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肛肠科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肛肠类技术操作规范

肛肠类技术操作规范

肛肠类技术操作规范枯痔技术操作规范一、概述枯痔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传统疗法之一,也是一种腐蚀疗法,目前国内有两种方法,即:1.枯痔散疗法适用于Ⅲ期内痔和嵌顿性内痔的治疗;2.枯痔钉疗法又称插药疗法,适用于Ⅰ、Ⅱ期内痔和粘膜无明显增厚的Ⅲ期内痔的治疗。

二、操作方法取侧卧位、痔团脱出后,用纱布和手指压痔根部,将痔固定,在齿线上 2 毫米插钉,插入深度 0.8—1.0厘米,不可插入太深而损伤肌层;太浅在粘膜下,容易滑脱,插钉间距 0.2—0.4厘米,插钉数目按痔大小不同,一般每痔插入2 —6 支不等,一次总量不超过 20 个半支为宜。

药钉在粘膜面留 1—2 毫米。

术毕将内痔复位,肛门内注入少量抗菌软膏。

要求 24 小时内不排便,2—3 日肛门有坠胀不适感,对砒敏感者,可有腹痛、腹泻、发热、皮疹等毒性反应,2 周内避免剧烈运动。

由于枯痔钉内含有枯矾,插钉后容易引起出血,所以要注意痔坏死脱落时有无出血等并发症。

三、注意事项1、施术时必须注意严格消毒,每次注射前都须涂以 l∶1000 新洁尔灭溶液于进针处。

应选25号细针头以防止注射后针孔出血,进针后应先抽回血,注射时宜缓慢进行,进针深浅要适度,太浅则痔核不易腐蚀,太深易伤及尿道(近前阴处痔核)。

进针针头不可在痔核内各方乱刺,以免过多损伤血管引起出血,致痔核更加肿大,增加局部液体渗出,延长痔核干枯的时间。

退出针头前再在粘膜下注射少许药液,缓慢退出,可以防止针孔出血。

2、上枯痔散期间,要注意痔周围组织的防护。

可用棉花敷料填嵌于痔核周围,以防药末散落痔核之外,引起周围皮肤红肿糜烂。

痔核坏死脱落前后,容易发生出血,可用棉花、明胶海绵蘸枯矾粉外敷,棉垫加压,丁字带固定,或缝合止血。

3、含砒枯痔散毒性大,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否中毒反应。

如出现头痛、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毒性反应,则停止敷药,并内服绿豆米仁汤解毒。

4、一期内、外痔,肛周有急性感染、湿疹,或伴有泻痢、腹腔肿瘤、严重肺结核、高血压、肝脏病、肾脏病、血液病的患者及临产期孕妇等,均不宜用本法治疗。

肛肠科诊疗规范

肛肠科诊疗规范

泸西县中医院肛肠科常见病的诊疗规范混合痔的诊疗规范【病史采集】1.便血: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早期常见的症状。

轻者多为大便表面带血,继而滴血,重者为喷射状出血。

便血常自行停止,这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2.痔核脱垂:常是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

轻者只在排便时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稍加腹压即脱出肛门外。

3.疼痛:单纯性内痔无疼痛。

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栓塞而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感染时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4.瘙痒:晚期内痔、痔核脱垂、结缔组织外痔等,肛周往往有瘙痒不适,甚至出现皮肤湿疹,患者极为难受。

【体格检查】1.肛门视诊:除一期内痔外,其他三期内痔和外痔多可在肛门视诊下见到。

对有脱垂者,在蹲位排便后可清楚地看到痔块大小、数目及其部位的真实情况。

特别是诊断环状痔时更有意义。

2.直肠指检:指检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要除外直肠癌和息肉。

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

3.肛门镜检查:先观察直肠粘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和肿抉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线上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数目、大小及部位。

