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
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23版)

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23版)
1. 背景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及直肠黏膜裂口。
患者常常在排便时感到剧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肛裂诊治指导,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2. 诊断
2.1 症状
肛裂的主要症状包括排便时剧痛、便血、大便不规则等。
部分患者还有排便困难和肛门瘙痒等不适症状。
2.2 体格检查
肛裂的诊断主要通过直肠指检和肛门检查,以确认病变部位和性质。
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肠镜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变。
3. 分类
根据肛裂的位置和程度,可将肛裂分为急性肛裂和慢性肛裂。
急性肛裂常见于产后、便秘等情况下,通常治疗后可以很快愈合;慢性肛裂病变部位更大,愈合较慢,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
4. 治疗
4.1 保守治疗
对于急性肛裂,可以通过改变排便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措施缓解症状。
局部热敷和局部麻醉药物也可以缓解排便疼痛。
4.2 手术治疗
对于慢性肛裂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常用手术包括括约肌松解术、裂口切除术等。
手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避免感染和并发症。
5. 康复与预防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护理,如避免便秘、保持局部卫生等。
定期复诊也很重要,以评估疗效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6. 结语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本指南提供了最新的诊治指导,希望能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以上是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23版)的内容摘要,详细内容请参考医学文献和专家意见。
【正式版】肛裂诊治指南PPT

本人体会
• 改变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排便习 惯、坐浴、是各种疗法的基础治疗
• 过乡村生活 饮食 运动
膳食纤维
概念:不被消化酶所消化的植物细胞。 功能:
1. 增加肠内容物的含量 2. 是结肠内细菌腐败的基质 3. 可产生人体必须的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
酸 是胃肠粘膜的必须营养物质 4. 加强结肠粘膜屏障, 防止细菌易位
肛门皮肤皲裂 麦芽菜 芽苗菜是指可食用的各种蔬菜的种子,富含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动,使粪便松软,并有利于降糖、降胆固醇以及维持肠道
生态平衡。 目前发病机理不明确,主要与内括约肌痉挛、损伤后感染等有关。 症状:肛门排便时和便后周期性局剧烈锐痛,少量便血,色鲜红,可伴有大便秘结,肛门分泌物、瘙痒等。
炎症性肠病肛管溃疡 加强结肠粘膜屏障, 防止细菌易位
治疗原则
➢解除括约肌痉挛、止痛、软化粪便,终
外治法 :中药坐浴 ,外用药物 ,扩肛法 ,肉毒杆 菌毒素A注射
止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 改变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坐浴、是各种疗法的基础治疗
油脂类:芝麻、核桃仁、花生、葵花子等 外治法 :中药坐浴 ,外用药物 ,扩肛法 ,肉毒杆 菌毒素A注射 Ⅱ期肛裂:有肛裂反复发作史。 外治法 :中药坐浴 ,外用药物 ,扩肛法 ,肉毒杆 菌毒素A注射
➢同步解除伴随的各种并发症 外治法 :中药坐浴 ,外用药物 ,扩肛法 ,肉毒杆 菌毒素A注射
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 Ⅲ期肛裂:肛管紧缩,溃疡基底部呈现纤维化,伴有肛乳头肥大,溃疡邻近有哨兵痔,或有潜行瘘形成。 酸奶、蜂蜜、芝麻、核桃仁、花生米、葵花子、银耳、百合及适量食用油(花生油、豆油、玉米胚芽油)
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 是结肠内细菌腐败的基质
优势病种肛裂诊疗指南

