以利 于 缝 合 。用小 圆 针 一 号 线 依 次 间断 缝合 切 口外 缘 皮 肤 与切 口内 缘 黏 膜 , 变 纵 行 切 口为 横行 切 口。尽 量 保 证 缝 合 没有 张力 , 防 止术 后 排便 时皮 肤黏膜 撕 裂 。 1 . 2 . 3术 后 处 理 术 后 无 渣 或 少渣 饮 食 2 4—4 8小 时, 常规 预 防性 使 用 抗 生 素 , 平 素 排 便 困难 的 , 术 后第 一 次排便 给予 开塞 露 2 0 ml +温 水 5 0 m l 灌 肠 帮助 排便 , 口服聚 乙二 醇 4 0 0 0散 或 麻 仁 丸帮 助 软 化 大便 。便后 生 理盐 水 清洗 创 面 , 外 用 痔疮 膏 , 纱 条 引流 。 1 . 3疗效 判 断 可见 表 1 。
・
41 3・
第2 6卷
第 5期
工 企 医 刊
T HE ME DI C AL J 0U RNAL OF I NDU S TR I AL EN T ER P RI S E
Vo 1 . 2 6 No . 5
2 0 1 3年 l 0月
J u 1 . 2 0 1 3
[ 摘要】 目的 对 比 内括 约肌部 分切 断术 与 纵切 横 缝 术 的 临床 效果 。 方 法 将 2 0 0例 患者 随
机 分 为治 疗组和 对 照组 , 对 照 组 采 用传 统 的 后 方 内括 约 肌 部 分 切 断 术 , 治 疗组采 用 纵切 横缝 术。 结果 2组 患者均 一 次治愈 , 治 疗组愈 合 时 间较对 照组 明显 延 长。
[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8 1 4 X( 2 0 1 3 ) 0 5 . - - 4 ) 4 1 3 - - - 0 1
内括 约 肌 部 分 切 断 术 与 纵 切 横 缝 术 治 疗 肛 裂 临 床 效 果 比较
袁 海波
( 安徽 省 肥 东县 人 民医 院肛肠 科
2 3 1 6 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