【辅助检查】1.手术前常规检查。

2.全身检查。

【诊断】根据病史及肛管直肠检查可明确痔的诊断。

根据痔的所在部位不同分为下列三类:1.内痔:位于齿线上方,表面由粘膜覆盖,由内痔静脉丛形成。

常见于左侧正中,右前和右后三处。

常有便血和脱垂史。

内痔分四期。

第一期:无明显自觉症状,仅于排便时出现带血、滴血或喷血现象,出血较多。

无痔块脱出肛门外。

肛门镜检查,在齿线上见直肠柱扩大,呈结节状突起。

第二期:排便时间歇性带血、滴血或喷血,出血量中等。

排便时痔块脱出肛门外,排便后自行回纳。

第三期:排便时痔核脱出,或在劳累后、步行过久、咳嗽时脱出。

内痔脱出后不能自行回纳,必须用手托入,或卧床休息后方可回纳。

肛肠病门诊智慧医疗诊疗规范-2024标准

肛肠病门诊智慧医疗诊疗规范-2024标准

汉字的发展有关的英语作文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a mesmerizing journey through time, a tapestry woven with intricate strokes and profound meanings. From the ancient oracle bones to the digital era, these characters have endured, morphing and adapting with the tides of history.In the beginning, characters were born from the strokes of brush and ink, crafted by sages and scholars seeking to capture the essence of the world around them. Each stroke carried with it layers of symbolism and tradition, a reflection of the culture that birthed it.As time marched on, the characters evolved, branching out into myriad styles and forms. Calligraphy became an art form in its own right, with masters wielding their brushes like swords, leaving behind trails of ink that danced across the page.With the advent of printing, characters took on newlife, reproduced en masse and disseminated across vast swathes of land. The written word became accessible to the masses, empowering the common people with knowledge and wisdom.But it was in the digital age that characters truly came into their own. No longer confined to paper and ink, they leaped onto screens and keyboards, transcendingphysical boundaries and connecting people across continents.Today, Chinese characters continue to evolve, shaped by the forces of globalization and technology. Emoticons and emojis add new layers of meaning, infusing the written word with a touch of whimsy and playfulness.Yet, amidst all this change, the essence of the characters remains unchanged. They are more than just symbols on a page; they are the threads that bind together the fabric of Chinese culture, weaving a story that spans thousands of years.。

新版肛肠科诊疗规范

新版肛肠科诊疗规范

肛肠科内痔【定义】内痔位于齿线以上,由直肠上静脉丛淤血、扩张、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诊断】1 西医诊断标准1、1 症状1、1、1 便血内痔的主要症状,血色鲜红,便秘、粪便干燥、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就是出血的主要诱因。

1、1、2 脱出就是内痔发展到中晚期的主要症状。

1、1、3 肛门坠胀初、中、晚期内痔均可不同程度出现。

1、1、4 疼痛单纯内痔无疼痛,如内痔嵌顿或感染、血栓形成、溃疡时可引起比较剧烈的疼痛。

1、1、5 粘液流出、肛门潮湿或瘙痒。

1、2 体征及检查1、2、1 视诊脱出内痔可见脱出于肛门外的内痔核。

1、2、2 指诊二期内痔晚期或三期内痔指诊时痔区有黏膜增厚感。

1、2、3 肛门镜齿线上方痔区有黏膜隆起,大小不等,黏膜色鲜红或紫红,表面纤维化者色略灰白,或有黏膜增厚,有上皮样改变,有时可见黏膜表面糜烂、出血。

1、3 诊断依据1、3、1 分期1、3、1、1 一期:排便时带血,无脱出,齿线上黏膜呈结节样隆起。

1、3、1、2 二期:排便时带血,滴血或射血,内痔脱出,可自行回纳。

1、3、1、3 三期:排便时或咳嗽、劳累、负重引起腹压增加时,均可发生内痔脱出,并需用手托方能回纳肛内。

1、3、1、4 四期:内痔脱出嵌顿,甚至水肿伴血栓形成。

2 中医辨证标准2、1 湿热下注型: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2 气滞血淤型:肛内肿物脱出,甚至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至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

2、3 脾虚气陷型: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

便血色鲜或淡,可出现贫血,面色少华,头昏神废,纳少便塘,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

【治疗】1 非手术治疗1、1 辨证论治湿热下注治法:清热除湿,活血化瘀。

方剂:五神汤加减。

气滞血淤治法:活血化淤。

方剂:活血散瘀汤加减。

脾虚气陷治法:健脾温中,固脱止血。

方剂:黄芪建中汤加减。

肛肠科肛裂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肛肠科肛裂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肛裂肛裂是肛管部因肠燥血热便秘或肛道有慢性炎症等引起纵形创伤,发病率约占肛门直肠常见病的4.52%。

患者常在大便时出现肛门剧痛、出血、便秘等症。

【诊断】1大便时肛门有刀割样疼痛,便后常有小量鲜血流出,病重者疼痛可持续数小时。

2 .检查时,常在肛管后中线上发现裂创:新鲜创面浅而细,鲜红色;陈旧性肛裂,创面较大较深,边缘发硬,多伴发外痔,创面呈暗红色。

3 .诊断标准I。

肛裂:创面边缘整齐、新鲜。

II。

肛裂:创面较大,边缘增厚变硬欠整齐,有形成外痔的增生组织。

IΠ°肛裂:创面较深较大,创缘组织增厚潜行,伴发“哨兵痔”或乳头肥大。

【治疗】一、对症治疗肛裂主要是由便秘引起,因此通导大便是肛裂对症治疗的重要方法。

这里仅例举通导大便的几个方药:黄连上清丸5g,每日2次;麻仁丸5g,每日2次;五仁汤加味内服,处方:郁李仁IOg,甜杏仁10g,火麻仁10g,桃仁10g,炒枣仁10g,枳实10g,生川军5g,水煎服。