优势病种肛裂诊疗方案一、概述肛裂是肛肠科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传统认为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临床上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特点。
中医讲本病称为“钩肠痔”、“裂痔”等。
本病多与湿、热、瘀有关,病久易致血虚津亏,肠道失于濡养,大便秘结而成.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主要症状: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
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
(2)主要体征: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
多见于初期肛裂。
有反复发作史。
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
多见于陈旧期肛裂。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七版《外科学》(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肛裂的诊断要具备主要症状如肛门疼痛、便血或有便秘,肛裂的疼痛呈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后可缓解,随后再次发生疼痛可达数小时缓解;便血为滴血或手纸沾血,鲜血,量少。
肛门部检查有肛管皮肤裂开,肥大乳头和哨兵痔等体征即可作出诊断。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病程短,裂创新鲜,色红,底浅,边缘整齐有弹性,疼痛剧烈。
2、慢性期:病程长,反复发作,裂创底深,边缘不整,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裂创底部栉膜变厚变硬,形成栉膜带。
(三)证候诊断1、血热肠燥证: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裂口色红。
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2、阴虚津亏证: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口干烟燥,五心烦热。
裂口深红。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气滞血瘀证: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

肛裂是指肛管的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溃疡的炎症性疾病。
其特点是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
其发病率仅次于痔疮。
中医称“钩肠痔”或者“裂肛”。
肛裂多见于 20-40 岁的 X 壮年,好发于肛门齿线下截石位 6 点和 12 点,男性多发于 6 点,女性多发于 12 点处。
主要症状为疼痛,出血,便秘。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ZY/T001.7-94 )。
( 1 )主要症状: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
好发于肛门先后正中部位。
( 2 )主要体征: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
多见于初期肛裂;有反复发作史。
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者有脓性分泌物,上 X 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者有皮下瘘管形成。
多见于陈旧期肛裂。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年)。
肛裂的诊断要具备主要症状如肛门部疼痛、便血或者伴有便秘,肛裂的疼痛呈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后可缓解,随后再次发生疼痛可达数小时后缓解;便血为滴血或者手纸染血,鲜血,量少。
肛门部检查有肛管皮肤裂开,肥大乳头和哨兵痔等体征即可作出诊断。
(二)疾病分期1 .急性期:病程短,裂创新鲜,色红,底浅,边缘整齐有弹性,疼痛剧烈。
2.慢性期:病程长,反复发作,裂创底深,边缘不整,或者有脓性分泌物上 X 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者有皮下瘘管形成,裂创底部栉膜变厚变硬,形成栉膜带。
(三)证候诊断1 .血热肠燥证: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者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
裂口色红。
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2 .阴虚 X 亏证: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裂口深红。
舌红,少苔或者无苔,脉细数。
3.气滞血瘀证: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
胃肠外科-肛裂临床路径

肛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肛裂(ICD10)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1、病史:排便时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急性期伴便血;2、肛门检查:肛裂、前哨痔、肛乳头肥大;3、辅助检查:必要时行肠镜排除其他致便血的原因。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1、肛裂切除术:切除前哨痔、肥大肛乳头、肛裂及其四周和基底部不健康组织;2、侧位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可与第一种手术方式同时使用,于左侧或右侧括约肌间沟,距肛缘1.5cm,切断内括约肌。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肛裂(ICD10:?)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工作日),所必须完成的项目:1、血细胞分析+凝血四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2、血型鉴定、急诊生化、免疫常规、肝肾功能;3、胸部正侧片、心电图;4、合并病的会诊及术前处理。
七、选择用药:1、预防感染,选择第二代头孢类+甲硝唑;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 天: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骶麻或硬外麻或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3、病理: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3天:1、术后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无;2、术后用药:第二代头孢类+甲硝唑,用药时间 2天。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有术后初次大便,无便血及肛门明显疼痛;2、伤口无明显肿胀;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 / 或合并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前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2、术前肠镜等检查预约时间过长;3、创面过深过大需延长观察时间;4、术中术式改变;5、术后继发切口剧烈疼痛、大出血等并发症,导致术后住院时间延长;6、其它患者方面的原因等。
肛裂临床路径