秘结时间较长,积粪较多,可用盐水灌肠、开塞露注入肛内、挖除积粪等方法处理。

局部以清创、消炎、止血、生肌药外敷,用黄连膏20g或黄苓膏20g、生肌散5g,混和外涂,或马应龙痔疮膏、洗必泰等也有一定效果。

二、切除、扩肛手术适应证:ΠI°肛裂,∏°肛裂后期,肛门有狭窄,外痔已形成,对症治疗未能治愈时,均宜手术治疗。

禁忌证:与痔疮结扎疗法同。

术前准备与痔疮切除结扎术同。

局部或舐管麻醉。

手术可分两种形式:①病灶部切除,括约肌部分切开,使肛管扩大;②在肛门左侧截石位5点处,切断部分外括约肌和内括约肌的纤维,使肛管扩大3~4个指头,切口处用1号线缝合1~3针。

对肛裂病灶轻者可不予处理,重者可切除部分纤维性变的组织和外痔。

术后处理与痔疮切除术同。

中医肛肠科操作规程(3篇)

中医肛肠科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概述中医肛肠科操作规程是指在进行中医肛肠科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依据中医理论和方法,对各项操作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规定。

以下为中医肛肠科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二、操作前的准备1. 诊疗环境:确保诊疗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适宜。

2. 设备与药物:准备必要的诊疗设备,如手术床、器械、敷料、消毒用品等。

同时,准备好相关药物,如中药、外用药等。

3. 患者准备:向患者介绍诊疗过程、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三、诊疗操作1. 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中医理论,明确病因、病机、证候,制定治疗方案。

2. 治疗操作:(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证候,开具中药处方。

煎煮中药时,注意火候、时间,确保药效。

(2)针灸治疗:选取合适的穴位,运用针刺、艾灸、拔罐等方法进行治疗。

操作过程中,注意手法、力度、时间等。

(3)外用药治疗:根据病情,选用适宜的外用药,如膏药、散剂等。

涂抹或敷贴时,注意药物浓度、范围、时间等。

(4)手术治疗: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手术安全、有效。

3. 护理操作:(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伤口愈合情况等。

(2)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情绪。

(3)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合理膳食。

(4)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预防措施等,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四、操作后的处理1. 患者休息:治疗后,指导患者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 伤口护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如有渗血、感染等情况,及时处理。

3. 药物护理:根据医嘱,按时、按量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4. 出院指导:向患者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饮食、运动、复查等。

五、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肛肠科中医诊疗常规

肛肠科中医诊疗常规

第八章肛肠科第一节便秘病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长期缺乏便意,便次减少,干燥如栗,依赖泻药且用量逐渐增大;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

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2.西医诊断:(1)包括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至少25%的排便需努挣;至少25%的排便为硬粪块;至少25%的排便有不完全排空感;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阻塞感;至少25%的排便需手助排便;每周排便少于3次。

(2)不用泻药软粪便少见。

(3)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4)诊断前至少6个月中最近3个月有症状发作。

(5)结肠传输试验:标志物口服72 h后排出少于20%,弥漫分布于全结肠或聚集在左侧结肠及乙状结肠直肠区。

轻度:指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经一般处理能好转,无需用药或少用药;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指便秘症状持续,患者异常痛苦,严重影响生活,不能停药或常规治疗无效。

(二)证候诊断1.肠胃积热证:大便干结如栗,便时肛门疼痛,小便短赤,腹部胀满或痛,口干口臭,心烦不寐,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2.肝脾不调证:大便干结,欲便不下或便而不爽,胸脘痞闷,嗳气频作,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肛门坠胀,舌淡红苔薄腻,脉弦。

3.肺脾气虚证:虽有便意但无力排出,大便或质软,临厕努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神疲,面色白,舌淡苔薄,脉弱。

4.肝肾阴虚证:大便干结如栗,咽干少津,腰膝酸软,面色潮红,舌偏红少苔,上有裂纹,脉细数。

5.脾肾阳虚证:粪蓄肠间,便出艰难,长期依赖泻剂,面色晄白,腹胀喜按,纳呆食少,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腻,脉沉迟。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肠胃积热证治法:清热通腑,行气润肠。

推荐方药:润肠丸加减。

枳实、当归尾、桃仁、火麻仁、杏仁、瓜蒌仁、栀子、黄连、黄芩、黄柏等。

中成药:麻仁丸、黄连上清丸等。

2.肝脾不调证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健脾。

推荐方药:六磨汤合四逆散加减。

木香、乌药、槟榔、枳实、柴胡、香附、川楝子、白芍、生白术等。

肛肠外科 痔诊疗规范

肛肠外科 痔诊疗规范

痔诊疗规范一、诊断1.症状1.1内痔:出血、脱出1.2外痔:肛门不适、潮湿不洁1.3混合痔: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可同时存在2.体征2.1肛门视诊:除I度内痔外均可见,蹲位可观察脱出程度。

2.2直肠指诊:对内痔意义不大,但可了解直肠有无其他病变。

2.3肛门镜:可直视下了解直肠、肛管内情况。

3.辅助检查:无特殊辅助检查二、治疗治疗原则:无症状的痔不需治疗;有症状的痔无需根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非手术治疗1.1适应症:适用于痔初期及无症状静止期的痔。

1.2用药:地奥司明片0.9g口服3/日,康复新液100ml坐浴2/日,复方角菜酸酯栓3.4g入肛2/日。

1.3停药指征:症状体征消失。

2.手术治疗2.1痔单纯切除术2.1.1适应症:II、III度内痔和混合痔。

2.1.2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凝分析、生化全项、术前八项、胸片、心电图。

2.1.3术前准备:备皮,肠道准备,禁食水6小时以上。

2.1.4麻醉:椎管内麻醉。

2.1.5手术方案2.1.5.1体位与切口:截石位。

在痔块基底部两侧皮肤上作V型切口。

2.1.5.2分离曲张静脉团2.1.5.3缝扎、切除痔核2.1.5.4痔标本送病理检查2.1.6术后处理:术后支持治疗,使用二代头孢类抗生素2天,术后每日换药,7天出院。

2.2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2.2.1适应症:III、IV度内痔和环状痔。

2.2.2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凝分析、生化全项、术前八项、胸片、心电图。

2.2.3术前准备:备皮,肠道准备,禁食水6小时以上。

2.2.4麻醉:椎管内麻醉。

2.2.5手术方案2.2.5.1体位:截石位。

2.2.5.2置入肛管扩张器2.2.5.3齿线上粘膜下层荷包缝合2.2.5.4吻合器切除痔上粘膜2.2.5.5标本送病理检查。

2.2.6术后处理:术后支持治疗,使用二代头孢类抗生素2天,术后每日换药,14天出院。

三、护理与康复1.术前护理1.1观察生命体征1.2完善术前准备1.2.1术前检查1.2.2皮肤准备1.2.3术前6小时禁食水2.术后护理2.1监测生命体征。

肛肠科常见疾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肛肠科常见疾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肛肠科常见疾病中医诊疗规范痔疮肛裂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瘦直肠脱垂直肠息肉肛门瘙痒症痔疮痔疮的发病率很高,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多由腹泻、便秘、久坐久立、负重远行、嗜食辛辣曲酒等诱发本病。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类。

【诊断】详细追查病史,局部均需指诊和肛门镜窥诊。

各类痔疮的诊断标准如下:1.内痔分为3期I期内痔:排便时常有出血、滴血或射血。

肛镜检查,齿线缘黏膜或肛肠柱隆起充血,病人除发现出血外,常无疼痛、脱出等自觉症状。

11期内痔:大便时内痔脱出,便后能自行回位,并有间断性的便血,肛门镜检查,可见内痔如球状突出。

In期内痔:大便时内痔容易脱出,不能自行回位,必须手托或卧位休息以后,才能回纳肛内,严重的三期内痔,病人在步行、体力劳动时,都会自行脱出。

2.外痔分为4种(1)炎性外痔:肛门齿线以外的皮肤部分,有大小不等的外痔赘生,常有红、肿、热、痛等表现。

(2)血栓性外痔:肛周有淡蓝色的血肿形成,伴有急性炎症,充血水肿,因而疼痛比较严重。

都有肛周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瘀血凝结而成。

(3)结缔组织性外痔:肛周有皮赘样大小不同隆起的组织,有炎症时发痒或疼痛,妇女患者最多。

(4)静脉扩张性外痔:肛门边缘有团状的静脉丛胀大,大便以后,久蹲或劳累以后,静脉丛的胀大更为明显,严重者也会发炎疼痛。

3.混合痔内痔和外痔,在肛门齿状线上下方同一位置上发生,联成一体,括约肌间沟消失,称为混合痔。

混合痔外痔部分,以结缔组织性、静脉曲张性为多。

【治疗】痔疮的治疗,由于专科的普及和学术的发展,已有了很大变化,除了中国的传统医疗方法正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以外,在物理疗法方面,又引进了激光、微波、热疗机、液氮冷冻、冷针、磁疗等现代技术。

这些新方法,都有控制痔疮临床症状和灼除病灶的作用,但也有引起邻近正常组织产生损伤性反应和医疗费用昂贵等问题。

本章将扼要介绍中医传统医疗的主要内容。

一、结扎疗法适应证:II、In期内痔。

禁忌证:肛门部有其他急性感染、急慢性肠炎、严重的心血管和其他全身合并病、妇女妊娠期等。

肛肠科治疗操作规范增补

肛肠科治疗操作规范增补

肛肠科治疗操作规范增补肛肠科是医院中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治疗结直肠疾病和肛门疾病。

在进行治疗操作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本文将就肛肠科治疗操作规范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医护人员提供帮助。

一、治疗前准备1.了解患者病情:在治疗前,医生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病史、病程、症状等,以便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2.告知患者治疗过程:在治疗前,医生需要向患者告知治疗过程,包括治疗方法、可能存在的疼痛和不适感等,以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3.洗手:医护人员应该在治疗前先洗手,以避免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