肛裂临床路径肛裂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肛裂的住院患者。
一、肛裂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裂(ICD-10编码:K60.200 肛裂切除术ICD-9:49.3901: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4500201934:肛门皮下组织美兰注射神经阻滞术400201346)。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裂病(TCD编码:BWG030 )。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06年)。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肛裂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肛裂。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肛裂的患者。
2.有肛裂切除术手术适应证,且同意接受手术。
3.患者伴肛门周围有急性脓肿、痢疾或严重腹泻、严重心肺疾病、严重肝、肾疾病或血液病者;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的混合痔、临产期孕妇、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均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ABO血型、RH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乙型肝炎五项、丙型肝炎抗体、血清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胸部正位片、心电图、肛门指检。
(八)治疗方法1.肛裂切除术:2、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3、肛门皮下组织美兰注射神经阻滞术:利多卡因1ml+美兰注射液1ml,肛门周围皮下注射4.术后中药坐浴熏洗、适时扩肛。
5.根据患者病情及创面情况选择药物外擦、栓剂直肠给药。
肛裂诊治指南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1
联合修订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 中华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
学习交流PPT
2
肛裂的定义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纵行全层裂开后 形成的缺血性溃疡,好发于青壮年。
目前发病机理不明确,主要与内括约肌痉 挛、损伤后感染等有关。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14
润肠通便食品的选择
谷类:糙米、杂粮(麦片、玉米、麦麸、荞麦 等)
蔬菜类:各种芽苗菜、芹菜、萝卜、青菜、韭 菜、莴苣、黄瓜、竹笋、海带、玉米等。
水果类:香蕉、梨、椰子、无花果、荸荠 油脂类:芝麻、核桃仁、花生、葵花子等 其它:蜂蜜、百合、银耳、酸奶等
学习交流PPT
15
忌食辛辣食品
同步解除伴随的各种并发症 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肛裂可以采用
手术疗法
学习交流PPT
8
非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分型证治
消脱止
非比麸
外治法 :中药坐浴 ,外用药物 ,扩肛法 ,肉毒 杆 菌毒素A注射
学习交流PPT
9
手术治疗
方式 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 移动皮瓣成形术 肛裂挂线术 并发症 肛门失禁 创面延期愈合或复发
Ⅲ期肛裂:肛管紧缩,溃疡基底部呈现纤维化, 伴有肛乳头肥大,溃疡邻近有哨兵痔,或有潜 行瘘形成。
学习交流PPT
5
鉴别诊断
肛门皮肤皲裂 炎症性肠病肛管溃疡 肛管部鳞状细胞癌 梅毒性溃疡 结核性溃疡
学习交流PPT
6
辨证 分型
热结肠燥证 湿热下注证 阴(血)虚肠燥证
学习交流PPT
7
治疗原则
解除括约肌痉挛、止痛、软化粪便,终止恶性 循环,促使创面愈合
最新:肛裂临床路径

最新:肛裂临床路径一、肛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肛裂(ICD-10:K60.0-K60.2),行肛裂切除术(ICD-9-CM-3:49.04)。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
1.病史:排便时、排便后肛门疼痛,便秘,出血。
2.体格检查:肛门视诊可见单纯肛管皮肤全层溃疡,可伴有前哨痔、肛乳头肥大,称为肛裂三联征。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行肛裂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3~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60.0-K60。
2肛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表浅的、经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或症状严重,需要加行内括约肌切断术的肛裂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胸片X线平片。
2.必要时行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3.根据患者年龄和病情可行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特殊情况可选用静脉麻醉。
2.手术行肛裂切除术。
3.必要时标本送病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3~7天1.局部麻醉患者术后即可进食,半小时后可下床活动。
2.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者,术后去枕平卧、禁食6小时,补液治疗;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可进半流质饮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在参考《肛裂的诊断标准(2002年,试行草案)》等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和专家意见,制定《肛裂临床诊治指南》,供中国临床医师参照执行。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纵形全层裂开后形成的缺血性溃疡,好发于青壮年。
目前发病机理不明确,主要与内括约肌痉挛、损伤后感染等有关。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肛门排便时和排便后周期性剧烈锐痛,少量便血色鲜红,可伴有大便秘结,肛门分泌物、瘙痒等。
2、体征:好发于肛管后正中或前位溃疡,慢性肛裂可伴有哨兵痔、肛乳头肥大、肛窦炎、潜行窦。
3、分类:
(1)Ⅰ期肛裂:肛管皮肤浅表纵裂溃疡,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
(2)Ⅱ期肛裂:有肛裂反复发作史。
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部常呈灰白色,有分泌物。
(3)Ⅲ期肛裂:肛管紧缩,溃疡基底部呈纤维化,伴有肛乳头肥大,溃疡临近有哨兵痔,或有潜行瘘形成。
二、鉴别诊断
需与肛门皮肤皲裂、炎症性肠病肛管溃疡、肛管部鳞状细胞癌、梅毒性溃疡、结核性溃疡等鉴别。
【辨证】
1、热结肠燥证
便时肛门灼热疼痛,甚则面赤出汗,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带血;舌质红,苔黄燥,脉实而滑数。
2、湿热下注证
大便干结不甚,便时腹痛不适,排便不爽,肛门坠胀,时有粘液鲜血,有时伴有肛门部湿疹,肛裂口内常有少许脓汁,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3、阴(血)虚肠燥证
大便干燥,欲解难下,便时肛门疼痛,痛如针刺,出血,口干心烦,欲饮不多,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
一、治疗原则
解除括约肌痉挛、止痛、软化粪便,终止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同步解除伴随的各种症状;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肛裂可以采用手术疗法。
二、非手术治疗
(一)中医治疗
1、分型证治
(1)热结肠燥证
治则:清热润肠
例方:新加黄龙汤加减、
常用药:生大黄9g(后下)、芒硝3g、玄参15g、生地15g、麦冬15g、炒地榆12g、炒槐花12g、枳壳12g、生甘草8g。
(2)湿热下注证
治则:清热利湿
例方:四妙丸加减
常用药:黄柏12g、苍术12g、牛膝12g、薏苡仁12g。
(3)阴(血)虚肠燥证
治则:养阴清热润肠
例方:知柏地黄丸合增液汤
常用药:知母6g、黄柏6g、玄参6g、麦冬6g、黄连3g、白芍6g、麻仁6g、木香6g、制乳没各6g、生甘草6g。
(二)外治法
1、中药坐浴
可用止痛如神汤,清热燥湿,活血止痛。
当归10g、黄柏10g、桃仁10g、槟榔10g、皂角10g、苍术10g、防风10g、泽泻10g、秦艽6g、生大黄6g(后下)。
2、外用药物
如0.2%硝酸甘油膏、马应龙痔疮膏等,少数患者使用硝酸甘油膏后可头痛,停药后消失。
3、扩肛法
可用手指或器械扩张肛管,以单手3指为度。
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撕裂伤、局部血肿和轻度肛门失禁。
对肛门括约肌功能明显减弱的患者需慎用该方法。
4、其他
国外目前有使用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国内尚未普及。
三、手术治疗
(一)、手术方式
1、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
主要适用于Ⅲ期肛裂。
包括:
(1)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
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是目前临床上最常选择的术式,它可有效地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和复发率,但仍可发生出血、疼痛、感染、肛门狭窄、瘘管形成和肛门失禁等并发症。
包括开放式和闭合式两种。
(2)后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
直接经肛裂处切断内括约肌下缘,有时也可切开内括约肌下部,如有炎症肛瘘、肥大肛乳头或外痔可以同时切除。
切口开放,愈合缓慢,偶有“锁洞”畸形。
2、移动皮瓣成形术
适合治疗肛管皮肤有较大缺损及肛裂并肛管有明显狭窄者且内括约肌切开术后易发生肛门失禁的患者,如老年人、多产妇等,也可用于肛管压力不高的患者。
3、肛裂挂线术
适用于肛裂伴有潜行瘘管。
为避免术后疼痛,可局部注射、纳入止痛剂。
适合门诊治疗。
(二)术后并发症
1、肛门失禁
对有产科损伤史患者手术治疗需谨慎。
由于术后“锁洞”畸形造成的肛门失禁需行肛门成形术。
2、创面延期愈合或复发
如果采用坐浴、软化大便等保守治疗仍不能愈合,可再次行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