4.准备治疗器械:医生和护士应准备好所需的治疗器械,包括外科手套、消毒液、针头、注射器等。

5.确保治疗环境清洁:在治疗前,需要确保治疗环境的清洁,以避免可能存在的污染和感染。

6.储备止痛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患者疼痛和不适感,因此需要储备一定量的止痛药物,以便及时缓解症状。

7.检查治疗器械:治疗器械需要在治疗前进行检查,确保器械质量和完整性。

二、治疗标准1.治疗要规范化:在治疗中,需要确保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避免操作不规范造成的患者伤害。

2.避免感染:在治疗中,需要遵循感染控制的规范,尽量避免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

3.避免误诊误治:在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尽量避免误诊误治。

4.遵循操作步骤:在治疗中,需要遵循操作步骤,操作要规范,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5.注意疼痛和不适感:在治疗中,需要重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及时给予止痛和缓解不适等措施。

6.治疗后观察:在治疗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三、治疗后护理1.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在治疗结束后,需要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包括饮食、休息、药物应用等。

2.观察患者反应:治疗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3.避免复发:在治疗结束后,需要指导患者遵循医嘱,尽可能避免可能存在的复发风险。

肛肠科肛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肛肠科肛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肛痿肛痿,是肛门痈的继发病,由于瘦道内有炎性肉芽组织,肛窦部有原始感染病灶,因此经常化脓,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必须进行切开、挂线等有效治疗。

【诊断】望诊:可见肛周有屡口,一个或多个;指诊应检查屡道的长短、粗细、行径及其内口部位,同时作肛门指检、银针探查,看是否能够贯通内口,亚甲蓝染色探测内口是否存在,也可作手术前的病灶染色,必要时可作碘油造影和活检。

1低位单纯瘦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层以下(即肛门直肠环下方),内口在肛窦部位(齿状线附近)的单支痿管。

2 .低位复杂髅管道在外括肌深层以下,内口在肛窦部位,外口和管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3 .高位单纯屡仅有一支管道,行径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上(屡管穿越肛门直肠环上方),内口位于肛窦部位。

4 .高位复杂痿有两个以上管道或有支管空腔,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治疗】一、疹管切除术适用于低位单纯性或低位复杂性肛瘦,以及高位肛瘦的低位部分。

手术方法:局部常规准备,1%普鲁卡因液局麻,而后用银针仔细探查痿道,贯通瘦道的内外口,用剪刀沿银针将肛瘦剖开,并将管壁剪平成V形。

另一手术方式,是将银针二端提起,沿疹道两侧底部全部剥离。

屡道手术成功的关键,不在管壁清除得彻底与否,而在于有否残存支道和内口是否彻底清除。

手术后创面,应仔细止血,外敷生肌散加油布加压固定。

术后处理:术后照常或减量饮食,24〜48小时开始排便,便后温开水洗创面,而后清除创面污物,消毒换药。

如有肉芽组织或创缘皮肤增生,可给腐蚀剂外敷或直接修除,创面约于2周左右愈合。

二、肛疹挂线疗法挂线对各种类型的肛疹都有效。

但由于挂线后的疼痛较切开为重,疗程较切开为长,因而适应证仅限于高位肛疹的高位部分。

挂线技术操作:取银针在探孔上系丝线,而后自疹孔慢慢探入瘦道,仔细寻找原始内口,拉出探针,丝线已由内口或外口进入瘦道,而后丝线的一端嵌入另端的双股中,握紧前端丝线,用力由瘦口内拉出。

这样丝线成为双圈,收紧,打上活结即成。

2~3天紧线一次。

最新肛肠科临床诊疗指南

最新肛肠科临床诊疗指南

肛肠科临床诊疗指南目录1、痔2、肛裂3、直肠、肛管周围脓肿4、肛瘘5、直肠脱垂6、直肠息肉7、肛管、直肠损伤8、先天性巨结肠9、肛管及肛门周围恶性肿瘤10、结肠癌11、直肠癌12、克罗恩病13、溃疡性结肠炎痔【概述】痔是外科常见的多发病。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的病理改变和(或)异常移位。

内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伴发排便困难,可发生血栓、绞窄、嵌顿。

内痔的分度:1.工度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2.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3.Ⅲ度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4.Ⅳ度偶有便血;痔脱出,不能还纳。

外痔是直肠下静脉属支在齿状线远侧表皮下静脉丛病理性扩张和血栓形成,外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肛门不适、潮湿不洁,如发生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肿有剧痛。

混合痔是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静脉丛相互融合。

混合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可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临床表现】1.便血是内痔及混合痔最常见的症状。

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过程中,无疼痛感,血色鲜红,可呈滴血、喷射状或便纸上染血,与粪便不相混,便后出血自行停止。

常因粪便干燥、饮酒、进食刺激性食物及劳累而诱发便血。

反复便血有时可引起贫血。

2.内痔脱出Ⅱ、Ⅲ、Ⅳ度内痔可脱出肛门外。

3.疼痛或不适是外痔和混合痔的常见症状,血栓性外痔伴有剧烈疼痛。

内痔一般无疼痛,但伴有感染、糜烂和血栓形成或绞窄、嵌顿时,即可出现疼痛或不适。

4.瘙痒、溢液由于内痔脱出及括约肌功能减退,黏液溢出至肛门刺激周围皮肤,引起瘙痒甚至肛门周围皮肤湿疹。

【诊断要点】1.肛门视诊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湿疹,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赘皮。

2.蹲位检对有内痔脱出的病人,应在排便后立即观察脱出的内痔,并记录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痔黏膜有无糜烂、溃疡。

肛肠科直肠脱垂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肛肠科直肠脱垂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直肠脱垂直肠脱垂,俗称“脱肛”,好发于小儿和老年人。

多由于小儿先天不足,或急慢性腹泻,病后气虚;老年人长期便秘,慢性咳嗽,中气不足,气虚下陷等因引起。

【诊断】直肠脱垂,分为直肠黏膜脱垂和直肠完全脱垂。

其诊断标准共分三度:I。

:排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黏膜脱出肛外,约1~2cm.11°:排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全层脱出,约4~5cm0I∏°:排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下脱,长度约8~15cm.在诊断直肠脱垂时,均需注明脱出长度。

【治疗】首先必须杜绝各种发病原因,如慢性腹泻、长期便秘、咳喘等增高腹压的疾病,同时还要避免久坐、久蹲厕所,儿童时期,尤需注意。

在直肠脱出后,必须迅速复位,以防绞窄坏死。

复位时用敷料托住直肠,用力向内加压,脱出的直肠即能回位。

小儿不肯合作,医者用手紧握托住臀尖部,向内加压,亦能复位,然后用绷带固定。

一、辨证论治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黄黄15g,党参15g,白术9g,制升麻5g,柴胡5g,茯苓15g,炙甘草3g,大枣4个。

如血虚,加当归、鸡血藤、丹参;气虚者,黄黄改用30g;如脱出端有红肿疼痛,分泌较多者,加黄连3g,泽泻10g。

二、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每次4g,每日3次。

十全大补丸每次4g,每日3次。

三、简易方药黄黄50g,红枣500g,同煮,待枣烂熟后,取枣和药汤服。

治小儿脱肛,有显效。

四、针灸疗法体针长强、承山、百会。

耳针直肠下段、臀区。

五、注射疗法适应证:三度直肠脱垂,二度直肠脱垂经中药、针灸治疗效果不佳者。

禁忌证:同内痔结扎疗法。

1消痔灵注射疗法药物配制:消痔灵IOmI,2%利多卡因IOm1混合。

对1°、11°直肠脱垂,可采用直肠黏膜下点状注射硬化剂的方法。

术前清洁灌肠,黏膜面充分消毒,而后在直肠的左右前后四条纵行线上,分点注射1:1消痔灵液,每个点注入Im1左右,各点在平行线上,应有一定交叉和间距,点与点之间距离要在3cm以上。

肛肠科治疗操作规范增补

肛肠科治疗操作规范增补

肛肠科治疗操作规(增补)目录第一节痔的手术一、痔注射疗法(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及程序(四)注意事项二、开放式痔切除术(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及程序(四)注意事项三、闭合式痔切除术(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及程序(四)注意事项四、痔上黏膜环切订合术(PPH)(一)适应症(二)操作方法及程序(三)注意事项五、闭合式痔切除术(一)适应症(二)操作方法及程序(三)注意事项第二节肛瘘一、肛瘘挂线术(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及程序(四)注意事项二、肛瘘切开术(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及程序(四)注意事项三、蹄铁型肛瘘切开+挂线术(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及程序(四)注意事项第三节肛裂一、肛裂切除术(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及程序(四)注意事项二、括约肌切断术(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及程序(四)注意事项第四节肛管及直肠脱垂一、直肠脱垂注射疗法(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及程序(四)注意事项二、Ripstein直肠固定术(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及程序(四)注意事项三、直肠前壁折叠术(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及程序(四)注意事项四、经会阴部脱垂肠管切除术(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及程序(四)注意事项五、肛门环缩术(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及程序(四)注意事项六、STARR手术(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及程序(四)注意事项第五节直肠息肉一、经肛门局部切除术(一)适应症(二)操作方法及程序(三)注意事项二、经骶尾局部切除术(一)适应症(二)操作方法及程序(三)注意事项第六节藏毛窦等骶尾部窦道一切除一期缝合(一)适应症(二)操作方法及程序(三)注意事项二切除部分缝合(一)适应症(二)操作方法及程序(三)注意事项三切除伤口开放次期缝合(一)适应症(二)操作方法及程序(三)注意事项第一节痔的手术一、痔注射疗法(一)【适应证】Ⅰ度、Ⅱ度、Ⅲ度痔。

肛肠科诊疗规范——痔(混合痔)、肛痈、肛裂

肛肠科诊疗规范——痔(混合痔)、肛痈、肛裂

痔(混合痔)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中医病名:痔(1)症状: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且肛肠分会和中围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

Ⅰ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①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肠科
内痔
【定义】
内痔位于齿线以上,由直肠上静脉丛淤血、扩张、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诊断】
1 西医诊断标准
症状
1.1.1 便血内痔的主要症状,血色鲜红,便秘、粪便干燥、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是出血的主要诱因。

1.1.2 脱出是内痔发展到中晚期的主要症状。

1.1.3 肛门坠胀初、中、晚期内痔均可不同程度出现。

1.1.4 疼痛单纯内痔无疼痛,如内痔嵌顿或感染、血栓形成、溃疡时可引起比较剧烈的疼痛。

1.1.5 粘液流出、肛门潮湿或瘙痒。

体征及检查
1.2.1 视诊脱出内痔可见脱出于肛门外的内痔核。

1.2.2 指诊二期内痔晚期或三期内痔指诊时痔区有黏膜增厚感。

1.2.3 肛门镜齿线上方痔区有黏膜隆起,大小不等,黏膜色鲜红或紫红,表面纤维化者色略灰白,或有黏膜增厚,有上皮样改变,有时可见黏膜表面糜烂、出血。

诊断依据
1.3.1 分期
1.3.1.1 一期:排便时带血,无脱出,齿线上黏膜呈结节样隆起。

1.3.1.2 二期:排便时带血,滴血或射血,内痔脱出,可自行回纳。

1.3.1.3 三期:排便时或咳嗽、劳累、负重引起腹压增加时,均可发生内痔脱出,并需用手托方能回纳肛内。

1.3.1.4 四期:内痔脱出嵌顿,甚至水肿伴血栓形成。

2 中医辨证标准
湿热下注型: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气滞血淤型:肛内肿物脱出,甚至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至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

脾虚气陷型: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

便血色鲜或淡,可出现贫血,面色少华,头昏神废,纳少便塘,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

【治疗】
1 非手术治疗
辨证论治
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除湿,活血化瘀。

方剂:五神汤加减。

气滞血淤
治法:活血化淤。

方剂:活血散瘀汤加减。

脾虚气陷
治法:健脾温中,固脱止血。

方剂:黄芪建中汤加减。

外治法
1.2.1 塞药法:消肿、止痛、止血。

1.2.1 .1 栓剂肛泰痔疮栓、熊胆痔疮栓、太宁等。

1.2.1 .2 膏剂肛泰软膏、肤痔清软膏、马应龙痔疮膏等。

1.2.2 熏洗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要药物:痔瘘洗剂(院内制剂)
1.2.3 敷药法: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祛腐生肌,消痔散、化痔膏、芙蓉膏(院内制剂)等。

2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各期内痔,尤以二、三、四期、纤维型内痔及内痔嵌顿为适宜。

术式保留齿线分段缝扎术(内痔结扎术悬吊、外痔整形缝合)、外剥内扎术。

2 .
3 术中注意事项严格止血,防止术后出血;处理有症状的痔核(出血、脱出等),无症状的可缓处理;防止肛门狭窄。

3 其他疗法
注射疗法、套扎法。

PPH(吻合器痔环切术)
高频电刀、激光、电离子疗法。

【疗效判定】
治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好转:症状改善,痔核缩小或萎缩不全。

未愈:症状和体征均无变化。

肛裂
【定义】
肛裂是指齿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缺血性溃疡。

绝大多数发生在后正中,少数在前正中,其病因与局部损伤、大便干燥、暴力排便、炎症因素、机械性损伤、括约肌痉挛、先天性肛门狭窄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诊断】
1 西医诊断标准
症状
1.1.1 便秘多为直肠型便秘。

1.1.2 疼痛具有典型周期性改变。

其特点为排便时裂伤受刺激,立刻感到疼痛,排便完毕,有短暂的疼痛缓解期,随后因肛门括约肌痉挛,可持续疼痛数小时至十余小时。

1.1.3出血肛管撕裂伤引起,血色鲜红。

1.1.4 瘙痒感染或形成皮下隐瘘时,分泌物增多,刺激肛门皮肤引起瘙痒。

西医诊断依据
1.2.1 新鲜肛裂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
1.2.2 陈旧肛裂创缘不规则、增厚,溃疡基底部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临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

2 中医辨证标准
风热肠燥型:大使秘结,二三日一行,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裂口色红。

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湿热蕴结型:大便秘结或不爽,便后肛门呈周期性疼痛,时带鲜血,肛门坠胀,裂口溃疡呈梭形,伴有潜行瘘道。

舌苔黄腻,脉数。

血虚肠燥型:大便燥结,便后肛门绵绵作痛,出血量少色淡,面色萎黄,裂口灰白,边缘不整齐,肛门前后有哨兵痔及肥大肛乳头。

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气滞血瘀型:肛门刺痛,便时尤甚,裂口紫暗,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治疗】
1 非手术治疗
辨证论治
风热肠燥
治法:凉血润燥,止血止痛。

方剂:凉血地黄汤加减。

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化湿通便。

方剂:内疏黄连汤加减。

血虚肠燥
治法:养血生津,润肠通便。

方剂:润肠丸。

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活血,润肠通便。

方药:六磨汤加减。

外治法
1.2.1 坐浴。

1.2.2 敷药法:生肌玉红膏,陈旧性肛裂可用九一丹去腐生新。

1.2.3 熏洗法。

西医治疗
以润肠通便为总则,定时排便,局部封闭止痛。

2 手术治疗
适应证各期肛裂临床症状明显者
手术方式
2.2.1 侧切法适用于单纯性肛裂。

2.2.2 正切法适用于陈旧性肛裂伴裂痔、肛乳头肥大、肛隐窝炎、粘膜下瘘、肛门括约肌痉挛等。

2.2.3 纵切横缝法适用于肛裂伴有肛门狭窄
【疗效判定】
治愈:症状消失,裂口愈合。

好转:症状改善,裂口或创面缩小。

未愈:症状无改善,裂口无变化。

肛窦炎
【定义】
肛窦炎是指发生在肛窦肛门瓣的急慢性炎症,又称肛隐窝炎。

由于炎症的慢性刺激常伴有肛乳头炎及肛乳头增生肥大。

【诊断】
1 西医诊断标准
主要症状
1.1.1 疼痛为撕裂样疼痛或烧灼样疼痛与排便关系密切。

1.1.2 排便不尽感。

1.1.3 瘙痒瘙痒伴肛门胀痛,无法抓挠感。

1.1.4 会阴部不适常出现放射性疼痛,向尿生殖区、骶尾、下肢等放射。

检查
1.2.1 视诊肛门外观正常,严重者可见局部肿胀,肛周皮肤潮湿,粘液渗出。

1.2.2 指诊肛内温度轻度升高,近齿线处可触及硬结、隆起或凹陷。

并有压痛或触痛,有时肛门内括约肌紧张,肛管有紧缩感。

1.2.3 肛门镜检查及探针检查肛镜下见肛窦部充血水肿,颜色暗红,有压痛或脓性分泌物从发炎肛窦流出。

探针能顺利地探入肛窦内较深的部位(0.
5cm)。

西医诊断依据
1.3.1 临床表现肛门不适有排便不尽感和下坠感,伴疼痛,瘙痒,肛门潮湿。

1.3.2 指诊肛括约肌较紧张。

肛内有灼热感,齿线处可触及硬的隆起或凹陷,触痛明显。

1.3.3 镜检镜下可见到发炎的肛窦及肛门瓣充血水肿,轻压肛窦可见有分泌物流出,旁侧肛乳头肿大,探针可探人肛窦较深的部位(>0.5cm)。

2 中医辨证标准
湿热下注型:肛门潮湿瘙痒,有粘液及脓性分泌物流出,肛内坠胀肿痛,排便时疼痛加重,伴里急后重,心烦,口渴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脉濡滑。

热毒炽盛型:肛门灼热,肛周皮肤红肿糜烂疼痛,便时加重,或腹泻,或大便燥结。

舌红,苔黄,脉数。

阴虚内热型:肛门不适,隐隐作痛,便时加重,肛门粘液溢出,混有血丝,手足心潮热、盗汗,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少苔,脉细数。

气虚下陷型:肛门坠胀不适,粘液外溢,伴脱肛,面色日光白,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
1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方剂:化毒除湿汤。

热毒炽盛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剂:五味消毒饮。

阴虚内热
治法:滋阴清热,凉血止痛。

方剂:凉血地黄汤。

气虚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剂:补中益气汤。

西医治疗
1.2.1 抗感染治疗选取针对大肠杆菌敏感的氨基甙类、喹诺酮类抗生素。

1.2.2 外用药治疗消炎止痛的栓剂或膏剂:如马应龙痔疮栓、痔疮膏等。

其他治法
1.3.1 熏洗法痔瘘洗剂或(1:5000)PP粉液坐浴,每晚1次。

1.3.2 塞药法消炎痛栓塞肛,每晚1粒。

1.3.3 灌肠法中药三黄汤,保留灌肠,急性期可予庆大霉素16万u,地塞米松5mg加锡类散两支保留灌肠,每晚1次。

1.3.4 切开挂线治疗。

2 手术治疗
适应证非手术疗法效果不佳,肛窦已成脓、伴肛乳头肥大和隐性瘘管。

手术疗法肛窦切开术。

【疗效判定】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出现。

好转:症状改善,病灶缩小。

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